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基于物质的量认识物质组成及其化学变化,在定量研究化学科学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在0.2 L由NaCl、MgCl2、CaCl2组成的混合溶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大小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该混合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NaC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2)该混合溶液中,MgCl2的质量为____。
(3)该混合溶液中,CaCl2的物质的量为____。将该混合液加水稀释至体积为1 L,稀释后溶液中Ca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
(4)向该稀释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得到沉淀_______mol。
3、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2 |
|
|
|
| ① |
| ② |
|
3 |
| ③ | ④ | ⑤ |
| ⑥ | ⑦ | ⑧ |
4 | ⑨ |
|
|
|
|
| ⑩ |
|
(1)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阴离子与④的离子半径大小关系为(用离子符号表示)_____>____。元素④和⑩形成的化合物为__________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
(2)表中某元素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该氢氧化物与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素⑦的非金属性强于⑥,写出支持该结论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比较③、④元素的单质还原性的强弱,写出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或形成)1 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吸收(或释放)的能量(kJ)。这一数据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回答下列问题:
化学键 | Cl2 | Br2 | I2 | HCl | HBr | HI | H2 |
能量(kJ) | 243 | 193 | 151 | 432 | 366 | 298 | 436 |
反应Br2 + H2=2HBr,当生成2 mol HBr时放出_____________ kJ能量。
4、观察下列实验装置图,按要求作答:
(1)写出图中实验操作的名称:①_____ ③_____
(2)装置④中所有玻璃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
(3)下列实验需要在哪套装置中进行:(填序号,每套装置仅使用一次)
从 KCl溶液中获取KCl晶体_____;从海水中提取水_____;分离CaCO3和水_____;分离植物油和水_____.
5、某烃A是有机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A还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A可发生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其中①②③属于同种反应类型。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式为_______;D的分子式为_______。
(2)写出反应类型:③_______;⑤_______。
(3)D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高分子化合物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F为环状化合物,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戊烷的同分异构体中,在相同条件下沸点最低的是_______(填结构简式)。
(6)G是相对分子质量为86的烷烃,则G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
6、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很多自来水厂使用来消毒、杀菌。实验室可用
固体与浓盐酸制得
:
,每生成6个
分子,转移电子的数目是___________,氧化剂与还原剂中氯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_;
(2)二氧化氯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工业上制
方法如下:
。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物质为___________,氧化产物为______,请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
7、(10分)X、Y、W、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图所示。已知X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Y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差1;W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
(1)W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第 族画出X的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2)Z的氢化物和溴化氢相比,较稳定的是 (写化学式);Z的氢化物与氟化氢相比,沸点较高的是 (写化学式)。
(3)Y的金属性与Mg的金属性相比, (写化学式)的金属性强,请用实验证明它们金属性的相对强弱: 。
(4)写出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8、乙烯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它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分子中非极性键与极性键的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_。
(2)能鉴别和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的试剂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稀硫酸 B.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C.水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下列物质中,可以通过乙烯加成反应得到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B.
C.
