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现有①KMnO4;②H2;③O2;④Cl2;⑤CO;⑥Al六种物质,从氧化性、还原性的角度分类,若将常用的氧化剂放入甲:中,常用的还原剂放入乙:
中,则:
(1)甲中有__________;乙中有__________。(填序号)
(2)由FeFe3O4,Fe2O3
Fe可知,欲实现Ⅰ反应过程应从__________(填“甲”或“乙”,下同)中找物质,欲实现Ⅱ反应过程应从__________中找物质。
(3)请将4种物质:Fe、Fe2O3、CO、CO2分别填入下面对应的横线上,组成一个配平了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重晶石的化学式___________;写出CO2的电子式___________。
(2)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③苛性钠固体溶于水
④氢氧化钡和氯化铵晶体反应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⑥镁和盐酸反应
(3)写出氨的催化氧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4)写出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4、比较硫、碳、硅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请从下列给出的试剂中选择合理的实验试剂,利用所给装置验证你的结论(提示:难溶于水).实验试剂:浓盐酸、稀H2SO4、饱和Na2SO3溶液、大理石、Na2CO3粉末、Na2SiO3溶液.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请根据它们的原子结构特点试推断:硫、碳、硅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2)甲仪器中盛 ,乙仪器中盛 ,丙仪器中盛 .
(3)乙仪器中的现象是 丙仪器中的现象是 .
(4)结论:三种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从强到弱的顺序 .(填化学式)
5、实验室里需用480mL 0.1mol/L的硫酸铜溶液,需称取 克胆矾
6、利用钛白工业的副产品FeSO4(含Al2(SO4)3和少量重金属离子)可以生产电池级高纯超微细草酸亚铁。其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5Fe2++ MnO4-+8H+=5Fe3++Mn2++4H2O
5C2O42-+2MnO4-+16H+=10CO2↑+2Mn2++8H2O
(1)沉淀过程的反应温度为40℃,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除了控制沉淀的粒径外,还有 。
(2)滤液经处理可得到副产品 。
(3)实验室测定高纯超微细草酸亚铁组成的步骤依次为:
步骤1:准确称量一定量草酸亚铁样品,加入25 mL 2 mol·L-1的H2SO4溶解。
步骤2:用0.2000 mol·L-1标准KMnO4溶液滴定,消耗其体积30.40 mL。
步骤3:向滴定后的溶液中加入2 g Zn粉和5 mL 2 mol·L-1的H2SO4溶液,将Fe3+还原为Fe2+。
步骤4:过滤,滤液用上述标准KMnO4溶液滴定,消耗溶液10.00 mL。
则样品中C2O42-的物质的量为 。(写出计算过程)
(4)将一定量高锰酸钾溶液与酸化的草酸亚铁溶液混合,测得反应 液中Mn2+的浓度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其变化趋势的原因可能为 。
7、(1)已知有下列物质:①氢氧化钠固体;②铜丝;③氯化氢气体;④稀硫酸;⑤二氧化碳气体;⑥碳酸钠溶液;⑦碳酸钠粉末;⑧蔗糖晶体;⑨熔融氯化钠。请用序号回答:
属于电解质的是___。上述状态下能导电的是__。
(2)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实验操作是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3)三种正盐的混合溶液中含有0.2molNa+、0.25molMg2+、0.4molCl-,则SO为__mol。
(4)现实验室要用质量分数为40%的浓氢氧化钠(密度为1.2g•mL-1)来配制浓度为0.6mol•L-1的稀氢氧化钠100mL,问需要这种浓碱的体积是__L。
(5)若产生相同体积(同温同压下)的氢气,所需钠、镁、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的物质的量的比为___。
8、Ⅰ.非金属以其最低化合价与氢元素结合的化合物在常温常压下大多为气态,因此被称为气态氢化物。、
、
都是我们学习过的常见气态氢化物。
(1)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和结构式。
物质 | N2 | H2S | NH3 |
电子式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结构式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2)溶于水呈___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其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NH3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色,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请写出检验溶液中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
Ⅱ.1909年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首次用单质合成了氨。2007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4)用、
、
分别表示
、
、
。观察下图,判断符合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反应过程的顺序为___________。
A.②③④①⑤
B.③②①④⑤
C.③②④①⑤
D.⑤④①②③
(5)氨是重要的工业产品和原料,如制取硝酸。请写出氨催化氧化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6)中学化学实验室利用复分解反应来制备氨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9、我国科学家成功开发催化剂在低温条件下高选择性合成高纯度的乙烯,化学反应为:
。已知:
化学键 | C-H | H-H | C=C | C≡C |
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kJ∙mol-1 | 413 | 435 | 615 | 812 |
(1)理论上,生成时会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_______kJ的能量。
(2)取和
的混合气体加入
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
