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醋酸与石灰石的反应:_____________
(2)碳酸钠与少量的稀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
(3)SO2与足量氨水反应:_____________
(4)足量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
(5)Na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
(6)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₂,溶液至溶液呈中性:_____________
(7)Fe(OH)3胶体的制备:_____________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
3、已知某链状烷烃分子中电子数为42。
(1)该烷烃的分子式为___。
(2)该烷烃共有___种同分异构体,其中:
①甲在相同条件下沸点最高,甲的结构简式是___。
②乙的一氯代物共有4种,乙的名称是___。
③丙中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写出丙与Cl2按照1:1的比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④键线式是以线表示共价键,每个折点或端点表示一个碳原子,并省略书写氢原子的一种表示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式子,如异丁烷()可表示为“
”,请分析这一表示方式的要领,写出乙的键线式:___。
(3)该烷烃的同系物中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的共有___种。
4、从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两个角度学习、研究物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以下是氯元素形成物质的二维图的部分信息
(1)根据图中信息,写出任意两种氯的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写出高氯酸(HClO4)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HCl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①请任意写出一个体现HCl氧化性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②浓HCl可作为还原剂在加热条件下与MnO2发生反应制备Cl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Cl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请结合上图说明原因:______。
5、氯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氯碱工业生产的一种流程如图:
(1)从“海水→粗盐→精盐”的过程包括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操作,实验室中上述3种操作都需要使用的仪器是_____。(填名称)
(2)“食盐水”中常含有NaCl、MgCl2、CaCl2等物质,“精制”过程中加入NaOH的目的是_____。
(3)写出“电解槽”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填化学式)
6、①将AgNO3溶液和NaCl溶液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恰好反应后,过滤后溶液中的溶质为(填化学式)__________;
②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恰好反应后,过滤后溶液的溶质为(填化学式)____________。
7、某温度下,水的离子常数KW=10—13,将此温度下pH=11的Ba(OH)2溶液aL与pH=1的H2SO4溶液bL混合,设混合溶液体积为两者之和,所得固体体积忽略不计。
(1)若所得混合溶液为中性,则a:b=________,生成沉淀物质的量为______mol(用含b表达式来表示)。
(2)若a:b=9:2,则所得溶液pH=_____。该混合溶液最多能溶解铁粉_______g(用含a、b表达式表示)。
8、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和生产合金的国家之一。合金是被广泛使用的金属材料。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它的成分金属熔点_______(填高或者低),合金的硬度一 般比它的成分金属硬度___填大或者小)。_______和_______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碳合金。
9、自然界中的氮元素以氮气、氮氧化物和硝酸盐等形式存在,人类对氮元素的利用,就是实现氮元素在不同物质之间的转化。
(1)氮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
A.氮气分子很稳定
B.尿素属于铵态氮肥
C.工业合成氨是人工固氮
D.闪电实现了大气固氮
(2)如图为氮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X属于酸性氧化物
B.转化为
一定需要加入氧化剂
C.一定条件下,和
反应可以转化成
D.实验室采用加热分解固体制取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______
A.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B.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制
C.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
D.性质稳定,可用于食品保护
(4)氨气是生产氮肥的主要原料,工业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结合化学方程式简述为何氮肥常用铵态氮肥而不直接是用氨水___________。
(5)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当
与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时与足量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脱氮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浓、稀硝酸的性质既相似又有差别,若要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铜镀层应选择___________(填“浓”或“稀”)硝酸,原因是___________。
10、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硫黄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爆炸时反应为:S+2KNO3+3C=K2S+x↑+3CO2↑(方程式已配平),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x的化学式:______;
(2)其中氧化剂是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
(3)若反应中有0.5mol S消耗,电子转移为____mol,被S氧化的C有_____g。
11、(1)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H2和CO2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密度之比为______。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如果a g氧气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 g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是__________L(用含NA的式子表示)。
(3)配制100 mL1mol·L-1的稀H2SO4溶液,需要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H2SO4(密度为1.84 g·mL-1、质量分数为98%),现有①10mL、②50mL、③100mL三种规格的量筒,应选用的量筒是________(填代号)。
12、某化学实验小组为了探究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同时证明氯气的某些性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氯气易溶于CCl4,HCl不溶于CCl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连接橡皮管的目的是___。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
(3)有同学基于实验的严谨性考虑,认为可在F、G两个装置之间再加一个装有湿润的淀粉KI试纸的装置,其目的是___。
13、(1)在标准状况下,5.6L A气体的质量是15g,则A的摩尔质量为___。
(2)一定量的液态化合物XY2,在一定量的O2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Y2(液)+ 3O2(气)= XO2(气)+2YO2(气),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是672mL,密度是2.56g/L,则:
①反应前O2的体积是______。
②化合物XY2的摩尔质量是____。
③若XY2分子中X、Y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3:16,则X、Y两元素分别是_____和_____。(写元素符号)
14、I.燃料电池是利用燃料(如CO、H2、CH4等)与氧气反应,将反应产生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通常用氢氧化钾作为电解质溶液。完成关于甲烷(CH4)燃料电池的填空:
(1)已知甲烷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这是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生成物的总能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从化学反应的本质角度来看,是由于断裂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_______形成产物的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
(2)该燃料电池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随着电池不断放电,当消耗标况下11.2LCH4时,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
(3)随着电池不断放电,氢氧化钾的物质的量浓度将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II.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
(1)CO2可转化成有机物实现碳循环。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一定条件下反应:CO2(g)+3H2(g)⇌CH3OH(g)+H2O(g)测得CO2和CH3OH(g)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从3min到9min,v(H2)=_______。
(2)为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其他条件不变时,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填编号)。
A.升高温度 B.增大容器体积 C.再充入CO2气体 D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氮气使体系的压强增大
(3)如图是可逆反应X2+3Y2⇌2Z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
a.t1时,只有正方向反应
b.t2时,反应达到限度
c.t2~t3,反应不再发生
d.t2~t3,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15、工业上用溶液作印刷电路铜板的腐蚀液。化学小组设计如下流程对腐蚀废液(阳离子主要有
、
、
和
)进行处理,实现
溶液再生并回收Cu。
(1)步骤Ⅰ中加入溶液的目的是将
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为
。
(2)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溶液C中含有大量,取少量溶液C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____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溶液A、溶液B和固体C中都含有铜元素
b.溶液C和溶液D可回收利用,体现“绿色化学”理念
(5)工业炼铁的原理是,据此原理可知工业上铁的冶炼方法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热分解法 ②热还原法 ③电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