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期元素 X、Y、Z、W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 Y 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X |
|
Y | Z |
| W |
A.原子半径:Y<Z<W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
C.W 的最高价氧化物与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X 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能与 Y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发生反应
2、根据下列有关实验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3、下列过程只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
A.晶体硅熔化
B.碘升华
C.熔融Al2O3
D.NaCl溶于水
4、某单炔烃加氢后产物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CH3)CH(C2H5)2,此炔烃可能的结构有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3
B.分子式为C4H10O属于醇类的有机物有4种
C.分子式为C2H4O2和C3H6O2的有机物一定互为同系物
D. 名称为丙酸甲酯
6、下列关于常见物质的应用中,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硅可做电脑芯片
B. 漂白粉可用作食品的漂白剂
C. 烧碱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 小苏打可作发酵粉
7、已知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结构示意图中x=4
B.该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
C.该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
D.该原子结构中共有5个能级上填充有电子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石油的分馏、煤的液化和气化均属于物理变化
B. 石油裂解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乙烯、丙烯等短链气态不饱和烃
C. 乙炔能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可得到氯乙烯
D. 乙烯可用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催熟剂
9、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O(g)+ 4H2 (g)⇌CH3CH2OH(g)+H2O(g)。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体系的压强不变
B.反应体系中乙醇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10、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再加入下列固体粉末:①FeCl2;②Fe2O3;③Zn;④KNO3。铜粉可溶解的是(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1、下列离子方程式或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 NaHSO3溶液呈酸性:NaHSO3=Na++H++SO32—
B.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少量CO2:SiO32—+CO2+H2O=H2SiO3↓+CO32—
C. 工业制漂白粉的反应:Cl2+2OH﹣=ClO﹣+Cl﹣+H2O
D. 在Na2S2O3溶液中滴加稀硝酸:2H++S2O32—=S↓+SO2↑+H2O
12、下列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 冰雪消融 B. 百炼成钢 C. 火烧连营 D. 蜡炬成灰
13、科学家研制出的八硝基立方烷(结构如图所示,碳原子未画出)是一种新型高能炸药,爆炸分解得到无毒、稳定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分子中C、N间形成非极性键 B. 1 mol该分子中含8 mol二氧化氮
C. 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 该物质爆炸产物是NO2、CO2、H2O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多电子原子中,p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
B.电子在3PX与3PZ轨道上的运动状态不相同
C.N原子的电子排布违背了泡利不相容原理
D.B原子由时,由基态转化为激发态,形成发射光谱
15、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A.氨气 B.酒精 C.食盐水 D.氯化氢
16、环已基苯()常用作高沸点溶剂和渗透剂,可用于有机合成。下列关于环己基苯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芳香烃 B.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C.可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 D.一氯代物有7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17、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10mol CO和一定量的H2S混合加热并达到下列平衡:CO(g)+H2S(g) COS(g)+H2(g) K=1,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H2S的转化率之比为1∶1
B.达平衡后H2S的体积分数为4%
C.升高温度,COS浓度减小,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D.恒温下向平衡体系中再加入CO、H2S、COS、H2各1mol,平衡不移动
18、已知CsCl晶体的密度为ρg·cm-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相邻的两个Cs+的核间距为acm,CsCl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CsCl的摩尔质量可以表示为( )
A.g·mol-1 B.
g·mol-1
C.g·mol-1 D.
