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贵港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1853年,曾国藩组建的湘军实行由将官招募勇丁的制度:统领挑选营官,营官挑选哨长,哨长挑选什长,什长挑选勇丁,全军统辖于曾国藩。湘军的崛起(     

    A.体现清朝军制近代化倾向

    B.极大提升清军整体战斗力

    C.引起晚清权力结构的变化

    D.源于抵抗外敌入侵的需要

  • 2、康熙指定少数亲信官员将地方舆情、粮食收成、自然灾害、粮价之类信息亲自缮就奏折,单独呈送皇帝,地方大员、中央官员不得与闻。康熙此举(     

    A.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B.推动了农业的稳步发展

    C.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可能性

    D.保障了地方物价的稳定

  • 3、青藏铁路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1958 年后,中国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反复论证、勘测,克服高原冻土、高寒缺氧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态保护和生命安全等技术难题,终于在2006年全线开通了青藏铁路。从政治角度分析,克服万难建设青藏铁路的意义在于

    A.利于西藏地区脱贫攻坚共同富裕

    B.利于沿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C.利于沿途地区的信息交流和沟通

    D.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主权统一

  • 4、有学者评论道,鸦片战争以严酷的事实“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这一代中国人是从地理学开始去了解西方的政治、社会、历史的。该地理学著作寄托了他们经世医时的苦心,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材料中寄托了“他们经世医时的苦心”的著作是(     

    A.《梦溪笔谈》

    B.《天工开物》

    C.《海国图志》

    D.《瀛寰志略》

  • 5、建隆二年(公元961年),赵普在与宋太祖的对话中,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建议,并被采纳。该建议针对的是(     

    A.宰相专权

    B.冗兵问题

    C.军阀割据

    D.宦官乱政

  • 6、民众日常生活能够反映时代特点。如果你生活在北宋末年,你有可能做到的事情是(     

    A.晚上去听人说书

    B.观看关汉卿的《窦娥冤》

    C.穿着黄色的棉袍

    D.阅读长篇小说《西游记》

  • 7、1924年11月25日孙中山在日本神户民众欢迎会的演说中讲到,上海是我们中国的领土,在租界之内,大多数做生意的是中国人,纳税的是中国人,劳动的也是中国人,……他们居然反客为主,在中国的领土之中组织一个政府来加乎我们之上,我们人民不敢过问,政府不能管理……所以中国现在不只是全殖民地,比全殖民地的地位还要低一级。孙中山讲这段话的意图是(     

    A.号召国人打倒列强除军阀

    B.争取国际力量支持收回国家主权

    C.表达民族危机加深的愤慨

    D.呼吁国共合作以推动北伐的开展

  • 8、据史载,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中国市场除洋布大宗之外,“(洋货)一切日用皆能体华人之心,仿华人之制,如药材、颜料、瓶盎、针纽、肥皂、灯烛、钟表、玩器,悉心讲求,贩运来华,虽僻陋市集,靡所不至”。由此可推知,当时中国(       

    A.工业生产体系较为完整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传统手工业受到了冲击

    D.积极融入世界市场

  • 9、如图为浙江嘉兴南湖红船,“红船精神”在这里孕育。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理解正确的是(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复制品)

    红船精神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①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   ②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③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传入中国   ④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灭六国后,以原来秦国通行的字体为基础,参照六国文字,以小篆为规范化字体,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变化(       

    A.表明中国古代文字走向成熟

    B.消除了各地商品流通语言障碍

    C.标志着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

    D.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

  • 11、考古发掘研究发现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在公元前5000年已进入文明社会,出现建筑和玉雕为代表的高级技术能力、等级化社会确立、礼制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等,与同时期的中原文化在发展水平上相近。其研究成果能说明(     

    A.中国文明曙光在辽河流域

    B.中国文明起源的多中心特点

    C.中华文明的发展演变历程

    D.红山文化传承发展中原文化

  • 12、宋朝时,大批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不少官居高位,给政治增添了活力。人们的婚姻择偶,也不再关心祖先声望。社会上出现“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现象。这反映出当时(       

