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如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铁圈和银圈的连接处吊着一根绝缘的细丝。小心地从烧杯中央滴入硫酸铜溶液
(1)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指悬吊的金属圈)(____)
A.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 B.保持平衡状态不变
C.铁圈向下倾斜 D.银圈向下倾斜
(2)铁圈是__________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银圈是_________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3、归纳、演绎和模型等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的“价—类”二维图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工具。下图是部分硫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Y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②根据“价—类”二维图预测,下列能与SO2反应且SO2表现还原性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H2O b.酸性KMnO4溶液 c.Na2SO3溶液 d.H2S溶液
③预测SO2可以和NaOH溶液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一定条件下,1mol不同气体的质量和体积如下表所示:
化学式 | 质量 | 0℃、101kPa | 20℃、101kPa | 0℃、202kPa |
H2 | 2g | 22.4L | 24.0L | 11.2L |
O2 | 32g | 22.4L | 24.0L | 11.2L |
CO2 | 44g | 22.3L | 24.0L | 11.2L |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温度、压强与气体体积关系的结论是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
4、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反应为2KMnO4+5SO2+2H2O=2MnSO4+K2SO4+2H2SO4
(1)用双线桥(或单线桥)标出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
2KMnO4+5SO2+2H2O=2MnSO4+K2SO4+2H2SO4
(2)该反应中还原剂是___,还原产物是___。
(3)若有1molKMnO4完全反应,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mol,参加反应的SO2气体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L。
5、观察下列A、B、C、D、E五种粒子(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
(2)其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_____;
(3)已知A元素的某种核素的中子数为18,该核素的符号是_____;
(4)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比次外层少2个电子,该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
6、有机物分子的结构表示有多种方式。例如,丙烯的结构简式可以表示为,键线式结构表示为
。薄荷中含多种化学成分,其中三种分子的键线式结构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
(2)有机物B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最多能够与___________
发生加成反应。
(3)有机物C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若一个碳原子上连接有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则该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有机物B分子中有___________个手性碳原子。
(5)已知,有机物A可由有机物E合成,反应可表示为
,则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反应中可生成一种副产物F,该产物与A互为同分异构体,则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7、某温度时,在2 L容器中发生M、N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反应,M、N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前2min内M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3)2 min时,反应是否达平衡状态?___________(填“是”或“否”), 4 min时,v正___________(填“>”“<”或“=”)v逆。
8、实验室有贮存以下物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__(填序号)。
①氢氟酸保存在细口玻璃瓶中
②浓硝酸用棕色瓶盛放,贮存在阴凉处
③少量液溴可用水封存,防止溴挥发
④氢氧化钠溶液贮存在带磨口玻璃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⑤在实验室少量的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9、硫酸铁铵[化学式可表示为]可用作分析试剂等。某兴趣小组利用铁矿石(主要成分为
)制硫酸铁铵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A中所含金属阳离子有___________。
(2)写出FeO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加入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若想探究与
反应生成最大质量沉淀的条件,某同学向含
的溶液中滴加含
的溶液,与
反应的顺序:先是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下同)后是___________,当a=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___________,当
时,反应后溶液中
与
的浓度之比为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时,沉淀的质量达到最大。
10、(1)3.4克NH3分子中所含氢原子数与_________个水分子中所含氢原子数相等。
(2)7克CO与8克O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1mol这种混合气体的质量是___
(3)已知O2和CO2的混合气体,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L,质量为18g,则混合气体中O2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
(4)38g某二价金属氯化物(ACl2)中含有0.8molCl-,则ACl2的摩尔质量是____,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
(5)现有下列三种气体:①32g CH4;②约含有6.02×1023个HC1分子的氯化氢气体;③标准状况下33.6LO2.请按物理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a.质量___(填序号,下同);
b.分子数目___
c.相同状况下气体的体积___.
11、按要求写出下列方程式:
(1)硫酸铝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
(2)溶液与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与稀盐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与稀硫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醋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12、实验室需用500 mL 0.12 mol/L NaOH溶液,现用NaOH固体配制该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时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___________。
(2)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___________g NaOH固体。
(3)配制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____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___(字母表示,每个操作只用一次)
A.用少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在盛有NaOH固体的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溶解
C.将烧杯中已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4)配制该溶液时,玻璃棒的作用为___________。若出现如下情况,其中将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_(填下列编号)。
①容量瓶实验前用蒸馏水洗干净,但未烘干
②定容观察液面俯视
③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
④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⑤定容观察液面时仰视
(5)取出10mL该NaOH溶液稀释至20mL,稀释后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mol/L。
13、质量同为46g的两种气体,NO2和N2O4,物质的量之比为,原子个数之比为,二者所含O原子个数之比为,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之比为。
14、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①~⑧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 |
| ③ | ④ |
|
⑤ |
|
|
|
|
|
|
|
|
|
|
| ⑥ |
|
| ⑦ | ⑧ |
|
(1)写出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
(2)③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_______族。
(3)写出②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_______。
(4)⑤和⑥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较强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5)⑤的单质在③中燃烧,产物所含化学键的类型_______。
15、菜之魂在味,在“七味八滋”中,盐应是百味之首。粗盐常含有少量、
、
以及泥沙等杂质,实验室中提纯
的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填仪器名称)。
(2)操作Ⅱ为蒸发结晶,蒸发过程中_______时停止加热。
(3)溶液a和溶液b分别为_______溶液和_______溶液,加入过量溶液b的目的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说明溶液c已经足量的现象为_______。
(5)称取精盐,配制成
溶液;量取
与
的
溶液反应,消耗
溶液的体积为
,则该精盐样品中
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