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现有下列九种物质:①H2②铜③CO2④H2SO4⑤Ba(OH)2⑥熔融的NaHSO4⑦氨水⑧稀硝酸⑨Al2(SO4)3
(1)上述九种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H++OH-=H2O,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以上属于电解质的共有___________种。
(4)将少量的③通入⑤的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写出⑥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
(6)对于②与⑧的反应3Cu+8HNO3=3Cu(NO3)2+2NO↑+4H2O,当有1mol发生反应时,转移电子的个数为___________;当有3molCu发生反应时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3、A、B、C、D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B的阴离子和C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E,D的L层电子数等于K、M两个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之和。
(1)A为 ,B为 ,C为 (填元素符号)。
(2)E的电子式为 。
(3)B、C、D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离子符号)。
(4)B和D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填元素符号)。
(5)写出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A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碳酸钠俗名纯碱或苏打,在外观上与食盐相似,可用于洗涤,如清洗厨房用具的油污等。请你至少用两种方法区分厨房中用的食盐与纯碱__________。
5、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填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反应开始至2min,以气体X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
(3)已知X、Y、Z均为气体,则下列措施能增大反应速率的是_____。
A.升高温度
B.降低压强
C.减小N的浓度
D.将反应容器容积缩小
6、如表显示了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①—⑦代表7种短周期元素。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1 | ① |
|
|
|
|
|
|
|
2 |
|
|
|
|
| ② |
|
|
3 | ③ |
| ④ |
| ⑤ | ⑥ | ⑦ |
|
请填写下列空白:
(1)请画出元素④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
(2)②、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填序号)__。
(3)⑤、⑥、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__。
(4)①、②、③三种元素可形成碱性物质,该物质的溶液与④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5)①和②两种元素可形成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该物质与⑦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7、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下列物质:
a.Fe;b.CO2;c.Na2O;d.Cu(OH)2;e.MgCl2;f.NH4Cl;g.H2SO4;h.C2H5OH(乙醇)。
①按组成进行分类,属于酸的有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属于碱的有___________,属于盐的有___________。
②上述八种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NaHSO4:___________;
②KHCO3:___________;
③Fe2(SO4)3:___________。
8、填表
微粒 | 电子数 | 质子数 | 中子数 | 质量数 | 最外层电子数 |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9、(1)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甲烷(CH4)和二氧化碳分子数之比为_____,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原子总数之比为_____,质量之比为_____,密度之比为_____。
(2)在标准状况下,4 g H2、11.2 L O2、1 mol H2O中,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_____,含原子数最多的是_____,质量最大的是_____,体积最小的是_____。
10、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乙醛的结构简式______。
(2)写出纤维素的分子式:______。
11、下表列出了A~R9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 | 族 |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
2 |
|
|
| E |
| F |
|
|
3 | A | C | D |
|
| GG |
| R |
4 | B |
|
|
|
|
| H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9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画出G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
(3)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A、B、C三种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5)F元素氢化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该氢化物在常温下跟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6)H元素与A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高温灼烧时,火焰呈___________色。
1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
(1)甲同学在a、b、c、d四只烧杯中分别加入50mL冷水,再分别滴加几滴酚酞试液,依次加入大小相近的钠(Na)、镁(Mg)、铝(Al)、钾(K)金属小块,观察现象。
①甲同学设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同一周期及同一主族,金属元素的原子_______ 电子能力递变规律。
②实验中发现b、c两只烧杯中几乎没有什么现象,要想达到实验目的,请你帮助选择下列合适的方法__(填字母序号)。
A.把镁、铝的金属块换成金属粉末
B.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热水
C.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盐酸
D.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
③写出d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乙同学设计了下图装置以验证碳、氮、硅元素的原子的非金属性强弱。
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可直接证明三种酸的酸性强弱,已知A是一种强酸,常温下可与铜反应;B是块状固体;烧杯中盛放C的溶液。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可观察到烧杯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①写出所选用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还需采取的改进措施为:_______________。
13、将6.4g铜投入到足量的浓硫酸中加热完全反应,计算:
(1)标状下产生气体的体积_____
(2)被还原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是多少_____
14、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
(1)由c、d、e三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
(2)元素e、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能发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下列能证明非金属性的是_______。
a.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b.简单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
c.单质分别与铜反应,h得到铜的高价态化合物,g得到铜的低价态化合物
d.简单气态氢化物还原性
(4)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h和i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与足量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可与c的简单气态氢化物反应得到单质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15、氢气既是一种清洁能源,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断裂1、1
、1
键吸收的能量依次为436
、498
、467
。在
反应中,44.8L
(标准状况)恰好完全反应放出的能量为_______
。
(2)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备氢气。
①其他条件相同,粗锌制备氢气的速率_______纯锌(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其他条件相同,相同质量的锌粉和锌粒分别与足量1硫酸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II代表_______(填“锌粉”或“锌粒”)。
(3)氢氧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较高,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刚开始放电时,正极附近电解质溶液的pH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某温度下在4L恒容密闭容器中,3种气态物质X、Y、Z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在5min时,该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下列可作为判断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X、Y、Z的浓度相等 B.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C.X、Y的反应速率比为3∶1 D.生成1Y的同时生成2
Z
③该反应达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