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不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事实是( )
①HCl比H2S稳定②HClO的氧化性比H2SO4强③HClO4酸性比H2SO4强④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S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⑤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⑥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Fe与S反应生成FeS⑦HCl的酸性比H2S的酸性强.
A.②④⑦ B.②④ C.①③⑤ D.①②⑦
2、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A.由溴乙烷水解制乙醇;由葡萄糖发酵制乙醇
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
C.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由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
D.油脂皂化;蛋白质水解制氨基酸
3、下列有机物分子中有 3个手性碳原子的是( )
A.乳酸CH3—CHOH—COOH
B.甘油CH2OH—CHOH—CH2OH
C.脱氧核糖CH2OH—CHOH—CHOH—CH2—CHO
D.核糖CH2OH—CHOH—CHOH—CHOH—CHO
4、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晶体中原子呈周期性有序排列,有自范性;而非晶体中原子排列相对无序,无自范性
②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③共价键可决定分子晶体的熔、沸点
④MgO的晶格能远比NaCl大,这是因为前者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多,离子半径小
⑤晶胞是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晶体内部的微粒按一定规律作周期性重复排列
⑥晶体尽可能采取紧密堆积方式,以使其变得比较稳定,
⑦干冰晶体中,一个CO2分子周围有12个CO2分子紧邻;钠晶体中,一个钠原子周围也有12个钠原子紧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②③⑦
5、下列配合物的配位数不是6的是()
A. [Co (NH3)3(H2O)3](NO3)3
B. [Cu(NH3)4]Cl2
C. Na3[AlF6]
D. Na2[SiF6]
6、下列有关高分子材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尿不湿”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
B.塑料、黏合剂、涂料等是合成高分子材料
C.棉花、羊毛、尼龙等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D.不同高分子材料在溶解性、热塑性和热固性等方面有较大的区别
7、下列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 第一电离能:B<Be<Mg<Na
B. 元素的电负性:O>N>S>P
C.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NH3<CH4<PH3<SiH4
D. 原子半径:Be<B<C<N
8、下列原子或离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不属于基态排布的是
A.N:1s22s22p3 B.S2-:1s22s22p63s23p6
C.Si:1s22s22p63s23p2 D.Na:1s22s22p53s2
9、下列化合物中,既显酸性又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A.CH2=CH—CH2OH B.CH3COOH
C.CH2=CH—COOC2H5 D.CH2=CH—COOH
10、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核磁共振氢谱可鉴别乙酸和甲酸甲酯
B.乙烯和聚乙烯均能使溴水褪色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鉴别苯和甲苯
D.只用一种试剂就可鉴别甲苯、乙醇和四氯化碳
11、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mol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kJ,断裂1molF-F 、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kJ、330kJ。则S(s)+3F2(g)=SF6(g)的反应热△H为( )
A. -1780kJ/mol B. -1220 kJ/mol C. -450 kJ/mol D. +430 kJ/mol
12、下列化合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A. 乙烷 B. 甲苯 C. 氟苯 D. 丙烯
13、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 | 目的 | 实验 |
A | 制取较高浓度的次氯酸溶液 | 将Cl2通入碳酸氢钠溶液中 |
B | 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 | 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 |
C | 制备氢氧化亚铁 | 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过滤 |
D | 净化污水(其中存在胶体物质) | 向污水中投入明矾、硫酸铁等电解质 |
A.A
B.B
C.C
D.D
14、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是6s26p4,该元素或其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该元素单质可能是导体
B.该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呈+6价
C.该元素能与氢气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
D.基态该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15、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将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有乙炔生成
B.将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中,溶液褪色说明有乙烯生成
C.向稀氨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配得银氨溶液
D.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后,加入硝酸银溶液检验Br-
16、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最少的是 ( )
A. 苯 B. 甲烷 C. 乙烯 D. 乙醇
17、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盐酸、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
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C.SO2、SiO2、NO2 均为酸性氧化物
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18、准确量取25.00 mL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
A. 500 mL量筒 B. 10 mL量筒
C. 50 mL酸式滴定管 D. 50 mL碱式滴定管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乳酸薄荷醇酯()仅能发生水解、氧化、消去反应
B.乙醛和丙烯醛()不是同系物,它们与氢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也不是同系物
C.已知冰的熔化热为6.0kJ/mol,冰中氢键键能为20kJ/mol。假设每摩尔冰中有2mol氢键,且熔化热完全用于打破冰的氢键,则最多只能破坏冰中15%的氢键
