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铜与浓硝酸混合发生如下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1)作还原剂的物质是_____,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填“升高”或“降低”)。
(2)若反应中每生成1molNO2,则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至少为_____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mol。
3、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等有害气体。
(1)通过NO传感器可监测汽车尾气中NO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NiO电极上发生的是_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②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动方向是从_____电极流向_____电极(填“NiO”或“Pt”);Pt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一种新型催化剂能使NO和CO发生反应:2NO+2CO 2CO2+N2。已知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提高该反应速率。为了验证温度、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表中。
实验 编号 | t(℃) | NO初始浓度 (mol/L) | CO初始浓度 (mol/L) |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 |
Ⅰ | 280 | 1.20×10-3 | 5.80×10-3 | 82 |
Ⅱ | 280 | 1.20×10-3 | B | 124 |
Ⅲ | 350 | A | 5.80×10-3 | 82 |
①请把表中数据补充完整: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②能验证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规律的是实验____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③实验Ⅰ和实验Ⅱ中,NO的物质的量浓度c(NO)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表示实验Ⅱ的是曲线_________(填“甲”或“乙”)。
4、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草图,表中所列字母代号分别代表某一种元素,请回答:
(1)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物质是___(化学式),其中所含化学键类型为___(填“离子键”或“共价键”)。
(2)a、d两种元素可形成两种化合物,其中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的结构式为___。
(3)e、f、k、m对应的单原子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填离子符号)。
(4)d、m对应的阴离子还原性由强到弱顺序为___(填离子符号)。
(5)用电子式表示n与m形成的原子个数比2:1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
(6)写出k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5、如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足量的溶液、
溶液、x溶液,a、b、c、d电极均为石墨电极,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据此回答问题:
(1)电源的M端为___________极;(填名称)
(2)电极d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乙池溶液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甲池中的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
(4)当电路中有电子通过时,a、b、c、d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或固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
(5)若利用丙池实现铁上镀铜,则e、f、x依次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若利用丙池实现电解精炼铜,则f电极材料是___________(填具体物质);
(6)实验测得,甲醇
液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释放出
的热量,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6、有机物的种类和数目非常庞大,认识简单的有机物是我们学习有机化学的开始。现有如图所示几种有机物的结构: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结构中更能真实反映有机物存在状况的是_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2)E、F、G三者互为___________。A、B、E三者互为___________。
(3)C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4)有机物H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该分子中一定在同一平面的碳原子有___________个,有机物H的一氯代物有___________种。
(5)E是由某单烯烃和氢气加成后得到的饱和烃,写出该单烯烃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异构)___________。
(6)写出由D转化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7、某汽车安全气囊的产气药剂主要含有NaN3、Fe2O3、KClO4、NaHCO3等物质。当汽车发生碰撞时,产气药剂产生大量气体使气囊迅速膨胀,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1)NaN3是气体发生剂,受热分解产生N2和Na,N2的电子式为_____。
(2)Fe2O3是主氧化剂,与Na反应生成的还原产物为_____(已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3)KClO4是助氧化剂,反应过程中与Na作用生成KCl和Na2O。KClO4含有化学键的类型为___。
(4)NaHCO3是冷却剂,吸收产气过程中释放的热量而发生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CO2的结构式 _______。
8、在①、②
、③
、④
、⑤
、⑥
等核素中:(填序号)
(1)______和______互为同位素
(2)_______和_______质量数相等,但不属于同一种元素
(3)_______和_______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
9、某温度下,在一个2L密闭容器中,N2、H2、NH3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分析有关数据:
(1)曲线_________(填“X"、“Y”或“Z”)表示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2)若降低温度,则v(正)________,v(逆)________(填“加快”、“减慢”或“不变”)。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10、如图所示,将锌、铜通过导线相连,置于稀硫酸中:
(1)锌片上的现象是______,电极反应为________。
(2)铜片上的现象是_________,电极反应为_________。
(3)电子由________经导线流向_____________。
(4)若反应过程中有0.2 mol电子发生转移,则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______。
11、在下列各元素组中,除一种元素外,其余都可以按照某种共性归属为一类,请选出各组的例外元素,并将该组其他元素的可能归属按所给六种类型的编号填入表中。
其他元素可能归属类型:①主族元素;②过渡元素;③同周期元素;④同主族元素;⑤金属元素;⑥非金属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Ⅰ.(1)将钠、钾、镁、铝各1 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___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非金属性:Cl____S(填“>”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Ⅱ.利用如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3)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干燥管D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C中为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B中装有KMnO4固体,则A中试剂为___________,观察到C中溶液____________(填现象),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_________溶液吸收尾气。
(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在A中加盐酸、B中加CaCO3、C中加Na2SiO3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 ________(填现象),即可证明。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HCl可进入C中干扰实验,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 _________溶液的洗气瓶除去。
13、某原子,它的氯化物XCl 7.45g溶于水制成溶液后,加入2mol/L的AgNO3溶液50mL恰好完全反应,若这种原子原子核内有20个中子,求:
(1)Z值和A值____________________;
(2)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X的单质放入水中,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一定温度下,将SO2和O2及固体催化剂充入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 O2(g)2SO3(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
(1)该反应是反应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判断依据是_________。
(2)图2中表示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的点是______(填字母)。
(3)曲线表示的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从反应开始至反应达到平衡,该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 mol/(L·min)。
(4)下列叙述能表明上述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______(填字母)。
a.SO2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反应体系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d.O2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5)写出能加快上述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的一种措施:_________。
15、(1)分别向盛有等量铜片的四支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的①浓硫酸;②稀硫酸;③浓硝酸;④稀硝酸,能随即发生剧烈反应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__,常温下缓慢反应(或微热后能发生剧烈反应)的是____________,常温下不反应,但加热后发生剧烈反应的是____________,加热也不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由此可以得到上述四种酸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2)先将铜与浓硫酸加热时反应产生的气体X持续通入如图装置中,一段时间后再将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大量气体Y也持续通入该装置中,可观察到的现象包括____________。
A.通入X气体后产生白色沉淀
B.通入X气体后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C.通入Y气体后开始沉淀
D.通入Y气体后沉淀溶解
E.通入Y气体后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A.HNO3的酸性比H2SO4的强
B.盐酸的酸性比H2SO3的强
C.BaSO3能溶于盐酸
D.HNO3能氧化H2SO3(或SO2)
E.BaSO4不溶于水也不溶于HNO3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