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鞅曾经开“燔诗书而明法令”的先例。后来,秦始皇对其加以发挥,于“焚书”之外又创下了“坑儒”的历史记录,以期国家“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无私剑之捍,以斩首为勇”。这些做法( )
A.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B.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
C.制约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D.维护了大一统的局面
2、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政策经历了一系列调整:建国初期实行“一边倒”;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20世纪70年代奉行“一条线,一大片”;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不结盟政策。由此可见( )
A.世界局势决定中国外交
B.两极格局不断走向瓦解
C.外交政策根据形势调整
D.第三世界国家不断壮大
3、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实用性的特点。下列著作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是( )
①《夏小正》 ②《黄帝内经》 ③《九章算术》 ④《齐民要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永乐年间,明政府在贵州部分地区设置机构,拉开了贵州“改土归流”的序幕。1725年,雍正帝在贵州地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废除了土司制度。其采取的措施应是( )
A.朝廷派官员到土司府任职辅佐土司
B.土司任命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
C.给予当地民众推选土司首领的权力
D.由中央政府任命流官直接管理
5、魏晋南北朝及隋唐之时,南方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逐步进入南北经济并驾齐驱的局面。对此理解正确的应是( )
A.政局动荡影响区域经济格局
B.北方经济优势不复存在
C.南北方对峙的状态日趋明显
D.政治中心呈现南移之势
6、据《商君书》记载:“民不逃粟,野无荒草,则国富,国富者强像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这表明商鞅主张( )
A.重视农业
B.控制人民
C.君主专制
D.奖励军功
7、8-15世纪,东非海岸的商业城市日益繁华,这些城市不但与非洲内陆地区有密切的贸易和文化联系,还与埃及、阿拉伯、波斯、印度、斯里兰卡、中国等国也有贸易往来。这表明古代东非海岸城市( )
A.融入了印度洋贸易网
B.深受阿拉伯文明影响
C.因地理的优势而繁荣
D.受阻于欧洲海路探险
8、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自明朝晚期,厦门开始有博饼习俗,中秋前后,骰子声四起,“一秀”、“二举”、“三红”、“四进”、“对堂”、“状元”,形成独特的厦门博饼文化。这种地方文化反映的是( )
A.等级制度
B.分封制度
C.郡县制度
D.科举制度
9、中国社科院提出“台州模式”成为浙江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代表。以本土的民营经济为主,创造并充分应用了股份合作制, 这一形式适应台州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要素组合社会化的趋势,使得民营经济形成了全市国民经济“十分天下有其九”的经济格局。台州模式的成功,说明
①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可以而且应当用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服务
②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民营经济有利于解放发展生产力
④民营经济在浙江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中倡导“兽性主义”(意志顽狠,善争不屈;体魄强健,力抗自然)。1917年,毛泽东在《新青年》指出∶“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两者旨在( )
A.塑造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
B.说明近代体育教育的缺失
C.倡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D.宣传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
11、清朝前中期是中国人口爆炸式增长的一个时期。观察如图,下列有关清朝前中期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给清朝统治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B.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结果
C.为清朝社会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D.基于清王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2、学者金碚认为:尽管受到了西方经济发展范式的启发,但深入观察可以发现,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是从中国经济的域观特质出发,实事求是地实行了“渐进改革”“梯度推进”“试点推广”的改革路径。该学者旨在说明中国的改革开放( )
A.一定程度借鉴了西方发展模式
B.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成就
C.尤为注重高速度、高质量发展
D.具有立足国情、渐进发展的特点
13、汉武帝“罢黜百家”后,儒家以外的各派学者不仅可以公开授课、治学,而且可以入宫廷为官,如汉武帝时的名臣司马谈是黄老之言者;此外,大臣中治杂学、纵横术、阴阳学等诸子百家者不在少数。这说明( )
A.“尊崇儒术”并未得到贯彻执行
B.各种思想学派并未完全被禁止
C.“百家争鸣”推动汉代思想解放
D.黄老学说依然占据了主导地位
14、量化比较是历史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据下表推知,乙处的关键词汇应是( )
表中共四次党代会报告中的关键词频次量化统计表
关键词汇 频次、党代会 | 甲 | 乙 | 丙 | 丁 |
十二大 | 147 | 7 | 37 | 12 |
十四大 | 169 | 11 | 29 | 58 |
十六大 | 118 | 0 | 10 | 50 |
十八大 | 162 | 0 | 1 | 24 |
A.社会主义
B.计划
C.资本主义
D.市场
15、“税权基于国权而发生,本以国定为原则。当订约时,未尝不可据理力争,耆英等不谙此,轻许将税则列入条约,遂开协定之恶例。”与此内容有关的战争( )
A.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使圆明园遭抢劫焚毁
C.收复了新疆南北两路
D.使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16、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在回忆录中写道:“辛亥革命以孙中山先生的解职和袁世凯的登台而结束,实际上是失败了。”这里的“失败了”是指辛亥革命没有( )
A.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B.制定民主宪法
C.建立民主共和制政体
D.废除封建帝制
17、唐朝的三百六十九个宰相中有十分之一左右是鲜卑贵族的后裔;战败投降的突厥酋长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以及铁勒酋长契达何力等也得到了唐太宗的信任和重用;在文化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代北及西域族人后裔更是不计其数,如元稹、白居易、刘禹锡等。这体现了唐朝( )
A.实行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
B.民族融合与文化整合加强
C.世家大族依然把持着朝政
D.通过联姻方式来巩固边疆
18、约4500年前,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出现龙山文化(如图所示),各地的龙山文化也有各自的地域特色,毕竟文化是不断融合的,不可能完全取代。这体现了( )
A.早期文明的特征
B.阶级国家的形成
C.国家大一统局面
D.战争使文化割裂
19、契丹大字、契丹小字、女真文字、西夏文的共同特点是都借鉴了( )
A.回鹘文
B.藏文字母
C.汉字
D.蒙古文字
20、据史料记载,周武王因神农氏的后代文叔知礼守节,便将其于许,建立许国。其后人便以国名“许”为姓。由此可知,与许姓来历有关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公九卿制
D.三省六部制
21、1864年,李鸿章购买了英国的一批修理机器,包括“汽炉、镟木、打眼、铰螺旋、铸弹诸机器”,自建了中国第一个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这表明洋务运动 ( )
A.完全采用官督商办
B.完全抵制了西方经济侵略
C.维护了清朝的统治
