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 C2H5OH(l)+3O2(g)=2CO2(g)+3H2O (l) ΔH1
② H2(g)+1/2O2(g)=H2O(l) ΔH2
③ CO(g)+1/2O2(g)=CO2(g) ΔH3
则反应 2CO(g)+4H2(g)=H2O(l)+C2H5OH(l)的 ΔH 为:
A.2ΔH3+3ΔH2-ΔH1 B.ΔH1-2ΔH3-4ΔH2
C.2ΔH3+4ΔH2+ΔH1 D.2ΔH3+4ΔH2-ΔH1
2、我国科学家以MoS2为催化剂,在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实现常温电催化合成氨,其反应历程与相对能量模拟计算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Li2SO4溶液利于MoS2对N2的活化
B.两种电解质溶液环境下从N2→NH3的焓变不同
C.MoS2(Li2SO4溶液)将反应决速步(*N2→*N2H)的能量降低
D.N2的活化是N≡N键的断裂与N—H键形成的过程
3、某些芳香族化合物的分子式均为C7H8O,其中与FeCl3溶液混合后,显紫色和不显紫色的种类分别为( )
A. 3种和1种 B. 4种和1种 C. 2种和2种 D. 3种和2种
4、下列说法中,不符合ⅦA族元素性质特征的是
A.易形成-1价离子 B.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C.从上到下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D.从上到下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稳定性:HCl<HBr
B.氯化钠和冰熔化时,化学键都被破坏
C.H2O2是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D.NaOH、NH4Cl、H2SO4在水中均能电离出离子,它们都是离子化合物
6、下图表示在催化剂作用下将X和Y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Z,W是中间产物(R1、R2均为烃基)。
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①属于加成反应 B.1 mol W最多可与3 mol NaOH反应
C.X、Y、W、Z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D.可用溴水或FeCl3溶液鉴别出X和W
7、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 |
A | 苯和溴水混合后加入铁粉 | 制溴苯 |
B | 乙醇与重铬酸钾(K2Cr2O7)酸性溶液混合 | 验证乙醇具有还原性 |
C | 蔗糖溶液加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加新制备的Cu(OH)2,加热 | 证明蔗糖水解后产生葡萄糖 |
D | 向纯碱中滴加醋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苯酚钠浓溶液 | 证明酸性:醋酸>碳酸>苯酚 |
A. A B. B C. C D. D
8、工业制备合成氨原料气过程中存在反应:CO(g)+H2O(g) CO2(g)+H2(g) △H=-41kJ·mo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B.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
C.反应中生成22.4LH2(g),放出41kJ热量
D.反应中消耗1mol CO(g),放出41kJ热量
9、向纯水中加入少量 固体,当温度不变时,则该溶液中
A.水电离出的 减小
B. 与
的乘积增大
C. 减小
D. 增大
10、印刷线路板废液(主要成分有Cu2+、Fe2+、Fe3+、H+、Cl-),可用来制备碱式碳酸铜,过程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A的离子方程式为:10Fe2++2ClO3-+12H+=10Fe3++Cl2↑+6H2O
B.铜在空气中被腐蚀得到铜锈,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C.NaClO3和Na2CO3中心原子杂化类型均为sp3杂化
D.试剂X可为CuO,主要作用是通过调节pH值把Fe2+转化为Fe(OH)3过滤除去
11、下列各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HCO3-+H2O H3O++CO32-
B.CH3COO-+H2OCH3COOH+OH-
C.PO43-+H3O+ HPO42-+H2O
D.H2O+H2OH3O++OH-
12、下列试剂中不能使淀粉-KI试纸变色的是:
A.AgNO3溶液 B.溴水 C.FeCl3溶液 D.SO2气体
13、三氯化氮(NCl3)是一种淡黄色的油状液体,其分子空间构型与NH3相似。则下面对于NCl3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是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 B.它的挥发性比PBr3要小
C.它还能再以配位键与H+结合 D.Cl—N—Cl的键角是120º
14、60年代美国化学家鲍林提出了一个经验规则:设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nROm,其中(m-n)为非羟基(-OH)氧原子数,鲍林认为含氧酸的强弱与非羟基氧原子数(m-n)的关系见下表
m-n | 0 | 1 | 2 | 3 |
含氧酸强度 | 弱酸 | 中强 | 强 | 很强 |
实例 | HClO | H3PO4 | HNO3 | HClO4 |
由此判断下列含氧酸酸性最强的是
A. H3AsO4 B. H2CrO4 C. HMnO4 D. H2SeO4
15、某烯烃与H2 加成后的产物是,则该烯烃的结构式可能有( )
A.1 种 B.2 种 C.3 种 D.4 种
16、下列属于碱的是( )
A. MgO B. Ca(OH)2 C. H2O D. Na2CO3
17、下列实验中的现象与结论不对应的是( )
选项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在盛番茄汁的玻璃杯中加入适量植物油,充分搅拌、静置 | 上层液体颜色比下层液体深 | 番茄色素在植物油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 |
B. | 将苯乙烯滴入溴水中,振荡、静置 | 溴水褪色 | 溴与苯乙烯发生加成反应 |
C. |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并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向混合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 | 无砖红色沉淀 | 蔗糖未水解 |
D. | 将浸透石蜡油的石棉放置在硬质试管底部,加入少量碎瓷片并加强热,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石蜡油分解生成了不饱和烃 |
A. A B. B C. C D. D
18、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2S和NF3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 )
A.直线形;三角锥形 B.V形;三角锥形
C.直线形;平面三角形 D.V形;平面三角形
19、对于平衡体系mA(g)+nB(g) pC(g)+qD(g) ΔH<0。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若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此时A的浓度为原来的2.1倍,则m+n<p+q
B.若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
C.若m+n=p+q,则往含有a mol气体的平衡体系中再加入a mol的B,达到新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等于2a
