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I.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0.1mol/L硫酸②小苏打③纯碱④二氧化碳⑤葡萄糖⑥0.1mol/LNaOH溶液 ⑦SiO2⑧氨水⑨Al2O3⑩硫酸铁溶液
(1)上述十种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__(填序号)。
(2)有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可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OH-=H2O,这两种物质的序号是___(填序号)。
II.写出下列典型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H2SO4__________________
(2)Fe(OH)3___________________
III.写出下列典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在稀H2SO4中加入CH3COONa溶液________________
(2)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
(3)NaHCO3溶液与稀盐酸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
(4)NaH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__________________
3、Ⅰ、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总共有5种物质:O2、H2CrO4、Cr(OH)3、H2O、H2O2。已知该反应中H2O2发生如下变化过程:H2O2→O2,则有:
(1)该反应中的氧化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并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现有反应:3BrF3+5H2O→ HBrO3+Br2+9HF+O2↑,已知BrF3中F的化合价为-1价,则有
(3)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_,若生成0.5 mol Br2,则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为_______mol。
4、分类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有价值的分类会带来物质认识的独特视角。下表是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质。
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物质 | 酒精(CH3CH2OH) | 亚硝酸钠晶体(NaNO2) | 铜丝 | 液氨 | 稀硫酸 | 小苏打粉末 |
(1)①~⑥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填编号,下同),该状态下能导电的有___________。
(2)从物质类别角度分析,⑥属于___________(填"酸"或"碱"或"盐"),因其受热分解产生气体,常用作膨松剂,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从氮元素化合价角度分析,②可能具有的性质___________(填序号)。
a.只有氧化性 b.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只有还原性 d.既无氧化性也无还原性
(4)将④的水溶液与⑤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某科研小组设计利用甲醇(CH3OH)燃料电池(酸性溶液作离子导体),模拟工业电镀、精炼和海水淡化的装置如下。
(1)甲装置中c口通入的气体是____,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2)乙装置用来模拟精炼和电镀。
①若用于粗铜的精炼,装置中电极C是_____(填“粗铜”或“纯铜”),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CuSO4溶液的浓度将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若用于电镀金属银,则电镀液宜使用_____溶液,镀件是_____(填“C”或“D”)。
(3)电渗析法是海水淡化的常用方法,某地海水中主要离子的含量如下表,现利用“电渗析法”进行淡化,技术原理如图丙所示(两端为惰性电极,阳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阴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
离子 | Na+ | K+ | Ca2+ | Mg2+ | Cl- | ||
含量/mg·L-1 | 9360 | 83 | 200 | 1100 | 16000 | 1200 | 118 |
①淡化过程中在__室中易形成水垢[主要成分CaCO3和Mg(OH)2],该室中除发生电极反应外,还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②产生淡水的出水口为__(选填“e”、“f”、“j”)。
6、完成下列问题。
(1)相同状况下,在容积相同的三个烧瓶内分别充满干燥的气体,做喷泉实验,所得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_______。
(2)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热,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若1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
,则反应
的
_______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为了提高煤的利用率,人们先把煤转化为CO和H2,再将它们转化为甲醇。某实验人员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和CO,发生反应:,测定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0 | 500 | |
5.00 | 3.52 | |
2.50 |
|
在500s内用H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_______,此时生成的甲醇的浓度是_______。
(4)NO2和N2O4之间发生反应:,一定温度下,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上述反应在甲、乙两个相同容器内同时进行,分别测得(均为相同时间段内的反应速率):甲中,乙中
,则_______中反应更快。
②该反应达最大限度时Y的转化率为_______;若初始压强为,则平衡时
_______(用含
的表达式表示)。
③下列描述能表示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容器中X与Y的物质的量相等
B.容器内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C.
