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1)在25℃, 101kPa下, 23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321.4kJ。则表示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室温下,稀H2SO4和稀K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对应的中和热的热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在C2H2(气态)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的反应中,每有5mol电子转移时,放出650 kJ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要求C2H2的系数为1) _____________;
(4) 在25℃, 101kPa下,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2mol NH3完全分解生成N2与H2时,对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5) 己知:C(石墨)+O2(g)═CO2(g)△H1=-393.5kJ/mol
2H2(g)+O2(g)═2H2O(l)△H2=-571.6kJ/mol
2C2H2(g)+5O2(g)═4CO2(g)+2H2O(l)△H3=-2599.2kJ/mol,
计算25℃时,由C(石墨)和H2(g)反应生成1molC2H2(g)的△H= _____________。
3、回答下列问题
I.某温度下,在2L容器中三种气态物质间进行反应,X、Y、Z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在t1min时,该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下列可作为判断反应已达到该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X、Y、Z的反应速率相等
B.X、Y的反应速率比为2∶3
C.Z的物质的量不在变化
D.生成3molY的同时生成1molZ
(3)若上述反应中X、Y、Z分别为NH3、H2、N2,且已知1mol氨气分解成氮气和氢气要吸收46kJ的热量,则至t1min时,该反应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用N2表示这段时间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___________。(用含t1的式子表示)
II.如图所示,组成一个原电池。
(4)当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时,镁片的电极是___________极(填“正”或“负”),其中铝片上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外电路中的电子是___________极流向___________极。(填“铝片”或“镁片”)
(5)当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时,镁片电极是___________极(填“正”或“负”),该反应是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4、完成下列填空:
I.(1)呼吸面具中,Na2O2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印刷电路板由高分子材料和铜箔复合而成,用FeCl3溶液刻制印刷电路时,发生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一定量铁粉放入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Fe2+和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3:2,则已反应的Fe3+和未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
II.某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6种: HCl、H2SO4、SnCl2、SnCl4、FeSO4、Fe(SO4)3,反应前在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显红色,反应后红色消失。
(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5、实验室里需用480mL 0.1mol/L的硫酸铜溶液,需称取 克胆矾
6、Ⅰ.请根据题目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将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湿法炼铜,曾青得铁化为铜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Ⅱ.有一瓶透明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有、
、
、
、
,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①取pH试纸检验,测得溶液呈强酸性。
②另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变为碱性,有白色沉淀产生。
请回答下列问题:
(4)用pH试纸检验,表明溶液呈强酸性,可以排除___________的存在。
(5)步骤②中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该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为___________,请设计实验验证该离子是否存在:___________。
(7)根据上述实验事实能确定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
7、以下12种物质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①Cu ②NaCl ③NaHSO4 ④SO3 ⑤H2SO4 ⑥C2H5OH ⑦CaCO3 ⑧BaSO4 ⑨Cu(OH)2 ⑩Fe(OH)3 ⑪NaOH ⑫NH3·H2O
请按下列分类标准回答问题(填编号)。
(1)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电离出H+的是________,属于酸的是________。
(3)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______,其中属于难溶性碱的是________。
(4)属于难溶性盐的是________。
8、完成下列问题。
(1)体检报告中的一些指标常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如人体血糖(即血液中的葡萄糖,葡萄糖摩尔质量为180g/mol)可用“mmol∙L−1”表示,也可以用“mg∙dL−1”(1L=10dL)表示。已知以“mmol∙L−1”表示时,人的血糖正常值为3.9~6.1mmol∙L−1。某同学体检单显示血糖结果为97.2mg∙dL−1,则该同学血糖值为_______ mmol∙L−1,说明该同学血糖指标_______(填“正常”/“不正常”)。
(2)取部分被氧化的铁粉若干克,将其溶于200ml某浓度的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并释放出448mLNO(标准状况下)。将所得溶液平均分为两份,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洗涤、灼烧,得到8.00g红棕色固体;向第二份溶液中通入672mLCl2(标准状况下),恰好完全反应(不考虑氯气的溶解)。试计算:
