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盐城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1942年3月,日军大举进犯缅甸,英军兵败如山倒,接连向中国告急求援。国民政府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及《联合国家宣言》的基本精神,组建中国远征军,驰援缅甸,经过两年多的浴血奋战,取得了缅甸战场的全面胜利,但很多将士埋骨异乡。对中国远征军理解错误的是(     

    A.中国远征军承担起缅甸战场反法西斯主力军的重任

    B.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主要是为了救援美英联军

    C.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肩负了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

    D.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属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组成部分

  • 2、陶寺遗址发现的城址规模宏大,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居住区,各区域有明确的职能分工,功能齐备。墓葬有大、中、小型,随葬品多寡不等,有大型石磐以及玉、石制作的礼器,也有的墓一无所有。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社会分工十分鲜明

    B.早期国家不断发展

    C.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D.阶级阶层分化明显

  • 3、如图为辽宁省博物馆馆徽,徽章中的图案原型为出土于辽宁省牛河梁遗址中的玉猪龙。其做工细致,首部雕刻采用了玉雕技术中难度最大的圆雕技法。据考证,它是红山文化先民为祭祀神灵,祈求神灵护佑农业丰产、种族可以安全过冬而制。这反映了红山文化(     

    A.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主体

    B.与仰韶文化属于同一时期

    C.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D.开始了原始农业的大生产

  • 4、《管子》记载:“良田不在战士(不赏给战士),三年而兵弱”“甲兵(军事)之本,必先于田宅(农业生产)”。这些主张(     

    A.适应了兼并战争需要

    B.不利于小农经济成长

    C.有利于缓和土地兼并

    D.标志土地私有制确立

  • 5、公卿是商周时期的贵族阶层。如图中商至西周同、异姓公卿的比例变化反映出(     

    A.国家初始形态的确立

    B.宗族血缘关系的加强

    C.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

    D.官僚队伍的日益膨胀

  • 6、唐初实行租庸调制,唐中期实行两税法,其实质都是(  )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手段

    B.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

    C.对农民剥削程度的降低

    D.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 7、以下图片来自某班级的微信公众号的推文,据此判断这篇推文的主题应该是(     

    2006年河北农民自铸的“告别田赋鼎”

    2019年我国自主研制的工业机床部件

    2021年中国空间站发射的天和核心舱模型

    2023年积水潭医院的3D打印骨科技术

    A.医疗技术的进步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

    C.国际影响力的扩大

    D.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 8、成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溯源的思想家是(     

    A.李挚

    B.黄宗羲

    C.王夫之

    D.顾炎武

  • 9、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拥有空前广泛的群众基础       ②运动中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③是新旧民主革命的转折点       ④中共在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③④

  • 10、下图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某次战役示意图,该战役(     

    A.是中国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B.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转折点

    C.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

    D.体现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日的主战场

  • 11、中国边疆史志研究在我国有着悠久、良好的传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和成果。下列可为我国边疆史志研究选题提供参考的是(     

    A.科举制度

    B.三省六部制

    C.内阁制度

    D.册封制度

  • 12、1894年,郑观应还只是把他的书名称作《盛世危言》;一年后,以严复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不再提什么“盛世”之类的话,而是直截了当地呼唤“救亡”,要求通过改革来改变现状。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甲午中日战争加剧民族危机

    B.知识分子思想解放程度加深

    C.西方学说在中国进一步传播

    D.中国的近代化进入到新阶段

  • 13、《史记·周本纪》记载:“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该记载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内外服制

    D.分封制

  • 1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严格说来,到秦汉中国历史上才有正式统一的政府。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商周统治者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封建的统一”也是指全国大一统

    C.材料中的“封建”就是指原始社会

    D.郡县制是实现“正式统一”的基础

  • 15、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其原因是(     

    A.大运河开通

    B.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成为唐朝的政治中心

  • 16、2003年,辽宁阜新辽墓出土的契丹小字碑刻《永清公主墓志》正面刻汉字楷书,背面及背面左侧刻契丹文,其碑文称“盖国家系轩辕黄帝之后”。此碑可以用来说明(     

    A.辽政权对华夏文明有认同感

    B.永清公主与汉人通婚

    C.辽政权与南宋文化交流频繁

    D.民族交融的开始加深

  • 17、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度,“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九卿指“奉常、廷尉、治粟内史、典客、郎中令、少府、卫尉、太仆、宗正”。这一制度(     

    A.杜绝了官员腐败现象

    B.提升了地方治理水平

    C.明确了中央机构分工

    D.导致了分封体制瓦解

  • 18、根据“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军旗升起的地方”等信息判断,这是(     

    A.南昌起义

    B.金田起义

    C.秋收起义

    D.武昌起义

  • 19、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指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的科学理论。这一“科学理论”被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十四大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七大

