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加州 Livermore国家实验室物理学家Choong—Shik和他的同事们,在40Gpa的高压容器中, 用Nd:YbLiF4激光器将液态二氧化碳加热到1800K,二氧化碳转化为与石英具有相似结构的晶体。估计该晶体可能具有的结构或性质是( )
A.该晶体仍属于分子晶体 B.硬度与金刚石相近 C.熔点较低 D.硬度较小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利用太阳能在催化剂参与下分解水制氢是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绿色化学
B. 煤制煤气是化学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
C. 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可以区分乙醇和乙酸乙酯
D. 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
3、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HCl气体,另一个盛有H2和O2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不相同的( )
A.原子数 B.物质的量 C.密度 D.分子数
4、能正确表示蛋白质分子由简到繁的结构层次的一组数字是( )
①氨基酸
②C、H、O、N等元素
③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
④多肽
⑤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②①③⑤④ D.②①③④⑤
5、下列关于炔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中的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直线上
B.分子中碳碳三键中的三个键的性质完全相同
C.分子组成符合CnH2n—2(n≥2)的链烃一定是炔烃
D.随着碳原子数增加,分子中碳的质量分数逐渐降低
6、下列变化不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①③
7、扎那米韦(分子结构如图)是治流感的药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2H19N4O7
B.该物质能使溴水褪色
C.一定条件下,该物质能发生消去反应
D.一定条件下,该物质能发生缩聚反应
8、氮族元素氢化物RH3(NH3、PH3、AsH3)的某种性质随R的核电荷数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Y轴可表示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
B.稳定性
C.沸点
D.R-H键长
9、一定条件下,物质的量均为0.3mol的X(g)与Y(g)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Y(g)2Z(g),ΔH=-a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一段时间后,X与Y的物质的量之比仍为1:1
B.达到平衡时,反应放出0.1akJ的热量
C.达到平衡后,向平衡体系中充入稀有气体,正反应速率不发生变化
D.X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
10、工业上可由苯和丙烯合成异丙苯:+CH3CH=CH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异丙苯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内
B.异丙苯分子的一溴代物共有5种
C.可以用溴水鉴别异丙苯和丙烯
D.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11、根据下列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数据,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物质 | NaCl | MgCl2 | AlCl3 | SiCl4 | 单质B |
熔点/℃ | 810 | 710 | 190 | -68 | 2 300 |
沸点/℃ | 1 465 | 1 418 | 182.7 | 57 | 2 500 |
注:AlCl3熔点在2.02×105 Pa条件下测定。
A. SiCl4是分子晶体 B. 单质B是原子晶体
C. AlCl3加热能升华 D. MgCl2所含离子键的强度比NaCl大
12、分子式为C7H6Cl2的芳香族化合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体)
A.6种
B.9种
C.10 种
D.12 种
13、金属的腐蚀除化学腐蚀和普通的电化学腐蚀外,还有“氧浓差腐蚀”,如在管道或缝隙等处的不同部位氧的浓度不同,在氧浓度低的部位是原电池的负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纯铁的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
B. 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3e﹣=Fe3﹢
C. 海轮在浸水部位镶一些铜锭可起到抗腐蚀作用
D. 在图示氧浓差腐蚀中,M极处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14、某学习小组欲根据侯德榜制碱的原理制备少量纯碱。下列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和相关解释或说明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步骤 | 制备NH3 | 制备NaHCO3 | 分离NaHCO3 | 煅烧NaHCO3 |
实验装置 | ||||
解释或说明 | 试剂X可选择NH4Cl | 从a口通入足量NH3,再从b口通入足量CO2,可增大产品的产率 | 该装置可用于分 离NaHCO3 | 无水CuSO4的作用是检验NaHCO3是否完全分解 |
A.A B.B C.C D.D
1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标准状况下,33.6 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A
B. 常温常压下,7.0 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NA
C. 50 mL 18.4 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的数目为0.46NA
D. 某密闭容器盛有0.1mol N2和0.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A
16、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B.
C.CO
D.