g·mol-1
19、Cu2(OH)2CO3是孔雀石的主要成分。Cu2(OH)2CO3属于
A. 酸 B. 碱 C. 盐 D. 氧化物
20、向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H2
B.A点溶液中的溶质为Fe(NO3)3和H2SO4
C.原混合酸中NO3-物质的量为0.2 mol
D.原混合酸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1
21、(CH3)2CHCH2OH是某有机物的加氢还原产物,该有机物可能是( )
A.乙醛的同系物
B.丙醛的同分异构体
C.CH2=C(CH3)CHO
D.CH3CH2COCH3
22、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的
所含分子数为
B.14g丁烯所含碳原子数是14g乙烯所含碳原子数的2倍
C.30g正丁烷和28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
D.所含离子总数为
2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A | 向久置的Na2SO3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部分沉淀溶解 | 部分Na2SO3被氧化 |
B | 向蓝色石蕊试纸上滴加新制氯水,试纸边缘呈红色,中间为白色 | 氯水既有酸性又有还原性 |
C | 取5mL0.1mol•L−1KI溶液,加入1mL0.1mol•L−1FeCl3溶液,萃取分液后,向水层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 | Fe3+与I-所发生的反应为可逆逆反应 |
D | 向盛有5mL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等浓度的Na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几滴NaI溶液有黄色沉淀产生 | Ksp(AgCl)>Ksp(AgI) |
A.A
B.B
C.C
D.D
24、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B.A、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
C.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 A的同时生成3mol B
D.2υ正(B)= 3υ逆(C)
25、如图所示,A、B、C三个装置中的烧杯分别盛有足量的CuCl2溶液。
(1)A、B、C三个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________(填标号)。
(2)A池中Zn极发生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Cu是________极,该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池中Pt是____极,该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 B池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阴离子向________(C、Pt)极移动。
(4)C池中Cu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反应过程中,溶液浓度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6、无水氯化铝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已知:
Al2O3(s)+3C(s)=2Al(s)+3CO(g) ΔH1=+1344.1kJ ·mol-1
2AlCl3(g)=2Al(s)+3Cl2(g) ΔH2=+1169.2kJ ·mol-1
由Al2O3、C和Cl2反应生成AlCl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7、盐酸、醋酸和氨水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物质,某校实验小组利用浓盐酸、冰醋酸和浓氨水分别配制了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三种溶液各100 mL并进行相关实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上述三种溶液的过程中会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
(2)25℃时,利用pH试纸测得0.1 mol·L-1醋酸溶液的pH约为3,则可以估算出醋酸的电离常数约为__________________;向10 mL此溶液中加入少量冰醋酸,忽略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和体积的微小变化,溶液中的值将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无法确定”)。
(3)将浓度均为0.1 mol·L-1的盐酸和氨水等体积混合,则:
①所得混合溶液显_______性(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原因是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所得混合溶液中所有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25 ℃时,使用pH计测得此混合溶液的pH为a,则混合溶液中c(NH )=__________________mol·L-1(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混合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忽略不计)。
28、根据问题填空:
(1)某烃A的蒸气密度是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64倍,则A的分子式可能为_______,若A中含有6个甲基,但不可能是烯烃与氢气的加成产物,则A的结构简式_______。
(2)已知1mol烃B中所含电子总数为42NA,且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5:1,则其分子式为_______,在它的同分异构体中,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是_______(写结构简式)。
29、Ⅰ.按要求作答。
(1)写出H2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
(2)写出FeCl3溶液发生水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写出Na2CO3溶液的电荷守恒:___________。
(4)写出NaHCO3溶液的质子守恒:___________。
Ⅱ.在一定温度下,向冰醋酸中加水稀释,溶液导电能力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5)“O”点时液体不能导电,说明醋酸中___________离子键(填“含有”或“不含”)。
(6)a、b、c三点醋酸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c(H+)最大的是___________。
(7)若实验测得c点处溶液中c(CH3COOH)=0.1mol·L-1,c(CH3COO-)=0.001mol·L-1,则该条件下CH3COOH的电离常数Ka=___________。
(8)在稀释过程中,随着醋酸浓度的降低,下列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量是___________。
A.c(H+)
B.H+个数
C.CH3COOH分子数
D.
30、有下列六种物质的溶液:①NaCl ②NH4Cl ③Na2CO3 ④Al2(SO4)3 ⑤CH3COOH ⑥NaHCO3
(1)25℃时,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0.1mol·L-1②溶液的酸碱性原因:__________ ;
(2)常温下,0.1mol/L的③和⑥溶液中微粒(含离子和分子)的种类是否相同:_______ (填“相同”或“不相同”);
(3)将④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最终得到的物质是________ (填化学式);
