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CO2可转化成有机物实现碳循环。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一定条件下反应:CO2(g)+3H2(g)CH3OH(g)+H2O(g),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1)从3min到9min,v(H2)=_______mol·L-1·min-1。
(2)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编号)。
A.反应中CO2与CH3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即图中交叉点)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消耗3molH2,同时生成1molH2O
D.CO2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3)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_______。
(4)平衡时混合气体中CH3OH(g)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
(5)一定温度下,第9分钟时v逆(CH3OH)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3分钟时v正(CH3OH)。
(6)如图是银锌原电池装置的示意图,以硫酸铜为电解质溶液。回答下列问题:银电极上发生_______反应(“氧化”或“还原”),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该原电池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已知反应2FeCl2+Cl2=2FeCl3。现有铁粉、氯气、氧化铁和盐酸四种物质,试用三种方法制取FeCl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4、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若缓缓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用电流I表示)可近似地用图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曲线表示。
(3)若有一表面光滑的塑料小球悬浮于Ba(OH)2溶液中央,如图所示。向该烧杯中缓缓注入与Ba(OH)2溶液等密度的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在此实验过程中,小球将___________。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碳酸银溶于稀硝酸: Ag2CO3 +2H+=2Ag++CO2↑+ H2O
B.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2H+=CO2↑+ H2O
C.铁和稀硫酸反应:2Fe + 6H+=2Fe3+ + 3H2↑
D.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 +Ag+=Cu2++ Ag
5、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中:①SO2;②液态氯化氢;③CH4;④熔融NaOH;⑤NH4Cl固体;⑥氨水。能导电的是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
(2)1.204×1024个H2SO4分子的物质的量为___mol,共含___个氢原子。将上述H2SO4溶于水配成600mL溶液,再加水稀释到1000mL,稀释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mol/L。
(3)K2SO4和Fe2(SO4)3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Fe3+的浓度为0.5mol/L,SO浓度为0.9mol/L,则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mol/L。
(4)写出铁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6、I.实验室利用下列方案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请回答相关问题:
编号 | 温度/℃ | H2C2O4溶液 | 酸性KMnO4溶液 | ||
浓度/(mol/L) | 体积/mL | 浓度/(mol/L) | 体积/mL | ||
① | 25 | 0.10 | 2.0 | 0.010 | 4.0 |
② | 25 | 0.20 | 2.0 | 0.010 | 4.0 |
③ | 50 | 0.20 | 2.0 | 0.010 | 4.0 |
(1)实验时,分别量取H2C2O4溶液和稀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迅速混合并开始计时,通过测定_____来判断反应的快慢。
(2)实验①、②、③所加H2C2O4溶液均要过量,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实验①和实验②是探究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②和③是探究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4)实验①和②起初反应均很慢,过了一会儿速率突然增大,可能原因是_____。
II.在恒容密闭容器中,用H2还原SO2,生成S的反应分两阶段完成(如图1所示,已略去产物H2O),该过程中相关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请分析并回答如图问题:
(5)分析可知X为(填化学式)_____。
(6)0~t1时间段的温度为_____。
(7)0~t1时间段用S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
7、按要求书写方程式
(1)NaHSO4在熔融状态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
(2)碳酸钙溶解在醋酸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3)将“”改写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除去Na2CO3粉末中混有少量NaHC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氯气与烧碱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84”消毒液与除垢剂(有效成分是盐酸)混合使用会产生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7)衣服上不小心沾到了蓝色墨水,可以先涂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即可除去蓝墨水中的鞣酸亚铁,再用乙二酸的稀溶液擦洗,可以迅速除去过量的,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___MnO+_______H2C2O4+_______H+=_______CO2↑+_______Mn2++______H2O
8、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经常被用作工业制冷剂,这体现了NH3___性。
A.高沸点 B.易液化 C.密度小 D.易溶于水
(2)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写出通过NH3的催化氧化制取NO的化学方程式:___。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___容器盛放。
(4)饮用水中的NO对人类健康会产生危害,为了降低饮用水中NO
的浓度,可以在碱性条件下用铝粉将NO
还原为N2,其化学方程式为:Al+NaNO3+NaOH→NaAlO2+N2↑+H2O(未配平)。上述反应中,___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当有3.36LN2(标准状况)生成时,消耗金属Al___克。
9、现有下列九种物质:①②铜③
④
⑤
⑥熔融的
⑦氨水⑧稀硝酸⑨
(1)上述九种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以上属于电解质的共有___________种。
(4)将少量的③通入⑤的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和③都属于酸性氧化物,尝试写出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6)配平②与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明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当有1个
发生反应时,转移电子的个数为___________个;当有3个
发生反应时被还原的
的个数为___________个。
