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往食品中添加苏丹红
B. 用聚氯乙烯塑料薄膜包装食品
C. 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可以补充铁
D. 用碳酸钡作医疗上的“钡餐”
2、实验室备有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硫酸,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4 mol·L-1
B.该硫酸50 mL与足量的铜反应可得到标准状况下SO2 0.46 mol
C.某同学用该硫酸配制稀硫酸时,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会造成最终配制的稀硫酸浓度偏低
D.等质量的水与该硫酸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9.2 mol·L-1
3、Ga(OH)3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Ga(OH)4]。Na[Ga(OH)4]溶液中含有的化学键有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金属键
D.氢键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基态原子的能量一定比激发态原子的能量高
B. 1s22s12p1表示的是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
C. 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许多可见光,如霓虹灯光、节日焰火,都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释放能量有关
D. 电子仅在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才会产生原子光谱
5、以下列出的是一些原子的2p能级和3d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情况,其中违反洪特规则的是
A.
B.
C.
D.
6、2019年10月9日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JohnB.Goodenough,M.StanleyWhittingham和AkiraYoshino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开发中的贡献。下面是锂离子放电时电池的总反应为:Li1-xCoO2+LixC6=LiCoO2+C6(x<1)。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Li1-xCoO2一端的电势要比LixC6的一端电势要高
B.乙醇、乙酸可以做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液
C.若将Li换成Na,放电时每转移1mole-,碳棒减少的质量更少
D.充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6+xLi+-xe-=LixC6
7、洁厕灵与84消毒液混合会产生氯气:2HCl+NaClO=NaCl+Cl↑+H2O。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HCl作还原剂 B.n(氧化剂)∶n(还原剂)=1∶2
C.氧化性:NaClO>Cl2 D.Cl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8、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稀硫酸滴在铁片上:2Fe+6H+=2Fe3++3H2↑
B.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2Ag+=Cu2++2Ag
C.碳酸氢钠溶液与醋酸溶液混合:HCO+H+=H2O+CO2↑
D.NH4HSO4溶液中滴加足量Ba(OH)2溶液:H++SO+Ba2++OH−=BaSO4↓+H2O
9、某种硫的氧化物冷却到289.8 K时凝固得到一种螺旋状单链结构的固体,其结构片段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固态物质中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SP2杂化
B.该物质的化学式为SO3
C.从该结构片段分析可知所有的O原子和S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D.该结构片段中S-O键之间的夹角约为120º
10、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和方法进行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甲装置可将AlCl3溶液蒸干获得AlCl3晶体
B.乙装置可证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氧化性
C.丙装置可除去CO2中的HCl
D.丁装置可将NH4Cl固体中的I2分离
11、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H+、Fe2+、、
B.Na+、OH-、
、
C.Na+、Al3+、Cl-、 D.Fe3+、K+、SCN-、Cl-
12、一定温度下,向 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PCl5,反应PCl5(g)⇌PCl3(g)+Cl2(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s | 0 | 50 | 150 | 250 | 350 |
n(PCl3)/mol | 0 | 0.16 | 0.19 | 0.20 | 0.20 |
A.反应在前 50 s 的平均速率v(PCl3)=0.0032 mol·L−1·s−1
B.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0.05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 mol·L−1,则反应的ΔH<0
D.其他条件相同时,向空的容器中充入1.0 mol PCl5、0.20 mol PCl3和0.20 mol Cl2,此时 v(正)>v(逆)
13、化合物M的结构如图所示。X、Y、Z、W为原子序数递增的短周期主族元素,Y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M中各原子或离子均达到2或8电子稳定结构
B.X与Z能形成一种极性化合物和一种非极性化合物
C.元素Z、元素W、元素Y的单质熔点依次升高
D.因X3YZ3分子间存在氢键,故X3YZ3分子很稳定