后达到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为初始时的5/6。反应前,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
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
10、A、B、C、D 4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它们的离子电子层数相同且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A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K、M层电子数之和相等,D原子的K、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电子总数的一半。回答下列问题:
(1)这4种元素的符号依次是A________,B________, C________,D________。它们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写出这4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比较酸性和碱性的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比较其稳定性: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蒸馏的装置及主要仪器,请写出所指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⑤______⑥______⑦______
(2)物质的体积大小取决于____、_____、____。
(3)使用22.4L/mol需注意:物质状态必须为____,条件必须是____,22.4L/mol是个___值。
12、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理论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完成下列实验。
Ⅰ:测定固体(含少量NaCl)的纯度,装置(含试剂)如图甲所示。
(1)盛放稀盐酸与碱石灰的仪器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完成实验,仪器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为空气→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仪器D中碱石灰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换为氯化钙。
(4)有同学提出应该在A装置前添加吸收HCl的装置,你觉得是否需要?__________(填“是”或“否”),说明理由:__________。
(5)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若取样品的质量为,实验完毕,过滤、洗涤、烘干A中所得沉淀为
,则
固体的纯度为__________(用含x、y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Ⅱ:分别用煮沸过和未煮沸过的蒸馏水配制和
溶液,实验如图乙所示。
(6)实验B中出现白色沉淀比实验A快很多。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7)实验C中未观察到白色沉淀,但pH传感器显示溶液呈酸性,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
13、为确定混合均匀的和
样品组成,称取4份不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加入50.0mL相同浓度的
溶液中,加热充分反应(溶液中的铵根离子全部转化为氨气,且加热后氨气全部逸出)。加入样品的质量
和产生的气体体积(
,标准状况)的关系如下图:
试计算:
(1)_______g。
(2)_______
。
(3)样品中和
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14、以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12O3、Fe2O3、SiO2,少量FeS2和金属硫酸盐)为原料,生产氧化铝并获得Fe3O4的部分工艺流程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矿粉焙烧时加少量CaO,主要目的是将SiO2转化为_______(填化学式)。
(2)过滤后的固体焙烧时产生的SO2气体可以用_______(填标号)吸收;
A.浓硫酸 B.NaOH溶液 C.水
(3)可以将少量Fe3O4产品溶于稀硫酸中,再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褪色,能否证明产品中含有FeO_______ (填“能”或“否”,)原因是_______;
(4)过滤后的滤液中的铝元素主要以_______(填化学式)离子存在,可以往滤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经过滤、灼烧生产氧化铝。请写出往滤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15、已知:反应aA(g)+bB(g)⇌cC(g),某温度下,在 2 L 的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B,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经测定前4 s内v(C)=0.05 mol·L-1·s-1,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上述反应分别在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经同一段时间后,测得三个容器中的反应速率分别为甲:v(A)=0.3 mol·L-1·s-1; 乙:v(B)=0.12 mol·L-1·s-1; 丙:v(C)=9.6 mol·L-1·min-1,则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__________(用甲、乙、丙表示)。
Ⅱ: 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100 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气体体积已折合成标准状况),实验记录如表(累计值):
时间/min | 1 | 2 | 3 | 4 | 5 | 6 |
氢气体积/mL | 50 | 120 | 224 | 392 | 472 | 502 |
(3)哪一时间段反应速率最大______(填0~1、1~2、2~3、3~4、4~5、5~6 min)
(4)如果反应太激烈,为了减缓反应速率而又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他在盐酸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CH3COONa B.NaNO3溶液 C.KCl溶液 D.Na2CO3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