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Na2O2是常见的供氧剂,可作为防毒面具或潜水艇的氧气来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2O2是________色固体;
(2)请写出Na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____,
(3)Na2O2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若该反应消耗7.8g Na2O2 ,则反应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___,标准状况下生成O2的体积________L。
3、非血红素铁是食物中铁元素存在的形式之一,主要是三价铁与蛋白质和羧酸结合成络合物。
(1)Fe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2)C、N、O原子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3)乙酸分子中C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_。乙酸的沸点比甲酸甲酯(HCOOCH3)的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把氯气通入黄血盐(K4[Fe(CN)6])溶液中,得到赤血盐(K3[Fe(CN)6]),写出该变化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5)FeO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FeO 晶体中Fe2+周围等距离最近的 Fe2+有________个。
4、在相同温度和压强条件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这个规律最早由阿伏伽德罗提出,故被称为阿伏伽德罗定律。
(1)请说明为什么在同温同压时,1mol固体和液体的体积各不相同,而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近似相等:___。
(2)①44gCO和44gCO2在同温同压下体积比为___;氧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___,制得它们消耗的碳的质量之比为___。(写最简整数比)
②将16g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后,得到气体的总质量为22g,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为___(保留三位小数)若所得的气体再通入到1000g质量分数为2.22%的澄清石灰水中,可得___g沉淀。
(3)使相同体积的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铝溶液中的Cl-完全转化为氯化银沉淀,消耗等物质的量的硝酸银,则原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铝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写最简整数比)
(4)将一定量的(NH4)2CO3加热到250℃使其完全分解,所得气体在此温度下的平均分子量为___。
5、有以下物质:
①CO2 ②Al2O3 ③胆矾 ④酒精 ⑤稀硫酸 ⑥NaHCO3 ⑦石墨 ⑧
(1)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 (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
(2)①的结构式___________,O2-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
(3)②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6、在2 L的密闭容器中,SO2和足量的O2在催化剂500℃的条件下发生反应。SO2和SO3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在前5 min内,以SO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速率是_______mol/(L·min)。
(3)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
A.单位时间内消耗1 mol SO2,同时生成1 mol SO3
B.SO2的浓度与SO3浓度相等
C.SO2的浓度与SO3浓度均不再变化
7、就教材中“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实验,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证明有氢氧化铁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答名称)_______
(3)往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后,可稍微加热煮沸,但不宜长时间加热。这样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制备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现有以下物质:①NaOH溶液;②液氨;③金刚石;④熔融K2SO4;⑤Ba(OH)2固体;⑥镁;⑦SO2;⑧冰醋酸;⑨NaHSO4晶体;⑩蔗糖。按要求回答问题:
(1)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写出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向⑤的饱和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不断搅拌至过量。
a.主要的实验现象:产生白色沉淀,灯泡___________。
b.烧杯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c.下列图示能正确表示实验过程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B.
C.
9、现有下列8种物质:①AgCl ②Al ③液态纯醋酸 ④SO2 ⑤Ba(OH) 2固体 ⑥NaHCO3固体⑦稀硝酸 ⑧熔融FeCl3
(1)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
(2)上述8种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H++OH-= H2O,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
10、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息息相关.从化学视角回答下列问题:
(1)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可用于快速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原理是胶体金的胶粒,能与抗原蛋白质分子的正电荷基团发生聚沉,从而显示阳性.