14、洗涤含SO2的烟气,以下物质可作为洗涤剂的是
A. Ca(OH)2 B. CaCl2 C. NaHSO3 D. HCl
15、描述硅原子核外电子运动说法错误的是
A. 有4种不同的伸展方向 B. 有14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C. 有5种不同能量的电子 D. 有5种不同的运动范围
16、下列反应中,有机产物只有一种的是( )
A.乙烯自身的加聚反应
B.丙烯(CH3CH=CH2)与HBr的加成反应
C.甲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硝化生成一硝基甲苯的反应
D.乙醇与氧气在铜催化下的氧化反应
1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25℃时NH4Cl溶液的Kw大于100℃时NaCl溶液的Kw
B. pH=2的盐酸和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肯定呈中性
C. 将常温下0.1 mol/L pH=a的醋酸稀释到pH=a+1时,其物质的量浓度c<0.01 mol/L
D. 等体积等pH的盐酸和醋酸与足量锌反应时,开始时反应速率相等,最终产生的氢气一样多
18、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漂白粉在空气中不稳定,可用于漂白纸张
B.医用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消毒杀菌
C.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
D.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弱,可在铁闸上装若干铜块以减缓其腐蚀
19、已知 NH4CuSO3 与足量的 10 mol/L 硫酸混合微热,产生下列现象:①有红色金属生成 ②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③溶液呈现蓝色。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硫酸作氧化剂
B.1 mol NH4CuSO3 完全反应转移 0.5 mol 电子
C.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
D.NH4CuSO3 中硫元素被氧化
20、如图是用EDTA(Na2H2Y)标准溶液滴定法测定油菜样品中Ca2+含量的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Ca2++H2Y2-=CaY2-+2H+)
A.稀硝酸的作用是溶解,操作1是过滤
B.配制溶液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容量瓶、烧杯、玻璃棒
C.滴定过程中眼睛要注视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D.平行滴定三次,平均消耗23.30mLEDTA溶液,则测得Ca2+含量为0.155%
2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取少量某溶液滴加KSCN溶液 | 溶液呈血红色 | 该溶液中含 |
B | 取少量某溶液先滴加硝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该溶液中一定含 |
C | 用洁净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灼烧 | 火焰呈黄色 | 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
D | 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某溶液 | 有白烟产生 | 该溶液可能是浓盐酸 |
A.A
B.B
C.C
D.D
22、下列与有机物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双键
B.植物油能使溴水褪色,发生了加成反应
C.组成均可表示为(C6H10O5)n的淀粉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D.分子式为C15H18O2的同分异构体中可能含有联苯()结构单元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同分异构体之间分子式相同,其式量也一定相等;式量相等的物质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B. 某有机物燃烧后产物只有CO2和H2O,可推出的结论是有机物属于烃
C. 等质量的CH4、C2H4、C2H6三种有机物完全燃烧时耗去O2的量最多的是CH4
D. 分子式为C8H10的芳香烃有4种同分异构体
24、下列四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下所示,均含有多个官能团,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属于酚类,能被O2催化氧化
B.②属于酚类,能使FeCl3溶液显紫色
C.③可以发生消去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D.1 mol ④能与足量的Na发生反应生成3 mol H2
25、某蓄电池的反应为
(1)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电路中转移电子时,生成氧化产物_______g;充电时,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阳极附近溶液pH_______
(2)为防止远洋轮船的钢铁船体在海水中发生腐蚀,通常在船体上镶嵌Zn块,或与该蓄电池的_______填“正”或“负”
极相连。
(3)以该蓄电池作电源,实验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实验室模拟铝制品表面“钝化”在表面形成氧化物保护膜
。“钝化”时阳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但有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溶液逐渐变浑浊,并有气泡产生,其原因是_______
用电极反应式表示
(4)精炼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逐渐减小,
、
增大,会影响进一步电解精炼铜。甲同学设计如图除杂方案:
已知:
沉淀物 | ||||
开始沉淀时的pH | ||||
完全沉淀时的pH |
加入的目的是_______,加入CuO调节
可除去的离子是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
用平衡移动原理说明
