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环境、资源利用等息息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服用维生素C,可以使药品中的Fe3+转化为Fe2+”,说明维生素C具有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
(2)金属钠等活泼金属着火时,应该用___________来灭火,金属钠需密封保存,其中一个目的是与水隔离,原因是___________(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
(3)Al(OH)3可用作中和胃酸的药片,其中Al(OH)3中和胃酸的原理为___________(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
(4)KAl(SO4)2·12H2O(明矾)是一种复盐,在造纸等方面应用广泛。实验室中,采用废易拉罐(主要成分是Al,含少量Fe、Mg杂质)制备明矾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为尽量少引入杂质,试剂①应选用___________(填序号)
A.NaOH溶液 B.H2SO4溶液 C.氨水 D.HCl溶液
②易拉罐溶解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沉淀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现有一混合溶液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
、
、
、
、
、
、
,为确定溶液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200mL该混合溶液,分为二等份,分别置于两支试管中;
②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无沉淀产生,收集到的气体(设气体全部逸出)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mL;
③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后得到8.6g沉淀,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4.66g。
已知:。根据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由第一份溶液中进行的实验可知,原溶液中含有___________。
(2)由第二份溶液中进行的实验可知,8.6g沉淀的成分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原混合液中,形成该沉淀对应的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
(3)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该混合物中是否一定含有?___________(填“是”或“否”),可能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下同),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
(4)请写出第二份溶液中用盐酸洗涤沉淀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2molCO2的质量为___g,含分子数约为___NA个,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约为___L,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___mol。
5、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8.96L的CO和CO2的混合气体共14.4g。请计算:
(1)CO的质量_______;
(2)CO2的体积_______;
(3)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______;
(4)混合气体的密度(小数点后保留1位)_________。
6、补齐物质及其用途的连线A-b;_______。
物质 | 用途 |
A.乙醇 | a.做干燥剂 |
B.液氨 | b.做医用消毒剂 |
C.次氯酸钠 | c.工业制冷剂 |
D.浓硫酸 | d.漂白剂 |
7、(1)元素的种类由_________决定。
(2)19 g 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 ACl2 中含有 0.4mol Cl-,则 A 的摩尔质量为______。
(3) ____molSO2中含有的O原子数与标准状况下4.48L的NH3的氢原子数相同。
(4) NaHSO4在熔化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
8、小明很喜欢化学实验课,今天要学习“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1)实验前小明预测说:Fe2+肯定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你认为他预测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欲用实验证明他的预测。实验室提供了下列试剂:3%的H2O2溶液、锌粒、铜片、0.1mol·L-1FeCl2溶液、KSCN溶液、新制氯水。
①探究Fe2+的还原性,若小明计划在0.1mol·L-1FeCl2溶液滴入新制氯水,你认为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浅绿色变为_________色。
②实验中,小明发现现象不太明显,老师分析可能是产物的含量太低,建议通过检验Fe2+被氧化的产物Fe3+的存在以获取证据。你认为可选________滴入小明所得的混合液中,并通过溶液出现_____________色的现象,证明小明的观点和实验方案都是正确的。
③对于证明Fe2+具有氧化性,小明认为金属单质都具有还原性,并分别将铜片、锌粒投入FeCl2溶液中,结果发现铜片没变化,锌粒逐渐溶解变小。由此说明三种金属的还原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分析H2O2中氧元素显-1价(中间价),并提出疑问:H2O2与FeCl2的反应时,Fe2+还作氧化剂吗?
①请你为小明梳理相关问题:若Fe2+在反应中表现出氧化性应转化成__________(填微粒符号,下同),若Fe2+在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应转化成__________。
②实际上Fe2+的还原性较强,Fe2+被H2O2氧化成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 H2O2+ 2H+=2Fe3++ 2H2O,请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情况: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84消毒液是一种常见的含氯消毒剂,可以有效灭活新冠病毒。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
①使用84消毒液时,按一定比例与水混合,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主要是为了得到具有消毒作用的_______。(填化学名称)。
②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剂(主要成分为盐酸)同时使用,若同时使用会产生氯气而使人中毒,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汽车尾气(含一氧化碳、氮气、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等)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之一。
①汽车燃料中一般不含氮元素,尾气中所含的一氧化氮是如何产生的?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治理汽车尾气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使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促进二氧化硫的转化。在该反应中一氧化氮发生了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催化转化器”的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空气的酸度,其原因是_______。
10、从H、O、S、K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与表中第一行物质类别相同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天子表中相应空格内
示例 | HN03 | NaOH | Na2CO3 | CO2 |
化学式 |
|
|
|
|
11、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仪器I的名称___。
(2)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要选用的仪器是__(填字母序号)。
12、漂白液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通常可将通入
溶液中制取,某化学兴趣小组想用下列装置制备漂白液并探究漂白液的化学性质。
(1)漂白液的有效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为完成该制备实验请将上述装置的接口按照合理的顺序连接: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
(2)盛装浓盐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装置A中制备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装置C的作用_______。
13、i.完成该化学方程式:KClO3+HCl(浓) →KCl+ ClO2↑+ Cl2↑+H2O_____________。
ii.用2.7g铝和过量200mL浓度为2mol/L的盐酸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消耗_______mol HCl;
(2)在标准状况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为_______升;
(3)溶液中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假设反应后溶液体积不变)
14、某兴趣小组利用废旧电池的铜帽(铜锌总含量约99%)制备了CuSO4·5H2O样品,制备流程如下:
(1)“溶解Ⅱ”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2)“溶解Ⅱ”过程中应控制反应温度,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___。
(3)为测定所得CuSO4·5H2O样品的纯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2.540g样品,配制成250mL溶液,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过量KI并充分振荡后,滴加几滴淀粉溶液,再滴入0.0400mol·L-1的Na2S2O3溶液至刚好完全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25.00 mL。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如下:2Cu2++4I-=2CuI↓+I2、2S2O32-+I2=S4O62-+2I-
①配制250mL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胶头滴管外还有___。
②计算出样品中CuSO4·5H2O的质量分数。___(写出计算过程)
15、工业上采用 CO2与 NH3 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反应原理为:①2NH3+CO2=H2NCOONH4;②H2NCOONH4=CO(NH2)2+ H2O
(1)将一定量的原料气通入合成塔中,在分离出的气体中测得
,则该反应中 CO2的转化率为_______。
(2)合成中氨碳比、水碳比
以及反应的温度对 CO2的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如图,则该反应最适宜的条件是:氨碳比为_______,反应温度为_______。
(3)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如下:N2+3H22NH3。已知断裂 1molN2中的共价键吸收的能量为946kJ,断裂 1molH2中的共价键吸收的能量为 436kJ,形成 1molN-H 键放出的能量为 391kJ,则由 N2和H2生成 2molNH3的能量变化为_______kJ。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是_______(填“A”或“B”)。
(4)近日美国犹他大学 Minteer 教授成功构筑了 H2-N2生物燃料电池。该电池类似燃料电池原理,以氮气和氢气为原料、氢化酶和固氮酶为两极催化剂、质子交换膜(能够传递 H+)为隔膜,在室温条件下即实现了氨的合成同时还能提供电能。B 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该电池放电时溶液中的 H+向_______极移动(填“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