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eCl3与H2O制得胶体的胶团结构为{ [Fe(OH)3]m·nFeO+ (n-x)Cl- }x+·x Cl- (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OH)3胶体带正电
B.胶体粒子的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
C.16.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6.02×1022
D.在U形管中注入Fe(OH)3胶体,插入石墨电极通电,阳极周围颜色加深
2、如图所示电化学装置(碳棒作电极)的判断合理的是
A. 若Z为氯化铜溶液,则X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 若Z为饱和食盐水,则X电极是阴极
C. 若Z为氯化铜溶液,则Y电极上有暗红色物质析出
D. 若Z为饱和食盐水,则碱在X电极附近先生成
3、第三周期部分元素电离能[单位:eV(电子伏特)]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元素 | I1 | I2 | I3 |
甲 | 5.7 | 47.4 | 71.8 |
乙 | 7.7 | 15.1 | 80.3 |
丙 | 13.0 | 23.9 | 40.0 |
丁 | 15.7 | 27.6 | 40.7 |
A. 甲的金属性比乙弱 B. 乙的最高化合价为+1价
C. 丙一定为非金属元素 D. 丁一定是金属元素
4、欲除去下列物质中混入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乙酸乙酯(乙酸):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后,分液
B. 乙醇(水):加入新制生石灰,蒸馏
C. 苯甲酸(NaCl):加水,重结晶
D. 乙酸(乙醇):加入金属钠,蒸馏
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pH=1的无色溶液中:Na+、Cu2+、Cl-、CH3COO-
B. 0.1 mol·L-1 AlCl3溶液中:Cu2+、Mg2+、SO42-、AlO2-
C. 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2 mol·L-1的溶液中:NH4+、SO42-、HCO3-、Cl-
D. 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Na+、Ba2+、NO3-、Cl-
6、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CCl4中共价键数目为0.4NA
B.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
C.常温常压下,32g氧气和臭氧混合气体中含有2NA个氧原子
D.pH=1的硫酸溶液,含有氢离子数目为NA
7、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电解AlCl3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铝
B. 用惰性电极电解足量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阴极和阳极析出产物的质量之比为4∶1
C. 将等体积不同浓度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分别滴入等浓度等体积的草酸溶液中,依据褪色快慢,比较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 新制氯水中存在两种电离平衡,且2c(Cl2) =c (Cl-) +c (ClO-) +c (HClO)
8、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 L 0.1 mol/L NH4 NO3溶液中含有氮原子总数为0.2 NA
B.7.8 g Na2 O2与水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A
C.2.8 g CO和N2混合气体中含有质子数为1.4 NA
D.标准状况下,2. 24 L环丙烷中化学键数目为0.9 NA
9、下列有机物中,沸点最高的是
A.甲烷
B.丙烷
C.甲醇
D.丙三醇
10、符合分子式为C6H12,主链为四个碳原子的烯烃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1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与现象相匹配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A | 将石蜡油分解得到的产物直接通入少量溴的CCl4溶液中 | 无明显现象 |
B | 将浓硫酸和蔗糖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少量的 | 气体全部被吸收且溶液紫红色变浅 |
C | 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 | 溶液先变蓝后褪色 |
D | 向 | 无沉淀生成 |
A.A B.B C.C D.D
12、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 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 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滴定管中的液面
D. 称量时,称量物质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出托盘天平的右盘中
13、下列关于营养物质水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和纤维素的通式相同,水解的最终产物也相同,但不是同分异构体
B.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葡萄糖水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
C.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所需的试剂为NaOH溶液、新制的Cu(OH)2 悬浊液
D.蛋白质水解和油脂的皂化反应都是由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14、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键的是( )
A.SO2
B.H2O
C.NaCl
D.HCl
15、根据等电子原理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H3O+和NH3是等电子体,均为三角锥形
B. B3N3H6分子中存在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
C. B3N3H6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
D. CH4和NH4+是等电子体,均为正四面体
16、下列关于有机反应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反应中常说的卤化、硝化、酯化、水化都属于取代反应