①若将胶体金装入U型管中,插入电极后通直流电,发现_____极附近颜色加深;
②向新冠肺炎自测试剂盒中倒入可乐或柠檬水可能会导致假阳性,该现象的原理与下列哪项相同___;
a.长江三角洲的形成 b.大雨过后拍到“耶稣光” c.血液透析 d.不同品牌的墨水不能混用
(2)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充电电池.电池的总反应为:
,该电池中不能存在水,否则可能引起电池爆炸,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
(3)阅读下列材料:
人类对墨水的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流传最多的是一种由①炭黑、松烟、胶等制成的松烟墨.公元前5世纪至20世纪,欧洲主要使用的是铁胆墨水,其中一种配方用到的原料有:鞣酸、②硫酸亚铁、③水等.为了防止生成的鞣酸亚铁与水反应产生沉淀,还会加入④稀硫酸等物质.鞣酸早期通过发酵和水解产生,同时生成⑤葡萄糖等物质.至今墨水仍被广泛使用.神舟十四号三名宇航员携带了红墨水返回地球,一旦宇航员落入海域就可以染红海水,便于搜救人员发现.
回答下列问题:
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填标号,下同);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症的是_____;
(4)某强酸反应体系中发生的一个氧化还原的离子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六种微粒:.其中
随反应进行逐渐增加.
①写出上述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并在方程式上用“单线桥”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
②反应后溶液的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11、(1)反应3A(g)+B(g) ===2C(g)在三种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在同一时间内,测得的反应速率用不同的物质表示为①vA=1 mol/(L·min)、②vC=0.5 mol/(L·min)、③vB=0.5 mol/(L·min),三种情况下该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关系是 。(用序号表示)
(2)某温度时,在一个5L的恒容容器中,X、Y、Z均为气体,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填空: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开始至2min,以气体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③2min反应达平衡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比起始时 (填“大”,“小”或“相等”,下同),混合气体密度比起始时 。
④上述反应,在第2min时,X的转化率为 。
12、某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制取并探究
的性质,装置(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浓)
MnCl2+Cl2
+2H2O。
[实验探究]
(1)装置(I)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装置(Ⅱ)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
(3)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装置(Ⅲ)中的实验现象与
①对甲、乙两处红纸花颜色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
。
A.甲不褪色,乙褪色 甲褪色,乙不褪色
②对比甲、乙两处实验现象,可知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_______填“
”或“HClO”
。
③丙处淀粉KI试纸变为_______填“蓝色”或“红色”
,其中
和KI发生反应,补充完整下面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13、取1.43 g Na2CO3·xH2O 溶于水配成10 mL 溶液,然后逐滴滴入稀盐酸直至没有气体放出为止,用去盐酸 2.0 mL,并收集到112 mL CO2(标准状况)。
(1)Na2CO3·xH2O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
(2)稀盐酸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
(3)x值为______,碳酸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
14、已知某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FeSO4,较多的Cu2+,少量的Na+ 以及部分污泥,通过下列流程可从该废水中回收FeSO4·7H2O晶体及金属Cu。
(1)步骤1的主要操作是_________,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有______________。
(2)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4中涉及的操作是:蒸发浓缩.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烘干。
15、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硫化合物(SO2,H2S等)会造成环境问题,可用多种方法脱除。
Ⅰ.由次氯酸钠碱性废水(含有杂质Ca2+)处理硫酸工业尾气的流程如下:
(1)控制合适的条件有利于提高SO2的吸收率(脱硫率)。
①脱硫时需保持溶液呈碱性,此过程的主要反应之一为:SO2+2OH-=SO+H2O;另一个为氧化还原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②提高脱硫率的可行措施有_______(填序号)。
a.加快通入尾气的速率
b.吸收塔中喷淋的碱液与气体逆向接触
c.提高碱液pH
③温度控制在40~60℃之间,脱硫率较高,原因是_______。
(2)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
Ⅱ.为实现燃煤脱硫,向煤中加入浆状Mg(OH)2,使燃烧产生的SO2转化为稳定的MgSO4。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钙基固硫的产物为硫酸钙,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碳酸钙。请写出CaSO4与NH4HCO3-氨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Ⅲ.一种铁基脱硫剂脱除硫化氢(H2S)的方法包括吸收和再生两个阶段,其工艺流程原理如下:
(5)写出“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6)当吸收224mL(标准状况)H2S时,若要保持脱硫液中Fe3+的物质的量不变,则所通入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