(4)常温下 0.1 mol/L⑤溶液加水稀释至中性的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据一定变大的是_______。
A.c(H+) B.c(OH-) C. D.c(H+)·c(OH-)
31、研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平衡能了解它的存在形式。
(1)常温下,向100mL0.01mol•L-1HA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02mol•L-1MOH溶液,所得溶液的pH随MOH溶液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①常温下,0.01mol•L-1H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______mol•L-1。
②X点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③K点时,溶液中c(H+)+c(M+)–c(OH-)=______mol•L-1。
(2) 25℃时,几种离子开始沉淀时的pH如下表:
离子 | Fe2+ | Cu2+ | Mg2+ |
pH | 7.6 | 5.2 | 10.4 |
当向含相同浓度Cu2+、Mg2+、Fe2+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______先沉淀(填离子符号),要使0.3mol·L-1硫酸铜溶液中Cu2+沉淀较为完全(当Cu2+浓度降至10-5 mol·L-1时),则应向溶液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pH为______(KspCu(OH)2=1×10-21)
32、(1)下列现象和应用与电子跃迁无关的是______。
A.激光 B.焰色反应 C.燃烧放热 D.原子光谱 E.霓虹灯 F.石墨导电
(2)第三周期部分元素氟化物的熔点见下表:
氟化物 | NaF | MgF2 | SiF4 |
熔点/K | 1266 | 1534 | 183 |
解释表中氟化物熔点差异的原因:______。
(3)人工模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有研究表明,化合物X可用于研究模拟酶,当其结合或Cu(I)(I表示化合价为+1)时,分别形成a和b:
分析a和b中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化学键和分子间相互作用),试指出其不同点: a中含______ ,b中含______。(用“氢键”、“配位键”、“极性键”、“非极性键”等填空)
3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乙烯,并用来验证乙烯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其中B中盛放的是溴水,C中盛放的是酸性KMnO4溶液。
(1)写出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C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这两种现象可以证明乙烯是_____________。(填“饱和烃”或“不饱和烃”)
(3)写出B瓶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备更加清洁、便于应用、制造成本低和效率高等显著优点。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材料的晶胞如图所示。
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化学式为______;该晶胞中,与I﹣紧邻的I﹣个数为__________。
(2)金属钼晶体中的原子堆积方式如图所示,若晶体钼的密度为ρ g·cm-3,钼原子半径为r pm,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M表示钼的相对原子质量,则钼晶胞中原子的空间利用率为________(用含有ρ、r、NA、M的代数式表示)。
(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测定有多种方法,X﹣射线衍射法就是其中的一种。通过对碲化锌晶体的X﹣射线衍射图像分析,可以得出其晶胞如图 所示。若晶体中 Te 呈立方面心最密堆积方式排列,Te 的原子半径为 a pm,晶体的密度为 ρ g·cm-3,碲化锌的摩尔质量为193g· mol-1 ,则阿伏加德罗常数 NA= _________mol-1 (列计算式表达)
(4)氮化钛的晶胞如图1所示,图2是氮化钛的晶胞截面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氮化钛的摩尔质量为62 g· mol-1,氮化钛晶体密度为d g·cm-3,计算氮化钛晶胞中N原子半径为_________ pm。
35、大气污染是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福利和环境的现象。大气污染物的有效去除和资源的充分利用是化学造福人类的重要研究课题。
(1)汽车尾气中的CO、NOx、碳氢化合物是大气污染物。
①使用稀土等催化剂能将CO、NOx转化成无毒物质。
已知:N2(g)+O2(g)=2NO(g) △H1=a kJ/mol
2C(s)+O2(g)=2CO(g) △H2=b kJ/mol
C(s)+O2(g)=CO2(g) △H3= c kJ/mol
写出NO(g)与CO(g)催化转化成N2(g)和CO2(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汽车尾气中常含有NO,是因为高温下N2和O2发生反应,N2(g)+O2(g)⇌2NO(g)。
①如图是在T1、T2两种不同温度下,一定量的NO发生分解过程中N2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N2(g)+O2(g)⇌2NO(g)为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2000℃时,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N2与5 mol O2,达到平衡后NO的物质的量为2mol,则此刻反应的平衡常数K= ___。该温度下,若开始时向上述容器中充入N2与O2均为1 mol,则达到平衡后N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3)O3、醛类、PAN(过氧硝酸乙酰)等污染物气体和颗粒物所形成的烟买称为光化学烟雾。来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模拟光化学烟雾的形成,用紫外线照射装在密闭容器内的被污染空气样品,所得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A. O3具有强氧化性
B.200 min左右O3生成PAN的反应速率最快
C.二次污染物只有醛类物质
D.NO的消失速率比烃类快
(4)TiO2在紫外线照射下会使空气中的某些分子产生活性自由基OH,OH能将NO、NO2氧化,如图所示,OH与NO2的反应为NO2+OH=HNO3。请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写出OH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如图所示的装置能吸收和转化NO2、NO和SO2。
则阳极区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产生的可以用于吸收NO2。
36、已知25℃时,二元酸H2C2O4的pKa1、pKa2(pK=-lgK)依次为1.23、4.19,氨水的pKb为4.75。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0.1mol·L-1NH4HC2O4溶液中c(H+)、c(OH-)、c()、c(
)四种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_____。
(2)写出NaHC2O4溶液中的电荷守恒:_____。
(3)判断NaHC2O4溶液显_____性(填酸或中或碱),请计算说明理由:_____。
(4)0.1mol·L-1H2C2O4溶液用NaOH溶液滴定至pH=4.19。请判断c()_____c(
)(填等于或大于或小于)
(5)0.1mol·L-1H2C2O4溶液用氨水滴定至pH=7.0时:c()、c(
)、c(
)三者之间的关系用一等式来表示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