①样品和硝酸反应后的溶液中,n(Fe2+):n(Fe3+)=________。
②硝酸溶液的浓度c=_______mol∙L−1。
9、电子在原子核外的区域内作高速运动,根据电子的能量高低划分为电子层,在各电子层上电子的排布也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一些粒子的结构都可用下面的示意图来表示,且0<y≤8。
(1)若x=12时对应的元素为A,则y =_______ ;
(2)若某粒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则该粒子的化学符号为 _______ ;
(3)若x=10,与其电子数相同的的微粒有(各举1个例子,可以是多核微粒):正离子_______,负离子_______,分子_______。
10、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
、
作用产生“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又称“孔雀石”[化学式为
],“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
和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
铜铜绿
CuCl2
Cu(OH)2
CuO
Cu
(1)从三种不同分类标准回答,“铜绿”属于哪类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反应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和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4)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和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研究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依据下图中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干燥氨气用_______(填物质名称)作干燥剂。
(2)将铜放入稀硝酸中,反应开始后的现象是_______;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12、I、向草酸(H2C2O4)溶液中滴加硫酸酸化高锰酸钾溶液,研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II、某同学根据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原理,设计了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有关实验,
实验过程的数据记录如下表,请结合表中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序号 | 反应温度(℃) | 参加反应的物质 | ||||
Na2S2O3 | H2SO4 | H2O | ||||
V/ml | c/mol·L-1 | V/ml | c/mol·L-1 | V/ml | ||
A | 20 | 10 | 0.1 | 10 | 0.1 | 0 |
B | 20 | 5 | 0.1 | 10 | 0.1 | 5 |
C | 20 | 10 | 0.1 | 5 | 0.1 | 5 |
D | 40 | 5 | 0.1 | 10 | 0.1 | 5 |
(1)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①能说明温度对该反应速率影响的组合比较是 ;(填实验序号)
②A和B、A和C的组合比较所研究的问题是 。
(3)教材是利用了出现黄色沉淀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请你分析为何不采用排水法测量单位时间内气体体积的大小的可能原因: 。
13、举重运动员常常会抓一把“镁粉”在手里搓,以起到防滑效果,某种“镁粉”中只含有MgO、、
中的一种或几种固体。某兴趣小组对其成分展开了探究:分别取4.2克MgO、
、
和“镁粉”置于烧杯中,逐滴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粉末恰好消失,四种固体消耗稀盐酸的质量如表所示,且烧杯③和烧杯④中产生了大量气泡,请结合实验现象和数据回答问题。
物质 | MgO | “镁粉” | ||
消耗盐酸的质量/g | 121.8 | m | 58.0 | 61.9 |
(1)烧杯③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
(2)“镁粉”中不只含有一种物质,理由是_______。
(3)表格中m的值为_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4)为确定“镁粉”的具体成分,兴趣小组补充了如下实验:取“镁粉”和各4.2克,加入足量稀盐酸,生成相同条件下的气体体积分别为952毫升和1120毫升,由此可知该种“镁粉”的成分是_______。
14、回答下列问题:
(1)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的出现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如图为三种电池的示意图:
图1中碱性锌锰电池正极反应方程式是_____。
(2)锂-空气电池的理论能量密度高,是未来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关键。锂-空气电池的反应原理可表示为:2Li+O2Li2O2。探究H2O对放电的影响:向非水电解液中加入少量水,放电后检测A、B电极上的固体物质:A极产物:LiOH;B极产物:Li2O2、LiOH,B电极产生LiOH的电极反应方程式是2Li2O2+2H2O=4LiOH+O2↑或_____。
结论:H2O降低锂-空气电池放电、充电循环性能。
(3)铝离子电池高效耐用、超快充电、高安全性、可折叠、材料成本低等优势。已知图3的正极反应物为CnAlCl4,请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
(4)图4所示装置为电化学气敏传感器,通过电压表示数可测量环境中NH3的含量。电极a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
15、受疫情影响,自2020年底,芯片短缺就一直 占据汽车行业话题榜首。当前芯片主要是硅基芯片。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①SiHCl3 能与H2O剧烈反应,在空气中易自燃;②粗SiHCl3 (沸点33.0°C)中含有少量SiC14(沸点57.6°C)和HC1(沸点-84.7°C)
I.制备高纯硅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流程①的化学反应方式为___________。
(2)流程③提纯SiHCl3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
(3)流程④的化学反应为置换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II.流程④制备高纯硅的装置如图(热源及夹持装置略去)。
(4)若要从下列玻璃仪器中选择部分来组装A处的气体发生装置,不需要的是___________ (填字母编号);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对C中烧瓶加热至33.0°C左右的目是___________ ,让H2与SiHCl3在D装置中高温反应。
a. 分液漏斗 b.锥形瓶 c.酒精灯 d.漏斗 e.导管
(5)为保证制备高纯硅实验的成功,操作的关键是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以及___________和控制好反应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