10、已知HNO2是一种弱酸,向NaNO2中加入强酸可生成HNO2。HNO2不稳定,易分解成NO和NO2气体。HNO2是一种还原剂,能被常见的强氧化剂氧化,但在酸性溶液中它也是一种氧化剂,如能把Fe2+氧化成Fe3+。NaNO2晶体外观和食盐相似,又有咸味,因而容易误食引起中毒。试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含有Fe2+。若误食亚硝酸盐如NaNO2,则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而中毒,可以服用维生素C解毒,维生素C在解毒的过程中表现出___(填“氧化”或“还原”)性。
(2)在酸性条件下HNO2与KI反应,I-被氧化为I2,HNO2被还原为NO气体,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3)N2O是硝酸生产中氨催化氧化的副产物,用特种催化剂能使N2O分解。NH3与O2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生成N2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已知NaNO2能发生反应:2NaNO2+4HI=2NO↑+I2+2NaI+2H2O。鉴别NaNO2和NaCl,可选用的物质有:①KI—淀粉试纸;②水;③淀粉;④白酒;⑤食醋,你认为必须选用的物质有___(填序号)。
(5)某厂废液中含有2%~5%的NaNO2,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下列试剂中能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N2的是___(填字母)。
A.NaCl
B.NH4Cl
C.HNO3
D.浓H2SO4
(6)请配平以下化学方程式:___。
Al+NaNO3+NaOH=NaAlO2+N2↑+H2O
11、有以下13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石墨 ②氧化钠 ③酒精 ④氨水 ⑤二氧化碳 ⑥碳酸氢钠 ⑦氢氧化钠溶液 ⑧冰醋酸 ⑨氯化氢 ⑩硫酸铝 ⑪稀硫酸 ⑫氯化银 ⑬硫酸氢钠
(1)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
(2)写出物质⑬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物质⑬属于_________(填“酸”、“碱” 或“盐”)。
(3)写出物质⑦和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4)写出物质⑥和⑨在水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12、化学小组同学为研究氯气制备和氯水的成分及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1】制备氯气。下图是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氯气装置图。
(1)M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①中反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③中存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
(3)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实验2】研究氯水性质。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表。
资料:淀粉的特征反应——遇变蓝色
| 实验2-1 | 实验2-2 |
实验操作(氯水均为新制) | ||
实验现象 | 溶液变蓝 | 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
(4)实验2-1可证明氧化性___________
(填“>”或“<”);实验2-2中使溶液褪色的粒子是___________。
(5)证明氯水中含有氯离子的方案是___________。
(6)同学们发现久置的氯水会失去漂白性,溶液由黄绿色变为无色。为探究氯水失效的原因,进行实验:用强光照射盛有氯水的密闭广口瓶,并用传感器测定广口瓶中数据,得到如下曲线。
上两图中曲线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
13、按要求填空,已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1)0.5mo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_____,原子数_____,质子数_____。
(2)已知ag某气体中含分子数为b,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可以表示为__。
(3)1.204×1023个NH的物质的量为_____,质量为_____。
(4)现有一瓶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mL的硫酸溶液,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
(5)将30mL0.5mol/L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
(6)某气体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2,标准状况下,1.28g该气体氧化物的体积为448mL,则该气体氧化物的摩尔质量为__,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
14、依据如图中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1)图1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回答下列关于NH3的问题:
①实验室常用NH4Cl与Ca(OH)2制取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试剂不能用于干燥NH3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浓硫酸B.碱石灰C.NaOH固体
③氨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合成多种物质,写出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回答下列关于NO、NO2的问题:
①汽车排气管上装有催化转化器可减少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发生的反应为:2NO+2CON2+2CO2该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若反应中生成1molN2,则转移电子________________mol;
②NO→NO2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4)工业生产中利用氨水吸收SO2和NO2,原理如图所示:
NO2被吸收过程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15、氯酸钾与盐酸反应会形成二氧化氯(ClO2) 。ClO2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与Cl2相比ClO2不但具有更显著的杀菌能力,而且不会产生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有机氯代物。现以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H)2和CaCO3 ]为原料制备KClO3,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氯化过程控制电石渣过量,在75°C左右进行,Cl2 与Ca(OH)2作用生成Ca(ClO3)2。
①生成Ca(ClO3)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提高Cl2转化为Ca(ClO3)2的转化率的可行措施有 ___________(填序号)。
A.适当减缓通入Cl2速率
B.充分搅拌浆料
C.加水使Ca(OH)2完全溶解
(2)在ClO2的制备方法中,有下列两种制备方法:
方法一: 2KClO3+ 4HCl =2ClO2↑+Cl2↑+ 2KCl + 2H2O
方法二: 2KClO3+ H2O2+ H2SO4= -2ClO2↑+ K2SO4+O2↑+ 2H2O
用方法二制备的ClO2更适合用于饮用水的消毒,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
(3)饮用水中ClO2的含量可用以下实验方法进行测定。
已知: 2Na2S2O3+ I2=2NaI + Na2S4O6,I2 遇淀粉溶液显蓝色。
步骤I:准确量取一定量水样加入到锥形瓶中,调节水样pH为7.0~8.0;
步骤II:加入足量的KI晶体,将ClO2还原为ClO,KI被氧化为I2;
步骤III:加入少量淀粉溶液,用Na2S2O3溶液测定反应生成的I2; 。
①骤II中ClO2与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②步骤III中Na2S2O3溶液和I2恰好完全反应时,观察到锥形瓶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