    A.科举制快速发展

    B.门第观念淡化

    C.等级差别的消失

    D.婚姻择偶自由

  • 13、史书记载,西周建立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这反映出西周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郡县制

    C.世袭制

    D.分封制

  • 14、读下图,以下符合此时期时代特征的是(     

    A.生产关系出现重大调整

    B.土地私有制开始瓦解

    C.官僚政治已经形成

    D.郡县制在全国实行

  • 15、1917年2月,李大钊说:我抨击孔子,并不是抨击孔子本身,而是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这表明李大钊(       

    A.能理性地看待传统文化

    B.反对封建伦理带有妥协性

    C.对待孔子是爱与恨交加

    D.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 16、由如表可知,清政府的边疆治理(        

    地区

    治理方式

    新疆

    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西藏

    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蒙古

    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

    A.推动了中央行政制度变革

    B.结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

    C.防止了西方对中国的侵略

    D.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 17、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下列属于十八大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①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②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③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④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8、1919年5月28日,《申报》一则关于“学生罢课之后”的新闻称:一是每逢单日印刷白话传单,随地分发;二是组织露天演讲团,唤醒同胞发挥爱国精神。据此可知(     

    A.五四运动得到各地积极响应

    B.马克思主义在民众中得到广泛传播

    C.新闻媒体助力五四运动爆发

    D.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展

  • 19、商周时期,学习诗、书、礼、乐知识是贵族阶级享有的特权;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等代表人物中,既有士人阶层、小土地私有者,也有小手工业代表和农民代表。这种变化反映出

    A.私学取代官方教育

    B.儒学统治地位遭挑战

    C.教育权利逐渐下移

    D.封建统治已经确立

  • 20、结合所学,对如表《1913—1921年间中国棉纺织工业的情况》的解读正确的是(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南京国民政府鼓励创办实业

    C.近代工业此期间获得快速发展

    D.西方列强忙于一战无暇东顾

  • 21、《史记·蒙恬列传》记载:“……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上述秦朝的举措(     

    A.解决了边境上匈奴的威胁

    B.加强了对西南边疆的管理

    C.实现了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D.巩固了国家大一统的局面

  • 22、对于变法,军机大臣兼户部尚书铁良、醇亲王载沣认为“满人历朝所得之权利皆将因此丧失”。而康有为也曾上书言:“就皇上理在之权,行可变之事,勿去旧衙门,唯增新衙门”。据此可知,维新变法(     

    A.推动了晚清新旧势力的合流

    B.开启了政治博弈新局面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失败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 23、19世纪初,在正常的贸易中,中国的茶叶出口足以引起西方国家高度注意,因为用来贩卖茶叶所得的白银,远比他们所自以为“现代”的商品带来的利润多得多。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具有抵制作用

    B.近代工业品与中国习俗不相符

    C.白银大量外流导致民众购买力下降

    D.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数量不多

  • 24、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国11次,朝晋国20次。这一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周王室地位衰微

    C.周天子依附听命于诸侯

    D.鲁国与齐晋结好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978

    改革首先在______取得突破 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广开来

    城市经济体质改革

    1984

    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进行。

    开放

    1980年经济特区——198414个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_______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_______

    1982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

    ______

    1987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_______

    1992

    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__________

    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

    200010

    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后来发展成为______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200112

    中国加入 _____

     

    2010

    经济总量跃升________

  • 2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按照_______、有错必纠的原则加快平反_______的步伐。“______________”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_______人士和_______等也恢复了名誉。国家还改正了错划_______的案件,摘掉地主、富农分子的帽子,为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落实政策,将小商小贩、手工业者等劳动者同原工商业者区别开来,支持民主党派恢复活动,认真落实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重申侨务政策,等等。

  • 27、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1942年1月,中美英苏等26国签署《________》,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 28、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___________恢复行使主权;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___________”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

