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人体胃液中含有胃酸(0.2%~0.4%的盐酸),起杀菌、帮助消化等作用,但胃酸的量不能过多或过少,当胃酸过多时,医生通常用“小苏打片”(主要成分是)给病人治疗。
(1)胃酸_______(填“是”或“不是”)电解质。
(2)HCl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
(3)用小苏打片治疗胃酸过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如果病人同时患有胃溃疡,为防止胃穿孔,此时最好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Ⅰ.实验室要配制500 mL 0.2 mol/L NaOH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过程中不需要使用的化学仪器有________(填字母)。
A 烧杯 B 500 mL容量瓶 C 漏斗 D 胶头滴管 E 玻璃棒
(2)用托盘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其质量为________ g。
(3)下列主要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放入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加水至液面离容量瓶瓶颈刻度线下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③待冷却至室温后,将溶液转移到500 mL容量瓶中;
④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4)如果实验过程中缺少步骤⑤,会使配制出的NaOH溶液浓度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Ⅱ.如图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mol/L。
(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______。
A 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 B 溶液的浓度
C 溶液中Cl-的数目 D 溶液的密度
(3)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50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0.400 mol/L的稀盐酸。该学生需要量取______mL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
Ⅲ.现有0.27Kg质量分数为10%的CuCl2溶液,则溶液中CuCl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4、镁及其合金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主要步骤: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使MgSO4转化为Mg(OH)2,试剂①可以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试剂①后,能够分离得到Mg(OH)2沉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剂②可以选用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水MgCl2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会产生Mg和Cl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计算填空:
(1)3.1 g Na2X含有Na+ 0.1 mol,则Na2X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2)当SO2、SO3的质量比为1∶1时,氧原子数之比为________
(3)中和含0.2 mol HCl的稀盐酸,需NaOH的质量为________g。
6、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炸药、染料和盐类等。硫酸及其化合物的一些性质在化工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够吸收气体、液体中的水分子及固体中的结晶水,故常用作_______。
(2)某同学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时,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黑色固体,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此实验过程中主要体现浓硫酸性质中的_______。
(3)有一种硫酸盐不溶于水和酸,且不容易被X射线透过,因此在医疗上可被用作消化系统X射线检查的内服药剂,这种硫酸盐为_______(写化学式)。
7、在常温常压下,有以下10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干冰 ②氯化钠 ③蔗糖 ④稀硫酸 ⑤NaHSO4溶液 ⑥碳酸氢钠 ⑦氢氧化钡溶液 ⑧冰醋酸 ⑨氯化氢 ⑩NH3
(1)其中能导电的是 ______(填写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 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______。
(2)分别写出物质⑤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
(3)写出物质④和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写出物质⑤和⑥在水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8、已知下列反应:
①SO2+H2O=H2SO3 ②C+H2O=H2+CO
③2A1+6H+=2A13++3H2↑ ④2Mg+CO22MgO+C
⑤2Na2O2+2H2O=4NaOH+O2↑ ⑥Ca2C2+2H2O=Ca(OH)2+C2H2↑
(1)上述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_____(填各反应的序号,下同);反应物中H2O被还原的是___________:还原产物为单质的是___________。
(2)①②④反应中涉及的所有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填物质化学式)。
(3)用单线桥表示反应④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4)反应⑤中每生成1个O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___。
9、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提高,机动车尾气排放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节能减排是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物质的键能:
物质 | |||
键能 |
汽车内燃机工作时引发反应:,是导致汽车尾气中含有
的原因之一、该反应是___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和
的总能量比
的总能量___________(填“高”或“低”)
(2)已知的燃烧热为
。汽车尾气中的
与
理论上可以转换成无害物质排出,发生
,
___________;但实际上该反应的速率很小,需要使用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加快反应进行,上述反应在使用“催化转化器”后,
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随着科技的进步,新能源汽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保证性能的同时也降低了能耗。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大多与锂有关,某锂电池电极材料分别为(嵌锂石墨)、
(钴酸锂),电解质溶液为
