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丽江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解放战争时期的某战役,共歼国民党军43万多人,解放了南京、杭州、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和苏、浙、赣、皖、闽、鄂广大地区,加速了全国的解放。该战役是(     

    A.百团大战

    B.孟良崮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 2、下表是1957—1965年部分大城市划定市区(含城区与郊区)面积变化,据表可知,该时期(       

    年份

    北京

    杭州

    哈尔滨

    备注(单位:平方公里)

    1957年

    4820

    253

    1247

    划出部分原为供应城市蔬菜等副食品的郊区,转变为以生产粮食为主的农村。

    1958年

    8860

    1157

    1247

    1962年

    27012

    397

    2450

    1965年

    27012

    397

    1334

    A.国家工作重心向农村转移

    B.大城市的经济职能受到削弱

    C.国民经济建设曲折与调适

    D.经济规划受到国际局势影响

  • 3、1956年,中共八大实行差额选举和自由批评等做法,提出了民主党派与中共“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基本方针。会后,各民主党派还对本党的纲领作了新的修改。这些都表明(     

    A.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初步建立

    B.共产党与民主党同心追求民主

    C.群众参与政治监督日益制度化

    D.人民当家作主是新中国的本质

  • 4、汉、唐统治者依据现实需要适时调整统治政策,下图是汉朝和唐朝所实行的两种经济政策的示意图,两者都(     

    A.体现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B.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C.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D.改变了赋税征收的方式

  • 5、1978年5—9月间,《人民日报》先后报道了开滦煤矿按劳分配和黄埔港工人实行计件工资事迹,并陆续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贯彻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马克思主义者怎样看待物质利益》。这些报道、文章有利于(     

    A.促进所有制改革进程

    B.明确体制改革目标

    C.促进民众思想解放

    D.树立对外开放的新形象

  • 6、漫画《愿人人以此自绳》,发表于1916年7月4日《新闻报》。画面中,一群不同阶层的人被一根绳索约束在一起,而绳索勾勒出“约”字样。该漫画表达的时代诉求是(     

       

    A.建设民主政治

    B.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C.冲破礼教束缚

    D.废除列强在华特权

  • 7、某历史档案馆的一份档案文件上这样记载:“宣统三年八月二十一日(古历)内阁奉,瑞澄电奏,革匪创乱,十九日猛攻楚望台,省城失陷,瑞澄退登楚豫兵轮,移往汉口……已电调湘豫巡抚队来鄂会匪……览奏殊深骇异。”该文件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黄花岗起义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武昌起义

  • 8、在金朝,“猛安谋克”一词包括五个内容,据此可知猛安谋克的特点是(     

    ①职官的代称②军队编制的两级单位③地方行政组织的两级单位④户制⑤世袭爵衔。

    A.因俗而治

    B.寓兵于农

    C.仿宋而制

    D.完全汉化

  • 9、以下属于清代巩固西北边疆的措施的是(     

    A.设立金瓶掣签制度

    B.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叛乱

    C.签订《尼布楚条约》

    D.设立宣政院

  • 10、“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材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

    A.削减冗官冗费

    B.增加财政收入

    C.全面整顿吏治

    D.加强军事实力

  • 11、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下列可以用来研究“新文化运动”的原始史料是(     

    A.《新文化运动百年祭》

    B.电视剧《觉醒年代》

    C.《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D.《青年杂志》第1卷

  • 12、甲午中日战争后的3年间,清政府把长达6420英里的铁路修筑权和管理权“拍卖”了,其中英国占2800英里,沙俄占1530英里,比利时(背后是俄法集团)占650英里。当时的外国人就说过“铁路所布,即权力所及”“铁道者,犹人之血管机关也,死生存之系之”。这表明,清政府“拍卖”的铁路权(     

    A.推动了中国交通的近代化

    B.激化了侵华列强间的矛盾

    C.密切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D.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 13、汉武帝时期,分天下为十三州,设刺史,秩六百石(约为中下等县令级别),周行郡国,以“六条问事”,如:强宗豪……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等。由此可知,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制度(     

    A.体现了专制集权统治的强化

    B.扩大了中央的监察范围

    C.兼顾了行政与监察的高效能

    D.解除了王国带来的威胁

  • 14、西域都护是汉代西域官阶最高的官职,官秩二千石,相当于内地的郡守,其下属官有副校尉、丞、司马、侯、千人等。西域都护府的治所,位于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 15、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开始于

    A.孔子提出的儒家思想

    B.秦始皇焚书坑儒

    C.汉武帝独尊儒术

    D.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 16、下图是魏晋时期流行的鸲鹆舞(qüyüwü)彩绘女子陶俑图,据此可知,魏晋时期(     

    鸲鹆舞(quyuwu)是古人模仿八哥的动作形态而编排的舞蹈,跳舞时“著衣帻而舞, 俯仰屈伸,旁若无人”

