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如右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时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滴入5ml盐酸于试管中,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
(2)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 。
(4)有此推知,MgCl2溶液和H2的总能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
3、某小组同学采用下列装置在干燥的系统中用Mg粉与氮气直接反应制取Mg3N2
已知:Mg3N2是淡黄色固体,极易与水反应放出氨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用NaNO2固体与浓NH4CI溶液共热制取N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
(2)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A处酒精灯,等到E中产生均气泡后再点燃D处酒精灯,原因是
___。
(3)B、C、E中有两处装的是浓硫酸,它们是____(填字母),前者的作用是____,后者的作用是____。
(4)若称取7.2gMg粉进行实验,反应完毕后硬质玻璃管质量增加1.8g,请通过简单计算说明Mg粉是否反应完全:____。
4、研究有机物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①核磁共振氢谱②蒸馏③重结晶④萃取⑤红外光谱⑥过滤,其中用于有机物分离或提纯的方法有____,用于分子结构确定的有____(填序号)。
5、过氧化氢(H2O2)又称双氧水,它不稳定,易分解,是-种绿色氧化剂、还原剂。
(1)在MnO2作催化剂的条件下,H2O2会发生自身的歧化反应,即-1价的氧既升高又降低,则该反应过程中,若参加反应的H2O2为17g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用NA表示),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
(2)当H2O2和H2S在水溶液中反应时,参加反应的H2O2,和H2S的个数比为4:1,其中氧元素只生成-2价,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O2、H2CrO4、Cr(OH)3、H2O、H2O2,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O2。
①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填化学式)。
②该反应中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
6、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①铁片;②液态HCl;③NH3;④酒精;⑤盐酸;⑥H2SO4;⑦KOH;⑧熔融状态的KNO3;⑨HF;⑩BaSO4固体。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
(2)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 (OH)2溶液至中性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在70℃时,已知Cl2与NaOH溶液反应产物有NaClO、NaClO3、NaCl,若生成的NaClO与NaClO3 1:3时,则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在蒸发皿上放一小团脱脂棉,在里面裹入过氧化钠,对着脱脂棉用胶头滴管滴几滴水,一会儿脱脂棉会燃烧起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7、氮是生命体的重要组成元素。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自然固氮的过程是_______(填序号)。
(2)过程②中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自然界中产生硝酸的过程③涉及多种含氮物质的转化,其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在图中找出一条氮循环的完整路径:_______(用序号表示)。
(5)过程⑦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实现转化,在碱性条件下,
被
氧化为
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6)用化学方法检验:_______(写出简要的操作步骤、试剂、现象和结论)。
8、某实验小组用到了如下的化学物质:①用饱和溶液制备好的胶体 ②食用白酒 ③
④
⑤饱和
溶液 ⑥
⑦液氯 ⑧烧碱溶液 ⑨
⑩
溶液
(1)一小组成员将①②⑤⑧⑩归为一类,他的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
A.都是混合物 B.都是溶液
(2)以上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能导电的有__________(填编号)。
(3)向⑤中加入足量铁粉后过滤,随即向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足量溶液,观察到滤液中先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然后迅速转变成灰绿色,一段时间后最终变为红褐色,写出白色絮状沉淀变成红褐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4)向①中逐滴加入⑩至过量,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5)向③中加入少量的⑧,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6)检验⑩中含有的实验方法为__________。
(7)向⑩中滴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9、写出下列物质的摩尔质量:
Na2CO3 CuSO4.5H2O CO2
10、I.请对下列化学反应按吸热或放热的标准分类:
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②碳酸氢钠受热分解③食物腐烂④酒精燃烧⑤光合作用将转化为
⑥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⑦电解水生成
和
⑧铝片遇浓硫酸钝化
(1)属于放热反应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属于吸热反应的有:___________。
Ⅱ.从下列各组物质中,找出合适的序号填在对应的空格内:
①甲烷和丙烷②和
③金刚石和石墨④H和D⑤异戊烷(
)和新戊烷(
)⑥
和
⑦正丁烷和异丁烷⑧
和
⑨
和
(3)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4)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
(5)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
(6)为同一种物质的是___________。
(7)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_。
11、智利硝石矿层中含有碘酸钠,可用亚硫酸氢钠与其反应来制备单质碘,其化学方程式为:2NaIO3+5NaHSO3=3NaHSO4+2Na2SO4+I2+H2O。
(1)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氧化剂是_______。
(2)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
12、研究SO2的性质对SO2的污染防治与利用意义重大。
Ⅰ.SO2性质探究
(1)从物质分类角度看,SO2属于酸性氧化物。写出用足量氨水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从元素价态看,SO2中S元素为+4价,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为探究SO2的还原性,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将SO2通入和BaCl2混合溶液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①甲同学认为Fe3+具有氧化性,将SO2氧化为,
与Ba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与Fe3+反应放热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②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分析有失偏颇,其理由是______。
Ⅱ.SO2综合利用
(3)工业上常用足量的Na2CO3溶液吸收工业尾气中的SO2,将其转化为一种正盐,同时生成一种酸式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一定条件下,SO2与H2O可发生催化反应:。该工艺中若消耗3molSO2,转移的电子为______mol。
Ⅲ.空气质量测定
(5)SO2气体会引起酸雨,酸雨是pH小于______的雨水。
(6)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测定。用注射器缓缓推入标准状况下VmL空气时,酸性KMnO4溶液恰好褪色,该空气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______(用含V的代数式表示,已知)。
13、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g)+2B(g)⇌3C(g)+nD(g)。开始时A的物质的量为4mol,B的物质的量为6mol;5min末到达平衡状态,此时测得C的物质的量为3mol,反应前后压强之比为5:6。
(1)5min末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2)前5min内用B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B)为_______。
(3)化学方程式中n的值为_______。
(4)若10min后继续往容器中加入3molA和C,此时V正_______V逆(填“>”、“<”或“=”),理由是________
14、小组同学进行Na2CO3和NaHCO3性质的探究,实验如下(夹持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放出盐酸,发现流速越来越慢,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2) NaHC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方框中为洗气装置,请将该装置补充完整________。
(4)饱和 NaH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
(5)反应持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饱和Na2CO3溶液中有细小晶体析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细小晶体的原因:________。
(6)若向饱和NaHCO3溶液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15、具有强氧化性,
具有还原性,某同学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推测
与
能发生反应。为了验证此推测结果,该同学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探究:
步骤1:按如图所示的装置组装仪器(图中夹持仪器已省略)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入药品。
步骤2:打开、
,在产生的氢气流经装有
的硬质玻璃管的过程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步骤3:进行必要的实验操作,淡黄色的粉末慢慢变成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未变蓝色。
(1)写出A装置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B装置中所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
(3)步骤3中的必要操作为打开、
,___________(请按正确的顺序填入下列步骤的字母)。
A.加热至逐渐熔化,反应一段时间
B.用小试管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
C.关闭
D.停止加热,充分冷却
(4)由上述实验可推出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将过氧化钠粉末投入到溶液中,有关现象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生成红褐色沉淀
B.没有气体产生
C.生成白色沉淀
D.有无色气体产生
(6)向酸性溶液中加入
粉末。观察到溶液褪色,发生如下反应:
补全方程式并配平___________,该反应说明粉末具有___________(填“氧化性”、 “还原性”或“漂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