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下列各过程主要表现了浓硫酸的哪些性质?请将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横线上。
①强酸性 ②强氧化性 ③高沸点、难挥发性 ④脱水性 ⑤吸水性
(1)用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制氯化氢气体___________。
(2)浓硫酸干燥氢气、氧气、氯气、二氧化硫等气体___________。
(3)常温下可以用铁或铝的容器贮存浓硫酸___________。
(4)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溴化氢、碘化氢和硫化氢等气体___________。
(5)浓硫酸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___________。
3、用化学用语填空:
(1)① 2个氧分子___________;
② 3个氢离子________
(2)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它的电子数为________
(3)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①按人类开始使用这三种金属的先后排序为________ (用元素符号表示)。
②在空气中________制品(填“铝”或“铁”)更耐腐蚀。
③用下列试剂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A.硫酸铝溶液 B.硫酸亚铁溶液 C.硫酸铜溶液
④人们大量使用的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硬度________ (填“大”或“小”)。
⑤写出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某温度时,在2L的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反应开始至2min,Y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
(2)分析有关数据,写出X、Y、Z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
(3)由图中看出:__分钟后,A、B、C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随时间而变化,说明在这个条件下,该反应已达到了____状态。
5、写出下列四个反应的方程式:
(1)铁和水蒸气的反应___________(写出化学方程式)。
(2)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___________(写出化学方程式)。
(3)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___________(写出离子方程式)。
(4)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_____________(写出离子方程式)。
6、(1)ICl、ICl3的化学性质与卤素相似,被称为卤素互化物。三氯化碘(ICl3,其中Cl为-1价)常以二聚体的I2Cl6形式存在,经电导仪测定知,它能发生部分电离,生成的两种离子的摩尔质量分别为198 g/mol和269 g/mol,则其电离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 。
(2)向盛有一定量的溴化亚铁溶液和四氯化碳溶液的试管中持续通入氯气,反应完毕后,振荡、静置、分层,发现有机层呈红棕色,经检验生成了BrCl(其中Cl为-1价)。可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2Br-+Cl2=2Cl-+Br2 ②Br2+Cl2=2BrCl ③2Fe2++Cl2=2Fe3++2Cl-
按通入氯气,发生先后反应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填序号)。
7、现用如图装置来测定某原电池工作时在某段时间内通过导线的电子的物质的量。量筒的规格为500mL,供选择的电极材料有纯铜片和纯锌片。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电极反应式为__。
(2)当量筒中收集到336mL(标准状况下)气体时,通过导线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mol。
8、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⑩种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主族 周期 | I A | II A | III A | IV A | V A | VI A | VII A | 0族 |
2 |
|
| ① | ② | ③ | ④ |
|
|
3 |
|
| ⑤ |
|
| ⑥ | ⑦ | ⑧ |
4 | ⑨ |
|
|
|
|
| ⑩ |
|
(1)元素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比元素⑧质子数多10的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位置___________。
(2)元素③的单质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元素③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元素⑨与⑥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化合物属于__________(填“共价”或“离子”)化合物。
(4)表示②与⑦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键形成的。
(5)元素⑥的氢化物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氢化物常温下和元素⑦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③④⑥形成的氢化物沸点由高到底的顺序(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④、⑥、⑦、⑨四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写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某原子有6个电子、7个中子,写出其元素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④⑥可与氢元素构成多种10电子和18电子的粒子,其中符合下列要求的粒子的电子式为:4核18电子的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10电子的阳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离子方程式(各写一个即可,若写多个,则以第一个为记分依据):
(1)置换反应:_________
(2)有单质参加反应,但不是置换反应:________
(3)不能用H++OH=H2O表示的中和反应: ________
10、X、Y、Z、W、L、M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M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Z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L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L的元素符号为 ;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 .
(2)Y、L、M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用化学式表示).
(3)Z、W各自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R与Y同周期,R的单质分子R2中有3个共价键,R与L能形成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其化学式是 .
11、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均为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0到时,用物质X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
(2)在前的某一时刻采取下列措施,能使反应速率减小的是_______。
A.恒温恒容下,再充入X
B.升高温度
C.恒温恒容下,充入Ar
D.恒温恒压下,充入Ar
(3)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
②X的物质的量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④X、Y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变;
⑤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⑥单位时间内消耗,同时生成
。
(4)若将与
的混合气体通入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到某时刻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恰好满足:
,则原混合气体中
_______。
(5)CO与反应可制备
,由
和
构成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电池总反应为,则c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若外电路中转移
电子,则上述燃料电池所消耗的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L。
(6)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物质燃烧②炸药爆炸③酸碱中和反应④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碳⑤食物因氧化而腐败⑥与
反应⑦铁粉与稀盐酸反应
12、(1)指出下面蒸馏装置图中的错误之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从碘水中萃取碘单质,选择的萃取剂可以是____________,分液时为了使液体顺利流下,除了旋转活塞还需要什么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在标准状况下,1.7g氨气所占的体积为_______L,它与标准状况下______L硫化氢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
(2)某气态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2,在标准状况下,1.28g该氧化物的体积为448mL,则该氧化物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
(3)已知CO、CO2的混合气体质量共16.0g,标准状况下体积为8.96L,则可推知该混合气体中含CO___g,所含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L。
(4)同温同压下,SO2与Cl2的密度之比为______;若质量相同,两种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
14、A、B、C、D、E、F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已知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C原子的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10倍;A、B、D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A和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D和F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D和E是相邻的两种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E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B与H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
(3)A和E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B、C、D、F四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5)A、B、C三种元素可组成原子个数比为1∶3∶2的化合物,将足量通入该化合物的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6)短周期元素M与D位于不同主族,根据对角线规则可知二者的某些性质相似。将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于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5、海洋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我们通过“浓缩、氧化、提取”等步骤提取其中的溴、碘单质等资源。
I.为研究海水提溴工艺,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实验流程:
甲:
乙:
(1)甲同学的实验中,通入热空气吹出Br2,利用了溴的_____性;SO2吸收Br2蒸气的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_____。
(2)对比甲、乙两流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对含溴海水的处理方法不同,其中符合工业生产要求的是_____(填“甲”或“乙”),理由_____。
II.海洋植物中富含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碘。实验室模拟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流程图如图:
(3)提碘的原料一般选择海带或海藻,是因为_____。
(4)操作1中,实验室可用如图仪器将I2富集到有机溶液X,该仪器名称为_____,该步操作的名称为_____;图示的有机溶剂可以是_____(选填编号)。
a.酒精 b.醋酸 c.四氯化碳 d.苯
(5)为寻找氯水的替代品,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来证明H2O2能否代替氯水。
实验操作:将H2O2作为氧化剂滴加入溶液A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_____,则证明H2O2能代替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