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按如图所示操作,充分反应后:
①I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II中铜丝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③结合I、II实验现象可知Fe2+、Cu2+、Ag+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2)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永远值得炎黄子孙骄傲。黑火药在发生爆炸时,发生如下反应:,其中氧化产物是______。
(3)人体内的铁元素是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Fe2+易被人体吸收,服用维生素C,可使Fe3+转化成Fe2+,有利于人体吸收,说明维生素C具有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4)写出氢气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化学程式,并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
3、回答下列问题:
(1)9.03×1023个CH4中,含______mol碳原子,______mol氢原子。
(2)17gNH3的体积(标准状况)是______L。
(3)某3.65g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L,则其摩尔质量是______g·mol-1。
4、氨既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及药品制取氨气。
①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②下列装置中,可用于收集氨的是 _______(填字母)。
(2)氨是生产氮肥的原料,经过如下转化可以得到NH4NO3。NH3NO
NO2
HNO3
NH4NO3,写出反应①的方程式:_______。
(3)过量施用氮肥会造成水体污染。纳米零价铁——反硝化细菌复合体系可脱除水体中的硝酸盐(),脱氮原理及对某酸性废水的脱氮效果如图。注:纳米零价铁对反硝化细菌具有抑制作用
①0~2天,发生的主要反应为:______________Fe+_______+_______=_______Fe2++_______+_______
②4~5天,检测到纳米零价铁有剩余,但浓度无明显变化,结合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_。
③6~8天,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溶液中浓度下降的原因是 _______。
5、完成下列问题。
(1)按要求写出方程式:
①Fe2(SO4)3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
②用一种试剂除去BaCl2(HCl)中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③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以下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①二氧化碳②熔融KCl③NaHSO4固体④铜⑤盐酸⑥酒精,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能导电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3)用单线桥法表示反应2H2S+SO2=3S↓+2H2O电子得失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6、在工业上次磷酸(H3PO2)常用于化学镀银,发生的反应如下:____Ag++___H3PO2+___H2O→____Ag↓+____H3PO4+___H+
请回答下列问题:
(1)H3PO2中,P元素的化合价为___;该反应中,H3PO2被___(填“氧化”或“还原”)。
(2)配平该离子方程式:____Ag++____H3PO2+____H2O→____Ag↓+____H3PO4+____H+。
(3)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氧化产物是___。
(4)H3PO2是一元弱酸,写出其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7、根据所学知识填空(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1)0.2 mol Cl2含有_______mol Cl。
(2)1.5 mol H2O中,氢原子与氧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质量比为_______。
(3)1.204×1022个CO2分子,含O的质量为_______。
(4)1 mol OH-中含有_______mol 电子。
(5)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N2和SO2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质量之比为_______。
8、硫酸和盐酸既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1)它们水溶液的pH都__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它们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类反应叫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_______。
(4)请写出把硫酸转变为盐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9、现有一瓶部分变质为碳酸钠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同学想了解其变质情况,称取10.00g上述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使之完全溶解,再向烧杯中缓缓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3.94g沉淀。求:
(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___。
10、以下物质:①固体;②液态
;③液态氯化氢;④汞;⑤固体
;⑥蔗糖;⑦酒精;⑧熔融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物质中属于盐的有___________。
(2)以上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
(3)以上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
11、甲、乙、丙、丁是四种短周期元素,甲原子中K层与M层电子数相等;乙是原子的半径最小的元素;丙原子获得一个电子后核外电子排布和Ar原子结构相同;丁和乙两元素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和1:2两种化合物,请回答
(1)甲是 元素(填元素符号),用电子式表示甲与丙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
(2)乙是 元素(填元素符号),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3)丙是 元素(填元素名称),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
(4)丁是 元素(填元素名称),乙与丁两种元素可组成的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的电子式是 。
12、Ⅰ.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g+、Mg2+、Cu2+中的几种离子。
(1)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
(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原溶液中肯定有的离子是_______,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2)的滤液加入过量NaOH,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
(4)原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下列A~D中的(填序号)________。
A.Cl- B.NO3- C.CO32- D.OH-
Ⅱ.(1)向Cu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现象: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向NaHCO3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现象: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稀硝酸和KOH溶液混合,现象: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计算:
(1)200mL 16mol·L-1的浓硝酸与3.2g Cu反应,反应过程中还原产物只有NO2,则反应结束后:产生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标准状况下),溶液中c(H+):c(NO)=_______(忽略HNO3的挥发)。
(2)6.4g Cu与过量硝酸(a mol·L-1,30mL)充分反应。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2、NO,反应后溶液中含H+为0.1mol,此时溶液中所含NO为_______mol。
14、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对化学学习和研究有很重要的作用。下表列出了①~⑧八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族 周期 | IA |
| 0 | |||||
1 | ① | IIA | IIIA | IVA | VA | VIA | VIIA |
|
2 |
|
|
| ② |
| ③ |
|
|
3 | ④ | ⑤ | ⑥ |
|
| ⑦ | ⑧ |
|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
(2)由③、④、⑦四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3)由元素①和②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甲的电子式为________,由元素③和⑥形成化合物乙,则乙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硒是动物和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i.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表示为________。
ii.关于硒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B.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
C.热稳定性: D.酸性:
15、从海水中可以获得淡水、食盐并可提取镁、溴等物质。
(1)试剂a是_______。
(2)从母液中提取镁的过程中,镁元素经历了的过程,目的是_______。
(3)若要验证所得溶液中是否含有
,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不要求描述操作步骤和现象)
(4)用溶液制成无水
,加热溶液过程中,会生成
溶液和一种酸性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为了除去粗盐中、
、
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操作,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
①过滤 ②加过量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
溶液 ⑤加过量
溶液
A.②⑤④①③
B.①④②⑤③
C.④②⑤③①
D.⑤②④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