(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通过乙烯与氯化氢的加成反应或乙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制得,你认为哪种方法较好?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
(5)乙烯常用于制造聚乙烯塑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9、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针对表中所列标号为①~⑩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_____,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_______。
(2)第三周期元素除⑩外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_(填元素符号),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具有两性的是____________,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
(3)⑥⑦⑨形成的简单离子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回答问题),
⑧与⑨对应的氢化物比较稳定的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4)⑤和③可以形成两种化合物,其中可以做呼吸面具供氧剂的物质的电子式为_________,所含化学键的类型为 _______________。
(5)①与⑧形成的化合物的结构式 __________,用电子式表示 ⑥与⑨所形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
①Na2S_________________; ②H2O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③ KOH__________ ④CO2_______________。
(3)下列物质:①N2 ②CO2 ③NH3 ④Na2O ⑤Na2O2 ⑥NaOH ⑦CaBr2 ⑧H2O2 ⑨NH4Cl ⑩HBr。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每空2分,共10分)
只含极性键的是_______;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_____。
11、电池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重要的能量来源。各式各样电池的发明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请根据下列几种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世博会中国馆、主题馆等建筑所使用的光伏电池,总功率达4兆瓦,是历届世博会之最。光伏电池能将_______直接转变为电能(填:“化学能”“太阳能”“热能”等),在外电路中电流方向为_______。(填:“从a流向b”或“从b流向a”)
(2)燃料电池有节能、超低污染、噪声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某甲醇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Pt(b)电极是电池的_______极,Pt(a)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如果该电池工作时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则消耗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3)全钒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储能电池,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a、b均为惰性电极。放电时左槽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蓝色,右槽溶液颜色变化为_____。向_______槽移动(填:“左”或“右”),放电时a电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
12、Ⅰ.将溶于水配成1L溶液,则:
(1)该溶液的溶质为___________,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
(2)从所配溶液中取出溶液,取出溶液中的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
Ⅱ.实验室用固体烧碱配制的
溶液。
(3)需用托盘天平称量烧碱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4)配制过程中,不需要的仪器(填写代号)___________
A.烧杯 B.玻璃棒 C.容量瓶 D.漏斗 E.胶头滴管
(5)将上述实验步骤A到F按实验过程先后次序排列___________
(6)实验时遇下列情况,会导致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_。
A.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
B.溶解时使用的烧杯及玻璃棒未洗涤
C.溶解后没有冷却便进行定容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E.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后未作处理
13、在潜水艇和消防员的呼吸面具中,Na2O2常作为氧气的来源。若每人每分钟消耗的O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0.896 L。
(1)每人每分钟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2)假设所需的O2全部由Na2O2来提供,则某消防员工作1小时所需要的Na2O2的质量为___g。
14、海洋资源的利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I.从海水中提取溴的过程如下:
(1)步骤“氧化”中已获得Br2.步骤“吸收”中又将Br2反应为Br-,其目的为_______。
(2)热空气吹出Br2,利用了溴的_______。
A.氧化性
B.还原性
C.挥发性
D.腐蚀性
(3)步骤“吸收”用纯碱溶液吸收Br2,反应生成了NaBrO3、NaBr、CO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II.离子交换法从海带中提取碘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制碘工艺。下图是使用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法”从海带中提取碘的主要流程。
已知:①I2+I-I
②强碱性阴离子树脂(用R-Cl表示,Cl-可被其它更易被吸附的阴离子替代)对多碘离子(I)有很强的交换吸附能力。
③步骤“交换吸附”发生的反应:R-Cl+I=R-I3+Cl-。
试回答下列问题:
(4)下列各步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_(填序号)
A.交换吸附
B.洗脱
C.酸化
D.NaCl洗脱
(5)酸性条件下,原料被H2O2氧化时发生的反应有:
①_______;
②I2+I-I
。
依据整个生产流程分析是否可以加过量H2O2;_______(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_______。
(6)实验室模拟步骤“酸化氧化”,一般选用氯水。工业上生产企业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氧化剂。若某企业在酸性条件下选择NaNO2为氧化剂,反应生成一种无色气体,遇空气立即变为红棕色,则添加氧化剂与NaI的质量比应不少于_______。
15、氢溴酸在医药和石化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下图是工业制备氢溴酸粗品并精制的流程:(沸点:Br2:58.5℃;HBr:-66.8℃;H2SO4:338℃)
(1)混合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混合①中不直接用水而使用冰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b适用于______混合物的分离(填序号)。
A.固体和液体 B.固体和固体 C.互不相溶的液体 D.互溶的液体
(4)混合②中加入亚硫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纯净的氢溴酸应为无色液体,但工业生产中制得的氢溴酸(工业氢溴酸)常带有黄色,甲同学猜测可能是含有Fe3+,乙同学猜测可能是含有Br2。请写出证实乙同学猜想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起始使用m kg溴单质作原料,完成生产后,得到精制氢溴酸溶液250 L。取2.5 mL精制溶液稀释,在稀释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若充分反应后得到n g淡黄色沉淀,则单质溴的利用率为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