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或检验错误的是
A.用激光笔照射区别食盐水和蛋白质溶液
B.向溶液中滴入铁氰化钾溶液,可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Fe2+
C.将红色石蕊试纸伸到集气瓶口可检验瓶里是不是氨气
D.向溶液中滴入足量稀盐酸后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可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SO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植物油可萃取溴水中的溴
B.苯酚具有弱酸性,俗称石炭酸
C.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D.可以用银镜反应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
3、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SO2 CaSO3
CaSO4
B.Fe3O4(s) Fe(s)
Fe(NO3)3(aq)
C.MgO(s)MgSO4(aq)
Mg(s)
D.Fe FeSO4(aq)
Fe(OH)2
FeO
4、实验室从干海带中提取碘的操作过程中,仪器选用错误的是( )
A.灼烧干海带——坩埚 B.溶解海带灰——锥形瓶
C.过滤海带灰悬浊液——漏斗 D.从碘水中萃取碘——分液漏斗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医用酒精是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
B.石油裂解仅为了得到更多的汽油
C.葡萄糖、氨基酸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D.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甲醛可以产生沉淀,加水后沉淀又溶解
6、一定条件下,氢气与氧气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反应热
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断裂2molH-H和1mol放出(b-a)KJ的能量
D.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7、下列有关物质性质说法中,正确的是
A.熔点:Li<Na<K<Rb
B.热稳定性:HF>HI>HBr>HCl
C.具有下列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①1s22s22p63s23p2 ②1s22s22p3 ③1s22s22p2 ④1s22s22p63s23p4,原子半径最大的是①
D.某元素气态基态原子的逐级电离能(kJ•mol-1)分别为738、1451、7733、10540、13630、17995、21703,当它与氯气反应时可能生成的阳离子是X2+,其最高正价为+5价
8、时,
(橘红色)在水溶液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时,
和
的饱和溶液中
B.分散系稳定性:
C.时,Y点和Z点的
相等
D.向的混合溶液中滴入
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
9、下列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
A.羟基电子式:
B.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C.乙酸的实验式:CH2O
D.的键线式:
10、下列有关离子检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向久置的Na2SO3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则部分Na2SO3被氧化;
②将某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③检验溶液中是否含NH4+: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④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取少量待检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⑤在未知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液中存在SO42-或SO32-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⑤ D.①③⑤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芳香烃就是指苯和苯的同系物
B.通常可从煤焦油中或通过石油的催化重整来获取芳香烃
C.乙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可以处于同一平面上
D.甲苯和甲基环己烷的一氯代物均为 4 种
1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①在实验室制取的乙炔中混有H2S、PH3,可以依次通过装有NaOH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净化
②甲烷和氯气光照条件下可制得纯净的一氯甲烷
③煤的干馏也叫煤的焦化,可以制得焦炭
④乙醇、乙烷、乙酸都能和金属钠发生置换反应
⑤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⑥除去甲烷中含有的乙烯气体,可将混合气体通入装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中,再干燥
⑦改造沙漠时,可在苗木根部放上一些吸足了水的高吸水性树脂
⑧聚乙烯属于线型结构,硫化橡胶属于体型结构,它们都可溶于酒精
A. 2 B. 3 C. 4 D. 5
13、Fe为过渡金属元素,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已知NO能被FeSO4溶液吸收生成配合物 [Fe(NO)(H2O)n]SO4,该配合物的中心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的电子总数之和为2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配合物的化学式为[Fe(NO)(H2O)5]SO4
B.该配合物中所含非金属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p区