  • 20、明成祖时期,为了减轻工作负担,选拔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称为“内阁”。“内阁”的出现反映出(       

    A.行政机构的变革

    B.君主专制的强化

    C.中央集权制形成

    D.宰相权力的扩大

  • 21、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有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该言论(     

    A.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B.彰显了强烈的道路和文化自信

    C.指导了农村根据地的开辟

    D.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 22、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分条目罗列他对于历史及时事的看法,除典章制度、史事本末外,还特别注意赋税、盐铁、漕运、军事等事务。据此可知,顾炎武(     

    A.批评心学空谈

    B.发扬传统文化

    C.推动社会转型

    D.强调经世致用

  • 23、如图为天津金汤桥及桥边雕塑。其雕塑展现了1949年1月15日凌晨人民解放军在此桥胜利会师的场景。到该处参观有助于了解(     

    A.抗日战争的爆发

    B.解放战争的爆发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 24、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已故中国考古协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张忠培先生认为,良渚古城在国内独一无二,其意义与价值可比殷墟,可称为“中华第一城”。此前国际学术界曾长期认为中华文明只始于距今3500年前后的殷商时期,良渚古城现被列入世界遗产,这意味着中华文明起源和国家形成于距今五千年前,终于被国际承认。这说明(     

    A.文明的起源必须经过考古发现才能被证实

    B.文明的起源须要获得国际的认可方可确定

    C.考古发现更真实、更具说服力

    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洛川会议:1937年8月下旬,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________的形成

  • 26、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1)背景

    ①日本对东北三省的侵略震动了中国社会,加剧了民族危机。

    ②国民政府实行“________”,寄希望于英美等国调停,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

    (2)表现

    ①东北人民革命军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坚持抗战。

    ②1933年,日军由东北向长城沿线进犯,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

    ③1936年,东北抗日联军发展到3万余人,在共产党员________、赵尚志的领导下,浴血奋战,牵制了大量日军。

    (3)高潮:________

    ①背景:“华北自治运动”。

    ②爆发: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游行示威。

    ③影响:宣传了中国共产党“________,一致抗日”的救国主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 27、国共合作

    (1)背景:①中国共产党在大力开展工人运动的同时,认识到必须建立_____ 战线。   

    ②1923年6月,中共“_____ ”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

    (2)实现: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 召开。

    (3)意义: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推动了以“_____ ”为目标的国民革命席卷全国。

  • 28、国防和军队方面

    (1)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格局,人民军队________________实现革命性重塑。

    (2)________整体实力跃升,向着世界一流军队迈进。武器装备加速发展,军事斗争准备取得重大进展。

    (3)解放军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划设________防空识别区,执行________维权斗争、________常态化战斗巡航,有效进行海上维权、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国际维和、亚丁湾护航、人道主义救援等重大任务。

  • 29、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

    ①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壮大,蓄谋侵略中国

    ②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日本趁机入侵,蓄意挑起战争。

    (2)过程

    ①丰岛战役:日军偷袭清军运兵船

    ②平壤战役:清军失利,退回国内

    ________战役:邓世昌、林永升英勇奋战最终牺牲,北洋舰队遭到重大损失,李鸿章的“避战保船”命令,北洋海军失去制海权

    ④威海卫战役:1895年2月,日本在山东半岛登陆,摧毁了威海卫军港,北洋舰队覆灭。

    (3)结果:清军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①承认朝鲜独立,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款2亿两白银

    ③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说明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④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

    (4)影响

    ①《马关条约》丧权辱国,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②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 30、明朝中后期

    (1)________:获得官方尊崇后,逐渐失去活力。

    (2)陆王心学(南宋陆九渊,明朝王守仁)

    ①代表人物:________

    ②主张:以“________”为核心理论;“良知”就是“天理”,往往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实行,以达到圣贤境界。

    ③评价: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带有________主义倾向。

    (3)李贽:提倡________,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________标准。

  • 31、随着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中国________的人数也急剧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 32、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________

  • 33、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________

  • 34、秦朝皇帝之下由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负责管理全国的。三公指________、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魏晋南北朝文学流派有哪些?

  • 36、附加题

    写出中央行政制度,并对其进行解析

  • 37、理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从世界观、方法论等概况)

  • 38、清朝疆域版图是怎样的?

  • 39、在近代西方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中。资产阶级高举自由旗帜,宣扬天赋人权,提出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和人权思想。并最终建立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下列是有关“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的问题。

    请回答:

    (1)在近代,英、法、德、美四国分别建立了怎样的政体?

    (2)四国政体确立过程中分别颁布了什么法律文献?

    (3)美国1781年宪法体现出什么原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