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邯郸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圣人意味着什么?人如何顺应自然规律?”对此问题某派思想家认为:“复归于无极”“复归于婴儿”“复归于璞玉”;人要想达到这种状态,必须“学不学”。下列诸子思想中,与材料一致的是(       

    A.克己复礼

    B.清净、无为

    C.民贵君轻

    D.兼爱、非攻

  • 2、表1是 20世纪50年代《苏联供应成套设备建设项目中苏协议书》的主要内容。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A.只接受苏联的工业设备援助

    B.完全照搬了苏联工业化模式

    C.工业化建设服务于国家安全

    D.基本上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

  • 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场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第一次全面觉醒”。在这场运动中(       

    A.前期的运动中心是上海

    B.学生提出“打倒土豪劣绅”

    C.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诞生

  • 4、秦朝建立后,以嬴政一人之力远不能包揽全国所有政务,为提高行政效率,保证行政质量,他在中央采取的关键措施是(     

    A.设立三公九卿

    B.确立皇帝制度

    C.建立户籍制度

    D.推广郡县制度

  • 5、乾隆五十一年,军机处发现陕西按察使周樽奏报“清查保甲”一折的朱批中,没有涵盖奏折中涉及的全部内容,军机大臣提出讨论意见,并把研究结果拟写谕旨,连同原折一并呈报乾隆帝。这表明清朝(     

    A.思想控制日趋严密

    B.军机处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作用

    C.康乾盛世走向衰落

    D.中枢秘书机构之间的相互制衡

  • 6、王阳明认为:“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李贽则进一步提出,“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纵出自圣人……,是岂可遽以为万世之至论乎?”这反映出明朝中后期(       

    A.二位学者反对格物致知与儒家经典

    B.儒学思想体系内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C.城市市民阶层兴起促进儒学普及化

    D.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儒学体系崩溃

  • 7、十六国前期,北方除了流传的秦汉魏晋传国玺及六玺外,还先后出现了汉国刘渊玺、前凉张蹇玺、前燕慕容灰玺、前赵刘曜玺等六种伪造玉玺,玺名多以该玺出现时的关键人物命名。他们伪造玉玺的主要用意是(     

    A.学习汉晋王朝的制度文明

    B.追求民族政权的合法正统

    C.为北方统一南方奠定基础

    D.践行友好交流的民族政第

  • 8、清朝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如表所示清朝系列事件反映的主题是(     

    时间

    事件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9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两国东段边界

    1727年

    清朝开始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1762年

    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A.专制集权空前强化

    B.文明的碰撞与交流

    C.国家的巩固与统一

    D.统治危机的初显

  • 9、“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材料中“这条道路”指的是(     

    A.近代化道路

    B.新民主主义道路

    C.井冈山道路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10、“战争的本身倒没有什么了不得之处,但这是第一次戳破‘天朝'威严门面。英国派遣远征军四千人……不久他们即占领舟山之定海,封锁长江的出海口及珠江,才继续北上威胁中国首都。“这场战争(     

    A.因“亚罗号”事件而挑起

    B.实现了英国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C.迫使中国接受关税协定等条款

    D.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 11、唐代中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官僚、贵族、地主、商人都疯狂兼并土地。在人口大量流散、田亩转换、贫富分化加大的情况下,唐王朝既失去了征收赋税的土地,又失去了交纳赋税的人丁,必须以一种新的赋税制度来代替。这种新的赋税制度是(     

    A.租调制

    B.租庸调制

    C.两税法

    D.摊丁入亩

  • 12、下图为东汉画像砖描绘的图像。该图像可用于研究这一时期(       

    A.集市贸易场景

    B.工场劳作状况

    C.庄园经济样态

    D.贵族生活面貌

  • 13、1901年,慈禧以光绪的名义发布上谕称:“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器械而已。此西法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此处慈禧所说的西政之本源是指(     

    A.器物

    B.制度

    C.军事

    D.文化

  • 14、194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援华法案,给予国民政府以经济和军事援助,并宣称是为了“维持中国的真正独立和行政完整,经由基于自助与合作的项目,支持并保护个人自由和结社自由”。美国的这一做法(     

    A.加速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进程

    B.实质上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

    C.有助于中国民主和平的实现

    D.扭转了国共两党内战的局势

  • 15、从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到工人阶级、工商业者,从北京、上海到全国100余个大中城市,其参与人数之多、波及地区之广、舆论声势之大,远远超过近代任何一次革命运动。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知道了!我们醒觉了!天下者我们的天下,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材料所描绘的事件(     

    A.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组织上的准备

    B.扭转了中国社会前进的方向

    C.标志着中国革命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

    D.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 16、下图是唐朝屏风绢画《弈棋图》和《仕女图》,图中西域女性的生活方式、服饰审美和绢画本身的绘画技艺都受到了中原地区不同程度的影响。这说明这一时期(     