C.1 mol该配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反应可生成2 mol沉淀
D.该配合物中阳离子呈正八面体结构,阴离子呈正四面体结构
14、W、X、Y、Z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只有一种是金属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中Y单质与氢气化合最容易
B.W的氢化物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C.元素Y和Z在自然界中均存在游离态
D.氢化物的沸点X一定小于Y
15、在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断裂,又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形成的是( )
A. Cl2+H2O=HCl+HClO B. Mg3N2+6H2O=3Mg(OH)2↓+2NH3↑
C. 2Na2O2+2CO2=2Na2CO3+O2 D. NaOH+HNO3=NaNO3+H2O
16、下列各组混合物中,可以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
A.乙酸和乙醇 B.苯和水 C.酒精和水 D.乙酸和水
1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FeI2溶液通入少量氯气:2Fe2++ Cl2=2Fe3++ 2Cl-
B.CH3COOH溶液除去水垢中的CaCO3:CaCO3+2H+=Ca2++ H2O+CO2↑
C.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 Ca2++OH-= CaCO3↓+ H2O
D.向NH4Al(SO4)2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使恰好沉淀完全:
+ Al3++2
+4OH- +2Ba2+=2BaSO4↓+ Al(OH)3↓+ NH3·H2O
18、二甲醚和乙醇互为同分异构体,鉴别二者可采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下列方法中不能对二者进行鉴别的是
A.利用金属钠
B.利用燃烧法
C.利用红外光谱法
D.利用核磁共振氢谱
19、实验室回收废水中苯酚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操作Ⅰ为萃取,分液,萃取剂也可以用选用
B. 苯酚钠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小
C. 操作Ⅱ中得到的苯,可在操作Ⅰ中循环使用
D. 操作Ⅲ中要用蒸馏方法分离出苯酚
20、一定条件下,欲实现下列有机物之间的转化,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转化 | 试剂 |
A | 足量酸性 | |
B |
| |
C | 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溶液 | |
D |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
A.A B.B C.C D.D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Cl、HBr、HI的熔、沸点依次升高与分子间作用力大小有关
B.H2O的熔、沸点高于H2S是由于H2O中共价键的键能比较大
C.I2易溶于CCl4可以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
D.氨气极易溶于水是因为氨气可与水形成氢键这种化学键
22、室温下,反应+H2O
H2CO3+OH−的平衡常数K=2.2×10−8。将NH4HCO3溶液和氨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可用于浸取废渣中的ZnO。若溶液混合引起的体积变化可忽略,室温时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2mol·L−1氨水:c(NH3·H2O)>c(NH4+)>c(OH−)>c(H+)
B.0.2mol·L−1NH4HCO3溶液(pH>7):c(NH4+)>c(HCO3-)>c(H2CO3)>c(NH3·H2O)
C.0.2mol·L−1氨水和0.2mol·L−1NH4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c(NH4+)+c(NH3·H2O)=c(H2CO3)+c(HCO3-)+c(CO32-)
D.0.6mol·L−1氨水和0.2mol·L−1NH4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c(NH3·H2O)+c(CO32-)+c(OH−)=0.3mol·L−1+c(H2CO3)+c(H+)
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B.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
C.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反应,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
D.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二者反应原理相同
24、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A |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 | 非金属性:C>Si |
B | 室温下,向浓度均为0.1 mol·L-1MgCl2和AlCl3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氨水,出现白色沉淀 | Ksp[Mg(OH)2]< Ksp[Al(OH)3] |
C | 向硫酸铜溶液中投入铁片,铁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 氧化性:Cu2+> Fe3+ |
D | 将红褐色的Fe(OH)3胶体通过滤纸,过滤所得液体为红褐色 | 直径:Fe(OH)3胶体粒子<Fe(OH)3沉淀颗粒 |
A.A B.B C.C D.D
25、亚铁氰化钾(K4[Fe(CN)6])双称黄血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检验三价铁发生的反应为:K4[Fe(CN)6]+FeCl3=KFe[Fe(CN)6]↓(滕氏蓝)+3KCl,回答问题:
(1)写出基态Fe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