D.若温度不变时压强增大到原来的2倍,达到新平衡时,总体积一定比原来的要小
20、以下能级符号错误的是 ( )
A. 5p B. 7s C. 2f D. 4d
21、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将某纯净固体试样完全溶于盐酸,产生的气体能使品红试液褪色,加热后又变红,固体试样中一定存在SO32-
B.将某纯净固体试样加水溶解,加入NaOH溶液,微热,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固体试样中一定有NH4+
C.将某纯净固体试样加水溶解,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试样中一定有SO42-
D.将某纯净固体试样完全溶于盐酸,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血红色,试样中一定有Fe元素
22、常温下某同学将一定量的NO2充入注射器中后封口,测得拉伸和压缩注射器的活塞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2NO2(红棕色) N2O4(无色) △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能说明勒夏特列原理
B.d点:v(正) >v(逆)
C.c点c(NO2)比a 点小
D.若注射器绝热,则Kb>Kc
2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和水反应:
B.HNO3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
C.稀盐酸和CaCO3反应:
D.FeCl3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
24、500℃时,在四个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O2(g) + SO2(g) SO3(g)+ NO(g)。有关物质起始时的物质的量数据如下表所示:
容器 | 起始时物质的量/mol | |||
NO2 | SO2 | SO3 | NO | |
甲 | 0.1 | 0.1 | 0 | 0 |
乙 | 0.15 | 0.05 | 0.05 | 0.05 |
丙 | 0 | 0 | 0.2 | 0.2 |
丁 | 0.1 | 0.2 | 0 | 0 |
已知甲容器达到平衡时容器中c(SO3)=0.01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温至700℃,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为,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达平衡时,容器丙中c(SO2)是容器甲的2倍
C.达平衡时,容器丁中c(NO)与乙容器中相同
D.保持温度不变容器甲达到平衡时再充入SO2(g)和SO3(g)各0.02mol,此时v(正)>v(逆)
25、氢气在工业合成中应用广泛。
(1)通过下列反应可以制备甲醇:
①CO(g)+2H2(g)=CH3OH(g) ΔH=-90.8kJ·mol-1。
②CO2(g)+H2(g)=CO(g)+H2O(g) ΔH=+41.3kJ·mol-1。
请写出由CO2和H2制取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___。
26、(1)在第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__,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
(2)在元素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四周期元素中,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最多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______,元素符号________________.
(4)写出34Se的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在元素周期表位置________________。
27、(1)已知:25℃时,H2SO3的电离常数Ka1=l×10-2.,Ka2=l×10-7,则该温度下NaHSO3的水解平衡常数Kh=________,若向NaHS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I2,则溶液中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已知常温下Fe(OH)3和Mg(OH)2的Ksp分别为1.0×10-38、1.0×10-11,浓度均为0.1mol·L-1的FeCl3、MgCl2的混合溶液中。要使Fe3+完全沉淀(离子浓度小于1.0×10-5)而Mg2+不沉淀,应该调节溶液pH的范围是________,调节pH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28、25℃时拟用0.1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10mL浓度为0.10mol/L醋酸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横坐标为加入氢氧化钠的体积,纵坐标为溶液的pH。回答下列问题:
(1)该醋酸溶液的电离度α=______________。
(2)写出pH=7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为了准确指示终点本次滴定最好选用________做指示剂。
(4)写出滴入5mL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中的物料守恒关系:____________。
29、给下列有机物命名及写结构简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间甲基苯乙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根据所学物质结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氮元素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元素,常见氮肥有铵盐(NH4+)、尿素 ()等,NH4+中H-N-H键角_______(填“>”“<”或“=”)。
中N-C-N键角。
(2)硫元素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联系密切,在战国时期,我国的炼丹家们就开始了对硫单质及含硫化合物的研究应用。硫单质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一种单质分子(S8)的结构为,其熔点和沸点要比二氧化硫的高很多,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气态三氧化硫以单分子形式存在,其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形,实验测得三种氧化物的熔沸点如下,推测固态三氧化硫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
| P4O10 | 三氧化硫 | Cl2O7 |
熔点 | 613K | 289K | 182K |
沸点 | 633K | 317K | 355K |
(3)在气体分析中,常用CuCl的盐酸溶液吸收并定量测定CO的含量,其化学反应如下:2CuCl+2CO+2H2O=Cu2Cl2·2CO·2H2O;Cu2Cl2·2CO·2H2O是一种配合物,其结构如图所示:
①H2O中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_;
②该配合物中,CO作配体时配位原子是C而不是O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1、将少量CuSO4粉末溶于盛有水的试管中得到一种天蓝色溶液,先向试管里的溶液中滴加氨水,首先形成蓝色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溶液;再加入乙醇溶剂,将析出深蓝色的晶体。
