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周制度中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然而在湖北出土的曾侯乙(战国早期)墓中却完全采用了九鼎八簋的组合方法,并且陪葬的物品中有一套完整的编钟。这说明战国时期( )
A.礼乐制度遭到挑战
B.民族交融频繁
C.私有财产开始出现
D.宗法观念淡化
2、辽朝统治者针对统治区域内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民族,采取“因俗而治”统治方法建立的制度是 ( )
A.四时捺钵制
B.猛安谋克制
C.南北面官制
D.四等人制
3、《马关条约》签订以后,有关“国耻”和“亡国”的论述开始成为书刊讨论的热点,《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其更成为书刊关注的焦点。据统计,仅1901-1910年,有关“国耻”和“亡国”论述的书刊单行本就有30余种,其中包括朝鲜、埃及、印度、波兰的亡国史。这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
A.出版机构对国际形势的关注
B.近代书刊振奋了国人的精神
C.清廷利用民间力量打击外洋
D.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的焦虑
4、清朝某条约中有如下规定:“以流入黑龙江之绰尔纳河(格尔必齐河)为两国之界。格尔必齐河发源处为外兴安岭,此岭直达于海,亦为两国之界: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与此条约有关的地区是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5、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华民族圆了一个又一个梦:独立梦、回归梦、入世梦、奥运梦、飞天梦、世博梦等。这些梦想得以成真的根本原因是中国( )
A.遵循和平发展理念
B.推进大国协调合作
C.完善全球治理体系
D.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6、有学者认为,距今约5000年前的良渚古城是长江流域早期文明的范例。如下表,它以最大的城、最早的坝、最美的玉重新定义了江南的概念。由此可知,良渚古城( )
最大的城 | 从城址区中心向外,依次有宫城、内城、外郭三重结构,分别被城墙和外郭墙环绕;内城面积290万平方米;外郭内面积为630万平方米 |
最早的坝 | 在古城建设之初,规划设计和建造了11条堤坝,分别构成高低两道防护体系;形成13.29平方千米的库区 |
最美的玉 | 改进了切制抛光、琢刻、钻孔等制玉工艺,制作了种类各异的良者玉器,创造出了灿烂的良渚玉器文明 |
A.展现出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
B.已经具备成熟的奴隶制国家形态
C.以手工业和商业为经济支撑
D.证明当时长江流域经济领先北方
7、1943年,《开罗宣言》规定:日本从中国窃取的所有领土,如满洲、台湾和澎湖列岛,应该归还于中国。这在客观上反映了( )
A.日本侵略彻底失败
B.美苏推行强权政治
C.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D.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太和二十年(496 年)正月,北魏孝文帝下诏: “魏之先祖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主元也,宜改姓元氏。”此举意在 ( )
A.促进北魏统一北方
B.消除民族间的隔阂
C.弘扬儒家先进文化
D.维护政权正统地位
9、抗日战争爆发后,一些爱国艺术家组成漫画宣传队,积极投入抗战。下图是青年漫画家胡考1938年在延安创作的一幅漫画《游击战不仅牵制敌人,而且袭击敌人》,对该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A.彰显了中共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B.宣传了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C.抨击了国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
D.反映了中国战场积极配合和努力协助盟军作战
10、自明朝中期起,社会的变化与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这一时期思想界出现了新的倾向( )
A.政治上“无为”,崇尚“清淡”
B.主张儒、佛、道“三教合归儒”
C.人生目标是“存天理,灭人欲”
D.提倡个性自由,反对君主专制
11、“琮琮”是杭州亚运会的吉祥物之一。它以源自大地、象征丰收的黄色为主色调,身上的纹理形态取自良渚稻作文化中的稻穗,头饰的“神人兽面纹”取自良渚文化代表性文物玉琮上的图案。这一设计( )
A.彰显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B.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兼收并蓄
C.实证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
D.说明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12、1928年,毛泽东说:“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敌人不来,我们就在这里练兵,发动群众,敌人来了,我们就靠这个家和敌人作战。”毛泽东意在强调( )
A.以城市斗争为工作的中心
B.改变游击作战方式的重要性
C.尽快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
D.创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
13、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中,李悝主张“食有劳而禄有功”,吴起主张“明法审令……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这反映了当时( )
A.军功爵禄成为选官的唯一标准
B.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C.实现国家统一是社会大势所趋
D.法律严苛阻碍社会发展
14、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中共中央东北局带领青年在农村积极宣传“大纲”的内容和意义,还建立起贫雇农委员会,作为各地区平分土地的领导机构。这些举措( )