    A.社会繁荣兴盛

    B.人们崇尚精神自由

    C.政治和谐稳定

    D.人民生活幸福安康

  • 17、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就像经过商周之间的革命,不会退回到部落酋长的世界;就像经过秦汉之间的革命,不会退回到贵族阶级的世界。所以从历史上看来,是有空前绝大的意义”。可作为上述观点佐证的是,辛亥革命(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结束了中国的专制制度

    C.实现了国人救亡图存的意愿

    D.完成了民族革命的任务

  • 18、考古学家苏秉琦曾将中华文明史勾勒为“超百万年的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五千年的古国、两千年的中华一统实体”。这一说法突出了中华文明的(     

    A.连续性

    B.创新性

    C.统一性

    D.包容性

  • 19、汉武帝选拔严助、主父偃等人,加授他们为侍中,使他们出入皇宫,接受皇帝垂询,参与大政。汉武帝这样做的结果是

    A.解决了王国问题

    B.削弱了丞相权力

    C.确立了察举制

    D.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 20、如图是中国某朝代的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该制度始于(     

    A.西周

    B.东汉

    C.隋朝

    D.北宋

  • 21、1937年毛泽东在部署某次战役时,致电八路军总部及各师:“敌之战略计划是以大迂回姿势,企图夺取太原,威胁平汉线中央军而最后击破之,夺取黄河以北……”,我军在战略上“展开于敌之侧翼,钳制敌之进攻太原与继续南下,援助晋绥军使之不过于损失力量”。这场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大捷

    D.平津战役

  • 22、孙中山在评价四川保路运动时指出,若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革命或许要推迟一年半载的。可见,孙中山认为四川保路运动(       

    A.结束了军阀割据局面

    B.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C.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

    D.为武昌起义爆发创造了条件

  • 23、下图是著名漫画家丰子恺在抗战时期创作的漫画《救国捐》。画中的题词为“今朝不吃糖,将钱去救国;虽只一分钱,多少有补益”。据此可知,作者意在(     

    A.说明持久抗战的战争形势

    B.揭露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

    C.激发各界民众的抗战热情

    D.赞扬国共两党的联合抗日

  • 24、红船精神是指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该精神的形成与哪一重大事件有关(     

    A.中共一大

    B.红军长征

    C.八七会议

    D.南昌起义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________运动是在反洋教的斗争中兴起的

    (1)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城市、乡村后引发了一系列冲突,特别是德国强占胶州湾,进一步刺激了________民众。

    (2)以“________”为口号的反洋教斗争蔓延到________________很多州县农村。

    (3)先后担任山东巡抚的毓贤、________等,对义和团采取________的举措。

  • 26、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英国等侵略者从鸦片战争中获得了种种______,但未能达到鸦片合法化的目的。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美向清政府提出______要求,被清政府拒绝。

    (2)借口:“______”事件和“______”事件

    (3)过程

    ①1856年,英法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主凶:英法

    ②美俄以______人面目出现。帮凶:美俄

    ③1860年8月,英法联军占领______。10月,抢劫、焚毁______后,进入北京城。

    (3)结果

    ①签订《______》和《______》:英法获取了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以及内河航行权等大量权益,实现了______合法化。

    ②俄国借机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并承认此前的《______》,抢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余万平方千米的中国土地,还把俄方提出的边界走向强加给中国,为此后大规模侵占中国领土制造根据。

    (4)影响: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严重侵犯,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27、1380年,明太祖诛杀胡惟庸;________制宣告废除,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________制逐步形成。清初仿照明朝制度,设内阁、置________。但________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定夺军国机要,皇权受到很大的限制。后雍正时期设________,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 28、中国近代史上允许西方国家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

     

  • 29、________一路北上,出广西,经湖南,占领湖北省城武昌

  • 30、________________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决议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________。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职,________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下午三时,盛大的________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 31、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957年毛泽东提出把 ____________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这个论述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

  • 32、经济危机

    (1)表现

    ①全面内战爆发后,国统区财政经济逐渐陷入崩溃的境地。国民政府无限制地发行纸币,导致恶性的________,物价飞涨

    ②国民党的反动政策和官僚资本的巧取豪夺,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民不聊生。

    (2)后果:国民党在人民中的信誉一落千丈。

  • 33、评价:达到了________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但________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________的负担,也引起激烈争议。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________

  • 34、这场运动源于对________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人们认识到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中国的状况依然黑暗,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________,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________________牢牢地束缚着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在辛亥革命时期和新中国建立初期,有两部对政治民主化进程产生巨大积极影响的宪法。据此回答:

    (1)这两部宪法的名称是什么?分别是什么时候制定或通过的?

    (2)两部宪法的颁行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从这两部宪法的颁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总趋势?

  • 36、秦统一中国的意义有哪些?

  • 37、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 38、思考点

    为什么西安事变能够和平解决?

  • 39、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2009年是该运动90周年。据此回答: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