D.CH3COOCH2CH3与CH3CH2CO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1H-NMR谱显示两者均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且三种氢原子的比例相同,故不能用1H-NMR来鉴别
20、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检验装置气密性 B.验证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
C.测定中和热 D.从碘的CCl4溶液中分离出碘
21、时,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的
溶液中:
B.溶液中:
C.的氨水和
的盐酸等体积的混合液中:
D.向溶液中滴加氨水溶液至中性:
22、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指的是靛蓝,是人类使用历史悠久的染料之一,传统制备靛蓝的过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靛蓝的分子式为C16 H12N2O2
B.浸泡发酵过程发生的反应为取代反应
C.1 mol吲哚酚与H2加成时可消耗4 mol H2
D.吲哚酮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4种
23、X、Y、Z、Q、E、M六种元素中,X的原子的基态价电子排布式为2S2,Y的基态原子核外有5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Z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原子通常作为示踪原子研究生物化学反应和测定文物的年代,Q是元素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E的阳离子通常存在于硝石、明矾和草木灰中,M的原子序数比E大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YQ4中阴离子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
B.X、Y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小关系:X<Y
C.ZO32-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D.MZ2仅含离子键,可用于制备乙炔
24、CPAE是蜂胶的主要成分,苯乙醇是合成CPAE的一种原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乙醇分子中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B.与苯乙醇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芳香醇有4种
C.苯乙醉及CPAE都能发生取代、加成和消去反应 D.1molCPAE最多可与含3molNaOH的溶液发生反应
25、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重视。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进行如下实验: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在500℃下发生发应,CO2(g)+3H2(g)CH3OH(g)+H2O(g)。实验测得CO2和CH3OH(g)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1)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
(2)50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500℃条件下,测得某时刻,CO2(g)、H2(g)、CH3OH(g)和H2O(g)的浓度均为0.5mol/L,则此时v(正)____v(逆)(填“>”“<”或“=”)。
26、研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平衡能了解它的存在形式。
(1)常温下,向100mL0.01mol•L-1HA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02mol•L-1MOH溶液,所得溶液的pH随MOH溶液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①常温下,0.01mol•L-1H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______mol•L-1。
②X点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③K点时,溶液中c(H+)+c(M+)–c(OH-)=______mol•L-1。
(2) 25℃时,几种离子开始沉淀时的pH如下表:
离子 | Fe2+ | Cu2+ | Mg2+ |
pH | 7.6 | 5.2 | 10.4 |
当向含相同浓度Cu2+、Mg2+、Fe2+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______先沉淀(填离子符号),要使0.3mol·L-1硫酸铜溶液中Cu2+沉淀较为完全(当Cu2+浓度降至10-5 mol·L-1时),则应向溶液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pH为______(KspCu(OH)2=1×10-21)
27、(1)X射线衍射测定等发现,I3AsF6中存在I3+离子。I3+离子的几何构型为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
(2)CS2分子中,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
(3)F2通入稀NaOH溶液中可生成OF2,OF2分子构型为_____,其中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
(4)CH3COOH中C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
28、分析下列有机化合物,完成填空。
① C3H6 ② CH2==CH—CH==CH2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1)①~⑧中,其中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填序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填序号)。
(2)③的系统命名为 ___________;
(3)⑧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_______组峰;
29、根据题给要求填空
(1)某元素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2,它的次外层上电子云形状有________种,原子中所有电子占有________个轨道,核外共有________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2)E原子核外占有9个轨道,且具有1个未成对电子,E离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
(3)F、G都是短周期元素,F2-与G3+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G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F2-的电子排布式是______。
(4)M能层上有________个能级,有________个轨道,作为内层最多可容纳________个电子,作为最外层时,最多可含有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
30、通常情况下,微粒A和B为分子,C和E为阳离子,D为阴离子,它们都含有10个电子;B溶于A后所得的物质可电离出C和D;A、B、E三种微粒反应后可得C和一种白色沉淀。请回答:
(1)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2种微粒: C:____________D :_______________
(2)写出A、B、E三种微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其单质及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1)如图是1mol NO2(g)和 1mol CO(g)反应生成 1mol CO2(g)和 1mol NO(g)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
①该反应是_________(填“吸热”或 “放热”)反应。
②请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③若在该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 响。原因是_________。