17、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mol 葡萄糖分子含有的羟基数目为6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Cl2溶于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l-数为0.1NA
C.100g 46%的乙醇溶液中,含H-O键的数目为NA
D.7 g CO(NH2)2与23 g乙酸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总数为2NA
18、铁锅用水清洗放置后出现红褐色的锈斑,在此变化过程中不发生的反应是
A. Fe-3e-= Fe3+ B. O2+2H2O+4e-=4OH-
C. 4Fe(OH)2+O2+2H2O=4Fe(OH)3 D. 2Fe+O2+2H2O=2Fe(OH)2
19、实验室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称量时,应在两边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大小的滤纸,将NaOH固体放在滤纸上称量
B.在烧杯中溶解NaOH固体后,必须立即将所得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
C.定容时,俯视操作会使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
D.摇匀操作后,发现凹液面略低于刻度线,需用胶头滴管补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20、以下不是以石油、煤和天然气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材料是
A.陶瓷 B.塑料 C.合成纤维 D.合成橡胶
21、下列各物质的物理性质,判断构成固体的微粒问以范德华力结合的是( )
A.氮化铝,黄色晶体,熔点2200℃,熔融态不导电
B.溴化铝,无色晶体,熔点98℃,熔融态不导电
C.五氟化钒,无色晶体,熔点19.5℃,易溶于乙醇、丙酮中
D.溴化钾,无色晶体,熔融时或溶于水时能导电
22、化合物是一种药物合成中间体,可由化合物X制得。下列有关化合物X、Y的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分子式为
B.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C.Y分子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加成反应
D.最多可与
反应
23、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SiF4和 CO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
B.此图错误,违背了泡利原理
C.凡中心原子采取sp3 杂化的分子,其 VSEPR 模型都是四面体
D.SO2为 V 形的极性分子
24、将0.2mol/L的醋酸钠溶液10mL与0.1mol/L盐酸10mL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有关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Na+)+c(H+)=c(CH3COO-)+c(Cl-)+c(OH-)
B.c(CH3COOH)>c(Cl-)>c(Ac-)>c(H+)
C.c(CH3COO-)>c(Cl-)>c(CH3COOH)>c(H+)
D.c(CH3COO-)=c(Cl-)=c(CH3COOH)>c(H+)
25、X、Y、Z三种气体都能对大气造成污染,在工业上都可以用碱液吸收。已知X是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之一,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Y是一种单质,它的水溶液具有漂白作用;Z是硝酸工业和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之一,能与水反应。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X溶于雨水,形成酸雨_____________________;
(2)Y与NaOH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Z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乙烯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它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的分子式___,结构简式___。
(2)鉴别甲烷和乙烯的试剂是___(填序号)。
A.稀硫酸 B.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C.水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下列物质中,可以通过乙烯加成反应得到的是___(填序号)。
A.CH3CH3 B.CH3CHCl2 C.CH3CH2OH D.CH3CH2Br
(4)已知乙醇能和氧气在铜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醛(CH3CHO和H2O),2CH3CHO+O22CH3COOH。若以乙烯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工业上以乙烯为原料可以生产一种重要的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反应类型是___。
27、I.用“>”或“<”填空:
(1)键长:N-N_____N=N (2)键能:2E(C-C)_____E(C=C)
(3)键角:CO2_____SO2; (4)键的极性:C-H_____N-H。
II.指出下列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及分子的空间构型。
(1) CO2中的C________杂化,空间构型________;
(2) SiF4中的Si________杂化,空间构型________;
(3) PH3中的P________杂化,空间构型________;
(4) NO2ˉ中的N________杂化,空间构型________。
28、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铝②Al2O3③氢氧化铁④胆矾⑤稀盐酸⑥氨水⑦小苏打溶液⑧CO2⑨乙醇⑩淀粉溶液
(1)以上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有___;
(2)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
(3)以上物质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有___;
(4)以上物质中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的有___;
(5)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有___。
29、电子云上面的黑点表示的是_______。
30、在密闭容器内使3molH2和1molN2混合发生下列反应:3H2+N22NH3 △H<0(下列空格选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不”)
(1)当达到平衡时,保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平衡将_______移动。