(2)K4[Fe(CN)6]中的作用力除共价键外,还有___和___。
(3)黄血盐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C、N、O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排序为___,电负性由大到小的排序为___。
26、下列每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是同一种物质的是________,既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氯气和氯水 ② 氕和氘 ③ 2,2—二甲基丁烷 和 2—甲基丁烷 ④邻二甲苯和对二甲苯 ⑤和
⑥
和
27、有下列粒子:①CH4 ②CH2 =CH2 ③CH≡CH ④NH3 ⑤NH4+ ⑥BF3 ⑦H2O。填写下列空白(填序号):
(1)呈正四面体的是__________
(2)中心原子轨道为 sp3 杂化的是__________,为 sp2 杂化的是__________,为 sp 杂化的是__________
(3)所有原子共平面的是__________
(4)粒子存在配位键的是__________
(5)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的是__________
28、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列化合物:①CH4②C2H2③(CH3)2C=CHCH3④CH2=CHCH=CH2⑤环戊烷⑥C6H14⑦中,互为同系物的是___(填序号,下同),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发生加聚反应后的产物中具有单双键相间排列结构的单体是___。
(2)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_。
(3)某有机物分子式为C8H8,且属于芳香烃,已知它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
(4)某烃的含氧衍生物可以作为无铅汽油的抗爆震剂,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0,含碳的质量分数为68.2%,含氢的质量分数为13.6%,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显示该分子中有4个甲基,请写出其结构简式___。
29、(1)C、N、O、Al、Si、Cu是常见的六种元素。
①Si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②C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Cu的基态原子最外层有________个电子。
(2)①N、Al、Si、Zn四种元素中,有一种元素的电离能数据如下:
电离能 | I1 | I2 | I3 | I4 | …… |
In/(kJ·mol-1) | 578 | 1 817 | 2 745 | 11 578 | …… |
则该元素是________(填写元素符号)。
②基态锗(Ge)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Ge的最高价氯化物的分子式是________。
③Ge元素可能的性质或应用有________。
A.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元素 B.其电负性大于硫
C.其单质可作为半导体材料 D.其最高价氯化物的沸点低于其溴化物的沸点
30、电解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弱酸 | HCOOH | HCN | H2CO3 |
电离平衡常数(25℃) | Ka=1.77×10-4 | Ka=5.0×10-10 | Ka1=4.3×10-7 Ka2=5.6×10-11 |
①HCOONa、NaCN、NaHCO3、Na2CO3这四种溶液的阴离子结合质子能力最强的是______。
②体积相同、c(H+)相同的三种酸溶液a.HCOOH;b.HCN;c.H2SO4分别与浓度相等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填序号)_____。
③向NaCN溶液通入少量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一定浓度的NaCN溶液pH=9,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呈碱性的原因是____,此时,=_____。
(3)常温下,向20 mL 0.1 mol/L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 HCl溶液40 mL,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各种微粒(CO2因逸出未画出)物质的量分数(纵轴)随溶液pH变化的部分情况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在同一溶液中H2CO3、、
______(填“能”或“不能”)大量共存。
②当pH=7时,溶液中含碳元素的主要微粒为_____,溶液中各种离子(除外)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关系为______。
③已知在25℃时,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即水解常数Kh=
=2.0×10-4,当溶液中c(
):c(
)=2:1时,溶液pH=______。
(4)已知CaCO3的Ksp=2.8×10-9,现将浓度为2×10-4 mol/L Na2CO3溶液与C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则生成CaCO3沉淀所需C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________mol/L。
31、乙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由乙烯气相直接水合法生产。气相直接合成的反应为:C2H4(g)+H2O(g)C2H5OH(g) ΔH,乙烯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如下图[其中n(C2H4):n(H2O)=1︰1]。
(l)P2时,若起始n(H2O)=n(C2H4)=lmol,容器体积为1L,反应经5 min达到a点,在0~5 min时段,反应速率v(C2H5OH)为____mol/(L∙min),a点的平衡常数Ka=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2)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的ΔH____0(填“>”或“<”),相同起始量达到a、b所需要的时间ta__tb(填“>”、“<”或“=”,后同)。c、d两点的平衡常数Kc____Kd。
