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已知,图1是根据该反应设计的原电池。甲烷、空气(或氧气)与
溶液可构成燃料电池,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的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该原电池始工作时移向正极的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
不可能是____(填字母)。
A.B.
C.石墨D.铂
(2)图2中能量转化形式为______,负极上通入的气体是_______。
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也为化学的进一步探索与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化学学习者和研究者一直关注周期表的运用与发展。试回答下列问题:
(1)“大爆炸理论”指出:200亿年以前,宇宙中所有物质都包含在一个密度无限大,温度无限高的原始核中,由于某种原因它发生了爆炸,首先产生了中子、质子和电子,随后就产生了元素。你由此可知最先产生的元素是_____(填写元素符号)。
(2)2006年11月16日美国和俄罗斯科学家联合宣布,他们合成出了118号元素,新原子的质量数为297,则该新原子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_____。
(3)人们研究发现第一周期与第二周期一些元素的性质与同族元素性质共性很少,有人建议将氢放在VIIA,写出一种能支持该观点的化合物:______。
(4)研究周期表发现存在对角线规则,处于对角线上的元素性质相似,如硼与硅处于对角线,请写出硼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①KCl___;②CH4___;③用电子式表示MgCl2的形成过程:___。
5、请按要求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1)氢氟酸刻蚀玻璃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SO2 使溴水褪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铁粉与过量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6、已知在1×105Pa、298K时断裂1molH—H键吸收的能量为436kJ,断裂1molN—H键吸收的能量为391kJ,断裂1molN≡N键吸收的能量是945kJ。
(1)根据以上数据判断工业合成氨的反应N2(g)+3H2(g)⇌2NH3(g)是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在298K时,取1molN2和3molH2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加入催化剂进行反应。理论上完全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1,则Q1为_____kJ。
(3)实际生产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2,Q1与Q2的大小系为_____
A.Q1<Q2B.Q1>Q2C.Q1=Q2
7、丁烷的同分异构体_____,____。
8、(1)为了研究化学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情况,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当向盛有A的试管中滴加试剂B时,看到U形管中甲处液面下降乙处液面上升。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为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②已知B为水,写出一个符合题中条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依据事实,书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在25℃、101kPa时,1molC与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molCO和1molH2,吸热131.5kJ:_______。
②1mol甲烷燃烧时,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同时放出890 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③根据下图写出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④已知:C(s,石墨)+O2(g)=CO2(g) ΔH1;2CO2(g)+H2(g)=C2H2(g)+2O2(g) ΔH2。根据盖斯定律,由C(s,石墨)和H2(g)反应生成1 mol C2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反应热ΔH用含ΔH1和ΔH2表达式表示)
9、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
①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 CaCO3)制生石灰(CaO); ②燃烧木炭取暖;
③灼热的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④酸与碱的中和反应;
⑤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 ⑥由液体水制水蒸气;
⑦氢氧化钡晶体[Ba(OH)2·8H2O]和NH4Cl 晶体
10、在某一容积为 2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A、B、C、D 四种气体物质发生可逆反应,其物质的量 n(mol)随时间 t(min)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前 2min 内用 A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
(3)在 2min 时,图象发生改变的原因可能是_____ (填字母)
A.增大 B 的物质的量 B.降低温度 C.加入催化剂 D.减小 A 的物质的量
(4)不同条件下的该反应的速率:①v(A)=1.0mol·L-1·s-1,②v(B)=1.0 m ol·L-1·s-1,③v(C)=1.2 mol·L-1·s-1,④v(D)=1.2mol·L-1·s-1。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___ (填序号)。
11、现有下列四种物质a.葡萄糖b.乙醇 c.苹果汁d.油脂,请按下列要求填空(填代号):
(1)富含维生素 C 的是 ________;
(2)可直接进入血液,补充能量的是________;
(3)医药上常用作消毒剂,能有效杀灭2019-nCoV的是____________。
(4)工业上制备肥皂的主要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
12、已知:有机物A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线如图1所示.