26、下表列出了核电荷数为21~25的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名称 | 钪 | 钛 | 钒 | 铬 | 锰 |
元素符号 | Sc | Ti | V | Cr | Mn |
核电荷数 | 21 | 22 | 23 | 24 | 25 |
最高正价 | +3 | +4 | +5 | +6 | +7 |
(1) 按要求完成填充:
①Sc的价电子排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Ti外围电子排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原子实”表示V的核外电子排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用轨道表示式表示Mn的特征电子排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基态铬原子的电子排布是1s22s22p63s23p63d54s1,并不符合构造原理。人们常常会碰到客观事实与理论不相吻合的问题,当你遇到这样的问题时,你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上述五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你发现的规律是_____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键线式的系统命名为 __________________;
(2)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3)2-甲基-1-丁烯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5)分子式为 C2H6O 的有机物,有两种同分异构体,乙醇(CH3CH2OH)、甲醚(CH3OCH3),则通过下列方法,不可能将二者区别开来的是________________;
A.红外光谱 B.核磁共振氢谱 C.质谱法 D.与钠反应
28、(1)如图1是1molNO2(g)和1molCO(g)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则E1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ΔH________。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观察图a和图b,根据盖斯定律,写出△H1、△H2、△H3、△H4、△H5和△H6的关系。图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CH4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已知:① H2O(l)=H2O(g) △H=+44 kJ/mol
② 2N2(g)+CO2(g)+2H2O(g)=CH4(g)+4NO(g) △H= +1160 kJ/mol
③ CH4(g)+4NO2(g)=4NO(g)+CO2(g)+2H2O(g) △H= -574 kJ/mol
请写出CH4(g)与NO2(g)反应生成参与大气循环的气体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9、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乙烯是石油化工重要的基础原料。 写出乙烯的电子式____________
(2)分子式为C5H12的某烃,分子中含有4个甲基,该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乙烯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 。(选填编号)
a. CH3CH=CH2 b. CH2=CHCH=CH2
c. CH≡CH d. CH3CH3
(4)聚乙烯安全无毒,可用于制食品包装袋。聚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___ 。
(5)乙炔三聚可得到苯或二乙烯基乙炔 (CH2=CH-C-C-CH=CH2) 。鉴别苯和二乙烯基乙炔可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
30、某课外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装置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原理进行实验探究。
请回答:
Ⅰ.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第一组实验。
(1)实验过程中N极附近变红,左边反应原理为Zn+CuCl2=ZnCl2+Cu。电极M是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
(2)若实验过程中有0.4mol电子转移,则有___molCl-通过隔膜。
Ⅱ.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第二组实验。实验过程中,两极均有气体产生,Y极区逐渐产生蓝色沉淀;停止实验,铜电极明显变细,电解液仍然澄清;分别收集两极产生的气体进行实验,发现其中一种气体可在另一种气体中燃烧,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3)Y极产生的气体为___(填化学式),产生该气体的电极反应式为__。
(4)电解过程中,X极区溶液的pH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若在X极收集到672mL气体时,Y极收集到168mL气体(均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则Y电极(电极)质量减少___g。
31、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液态氯化氢;②小苏打;③固体纯碱:④二氧化碳;⑤葡萄糖:⑥氢氧化钾;⑦氢氧化铁胶体;⑧氨水;⑨空气;⑩硫酸铁溶液
(1)上述十种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填序号),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__(填序号)
(2)除去③中少量②的操作是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现有100mL溶液中含Fe3+5.6g,则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
(4)若在⑦中缓慢加入①的水溶液,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
32、某有机物A分子式为CxHyOz,15gA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2gCO2和9gH2O。