(1)溶液中呈天蓝色微粒的化学式是______,1 mol该天蓝色微粒所含的σ键数目为______。
(2)加入乙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蓝色沉淀溶解成深蓝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得到的深蓝色晶体是[Cu(NH3)4]SO4·H2O,该晶体中配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用文字描述)
32、氟在自然界中常以CaF2的形式存在。
(1)下列关于CaF2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
a.F-的离子半径小于Cl-,则CaF2的熔点高于CaCl2
b.Ca2+与F-间仅存在静电吸引作用
c.阴阳离子比为2:1的物质,均与CaF2晶体构型相同
d.CaF2中的化学键为离子键,因此CaF2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2)CaF2难溶于水,但可溶于含Al3+的溶液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已知AlF63-在溶液中可稳定存在。
(3)F2通入稀NaOH溶液中可生成OF2,OF2分子构型为___________,其中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
(4)F2与其他卤素单质反应可以形成卤素互化物,例如ClF3、BrF3等。已知反应Cl2(g)+3F2(g)=2ClF3(g) △H=-313kJ·mol-1,F-F键键能为159kJ·mol-1,Cl-Cl键键能为242kJ·mol-1,则ClF3中Cl-F键的平均键能为_________kJ·mol-1。ClF3的熔、沸点比BrF3的________(填“高”或“低”)。
33、学生为探究苯与溴发生反应的原理,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关闭K2,开启K1和分液漏斗活塞,滴加苯和液溴的混合液,反应开始。过一会儿,在装置Ⅲ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套实验装置中能防止倒吸的装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
(3)写出装置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能不能用溴水代替液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采用冷凝装置,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Ⅲ装置中小试管内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实验室里常用一定量的氯化铵 与足量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氨气(反应方程式为:2NH4Cl+ Ca(OH)2CaCl2+2NH3↑+2H2O),标准状况下,生成4.48 L氨气。计算:
(1)生成氨气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mol。
(2)参加反应的氯化铵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
(3)若将标准状况下4.48 L氨气溶于水配成500 mL溶液,所得溶液中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_________( 忽略氨水的电离)。
35、第四周期中某些元素的相关化合物在化工、医药、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1)现代化学中,常利用_____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Ga的外围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基态Ga原子核外有_____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2)锗、砷、硒、溴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其中锗的化合物四氯化锗可用作光导纤维掺杂剂,其熔点为﹣49.5℃,沸点为83.1℃,则其晶体类型为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砷酸的酸性弱于硒酸,从分子结构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_____.
(3)铁能形成[Fe(Bipy)2C12]ClO4等多种合配物(Bipy结构如图).
①该配合物中心原子的化合价为_____,与中心原子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_____.
②与ClO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非极性分子是________(写一种).
③1mol Bipy中所含σ键_____mol.
④1mol该配合物最多消耗__________mol硝酸银溶液(已知AgClO4易溶于水).
36、铁及铁的氧化物广泛应于生产、生活、航天、科研领域。
(1)铁通过对N2、H2吸附和解吸可作为合成氨的固体催化剂,原理为:N2(g)+3H2(g)2NH3(g)ΔH1<0
①若用、
和
分别表示N2、H2、NH3和固体催化剂,则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过程可用下图表示,吸附后能量状态最低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②在三个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0.15molN2和0.45molH2发生上述反应,实验a、b、c中c(N2)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T表示温度)。与实验b相比,实验a、实验c分别采用的实验条件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仅改变一个条件)。
(2)Fe2O3与CH4反应可制备“纳米铁粉”,其反应为:
Fe2O3(s)+3CH4(g)2Fe(s)+3CO(g)+6H2(g)ΔH2
①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
②一定温度下,将一定量的Fe2O3(s)和CH4(g)置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B铁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
CCO和H2的浓度之比为1:2Dv正(CO)=2v逆(H2)
③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Fe2O3(s)和0.6molCH4(g)进行上述反应,反应起始时压强为P,反应进行至5min时达到平衡状态,测得此时容器的气体压强是起始压强的2倍。5min内用Fe2O3(s)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g•min-1;T℃下该反应的Kp=___________(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气体体积分数);
(3)“纳米铁粉”可用于处理地下水中的污染物,其中与NO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4Fe+NO
+l0H+=4Fe2++NH
+3H2O,研究发现,相同条件下,纳米铁粉去除不同水样中NO
的速率有较大差异(如下图),产生该差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答一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