B.苯和氯乙烯均能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C.氯乙烯为单体生成氯纶和乳酸为单体生成聚乳酸的反应类型相同
D.乙醇和2,2—二甲基—1—丙醇均能发生消去反应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a2O可用作供氧剂 B. 聚氯乙烯可作为食品保鲜膜
C. 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铁轨 D. 铝槽车可用于稀硝酸的贮运
18、某苯的衍生物,含有两个互为对位的取代基,其分子式为C8H10O,其中不溶解于NaOH溶液的该衍生物的结构式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19、用下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X
| Y
| Z
|
例
| 氧化物
| 化合物
| 纯净物
|
A
| 含氧酸
| 酸
| 化合物
|
B
| 溶液
| 分散系
| 混合物
|
C
| 酸
| 电解质
| 化合物
|
D
| 置换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
| 离子反应
|
A.A B.B C.C D.D
20、25℃和101kPa时,乙烷、乙炔和丙烯组成的混合烃32mL与过量氧气混合并完全燃烧,除去水蒸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总体积缩小了72mL,原混合烃中乙炔的体积分数为( )
A.75% B.50% C.25% D.12.5%
21、已知:2H2O(l)=2H2(g)+O2(g) ΔH=+571.0kJ/mol。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Fe3O4,经热化学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制H2的过程如下:
过程Ⅰ:2Fe3O4(s)=6FeO(s)+O2(g) ΔH=+313.2kJ/mol
过程Ⅱ:……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Ⅰ中每消耗232gFe3O4转移2mol电子
B.过程Ⅱ热化学方程式为:3FeO(s)+H2O(l)=H2(g)+Fe3O4(s) ΔH=-128.9kJ/mol
C.过程Ⅰ、Ⅱ中能量转化的形式依次是:太阳能→化学能→热能
D.铁氧化合物循环制H2具有成本低、产物易分离等优点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反应2Na2SO3(s)+O2(g)= 2Na2SO4(s)能自发进行,则ΔH<0
B. Al2(SO4)3溶液蒸干所得固体产物为Al(OH)3
C. 电解NH4Cl和HCl混合溶液可在阴极生成NCl3
D. 等体积AgCl、AgI饱和清液混合后加入足量AgNO3固体,生成沉淀物质的量n(AgCl)>n(AgI)
23、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合理的是( )
A. Si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
B. 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C. 聚氯乙烯可用于制食品包装袋
D. 漂白粉可用于杀菌消毒
24、某种浓差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碱液室中加入电石渣浆液[主要成分为Ca(OH)2],酸液室通入CO2(以NaCl为支持电解质),产生电能的同时可生产纯碱等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电子由电极M经外电路流向电极N
B.在碱液室可以生成NaHCO3、Na2CO3
C.放电一段时间后,酸液室溶液pH减小,碱液室pH增大
D.Cl-通过阴离子交换膜b移向碱液室,H+通过质子交换膜c移向N极
25、如图所示是某些晶体的结构,它们分别是NaCl、CsCl、干冰、金刚石、石墨结构中的某一部分。
(1)其中代表金刚石的是(填编号字母,下同)____。
(2)其中代表石墨的是____。
(3)其中代表NaCl的是___。
(4)代表CsCl的是___。
(5)代表干冰的是____。
26、有A、B、C、D、E 5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都小于20,其中C、E是金属元素;A和E属同一族,且A为非金属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B和D也属同一族,它们原子最外层的p能级电子数是s能级电子数的两倍。C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等于D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的一半。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____,B是________,E是________(写元素符号)。
(2)写出C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轨道表示式表示D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乙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由乙醇衍生出的部分化工产品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C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
(2)E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其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
(3)由乙醇生产F的化学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4)由乙醇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5)写出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8、铜酸镧是一种反铁磁绝缘体,可由Cu(NO3)2和La(NO3)3为起始原料、水为溶剂、柠檬酸为络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
(1)Cu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
(2)与NO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为___。
(3)柠檬酸(结构简式为)分子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___;1mol柠檬酸分子含σ键数目为___mol。
(4)铜酸镧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写出其化学式:___。
29、25℃时,电离平衡常数:
化学式 | CH3COOH | H2CO3 | HClO |
电离平衡常数 | 1.8×10-5 | K1=4.3×10-7 K2=5.6×10-11 | 3.0×10-8 |
(1)用蒸馏水稀释0.10mol/L的醋酸,则下列各式表示的数值随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的是_____;
A. B.
C.