(2)当达到平衡时,充入Ar气,并保持体积不变,平衡将_______移动。
(3)当达到平衡时,充入Ar气,并保持压强不变,平衡将______移动。
(4)当达到平衡时,充入N2并保持体积不变,平衡将________移动。
31、有机物具有广泛的用途。现有下列 5 种有机物:①甲苯、②苯酚、③甲醛、④油脂、⑤纤维素。请回答:
(1)制造肥皂的主要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用于配制福尔马林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可用于纺织工业的是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可用于制造酚醛树脂。
(5)能用于制造烈性炸药 TNT 的是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32、已知:2H2(g)+O2(g)=2H2O(l) △H=-571.6kJ/mol;2H2(g)+O2(g)=2H2O(g) △H=-483.6kJ/mol;CH4(g)+2O2(g)=2H2O(l)+CO2(g) △H=-890kJ/mol
常温下,取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33.6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730.8kJ,试求混合气体中甲烷和氢气体积比___。
33、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量筒量取50mL0.50mol/L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温度;
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0.55mol/L NaOH溶液,并用另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
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最高温度。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已知生成lmol液态水的反应热为-57.3kJ/mol)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稀氨水分别和 1L1mol/L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H1、∆H2、∆H3,则∆H1、∆H2、∆H3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 起始温度 | 终止温度 | |
盐酸 | 氢氧化钠溶液 | 混合溶液 | |
1 | 20.0 | 20.2 | 23.2 |
2 | 20.2 | 20.4 | 23.4 |
3 | 20.4 | 20.6 | 23.6 |
4 | 20.1 | 20.3 | 26.9 |
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
(5)利用简易量热计测量室温下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反应的反应热,下列措施不能提高实验精度的是_______
A.利用移液管(精确至0.01 mL)代替量筒(精确至0.1 mL)量取反应液
B.快速将两溶液混合,匀速搅拌并记录最高温度
C.在内、外筒之间填充隔热物质,防止热量损失
D.用量程为500℃的温度计代替量程为100℃的温度
34、(1)常温下,将1 mL pH=1的H2SO4溶液加水稀释到100 mL,稀释后的溶液中c(H+):c(OH-)=_____。
(2)某温度时,测得0.01 mol·L-1的NaOH溶液的pH为11,则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____。该温度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25 ℃。
(3)常温下,设pH=5的H2SO4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c1;pH=5的Al2(SO4)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c2,则c1/c2=________。
(4)常温下,pH=13的Ba(OH)2溶液a L与pH=3的H2SO4溶液b L混合(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若所得混合溶液呈中性,则a∶b=________。
若所得混合溶液pH=12,则a∶b=________。
35、氨作为重要化工原料,被大量应用于工业生产。氨在不同催化剂条件下可发生下列两个反应:
反应Ⅰ:4NH3(g)+5O2(g)4NO(g)+6H2O(g)ΔH1=-905.0kJ·mol-1
反应Ⅱ:4NH3(g)+3O2(g)2N2(g)+6H2O(g)ΔH2=-1266.6kJ·mol-1
(1)写出NO分解生成N2与O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
(2)反应Ⅰ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容器内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如表:
浓度 时间 | |||
第0min | 0.8 | 1.6 | 0 |
第2min | 0.3 | 0.975 | 0.5 |
第3min | 0.3 | 0.975 | 0.5 |
第4min | 0.7 | 1.475 | 0.1 |
①反应从开始到第2min时,v(H2O)=___。
②在第3min时,改变的反应条件可能是___(填序号)。
a.使用催化剂 b.减小压强 c.升高温度 d.增加O2的浓度
③.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填序号)。
a.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b.单位时间内消耗nmolNO的同时消耗nmolNH3
c.百分含量w(NH3)=w(NO)
d.反应速率v(NH3)﹕v(O2)﹕v(NO)﹕v(H2O)=4﹕5﹕4﹕6
(3)若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8molNH3(g)和6molO2(g),发生反应Ⅱ。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在相同时间内测得c(N2)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在T1℃下,NH3的平衡转化率为___。图中a、c两点对应的容器内部压强pa___pc(填“>”“<”或“=”)。
36、氮化钛是一种新型功能性材料,它可由钛粉和氮气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制备。
(1)基态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1 mol N2中含有________molσ键。
(2)钛也可与C、O等元素形成二元化合物,C、N、O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3)氮化钛也可由钛酸四丁酯[Ti(OC4H9)4]为原料进行制备,钛酸四丁酯结构如图1。其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该配合物中的配位原子为________。
(4)有一种氮化钛晶体的晶胞如图2所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