    A.弈棋是女性主要休闲方式

    B.民族交融有所发展

    C.社会趋向于追求显贵地位

    D.对外政策开明开放

  • 17、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始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依据学者观点, “觉醒”行动应该始于(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 18、约4500年前,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出现龙山文化(如图所示),各地的龙山文化也有各自的地域特色,毕竟文化是不断融合的,不可能完全取代。这体现了(       

    A.早期文明的特征

    B.阶级国家的形成

    C.国家大一统局面

    D.战争使文化割裂

  • 19、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但英、美等国操纵的和会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竟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这一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     

    A.二次革命的爆发

    B.护国运动的开展

    C.五四运动的爆发

    D.国民革命的高涨

  • 20、有学者对近代中国某一历史事件研究后认为它“实现了党中央指导思想的根本转变,是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总结和运用,成功地进行了反对“左”倾的斗争,创立了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新鲜经验。”这一学者研究的历史事件是(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红军长征

    D.西安事变

  • 21、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但又择他官参加议政,也是宰相。唐中叶以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才是真正的宰相,三省长官先后被排斥出宰相行列,成为荣誉职务。这一变化反映了(     

    A.宰相制度的废除

    B.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

    C.皇权的逐渐加强

    D.官员队伍的不断扩大

  • 22、某同学在评析古代某一制度时用到了以下词组:“简化税收名目,唯以资产为宗,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据此判断,这一制度是(     

    A.租调制

    B.两税法

    C.租庸调制

    D.编户齐民

  • 23、一学习小组正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欲探究维新变法思潮的具体内容,他们可查阅的原始史料是(     

    A.

    B.

    C.

    D.

  • 24、“元鼎元年,张骞再次出使西域,西汉与乌孙联姻成功。元鼎二年,西汉设立酒泉、武威两郡,并移民实边……元封三年,从票侯赵破奴带属国骑兵及郡兵数万攻姑师、楼兰,破姑师国,俘虏楼兰王。在河西开设四郡,肃清东西交通的大道后,西汉便开始在西域的中心地带屯田,确立经营西域的根据地”。材料表明(     

    A.西域与中原的交往源远流长

    B.丝绸之路此时已完全形成

    C.汉代政府对西域实行有效管辖

    D.消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接着,红军继续北上,强渡_______,飞夺_______,翻_______,过_______,10月到达陕北_______,与陕北红军会师。

  • 26、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1)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________,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初步建立:到1956年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________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3)“一五”计划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 27、国民政府推行“________”方针,以主要力量“围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寄希望于英美等国出面调停,幻想依赖________迫使日本撤兵。但国联调查团提出实行国际共管的方案,以牺牲中国来换取英、美、法、日等国________中国东北。日本拒绝这个方案,宣布退出国联

  • 28、清政府中的守旧势力以种种理由阻止变法的开展。9月21日,________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

  • 29、宋朝________发展成就突出

    ①一年________熟的________复种制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有些地方还可以一年________熟,提高了粮食产量

    ________的种植始于宋朝,在元朝得到大力推广,________植棉逐渐普遍,带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③在辽夏金元统治之下,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的农业都有显著进步

  • 30、元朝推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他们在很多方面对不同民族实行差别对待措施,被后人概括为“________

  • 31、1984年12月和1987年4月,中国政府分别同英国和葡萄牙政府签署了中英、中葡联合声明。

    (1)_____________________日,中英两国政府完成_______政权交接仪式,中国对_______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2)_____________________日,中国对_______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3)香港、澳门的回归,标志着祖国_______大业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 32、概况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晚,革命力量雄厚的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了________第一枪。

    (2)随后,其他各军的士兵纷纷响应,起义军很快控制了武汉三镇,并成立________,推________为都督。

    (3)武昌起义胜利后的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________个省和________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 33、秦朝确立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在中央机设置三公九卿制度。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4、表现

    ①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________,走上革命道路

    同盟会:________年8月孙中山黄兴在日本东京创建________提出________成为同盟会的纲领,后在《________》发刊词中发展成“________” ③起义:1911年的________起义是同盟会领导的武装起义中轰动较大的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试归纳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 36、宋初是如何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 37、三国至唐时期的绘画成就有哪些?

  • 38、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经济发展是中华文明不断传承发展的基础。请回答以下有关中国经济发展史的问题:

    (1)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具有怎样的特点?

    (2)鸦片战争后,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发生了什么变化?在此基础上,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近代中国出现怎样的新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在中华民国的历史上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发展的历程?

    (3)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确立起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1958至1961年我国开展了哪些运动导致国民经济出现了混乱?成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的是哪一次会议?

  • 39、19世纪七八十年代,左宗棠收复新疆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