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1)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进行如下反应:8H2O +5R2O8n−+2Mn2+=2MnO4−+10RO42− + 16H+,又知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R2O8n−中n的值为_____________。
(2)在3Cu + 8HNO3 = 3Cu(NO3)2 + 2NO + 4H2O的反应中,______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_;用双线桥法表示反应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
3、I.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角度。如图所示是硫及其部分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将X与SO2混合,可生成淡黄色固体,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
(2)过量的Fe粉与一定量W浓溶液混合加热反应,生成________(填化学式)气体。转化①可由S粉与热的W浓溶液反应实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欲制备Na2S2O3,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下列合理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Na2S+S
B.Na2SO3+S
C.Na2SO3+Na2SO4
D.SO2+Na2SO3
(4)SO2转化为W可以选择下列试剂_________(填字母)。
A.酸性KMnO4溶液
B.FeCl2溶液
C.NaOH溶液
D.X的水溶液
II.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 IA | IIA | IIIA | IVA | VA | VIA | VIIA | 0 |
1 | ① |
|
|
|
|
|
|
|
2 |
|
|
|
| ② | ③ | ④ |
|
3 | ⑤ | ⑥ | ⑦ |
|
| ⑧ | ⑨ | ⑩ |
4 |
|
|
|
|
|
|
|
|
(5)③⑤⑧的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6)⑤和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7)③⑤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8)用电子式表示⑥和⑨形成的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
4、(1)若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M g/mol,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是_______g。
(2)等质量的O2和O3,所含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相同状况下的体积比为_______。
(3)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氧化剂是_______,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4)已知3Cl2+8NH3=6NH4Cl+N2,若反应中消耗1.5 mol Cl2,则被氧化的NH3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L。
5、明矾与铜绿是高中无机化学中较为复杂的物质,请根据要求回答以下各题:
(1)明矾与铜绿这两种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2)明矾的化学式是 ,用于净水的用途是利用了胶体的 性质。
(3)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其中Cu元素的化合价是 。已知金属铜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与H2O、CO2、O2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 + O2 + H2O + CO2 = Cu2(OH)2CO3。当消耗1mol还原剂时,转移的电子数是 mol,请用双线桥法表示此反应电子转移的情况:2Cu + O2 + H2O + CO2 = Cu2(OH)2CO3
6、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列出10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符号回答下列各题。
主族 周期 |
|
|
|
|
|
|
|
|
2 |
|
|
| ⑥ |
| ⑦ |
|
|
3 | ① | ③ | ⑤ |
|
|
| ⑧ | ⑩ |
4 | ② | ④ |
|
|
|
| ⑨ |
|
(1)10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_____。
(2)以上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
(3)②③④三种元素形成的离子中,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4)元素⑦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5)①和⑨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该化合物焰色试验为___________色。
(6)⑤的最高价氧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7、为了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补全下表。
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离子方程式 | 实验结论 |
Ⅰ | 将一段打磨过的铁丝放入CuSO4溶液中,充分反应 | 溶液蓝色变浅,铁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 ___________ | Fe具有还原性 |
Ⅱ | 向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 | 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Fe3+具有氧化性 |
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3滴KI溶液,然后滴加2滴淀粉溶液 | 溶液棕黄色加深,滴加淀粉溶液后变蓝色 | ___________ | ||
Ⅲ | 向FeCl2溶液中加入过量光亮的锌片,充分反应 | 浅绿色溶液变无色,锌片表面变暗 | Fe2+ + Zn= Fe + Zn2+ | ___________ |
Ⅳ | 向FeCl2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 浅绿色溶液变棕黄色 | ___________ | Fe2+具有还原性 |
8、今有A、B、C、D、E、F六种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应选择_______和________相连接。