⑴求该有机物的最简式_________;
⑵若A是某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有还原性,则结构简式是_______;
⑶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l molA与足量的Na反应生成2.5mol氢气,该物质还能反生银镜反应,人体血液中A含量过高会得糖尿病,则其结构简式是_____。
33、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溴苯的装置有多种,其中的三种如下。
I:中学教材中苯与溴发生反应的装置如图1所示。A中先加入少量铁粉,再加入稍过量的液溴和苯的混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II:苯与溴发生反应的改进装置如图2所示。
(3)D的名称为_______
(4)三颈烧瓶内加入铁粉、稍过量的液溴和7.8g苯,充分反应后,将三颈烧瓶内的液体用_______(填操作名称)的方法分离出来;之后将液体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就可得到较纯净的溴苯。
①用蒸馏水洗涤,振荡,分液;②用5%的NaOH溶液洗涤,振荡,分液;③用蒸馏水洗涤,振荡,分液;④加入无水粉末干燥;⑤蒸馏。
最终得到8.0mL纯净的溴苯,该实验中溴苯的产率为_______(已知:溴苯密度为,结果精确到0.1%)。
III:另一种改进装置如图3。
(5)图3的实验装置丙中溶液中出现_______现象,即可证明苯与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6)冷凝管的作用为_______,冷凝水从冷凝管的_______(填“a”或“b”)口进入。
(7)若实验时,无液溴,但实验室有溴水,该实验如何操作才能成功?_______。
34、(1)0.2mol某烃A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各1.2mol。试回答:
①若烃A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则烃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② 若烃A能使溴水褪色,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加成反应后生成2,2﹣二甲基丁烷,则烃A的名称是_______,结构简式是______。
③比烃A少两个碳原子且能使溴水褪色的A的同系物有__种同分异构体
(2)下列分子中,其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一种峰(信号)的物质是_____。
A. CH3﹣CH3 B. CH3COOH C. CH3COOCH3 D. CH3COCH3
(3)化合物A和B的分子式都是C2H4Br2,A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1所示,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4)某化合物的结构式(键线式)及球棍模型如图2:该有机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如图3(单位是ppm) 。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
A. 该有机物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有8种
B. 该有机物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属于酚
C. 键线式中的Et代表的基团为﹣CH3
D. 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消去反应
35、工业上由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冶炼铜的主要流程如下:
(1)气体A中的大气污染物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吸收。
a.浓硫酸 b.稀硝酸 c.NaOH溶液 d.氨水
(2)用稀硫酸浸泡熔渣B,取少量所得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呈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_____ (填离子符号),检验溶液中还存在Fe2+的方法是_______(注明试剂、现象)。
(3)由泡铜冶炼粗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利用反应2Cu+O2+2H2SO4=2CuSO4+2H2O可制备CuSO4,若将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随着放电的进行电解质溶液pH变____。(填大、小、或不变)
36、硫酸镍是电镀工业必不可少的化工原料。从不锈钢废渣(主要含Fe42.35%、Cr9.67%、Ni5.1%、C4.7%、Si3.39%等)中制取硫酸镍晶体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①Cr3+与氨水反应时有少量Cr3+生成[Cr(NH3)6]3+,但加热时该络合物易分解。Ni2+与氨水反应生成[Ni(NH3)6]2+,该络合物加热时稳定,用硫酸酸化时生成相应的硫酸盐。
②Na2CrO4溶液中加酸调节pH为3.5时,CrO42-转化为Cr2O72-。
③相关物质在不同温度时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溶解度/g 物质 | 20℃ | 30℃ | 40℃ | 60℃ | 80℃ | 90℃ |
Na2SO4 | 19.5 | 40.8 | 48.8 | 45.3 | 43.7 | 42.7 |
Na2Cr2O7 | 183 | 198 | 215 | 269 | 376 | 405 |
(1)“酸浸”后得到的溶液中主要含有FeSO4、NiSO4、Cr2(SO4)3,生成NiSO4的化学方程式为___。“酸浸”时需控制温度为90℃左右,可以采用的加热方式是___。
(2)“过滤”前,适当加热的目的是___。
(3)对“过滤”所得的滤渣进行洗涤,检验滤渣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
(4)“过滤”时产生的滤渣可用于制备Na2Cr2O7晶体。
①滤渣经干燥后与Na2CO3混合在空气中煅烧生成Na2CrO4和CO2,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②请补充完整上述煅烧后混合物制备Na2Cr2O7晶体(橙红色)的实验方案:水浸,过滤,___,烘干得Na2Cr2O7晶体(必须使用的试剂有:硫酸,蒸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