(3)300℃时,要提高乙烯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 、___。
32、常温下,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是:pH=7,溶液呈________,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________,溶液的碱性越__________,pH的适用范围是______________。
33、已知下列数据: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密度/ |
乙醇 | 78.3 | 0.79 | |
乙酸 | 16.6 | 117.9 | 1.05 |
乙酸乙酯 | 77 | 0.90 |
某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配制浓硫酸、
乙醇(含
)和
乙酸的混合溶液。
②按如图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并加入混合液,用小火均匀加热。
③待试管乙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乙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
④分离出乙酸乙酯,洗涤、干燥。
(1)配制①中混合溶液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出)。
(2)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填字母)。
A.中和乙酸和乙醇 B.中和乙酸并吸收乙醇
C.减少乙酸乙酯的溶解 D.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
(3)步骤②中需要小火均匀加热,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③所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将乙试管中的物质分离以得到乙酸乙酯,必须使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分离时,乙酸乙酯应从仪器_____________(填“下口放”或“上口倒”)出。
(4)该同学反复实验,得出乙醇与乙酸的用量和得到的乙酸乙酯生成量如下表:
实验 | 乙醇/ | 乙酸/ | 乙酸乙酯/ |
① | 2 | 2 | 1.33 |
② | 3 | 2 | 1.57 |
③ | 4 | 2 | x |
④ | 5 | 2 | 1.76 |
⑤ | 2 | 3 | 1.55 |
表中数据x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实验①②⑤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4、以下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C3H8(g)+5O2(g)=3CO2(g)+4H2O(l) ΔH=-2220 kJ·mol-1
试回答下列问题:
(1)H2的燃烧热为______,C3H8的燃烧热为________。
(2)1 mol H2和2 mol C3H8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为________。
(3)现有H2和C3H8的混合气体共1 mol,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769.4 kJ,则在混合气体中H2和C3H8的体积比为________。
35、I.四氯化钛(TiCl4)是制取航天航空工业材料——钛合金的重要原料,由钛铁矿(主要成分是FeTiO3)制备TiCl4等产品的一种工艺流程示意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工艺具有成本低、可用低品位矿物为原料等优点。依据绿色化学理念,该工艺流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只要求写出一项)。
(2)若把③中制得的固体用酸清洗除去其中的
杂质,还可制得钛白粉。已知25℃时,
,该温度下反应
的平衡常数K=_______。
II.另一种生产TiCl4的方法是用天然TiO2晶体为原料,利用I中步骤④的反应原理获得TiCl4。产品中含有SiCl4、FeCl3等杂质。
(3)依据下表信息,要精制含少量SiCl4、FeCl3杂质的TiCl4粗产品,可采用______方法。
| TiCl4 | SiCl4 | FeCl3 |
熔点/℃ | 306 | ||
沸点/℃ | 136.4 | 57.6 | 315 |
(4)某同学用滴定法测定粗产品中铁元素含量,其测定过程如图:
i滴定时应选择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若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刻线,则将使测量结果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ii若滴定过程中消耗c mol/LKMnO4溶液V mL,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用含a、C、V的代数式表示)
36、在100 ℃时,将0.100 mol N2O4气体充入1 L恒容抽空的密闭容器中,隔一定时间对该容器内物质的浓度进行分析得到如表数据:
时间(s) | 0 | 20 | 40 | 60 | 80 |
c(N2O4)/mol·L-1 | 0.100 | c1 | 0.050 | c3 | c4 |
c(NO2)/mol·L-1 | 0.000 | 0.060 | c2 | 0.120 | 0.120 |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表中c1_______c2,c3_______c4(填“>”、“<”或“=”)。
(2)在上述条件下,从反应开始直至达到化学平衡时,N2O4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mol·L-1·s-1。
(3)达平衡后下列条件的改变可使NO2气体浓度增大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扩大容器的容积 B.再充入一定量的N2O4
C.分离出一定量的NO2 D.再充入一定量的He
(4)若在相同条件下,起始时只充入0.080 mol NO2气体,则达到平衡时NO2气体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