(2)已知,可逆反应2NO2 (g)⇌N2O4 (g) ΔH=−56.9 kJ/mol。在乙烧杯中投入一定量的CaO固体,此烧杯中NO2球的红棕色变深。根据现象,补全CaO与H2O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_________。
(3)肼(N2H4)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已知断裂 1 mol 化学键所需的能量:N≡N 为 942 kJ、O=O 为 500 kJ、N-N 为154 kJ,则断裂 1 mol N-H 键所需的能量是_________。
32、实验室迅速制备少量氯气可利用如下反应:KMnO4+HCl(浓)→KCl+MnCl2+Cl2↑+H2O(未配平),此反应常温下就可以迅速进行。结合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为___,还原产物是___。
(2)Fe2+也能与MnO4-反应生成Mn2+,反应后Fe2+转化为__。反应中Fe2+表现__(填“氧化”或“还原”)性。
(3)如果上述化学方程式中KMnO4和MnCl2的化学计量数都是2,则HCl的化学计量数是___。
(4)实验室通常利用MnO2与浓盐酸共热反应制得氯气,据此可知KMnO4、Cl2、MnO2三种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
33、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
发生的反应如下:
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O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
| 沸点/℃ | 密度/(g·cm-3) | 水中溶解性 |
正丁醇 | 117.2 | 0.8109 | 微溶 |
正丁醛 | 75.7 | 0.8017 | 微溶 |
实验步骤如下:
将6.0gNa2Cr2O7放入100mL烧杯中,加30mL水溶解,再缓慢加入5mL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至B中。在A中加入4.0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当有蒸汽出现时,开始滴加B中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在E中收集90℃以下的馏分。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馏分,产量2.0g。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能否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说明理由_____。
(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_____。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______。
(3)上述装置图中,B仪器的名称是_____,D仪器的名称是_____。
(4)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润湿 b.干燥 c.检漏 d.标定
(5)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水时,水在_____层(填“上”或“下”)
(6)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其原因是_____。
(7)本实验中,正丁醛的产率为_____%。
34、将117 g NaCl溶于水配制成1 L溶液。
(1)该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2)配制1 mol·L-1的NaCl溶液500 mL,需该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
(3)向该溶液中再通入一定量的HCl气体后,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 mol·L-1(假设溶液体积不变),则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通入HCl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________。
35、镧系为元素周期表中第ⅢB族、原子序数为57~71的元素。
(1)镝(Dy)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Xe]4f106s2,画出镝(Dy)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图: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温超导材料镧钡铜氧化物中含有Cu3+,基态时Cu3+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下面四种镧系元素的电离能(单位:kJ·mol-1)数据,判断最有可能显示+2价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名称)。
元素 | I1 | I2 | I3 | I4 |
Yb(镱) | 604 | 1217 | 4494 | 5014 |
Lu(镥) | 532 | 1390 | 4111 | 4987 |
La(镧) | 538 | 1067 | 1850 | 5419 |
Ce(铈) | 527 | 1047 | 1949 | 3547 |
(4)元素铈(Ce)可以形成配合物(NH4)2[Ce(NO3)6]。
①组成配合物的非金属元素中,N、O第一电离能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②写出氮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水溶液中存在的氢键:____________(任写2种)。
③元素Al也有类似成键情况,气态氯化铝分子表示为(AlCl3)2,分子中Al原子杂化方式为________,分子中所含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填字母)。
a.离子键 b.极性键 c.非极性键 d.配位键
(5)PrO2(二氧化镨)的晶体结构与CaF2相似,晶胞中镨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则PrO2(二氧化镨)的晶胞中有________个氧原子;已知晶胞参数为a pm,密度为ρg·cm-3,NA=________(用含a、ρ的代数式表示)。
36、石灰在冶铁、炼钢、电石生产、煤气化脱硫、环境修复等方面用途非常广泛。
(1)石灰是环境修复中优良的中和剂和沉淀剂。
①石灰石粉可用于修复被酸雨侵蚀的土壤,其与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②用熟石灰将含砷废水转化为一系列沉淀,如,该难溶盐溶度积常数的表达式为Ksp=_________。
(2)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H1=464.0 kJ∙mol-1
△H2=156.5 kJ∙mol-1
①电石脱氧反应(1)的△H=______________
。
②是离子化合物,碳原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则
的电子式为_________。
(3)石灰是高温下煤气化产生的硫化氢的非常重要的吸收剂。吸收硫化氢后还需经氧化变为稳定的产物。
①吸收时包括反应:
(I)
(Ⅱ)
反应(I)的ΔS _____0(填“>”或“<”);若反应(Ⅱ)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能说明其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随时间变化
B.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不再随时间变化
C.单位时间内断裂H-S键数目与断裂H-O键数目相等
②的氧化包含多个反应,部分反应及平衡常数的对数值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__(填代号);500℃时反应趋势最大的反应是________(填代号);若向恒容密闭容器中以物质的量之比投入
与
,一定条件下只发生反应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在Q点=1
B.在Q点,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容器中再充入少量,平衡不移动
C.在Q点,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容器中再充入少量,平衡时容器内气体总压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