A.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C.瓦解了国民党的统治基础
D.促成了解放战争最终胜利
15、据一些学者的统计和修正,从1894年到1931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42.493亿两增至192.252亿两,净增了3.52倍。中国的人均GDP则由1894年的10.2两,增至1930年的40.8两。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列强放松侵略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官僚资本推动
D.民族工商业发展
16、秦始皇设御史大夫,由左右亲信出任,负责起草诰命文书,皇帝制书、诏书下达也多由御史大夫承转。有些政事皇帝不愿差使丞相,会直接交给御史大夫办理。由此可见,秦始皇设立御史大夫的目的是( )
A.牵制丞相,加强君权
B.辅佐丞相,处理军政事务
C.掌控军权,统领全国
D.控制郡县,加强中央集权
17、1938年9月,延安电影团成立,其拍摄的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以黄帝陵作为影片的开头,内容涉及延安丰富的教育文化活动、自然景色和风土风貌、边区的政治民主运动、自力更生的经济建设、富有激情的文艺活动等等。据此可知,延安电影团的成立旨在( )
A.丰富边区人民的文艺生活
B.保存边区丰富的战地资料
C.揭露日本侵华的滔天罪行
D.鼓舞边区军民的抗战信心
18、“一五”计划期间,各级工会组织开展以技术革新为主要内容的竞赛活动。无锡机床厂职工在一年内,完成了13种新产品的试制并投入成批生产。这可以用来说明( )
A.技术竞赛助推工业化建设
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得到贯彻
C.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开展
D.技术革新助力了经济体制改革
19、科举制度“是对门阀制度的一种否定,是对文官政治的强化,是传统中国将帝制政权向中下层知识分子开放的重要方式”。这说明,科举制( )
A.消除了门阀政治残余
B.弱化了皇权专制统治
C.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
D.强化了崇文抑武政策
20、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以列侯所献酎金(一种专供朝廷祭祀的黄金)的分量和成色不足为由,夺去106个列侯的爵位。汉武帝通过此举意在( )
A.增加政府收入
B.削弱丞相权力
C.推行官僚政治
D.加强中央集权
21、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府,后又特设巡视台湾监察御史,满汉各一员,一年一换。台湾学子也可以参加福建的举人考试,且有固定的录取名额。台湾震灾、水灾后,清政府也进行赈济。清政府上述举措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A.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利于增强台湾对国家的认同感
C.助推了台湾地区文化发展
D.有效缓解了满汉官僚间的纷争
22、下表是清嘉道年间部分地主阶级士大夫的言论。据此可知,这些思想( )
言论 |
一祖之法无不敝,千夫之议无不靡,与其赠来者以劲改革,孰若自改革 |
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 |
欲吾中国童叟,皆习见习闻,知彼虚实,然后徐筹制夷之策;冀雪中国之耻,重边海之防,免胥沦于鬼域 |
A.反映了鸦片战前的严峻形势
B.警示了列强对我领土的觊觎
C.反映出关注现实的经世情怀
D.唤醒了广大民众的民族意识
23、“它使得官员之间相互监督,彼此存有戒心,从而不敢胆大妄为,不敢欺下媚上,只能甘心做忠顺的奴才。而最令人忌讳的是……把官员秘密言事变成官员的一项本职工作,因而亦具有特务性质。”这里的“它”指的是( )
A.宰相制度
B.奏折制度
C.司礼监
D.理藩院
24、1924—1927年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工人运动、农民运动蓬勃发展。这主要得益于( )
A.三民主义的指导
B.土地革命的开展
C.国共合作的建立
D.共产国际的援助
25、辽
①________年契丹族首领________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国号________
②辽朝的职官设置分为________。________负责农耕民族事务,________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食物
26、________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速度和规模甚至超过以往半个世纪所取得的成绩
27、表现
(1)小说
①元末明初:________和罗贯中各自创作《水浒传》和《________通俗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________体的写作体裁。
②明朝中期:________的《西游记》和清朝中期吴敬梓的《________》分别是神话小说和讽刺小说的杰作。
③清朝中期:________的长篇小说《红楼梦》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是________主义文学的高峰。
(2)戏曲
①戏曲创作: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称为________,代表作家有明朝汤显祖和清朝________等。
②舞台演出:昆曲长期流行;清朝________年间,形成________,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28、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_________。
29、国共合作
①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____召开,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
②____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______召开,提出了____________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三大政策,_______________正式形成。
30、______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