(六氟磷酸锂)的碳酸酯溶液(无水),该电池放电时的反应原理可表示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负极材料是___________,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电解质溶液无水的原因___________。
10、下表列出① ~ ⑨九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主族 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2 |
|
|
| ⑤ |
| ⑥ |
|
|
3 | ① | ③ | ④ |
|
|
| ⑦ | ⑨ |
4 | ② |
|
|
|
|
| ⑧ |
|
(1)这九种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名称是___________。
(2) ①、②、③三种元素的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其中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 ①、③、④三种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4) ③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
(5)⑧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
(6)⑦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
(7)⑥元素氢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该氢化物在常温下跟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8)⑤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
(9)其单质在常温下为液态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 (填编号)
11、依据化学能与热能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键能是指在25 ℃、101 kPa,将1 mol理想气体分子AB拆开为中性气态原子A和B时所需要的能量。显然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牢固,含有该键的分子越稳定。如H—H键的键能是436 kJ·mol-1,是指使1 mol H2分子变成2 mol H原子需要吸收436 kJ的能量。
①已知H-Cl键的键能为431 kJ·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
A.每生成1 mol H-Cl键放出431 kJ能量 B.每生成1 mol H-Cl键吸收431 kJ能量
C.每拆开1 mol H-Cl键放出431 kJ能量 D.每拆开1 mol H-Cl键吸收431 kJ能量
②已知H-Cl键的键能为431 kJ·mol-1,Cl-Cl键的键能为247 kJ·mol-1,写出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气态HCl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已知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1 mol N原子和3 mol H原子生成1 mol NH3(g)的过程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_______kJ能量。
②0.5 mol N2(g)和1.5 mol H2(g)生成1 mol NH3(g)的过程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_______kJ能量。
12、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通过下列实验探究钠及其化合物的某些性质,请你与他们一起去完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金属钠保存在_______中。
(2)预测:从物质类别看,Na属于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由金属活动性顺序推知钠具有很强的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能与_______(填一种即可)等非金属单质直接化合,还能与水反应。
(3)设计实验并得出结论:
①实验步骤:用镊子取出一小块钠并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再用小刀切绿豆大小放入图1的仪器A中灼烧,请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
②实验现象:_______。
③实验结论或解释: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
④超出预期的现象:细心的甲同学观察到仪器A中有淡黄色固体,同时还残留有少量黑色固体,他猜想:黑色固体可能是煤油未完全吸干,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碳单质。乙同学查阅了实验室盛放钠的试剂瓶上的标签(如图2),认为是钠单质中混有的铁在空气中被氧化为所致。
为探究该黑色固体的成分,丙同学将仪器A中产生的黑色固体小心放入试管Ⅰ中并完成了图3实验。
实验结论:若加入稀盐酸(足量),试管Ⅰ中黑色固体完全溶解,且加入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观察到试管Ⅱ中的溶液变红,则证明_______(填“甲”或“乙”)同学的猜想成立。请写出该黑色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13、(1)在14.2gNa2SO4中:含有的Na+的数目是___;含有的SO的质量是___;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___。
(2)同温同压下,若A容器中充满O2和B容器中充满O3。
①若所含分子总数相等,则A容器和B容器的容积之比是__;
②若两容器中所含原子总数相等,则A容器和B容器的容积比是___;
③若两容器的体积比为3:2,则O2和O3的质量之比为___,密度之比为____。
14、价类二维图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模型,如图为氯元素的价类二维图。
(1)根据图中信息写出Z的化学式________。
(2)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
(3)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结合上图说明理由_______。
(4)在的反应中,当参与反应的Y为1mol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mol。
(5)写出由X转化为Y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15、某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Cu2+、Fe3+、Fe2+和,拟从该废水中回收金属铜并制得绿矾(FeSO4·7H2O),工艺流程如下图: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滤渣A为Fe和Cu的混合物
B.试剂b为盐酸
C.步骤Ⅱ可以分离出Cu,并能得到FeSO4溶液
D.步骤Ⅲ为蒸发溶液
(2)步骤Ⅰ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Cu2+=Fe2++Cu和___________。
(3)取2mL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4)获得的绿矾晶体(FeSO4·7H2O)可能有部分被氧化,请设计检验方案验证(操作、现象、结论)___________。
(5)已知:3Fe(s)+4H2O(g)Fe3O4(s)+4H2(g)。虚线框处宜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___(填“甲”或“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