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所列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第一电离能小于c的第一电离能
B.d在c的常见单质中燃烧发生黄色火焰,生成白色固体,产物中既含有离子键也含有共价键
C.e与a组成的化合物沸点比水低,原因是水分子之间可形成氢键
D.f元素的基态原子失去4s能级上的所有电子后所形成的离子最稳定
2、三氯化硼的熔点为-107℃,沸点为12.5℃,在其分子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为120°,它能水解,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三氯化硼液态时能导电而固态时不导电 B. 三氯化硼加到水中使溶液的pH升高
C. 三氯化硼分子呈平面三角形,属非极性分子 D. 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
3、A元素的阳离子与B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有关两元素的下列叙述:
①原子半径A>B; ②离子半径A>B ③A的正价与B的负价绝对值一定相等;④ 电负性A<B; ⑤电离能A>B。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A. ①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②③⑤
4、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向经唾液充分作用后的苹果汁中滴入碘化钾检验淀粉的存在
B.可以用热的浓NaOH溶液来区分植物油和矿物油
C.将蔗糖和稀H2SO4加热水解后的液体取出少许,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并加热,有红色沉淀生成,证明其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
D.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丙酮可以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再加水又能溶解
5、用酸性溶液进行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鉴别苯和甲苯
B.鉴别乙烷和乙烯
C.检验中含碳碳双键
D.鉴别和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量的铁在1molCl2中然烧,最终转移电子数为2NA
B.在5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氢原子总数为6NA
C.5NH4NO32HNO3+4N2↑+9H2O反应中,生成28gN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A
D.1L1mol/LNaF溶液中F-的数目为NA
7、Cs为IA族元素,是铯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某些癌症的治疗。下列关于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55
B.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37
C.原子半径:>K
D.的化学性质与K相似
8、常温下,向10mL0.10mol/LCuCl2溶液中滴加0.10mol/LNa2S溶液,滴加过程中-lgc(Cu2+)与Na2S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Ksp(ZnS)>Ksp(CuS)。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两点CuS的溶度积Ksp相等
B.常温下,CuS的溶度积Ksp的数量级为10-36
C.c点溶液中:c(Cl-)>c(Na+)>c(S2-)>c(OH-)>c(H+)
D.闪锌矿(ZnS)遇到硫酸铜溶液可转变为铜蓝(CuS)
9、生活中使用的化纤地毯、三合板等产品,会释放出某种污染空气的气体,该气体是
A.甲醛
B.二氧化硫
C.甲烷
D.乙醇
10、下列关于实验原理或操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纸层析实验中,须将滤纸上的试样点浸入展开剂中
B.可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检验牙膏中存在的甘油
C.从碘水中提取单质碘时,不能用无水乙醇代替CCl4
D.实验室中提纯混有少量乙酸的乙醇,可采用先加生石灰,过滤后再蒸馏的方法
11、常压条件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Ni(s)+4CO(g)⇌Ni(CO)4(g) ΔH<0。
第一阶段:将粗镍与CO反应转化成气态Ni(CO)4;
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0℃制得高纯镍。
已知:①230℃时,K=2×10-5;②将Ni(CO)4的沸点为42.2℃;③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第一阶段,在30℃和50℃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50℃
B.第二阶段,由于反应有可逆性,Ni(CO)4分解率较低
C.增加c(C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D.该反应达到平衡时,v生成[Ni(CO)4]=4v生成(CO)
12、下列关于电子云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电子云是用小黑点的疏密程度来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的概率密度
B.电子云实际上是电子运动形成的类似云一样的图形
C.1s电子云图表明离核越远,电子出现概率密度越小
D.能级不同,电子云的轮廓也不一样
13、电化学腐蚀与防护一直是科研人员的研究热点。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为保护水库的钢铁闸门,常将闸门与电源正极相连
