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配平
(1)C+H2SO4 (浓)CO2↑+SO2↑+H2O:__________。
(2)S2O32- +Cl2+H2O=SO42- +Cl-+H+:__________。
(3)FeSO4Fe3O4+SO2↑+SO3↑:__________。
(4)FeO +HNO3=Fe(NO3)3↑+NO↑+H2O:__________。
3、(1)人体内的铁元素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正二价铁离子易被吸收,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给予含Fe2+的亚铁盐,如硫酸亚铁。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还原成Fe2+,有利于人体吸收。这句话说明维生素C在这一反应中起的作用是_______。(填“氧化剂”或者“还原剂”)
(2)实验室可用KMnO4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①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上述配平的化学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③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_。
A.只有还原性 B.还原性和酸性
C.只有氧化性 D.氧化性和酸性
④若产生 0.5 molCl2,则被氧化的HCl______mol,转移的电子的数目约为_____个。
(3)根据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回答下列问题:
①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___。
②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
③如果反应中转移了0.15 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______L。
4、在短周期元素中,(均用化学符号表示)
(1)常温下有颜色的气体单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
(3)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_______________,其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4)在最高价氧化物中,化合价最高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
5、I.填空。
(1)人体的胃液中含有适量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如果胃酸过多则需要服用药物,这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可以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NaOH B. C.碳酸氢钠
(2)人体体液中含有的最常见的电解质之一是氯化钠,目前我们食用的食盐中常常加入碘酸钾(),其目的是防止人体缺碘。写出碘酸钾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
(3)人体血液中含有下列物质,其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B.水
C.碳酸氢钠
D.葡萄糖
II.有A、B、C、D四种化合物,分别由、
、
、
、
中的两种组成,它们具有下列性质:①A不溶于水和盐酸;②B不溶于水,但溶于盐酸,并放出无色无味的气体E;③C的水溶液呈碱性,与硫酸反应生成A;④D可溶于水,与硫酸作用时放出气体E,E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推断A、B、C、D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与盐酸反应:___________,
C与硫酸反应:___________,
E(少量)与澄清石灰水反应:___________。
6、现有下列物质:①Cl2②Na2O2③NaOH④HCl⑤H2O2⑥MgF2⑦NH4Cl⑧CO2
(1)由离子键和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填编号);
(2)写出③和④的电子式:③___,④___。
(3)用电子式表示⑧的形成过程___。
7、已知下列反应:
①Cl2+2NaBr=2NaCl+Br2;
②2KI+Br2=2KBr+I2;
(1)Cl2、Br2、I2三种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
(2)判断Cl2与KI能否发生反应:_____(不能请填“否”,能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已知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由此分析,MnO2在反应中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已知Mn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5,当有87gMnO2发生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时,同时有______gHCl发生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4)在硫酸溶液中,NaClO3和Na2SO3能按粒子个数比1∶2完全反应,生成一种棕黄色气体Cl2O,同时Na2SO3转化为Na2SO4,该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______(填“是”或“否”)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8、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2 |
|
|
|
| ① |
| ② |
|
3 |
| ③ | ④ | ⑤ |
| ⑥ | ⑦ | ⑧ |
4 | ⑨ |
|
|
|
|
| ⑩ |
|
(1)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____(填写元素符号,以下同),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
(2)③与④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较弱的是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3)工业制取⑤的单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⑤的气态氢化物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两种氧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写出一个能比较⑦、⑩单质氧化性强弱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9、下表是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A~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
1 | A |
| ||||||
2 |
|
|
| B | C |
| D |
|
3 | E |
| F | G | H |
| I | J |
(1)表中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____,只有负价而无正价的是__________, 可用于制半导体材料的元素是_______。
(2)A分别与B、C、G、H形成的简单化合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__,其中A和C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再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会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
(3)E、F、I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__。
(4)写出F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10、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含N的五氮阴离子盐,这是全氮含能材料研究领域中里程碑式的突破。
(1)N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
(2)N中,N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___________(填“离子键”或“共价键”)。
(3)非金属性O强于N,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___________,得电子能力O大于N。
(4)磷(P)与氮位于同一主族,下列推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磷元素的最低负化合价为−3价
②热稳定性:PH3>NH3
③磷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属于酸
11、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写出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漂白粉在空气中失效所涉及到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去碳酸钠固体中杂质碳酸氢钠时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2、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下图是制取并收集氯气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
(3)利用该装置收集的氯气不干燥,应在___和____之间补充_______的洗气瓶。
(4)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理论上消耗1molMnO2固体时能收集标准状况下的氯气______L。
13、高锰酸钾是一种典型的强氧化剂。
(1)在用 KMnO4 酸性溶液处理固体 Cu2S 时,发生的反应如下:8MnO4-+5Cu2S+44H+=10Cu2++5SO2↑+8Mn2++22H2O
①还原产物为_____。
②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
③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
④每生成 2.24 L(标况下)SO2,转移电子数目是_____
(2)用 KMnO4 酸性溶液处理固体 CuS 时,也可将 CuS 反应成 Cu2+和 SO2。写出该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
(3)15.8g KMnO4,加热分解后剩余固体 15.0 g。该剩余固体与足量的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单质气体 A,产物中锰元素以 Mn2+存在,则气体 A 的物质的量为_____mol。
14、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进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图:
(1)生产时应往沉淀池中先后通入两种气体,先通入的气体为 ___(填化学式)。
(2)请写出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 上述流程中X物质的化学式 __,母液中最主要的成分是 ___(填化学式),检验这一成分的阴离子的具体方法是: ___。
15、高浓度氨氮废水是造成河流及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某氮肥厂处理氨氮废水的方案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pH调节池”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_____。
(2)“吹出塔”用热空气比用冷空气吹脱效果更好的原因是_____。
(3)“氧化池”中氨氮去除率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去除氨氮废水最适宜的pH_____。
(4)“排放池”中用活性炭除去水中残余的氯。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性。
(5)“硝化池”是在硝化菌的作用下实现NH→NO
→NO
转化,在碱性条件下NH
被氧气氧化成NO
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6)“反硝化池”是在一定条件下向废水中加入有机物如甲醇(CH3OH),实现HNO3→NO→N2转化,0.5molHNO3完全转化成N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