(1)林则徐面对英美官员交涉鸦片烟土需要国际知识,便在广州开办译馆,罗致译员,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汇译成《________》等书稿,供对外交涉时参考。林则徐被贬后,把《四洲志》交给他的朋友魏源。
(2)________注意收集外国史地知识,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成《________》一书
A.这部书按照世界五大洲介绍各国历史、地理、社会现状以及军事、科技等,是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________的书籍之一,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
B.魏源在书中提出了“________”的思想。
(3)福建布政使________是又一位开眼看世界的人。
A.他在福建处理对外交涉事务,留心搜集外国事物和西人著述,撰成《________》一书
B.《瀛寰志略》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内容丰富,叙述完备,尤重对欧美各国的考察和介绍,是中国近代第一部________著作。
31、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________的现实危险。为此,他强调“以________为纲”,想通过发动“________”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32、边疆治理
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历代王朝采取了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举措,其中典型举措之一是设立管辖机构。将下列史实的字母编号正确填入表格对应的空格中。
A.北庭都元帅府 B.西域都护府 C.安北都护府 D.台湾行省 E.澎湖巡检司 F.宣政院 G.宣慰司
地区 | 朝代 | 管辖机构 |
新疆(西域) | 汉朝 | ① |
唐朝 | 安西都护府 | |
北庭都护府 | ||
元朝 | ② | |
③ | ||
清朝 | 伊犁将军 | |
西藏 | 元朝 | ④ |
清朝 | 驻藏大臣 | |
台湾 | 元朝 | ⑤ |
清朝 | 台湾府 |
33、标志: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1)时间: _____ 年7月23日。
(2)代表:毛泽东、_____ 、李达等13人
(3)地点: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_____ 南湖一艘游船上。
(4)内容
①确定了党的名称:“_____ ”。
②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_____ 。
③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 _____ 任书记。
34、1920年3月,________又发起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把一批经历过五四运动洗礼的优秀青年组织起来。同年5月,________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从日本留学回国的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人,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翻译和宣传
35、什么叫话本?
36、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秦皇尽灭大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根据所学指出这种变化的意义。
材料二
秦王政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已不能显示他的权势和地位,因此更改名号,把古代传说中神和人最尊贵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二为一,号称“皇帝”。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皇帝的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能体现这一地位的具体制度。
材料三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两代为实现“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各设置了什么机构?各用一句话概括这两个机构的特点。
材料四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认为,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
——摘自《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历史(人民版)》
(4)依据材料四概括张传玺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提出的依据。
37、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有人描述20世纪末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纽约的居民在某天下午,可以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送到自家门口;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便捷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他随身携带的美金可以在世界各个地方兑换成当地货币而通行无阻。
(1)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
(2)这种现象带给世界什么影响?产生了哪些问题?
38、阅读下列材料: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活动中,政治活动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制度是人类政治活动的重要成果。下列是中外古代政治制度示意图。
请写出图1、图2、古代政治制度的名称。并简要评价罗马法的影响。
39、三省六部制正式确立是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