     

  • 29、英国大鸦片贩子认为中国禁烟措施损害了英国的利益,________政府宣布对华发动战争

  • 30、这一时期,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了_______制度。这种迅速、机密的联系方式,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_______,强化了对_______机构的控制。

  • 31、1929年秋,资本主义世界性________爆发,严重影响日本。日本统治集团为缓和国内矛盾,摆脱困境,急于发动侵略________的战争。1931年上半年,日本政府及其在中国________的殖民机构加紧进行武装侵略的部署

  • 32、文学艺术

    项目

    时间

    成就

    文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

    此时文学有了很大发展。东汉末年开始,先后出现以曹操父子为代表______东晋______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______等文学形式;

    诗歌

    唐朝

    进入黄金时代,诗仙是______诗圣是______

    书法

    东汉

    成为一种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

    此时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东晋书法家________世称书圣。

    隋唐

    融合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_____的颜体和________柳体最为有名。

    绘画

    东晋

    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所画人物栩栩如生。代表作《___》《________》。

     

    隋唐

    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化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唐朝的吴道子被称为________

    石窟

    魏晋至南北朝时期

    著名的石窟有________________

     

  • 33、国共合作

    ①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____召开,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

    ____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______召开,提出了____________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三大政策,_______________正式形成。

  • 34、15世纪前期,明成祖派遣宦官________远航海外。郑和先后________次率领船队出海,访问了________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________________沿岸,史称“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其在农业方面的创造,对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发展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它们或起促进作用,或起阻碍作用,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产工具在农业生产发展中起关键作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有何突破?唐朝时生产工具又有何革新?

    (2)“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反映了西周时期的什么土地制度?战国商鞅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实际又确立了什么土地制度?从这一时期起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形成的基本模式是什么?有哪些特点?

    (3)“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揭示了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的什么现象?历朝历代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和直接目的是什么?

    (4)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动?1978年以来,我国政府在农村中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 36、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

    人类在漫长岁月中对人性问题的研究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而这种研究又直接关系到人们行为的价值取向。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如何使人向善问题上,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和明朝的王阳明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2)使哲学成为研究“人”的学问的古希腊思想家是谁?他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3)为宣扬人文主义,近代意大利掀起了什么运动?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了哪些主张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

    (4)中西方对人性问题的探讨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何启迪意义?

  • 37、明清时期,哪些文化现象反映了新的时代特征?是怎样反映的?

  • 38、习近平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指出:“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40年间,改革开放成为中国发展最显著的特征,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请指出,作出“改革开放”决策的党的会议名称并概括这次会议的伟大意义。

    (2)“40年来的艰苦努力,我们解放思想,勇于创新”。请指出党和政府于1984年在“改革"与“开放”领域分别采取的重大创新性举措。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开放体系?

    (3)“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趋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请指出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十五大分别作出的重大贡献。

    (4)“40年来,我们党已经积累了成熟的改革思想、改革路线、改革经验和改革方略”。综合上述,概括我国改革开放成功的重要经验。

  • 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内忧外患,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借以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醒天下。

    材料二2010年谁最红?小沈阳。“一夜成名是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和媒介发达的综合产物。”如今,互联网大行其道,一方面,造就了一批敢于追求成功、成名的“弄潮儿”,他们敢想敢秀,反映了社会进步带来的个体意识的提升;另一方面,造就了一批借“造浪”实现自我价值,间接满足心理期待的网民。

    材料三2011年春晚植入式广告提高了春晚的商业价值,这来自媒介自身存在的需求与压力。刘谦和小沈阳的走红和春晚的商业化运作是分不开的……(春晚)本该是一场风格各异的饕餮盛宴,却成为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的重复节目。在一片唏嘘声中,春晚开始思索新道路。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有识之士倡导办报刊的原因和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当今大众传播的媒介有什么重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产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

    (3)现今大众传媒上,明星的生活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结合所学的知识你如何看待明星越来越高的离婚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