D.开始了早期工业化的尝试
22、春秋时期,中原诸侯对南方的楚国从内心里看不起,认为是蛮夷之邦。到战国时期,特别是战国晚期,楚国就不再被视为蛮夷。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
A.南方经济赶上北方
B.诸侯纷争逐渐缓和
C.华夏认同观念增强
D.夷夏矛盾基本解决
2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指出,明朝时期“批红的实权,落到太监手里,太监变成了真皇帝,掌握政府一切最高最后的决定权”。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专制皇权的空前强大
B.太监政治地位的提升
C.内阁的职能遭到削减
D.君主失去朝堂掌控权
24、学者钱乘旦指出:比之欧西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之后实现的产业革命,洋务运动像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的情况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洋务运动( )
A.创办了轮船招商局等军事工业
B.实现了“剿发逆”,没实现“勤远略”
C.使清朝统治阶级达到自救目的
D.以改变封建统治引进生产技术为初衷
25、经过:义和团提出“________”的口号进行反洋斗争,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评价: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________倾向,也存在明显的________行为,由于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义和团运动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但他所提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________,使外国列强认识到瓜分实属下策
26、公元前________年,秦国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27、为了________,洋务派又开办了一批________的________企业,如________、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平煤矿等
28、________和迁往北京的《________》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钱玄同、刘半农等成为编辑部成员,共同推进新文化运动
29、背景
(1)1930年10月—1933年3月,红军先后四次打退国民党军队的“________”。
(2)________年9月,蒋介石“围剿”各革命根据地。由于共产国际的指导脱离中国革命实际,中共中央犯了“左”倾错误,导致第________次反“围剿”失利。
30、洋务运动内容:为自强办了________,如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为求富,办了官督商办的________如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平煤矿等;新办新式学校;建立新式海军
31、中共一大
(1)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________召开。出席会议的除________、董必武、李达等________名代表外,还有共产国际代表。由于法租界巡捕突然搜查会场,会议最后一天是在浙江________一艘游船上进行的。
(2)内容:①大会通过的纲领,首先确定了________这个名称。
②大会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________,建立________,实现________和________
③大会还选举产生了党的________,________任书记
(3)意义: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________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________
③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________,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________,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________
④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________
3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纠正了________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实行________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________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33、唐代除长安、洛阳的商业最为繁盛以外, 也是“雄富冠天下”。
34、理论形成
(1)形成过程
酝酿 | 1979年元旦 |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
提出 | ________ |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
确立 | 1984年 | 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阐述通过。 |
(2)含义
①前提:一个中国。
②含义: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________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3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的性质和意义是中外史学界中一个长期存有争议的问题。有人认为它根本改变了英国的政治制度,是一次划时代的革命;也有人认为它是一次微不足道的宫廷政变,就是说它只是更换了一个国王;还有人认为它是荷兰执政者威廉为篡夺英国王位而策划的一次政治阴谋。
——摘自程汉大《光荣革命与英国中央权力结构的变化》
材料二(普法)战争失败后,君主专制主义者在是否设单一候选人的问题上没能达成一致,争吵使得那些支持共和政体的人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势力。1875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可谓应时而生:这是一个有着强大的立法机构的自由主义国家,总统行政部门权力微弱。
——菲利普.J.阿德勒兰德尔.L.波韦尔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1871年宪法是一部照顾各种势力利益的妥协性宪法,是在考虑各邦原统治者利益、资产阶级自由派关于建立统一民族国家的要求以及普鲁士的霸权等三个主要因素的基础上产生的。该宪法有关行政机构的设置、政治体制的架构等,皆可从以上三大因素中找到根据。
——齐世荣、钱乘旦、张宏毅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1)你同意材料一中的哪种观点,运用所学史学知识加以说明。(要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2)据材料二,说明普法战争对法国政体的演进所产生的影响。结合法国1875年宪法的内容,说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行政部门权力微弱”的表现。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71年宪法体现“普鲁士的霸权”的原因和表现
36、1956-1966年,中共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成功探索?
37、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3点,P39)
38、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曾一度领先世界,出现了“中学西传”,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过重要影响。近代以来,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先后拜欧美、日本和苏俄为师,出现了“西学东渐”局面。中国的近代化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和改革的历程。从学习内容层面来看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1)宋元时期“中学西传”主要以哪一方面为主?有何突出表现?
(2)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各举1例作说明。
(3)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一条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这条道路是什么? 二者的结合在20世纪的中国产生了哪三大理论成果?
39、楚汉战争中刘邦胜利、项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