D.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E.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F.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7、金属钛及其合金密度较小,常温下特别稳定,耐酸碱腐蚀,韧性好,高温下海绵状钛能与氧气反应,是航空、军工、电力等领域的必须金属材料。一种以钛铁矿(主要成份:钛酸亚铁——)为原料制备金属钛的主要步骤有:
i.将钛铁矿用浓硫酸溶解,得到含钛化合物和、
的混合溶液
ii.向步骤i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铁粉还原,并在273K时析出
晶体以除去铁盐
iii.将除去铁盐后的含钛化合物溶液进行一系列处理获得纯净的
iv.与过量的焦炭、氯气在高温下反应转化为气态
,然后在充满氩气的容器中用Mg还原,得到海绵状金属钛。
回答下列问题
(1)中Ti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写出步骤ii中向混合溶液加入铁粉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检验加入铁粉后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写出步骤iv中与过量的焦炭、氯气在高温下反应转化为气态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4)在氩气中用镁还原出金属钛,氩气的作用是防止___________。
8、(1)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水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填序号)。
A.钠沉到水底 B.钠熔成小球 C.小球四处游动 D.钠无变化
(2)Fe与Cl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所得产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将该产物溶于水配成溶液,分装在两支试管中。请回答:
a.若向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则溶液变成________色。
b.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2O2可作为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其供氧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9、甲烷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稀硫酸溶液。
电池总反应:CH4+2O2=CO2+2H2O
负极通入的气体是______正极通入的气体是______;
负极反应:___________;
正极反应:_______________。
10、现有下列物质:
①NaOH固体; ②金属铁; ③HCl气体; ④稀硫酸;
⑤CO2气体; ⑥氨水; ⑦Na2CO3粉末; ⑧蔗糖晶体;
⑨熔融的NaCl; ⑩CuSO4·5H2O晶体。
回答下列问题:
(1)可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属于电解质,但在题给状态下不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Ⅰ)如图为一“铁链”图案,小明在图案上分别写了、
、
、NaCl、
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属为一类,相交部分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依据代号。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分类依据代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______________)两种物质都不是电解质
(______________)两种物质都是盐
(2)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饱和的图中某种物质M的溶液加热至呈红褐色。
①物质M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②证明有红褐色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
(Ⅱ)按要求写出下列物质间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1)硫酸氢钠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__________________
(2)氢氧化镁固体溶于足量盐酸溶液:____________
(Ⅲ)反应:,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_______,当有0.6mol电子转移时,生成的NO在标准状况的体积为_________L。
12、(1)写出下图中序号①、③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
③_______;
(2)仪器①~④中,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_______(填仪器序号)。
(3)如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浓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现用该浓硫酸配制480mL1mol·L-l的稀硫酸。
可供选用的仪器有:①胶头滴管;②烧瓶;③烧杯;④药匙;⑤量筒;⑥托盘天平⑦玻璃棒。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配制稀硫酸时,还缺少的仪器有_______(写仪器名称)。
②经计算,配制480 mL l mol·L-l的稀硫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mL。
③在转入容量瓶前烧杯中液体应_______,否则会使结果浓度_______(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④定容时必须使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平,若俯视会使浓度_______。(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13、回答下列问题:
(1) 9.03×1023个氨分子中的质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2)某气态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2,标准状况下1.28g该氧化物的体积为448mL,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
(3)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如果ag某气体An含有的分子数为N,则cgAn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_______(用含NA的式子表示)。
(4)标准状况下,将aLA气体(摩尔质量为Mg/mol)全部溶于0.1L水(水的密度为1g/cm3)中(假设气体与水不反应),所得溶液的密度为dg/cm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5)将10mL1.00mol/LNa2CO3溶液与10mL1.00mol/LCaCl2溶液相混和,则混和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
(6)某混合溶液中含有离子:、
、
、
,测得
、
和
的物质的量浓度依次为:0.2mol/L、0.25mol/L、0.2mol/L,则c(Cl—)=_______。
14、实验室用浓盐酸和制
,并以干燥的
为原料制备无水
。已知
易升华,易吸收水分而潮解。装置如下图所示。
(1)装置B、C中应盛放的试剂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让Cl2充满装置,再点燃D处酒精灯,写出A中与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产消毒液是将氯气通入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F装置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漂白液露置在空气中,可以生成有漂白性的酸性物质和小苏打溶液,请写出此过程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15、氮及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是科学研究的热点。
(1)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N—N键吸收190kJ能量,断裂
键吸收940kJ能量,则
气体转化为
时要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能量_______kJ。
(2)利用和
生成
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极B是_______极(填“正”或“负”),
通过离子交换膜向_______(填“A”或“B”)极移动,写出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
(3)水体中的污染可用纳米铁粉消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研究发现,若pH偏低将会导致
的去除率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相同条件下,纳米铁粉去除不同水样中
的速率有较大差异如图,产生该差异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
I.含的水样
II.含的水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