B.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易生铁锈
C.钢柱在水下部分比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更容易腐蚀
D.当搪瓷杯的搪瓷层破损后,仍能防止铁生锈
14、常温下单质硫主要以S8(皇冠形结构)形式存在。加热时,S8会转化为S6、S4、S2等,当温度达到750℃时,硫蒸气主要以S2形式存在(占9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S8转化为S6、S4、S2属于物理变化 B.不论哪种硫分子,完全燃烧时都生成SO3
C.把硫单质在空气中加热到750℃即得S2 D.S8分子中硫原子的杂化方式是sp3杂化
15、达芦那韦对新型冠状病毒有较好的抑制,灭活能力,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达芦那韦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中至少有7个碳原子共平面 B.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C.分子中存在多种官能团,如羟基等 D.是高分子化合物
16、下列过程放出热量的是
A.乙醇燃烧
B.碳酸钙分解
C.化学键断裂
D.干冰升华
17、将适量的铜粉加入FeCl3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Fe3+和Cu2+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已反应的Fe3+和未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之比
A.3:2 B.2:1 C.1:1 D.1:2
18、我国海水制盐具有悠久的历史,所得“盐”的主要成分是
A. NaCl B. KCl
C. Na2SO4 D. NaNO3
19、下列关于晶体的性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晶体的自范性指的是在适宜条件下晶体能够自发地呈现规则的多面体几何外形
B. 晶体的各向异性和对称性是矛盾的
C. 晶体的对称性是微观粒子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必然结果
D. 晶体的各向异性直接取决于微观粒子的排列具有特定的方向性
20、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6.25g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NA
B. 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A
C. 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A个H+
D. 10 g的D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与中子数分别为5NA和4NA
21、CaC2晶体的晶胞结构与NaCl晶体的相似(如图所示),但CaC2晶体中含有的哑铃形C22-的存在,使晶胞沿一个方向拉长(该晶胞为长方体)。下列关于CaC2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个Ca2+周围距离最近且等距离的C22-数目为6
B.6.4gCaC2晶体中含阴离子0.1mol
C.该晶体中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
D.与每个Ca2+距离相等且最近的Ca2+共有12个
22、某旧电器的金属部件中有Zn、Fe、Cu、Ag等金属单质,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后过虑剩余固体中不可能含有
A. Fe B. Ag C. Cu D. Zn
23、铁镁合金是目前已发现的储氢密度较高的储氢材料之一,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黑球代表 Fe,白球代表 Mg)。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铁镁合金的化学式为 Mg2Fe B.晶体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金属键、离子键
C.晶胞中 Fe与 Mg的配位数均为4 D.该晶胞的质量是g
24、四苯基乙烯(TPE)具有诱发发光特性,在光电材料等领域应用前景广泛。TPE可看作乙烯中的氢原子全部被苯基取代的产物,关于TPE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烷烃 B. 都有水生成
C. 能发生加成反应 D. 木炭都表现氧化性
25、下列盐溶液中能发生水解的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不能发生水解的请写上“不发生水解”字样,并说明溶液的酸碱性:
(1)K2CO3 _________,溶液呈_______性;
(2)K2SO4 _________,溶液呈_______性;
(3)CuCl2 _________,溶液呈_______性。
26、从下列有机物中选择合适的答案,将其标号填在空格内:
A.淀粉 B.油脂 C.蛋白质 D.纤维素
(1)鸡蛋清中富含的营养物质是:___;
(2)在人体内不能被消化吸收的是:___;
(3)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___。
27、分子式为C3H6O2的有机物有多种同分异构体,现有其中的四种X、Y、Z、W,它们的分子中均含甲基,将它们分别进行下列实验以鉴别,其实验记录如下:
| NaOH溶液 | 银氨溶液 | 新制Cu(OH)2 | 金属钠 |
X | 中和反应 | 无现象 | 溶解 | 产生氢气 |
Y | 无现象 | 有银镜 | 加热后有砖红色沉淀 | 产生氢气 |
Z | 水解反应 | 有银镜 | 加热后有砖红色沉淀 | 无现象 |
W | 水解反应 | 无现象 | 无现象 | 无现象 |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X的结构简式________, W的系统命名是________.