(1)A结构简式为______,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反应.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某同学用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实验结束后,试管甲中上层为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①实验开始时,试管甲中的导管不伸入液面下的目的是_____。
②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填字母)______。
A.中和乙酸和乙醇
B.中和乙酸并吸收部分乙醇
C.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
D.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更小,有利于分层析出
③分离得到乙酸乙酯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分离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
④若加的是C2H518OH写出制乙酸乙酯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等有害气体,某新型催化剂能促使NO、CO转化为2种无毒气体。T℃时,将0.8 mol NO和0.8 mol CO充入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模拟尾气转化,容器中NO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
(1)将NO、CO转化为2种无毒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至10 min,v(NO)=______mol/(L•min),NO的转化率为________,此温度下达到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新型催化剂可以加快NO、CO的转化
b该反应进行到10 min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平衡时CO的浓度是0.4 mol/ L
14、I、已知锌与稀盐酸反应放热,某学生为了探究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所用稀盐酸浓度有 1.00 mol•L-1、2.00 mol•L-1 两种浓度,每次实验稀盐酸的用量为 25.00 mL,锌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用量为 6.50 g。实验温度为 298 K、308 K。
(1)完成以下实验设计(填写表格中空白项),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
编号 | T/K | 锌规格 | 盐酸浓度/mol·L-1 | 实验目的 |
① | 298 | 粗颗粒 | 2.00 | (Ⅰ)实验①和②探究盐酸浓度对该反应速率 的影响; (Ⅱ)实验①和____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Ⅲ)实验①和____探究锌规格(粗、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
② | 298 | 粗颗粒 | 1.00 | |
③ | 308 | 粗颗粒 | 2.00 | |
④ | 298 | 细颗粒 | 2.00 |
(2)根据实验①过程绘制的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 V 与时间 t 的图像如图所示。在OA、AB、BC 三段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______,该时间段反应速率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
(3)另一学生也做同样的实验,由于反应太快,测量氢气的体积时不好控制,他就事先在盐酸溶液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以减慢反应速率, 在不影响产生 H2 气体总量的情况下,你认为他上述做法中可行的是_______(填相应字母);
A.氨水 B.CuCl2 溶液 C.NaCl 溶液 D.KNO3 溶液
II、在如图所示的恒温、恒压密闭容器中加入 2mol X 和 2mol Y,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X、Y 状态未知):2X(?)+Y(?)⇌a Z(g)。起始时容器的体积为 V L,达到平衡时X、Y 、Z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3:2,且容器的体积仍然为 V L。
(1)a = _______;
(2)X 的状态为________,Y 的状态为_______(填“气态”或“非气态”);
15、许多元素及它们的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许多用途。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甲基呋喃与氨在高温下反应得到甲基吡咯:
(1)现代化学中,常利用____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与Zn同区、同周期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简化排布式是____。
(2)某同学画出基态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该电子排布图违背____;甲基呋喃和甲基吡咯所含的非金属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填元素符号)。
(3)由H、C、N形成的CH2=CHCN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____,1mol CH2=CHCN 分子中含π键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4)配合物[Zn(NH3)3(H2O)]2+中与Zn2+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____(填元素符号);与NH3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阳离子为_____。
(5)磷化硼是一种耐磨涂料,它可用作金属的表面保护层。
①磷化硼晶体晶胞如左下图甲所示:其中实心球为磷原子,在一个晶胞中磷原子空间堆积方式为__ 。
②磷化硼晶胞沿着体对角线方向的投影(图乙中表示P原子的投影),用
画出B原子的投影位置____。
(6)如下图为铜与氧(O)、钇(Y)、钡(Ba)形成的一种超导体材料的长方体晶胞结构,其晶胞参数如图(i)所示,该结构中有平面正方形(CuO4)和四方锥(CuO6)结构单元如图(ii)所示。
①该超导体材料的化学式为_______。
②已知该化合物的摩尔质量为Mg·mol-1,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其密度为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