D.
(2)体积为10mLpH=2的醋酸溶液与一元酸HX分别加水稀释至1000mL,稀释过程pH变化如图,则HX的电离平衡常数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醋酸的平衡常数,稀释后,HX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_____醋酸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0、X、Y、Z、W为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中Y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X | Y |
|
| Z | W |
请回答以下问题:
(1)W在周期表中位置_____;
(2)X和氢能够构成+1价阳离子,其电子式是_____,Y的气态氢化物比Z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高,缘故是_____;
(3)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化合生成M,M的水溶液显酸性的缘故是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①Y和Z可组成一种气态化合物Q,Q能与W的单质在潮湿环境中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②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物Q与Y的单质反应达平衡时有三种气态物质,反应时,每转移4mol电子放热190.0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1、现有下列有机化合物:
A.B.
C.
D.
E.CH2=CHCOOCH=CHCOOCH=CH2
(1)可以看作醇类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2)可以看作酚类的是__________。
(3)可以看作羧酸类的是__________。
(4)可以看作酯类的是__________。
(5)有机物A中含有的官能团有_________种(填数字)。
(6)有机物C中含有的官能团有__________(填结构简式)。
32、比较下列能级的能量大小关系(填“>”“=”或“<”):
(1)2s________4s;
(2)3p________3d;
(3)3d________4s;
(4)4d________5d;
(5)2p________3s;
(6)4d________5f。
33、某兴趣小组为探究NO和Cl2O(Cl2O是酸性氧化物,易溶于水)的性质,将两种气体同时通入水中,实验装置如图:
请回答:
(1)三颈瓶中检测到有2种强酸生成,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2)该实验装置有一处不合理,请指出_____。
34、为了测定某有机物A的结构,做如下实验:
①将2.3g该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0.1molCO2和2.7g水;
②用质谱仪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得到如图1所示的质谱图;
③用核磁共振仪处理该化合物,得到如图2所示图谱,图中三个峰的面积之比是1∶2∶3。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
(2)写出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__。
35、第二代半导体材料[(Ⅲ~Ⅴ)A族化合物]的特殊性能使之成为科学家的研究热点之一。
(1)基态镓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2)N、P、As位于同一主族,基态磷原子的核外共有___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NO的空间构型为______,NH4NO3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与N2O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______(填一种即可)。
(3)Na、Mg、Al三种元素中,按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4)氮化硼、氮化铝、氮化镓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熔点如表所示:
物质 | BN | AlN | GaN |
熔点/℃ | 3 000 | 2 200 | 1 700 |
试从结构的角度分析它们熔点不同的原因______
(5)磷化铝晶胞如图所示,P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若两个铝原子之间的最近距离为d pm,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磷化铝晶体的密度ρ=______g·cm-3。
36、重铬酸钠晶体(Na2Cr2O7·2H2O)俗称红矾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以FeO·Cr2O3、Na2CO3等为原料制备红矾钠的工艺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FeO·Cr2O3中Cr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
(2)写出“煅烧”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填化学式)。
(4)“酸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硫酸也能达到“酸化”目的,选择CO2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称取红矾钠样品1.8000g配成250mL溶液,量取20.00mL于碘量瓶中,加入10mL 2mol·L-1H2SO4和足量碘化钾溶液(铬的还原产物为Cr3+),放于暗处5min,加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0.1000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I2+2S2O32-=2I-+S4O62-),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中平均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25.00mL,则重铬酸钠晶体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设整个过程中其他杂质不参与反应,结果保留4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