(2)制取氢气并做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应选择______和________装置,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后,再停止通氢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回答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填符号)。
(2)保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填名称)。
(3)S2-中的数字“2”含义是__。
(4)H2O中数字“2”含义是__。
(5)写出元素符号H的含义__。
10、分类法是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现对Na2O进行多角度分类研究并预测其性质。
(1)从性质特点分析,Na2O属于___(填“酸性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
(2)试着写出Na2O与水,Na2O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11、按要求填空:
(1)在S2−、Fe2+、Fe3+、S、I−、H+中,只有氧化性的是____________,只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_,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
(2)某同学写出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未配平):
①NO+HNO3→N2O3+H2O ②NH3+NO→HNO2+H2O ③N2O4+H2O→HNO3+HNO2
其中你认为一定不可能实现的是____________。
(3)NaNO2易溶于水,外观和食盐相似,有咸味,人误食会中毒。已知NaNO2能发生反应:2NaNO2+4HI=2NO↑+I2+2NaI+2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用双线桥表示上述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
ⅱ已知HI和HCl性质相似。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ⅲ某实验小组欲用酸性KMnO4测定NaNO2样品纯度,所涉及到的反应有:
(a) NO+MnO
+H+ →NO
+Mn2+ +H2O (b) MnO
+ H2C2O4+ H+ → Mn2+ + CO2↑+ H2O
①配平反应(a) _____
_____NO+ ____MnO
+ ____H+ = ____NO
+ ____Mn2+ + ______H2O
②误食NaNO2会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而中毒,可服用维生素C解毒。下列分析错误的是_____(填序号)。
A.NaNO2被还原 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C.还原性:维生素C>Fe2+ D.NaNO2是还原剂
12、某学习小组用酸性KMnO4溶液和H2C2O4(草酸)溶液之间的反应来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假设溶液混合时体积可以加和)
实验编号 |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 溶液褪色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 |||
0.6mol/L | 0.1mol/L | 3mol/L | |||
1 | 3.0 | 13.0 | 2.0 | 2.0 | 10.0 |
2 | 1.0 | 2.0 | 12.8 |
(1)该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上述实验设计表:______,
_______。
(2)利用实验1中数据计算,平均反应速率:______
。
(3)该小组同学查阅已有的实验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Mn2+对反应有催化作用,并继续进行实验探究。请你帮助该小组同学完成实验方案。所加试剂X最好选用___________
实验编号 |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 少量 | 溶液褪色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 |||
0.6mol/L | 0.1mol/L | 3mol/L | ||||
3 | 3.0 | 13.0 | 2.0 | 2.0 | X | t |
A.0.1mol/L
B.0.1mo1/L
C.粉末
D.粉末
13、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和浓盐酸混合加热能制取氯气:MnO2+4HCl(浓)MnCl2+Cl2↑+2H2O。
现将含MnO2的质量为17.4g的软锰矿石与足量浓盐酸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计算:
(1)生成的Cl2的体积______________(标准状况)。
(2)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_。
14、胆矾晶体在工农业生产和医药领域都有重要应用。工业上可以用黄铜矿为原料制备胆矾晶体,黄铜砫的主要成分为CuFeS2 (含有少量SiO2杂质),一种以黄铜矿为原料制备胆矾晶体的工艺流程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前,为了增大固体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2)请配平“焙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_______
_______
(3)“酸浸”时使用的试剂X其溶质为_______(写名称);“过滤”操作使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玻璃棒,“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写化学式)。
(4)检验是否除尽的操作为:_______。
(5)为了得到胆矾晶体,进行的“一系列操作”为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15、绿矾(FeSO4•7H2O)是制备缺铁性补血剂的主要原料。工业上以硫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为原料制备绿矾的工艺流程如图:
(1)试剂X是______(写化学式)。
(2)实验室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______。
(3)从还原得到的溶液中获得绿矾的操作是蒸发浓缩、______、过滤、______、干燥(填操作名称)。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绿矾热分解进行研究,将绿矾样品装入图中的硬质玻璃管中,打开K1和K2,缓缓通人N2,加热。实验完毕后装置A中还残留红棕色固体。
①装置D球形干燥管的作用______。
②C装置中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③硫酸亚铁分解还生成另一物质SO3,写出绿矾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