(2)①Y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子内的脱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Z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MnO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由MnO2制备系列物质的过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MnO2作氧化剂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作催化剂的是_____。
(2)写出上述反应中属于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相同条件下生成等体积的O2,反应③和④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_______。
(4)反应⑤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
(5)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3Cl2+2HgOHg+HgCl2+2Cl2O,若生成8.7gCl2O,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mol
29、我们生活中处处都与化学有密切关系。
(1)洪灾过后,饮用水可用漂白粉消毒。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 [Ca(OH)2]中制取漂白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铁的卤化物、氧化物以及高价铁的含氧酸盐为重要化合物。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请写出FeCl3溶液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如何检验FeCl3腐蚀铜后的溶液是否含Fe3+__________。
(3)在用二氧化氯进行水处理时,ClO2除了杀菌消毒外,还能除去水中的Fe2+和Mn2+。用ClO2氧化除去Mn2+生成ClO2-和Mn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0、(1)第四周期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填名称)它位于第________族;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它有________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其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
(2)已知NH5为离子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________。
(3)某同学根据掌握的知识分析Mg的核外电子排布为。该同学所画的电子排布图违背了________。
(4)在基态 14C原子中,核外存在________对自旋相反的电子。
31、三位科学家因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中的杰出贡献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烯烃复分解反应可示意如图:
(1)丙烯分子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烯烃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1 mol丙烯、1-丁烯和2-丁烯的混合物,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烯烃复分解反应,完全反应后所得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_____。
(3)1 mol丙烯和1-丁烯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烯烃复分解反应,最多可生成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新有机产物。
(4)某烯烃分子式为C6H12,该烯烃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烯烃复分解反应后,并未生成新的物质(不考虑立体异构),则该烯烃的结构简式可能为_____。
32、现有以下物质己烯 ②己烷 ③甲苯 ④环己醇⑤C(CH3)3OH⑥苯甲醇 ⑦苯酚,完成下列填空。(填序号)
(1)上述物质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_______。
(2)上述物质能Na和NaOH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
(3)上述物质能与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
(4)等质量上述烃类物质充分燃烧耗氧量最多的是_________。
33、环己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实验室制备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Ⅰ.环己烯的制备与提纯
(1)原料环己醇中若含苯酚杂质,检验试剂为__________,现象为____________。
(2)操作1的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去)。
①烧瓶A中进行的可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浓硫酸也可作该反应的催化剂,选择FeCl3·6H2O而不用浓硫酸的原因为___________(填序号)。
a.浓硫酸易使原料炭化并产生SO2
b.FeCl3·6H2O污染小、可循环使用,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c.同等条件下,用FeCl3·6H2O比浓硫酸的平衡转化率高
②仪器B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2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环己烯含量的测定
在一定条件下,向a g环己烯样品中加入定量制得的b mol Br2,与环己烯充分反应后,剩余的Br2与足量KI作用生成I2,用c mol·L-1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V mL(以上数据均已扣除干扰因素)。
测定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如下:
①Br2+→
②Br2+2KI=I2+2KBr
③I2+2Na2S2O3=2NaI+Na2S4O6
(4)滴定所用指示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样品中环己烯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5)下列情况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样品中含有苯酚杂质
b.在测定过程中部分环己烯挥发
c.Na2S2O3标准溶液部分被氧化
34、将4.88g含有C、H、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装入元素分析装置中, 通入足量的O2使其完全燃烧, 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管A和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B。测得A管质量增加了2.16g, B管质量增加了12.32g。已知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计算: (要写出计算过程)
(1)4.88g该有机物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质量______。
(2)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______。
(3)如果该有机物分子中存在1个苯环和1个侧链, 试写出它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
35、已知X、Y、Z、W、M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X与W、M形成的化合物XW2、XM4均为重要的溶剂,25℃时,浓度均为0.1moL·L-1的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的pH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
(2)W可与Z形成化合物Z2W2,写出该物质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一个能说明W与M非金属性强弱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Z的单质可以与X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和黑色固体单质,若每转移1mol电子,恢复至室温时该反应放出Q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M的单质为有毒气体,且在工业上用途广泛,常用Y的简单氢化物检验其运输管道是否漏气,漏气时的现象为产生白烟,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
36、氢能被视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开发新型储氢材料是氢能利用的重要研究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化合物A(H3BNH3)是一种潜在的储氢材料,可由六元环状物质(HB=NH)3通过如下反应制得:3CH4+2(HB=NH)3+6H2O=3CO2+6H3BNH3。
(1)基态B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B、C、N、O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CH4、NH3、CO2的键角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
Ⅱ.氢气的安全贮存和运输是氢能应用的关键。
(1)印度尼赫鲁先进科学研究中心的Datta和Pati等人借助ADF软件对一种新型环烯类储氢材料(C16S8)进行研究,从理论角度证明这种材料的分子呈平面结构(如图),每个杂环平面上下两侧最多可吸附10个H2分子。
①S的基态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其原子轨道呈_____形。
②C16S8与H2微粒间的作用力是_____。
③C16S8分子中C原子和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分别为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