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A、B两种元素,A的原子序数为x,A和B所在周期所含的元素种类分别是a和b。
(1)如果A和B同在ⅠA族,当A在B的上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当A在B的下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
(2)如果A和B同在ⅦA族,当A在B的上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当A在B的下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
3、10ml0.3mol/l H2SO4加入20ml的Ba(OH)2溶液中和后溶液呈中性,则Ba(OH)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
4、盐酸、硫酸和硝酸是中学阶段常见的“三大酸”。现据“三大酸”与金属铜反应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稀盐酸不与Cu反应,若在稀盐酸中加入H2O2(常见氧化剂,作氧化剂时还原产物为水)后,则可使铜顺利溶解,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2)在一定体积的18mol·L-1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铜片,加热使之反应,被还原的硫酸为0.9mol,则浓硫酸的实际体积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0mL。若使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向其中加入硝酸盐溶液(如KNO3溶液),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3)根据如图操作及现象推断酸X为__(填序号)。
A.浓盐酸 B.浓硫酸 C.浓硝酸
5、为纪念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等向世界介绍118位优秀青年化学家,并形成一张“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中国学者雷晓光、姜雪峰、刘庄分别成为“N”“S”“Hg”元素的代言人。
(1)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汞是周期表的第_______周期元素。
(2)汞的应用历史悠久。我国古代将丹砂(HgS)在空气中煅烧得到汞和二氧化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NH3、H2O、H2S分别为氮、氧、硫3种元素对应的氢化物,其中最稳定的氢化物是_______。
(4)硒(Se)与硫位于同一主族,均是生命必需元素。下列推断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硒元素的最低负化合价为−2价
②二氧化硒(SeO2)具有还原性
③硒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属于酸
6、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也可以自己动手设计一个原电池。假设你按照以下原理设置一个原电池,请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原理:Fe+2H+=Fe2++H2↑。
(2)实验仪器:电极(铁钉、____)、_____、_____、稀硫酸、耳机。
(3)原电池设计及注意的问题:
①若按如图所示连接好实验仪器,注意听耳机是否有声音发出,如果没有,可将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中的一极接触在耳机插头上慢慢挪动,这时可以听见耳机发出“嚓嚓嚓……”的声音。其原因是:在原电池中,由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在耳机中又转化为声音这种能量。
②装置中铁钉应该是原电池的_____极,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发生了______反应。
③由所学原电池知识可知,溶液中的________离子移向铁钉电极(填写具体离子)。
7、由铜、铁和硫酸铜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作正极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负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电子由___________________(填“正”或“负”,下同)极经导线移向________________极,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以反应来设计原电池,则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电解质溶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
8、现代社会生活离不开能量。
(1)冷敷袋在日常生活中有降温、保鲜和镇痛等用途。制作冷敷袋可以利用______(填“放热”或“吸热”)的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2)“即热饭盒”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它可利用下面______(填序号)反应释放的热量加热食物。
A.生石灰和水B.Ba(OH)2·8H2O和NH4Cl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是一种清洁能源。甲烷燃烧是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其能量变化可用如图中的______(填序号)表示。
9、乙烯在化工生产领域应用广泛。
(1)乙烯能合成很多有实用价值的有机物。
①试剂a是_____________。
②反应Ⅰ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2)以原油为起始原料合成聚乙烯的路线如图所示。
①聚乙烯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
②写出分子式符合C4H10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
10、下列图示中,A为一种常见的单质,B、C、D、E是含A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它们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填写下列空白:
写出化学式:B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D 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反应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反应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若产生
氧化产物,被还原的物质是__________,其物质的量是____mol,转移的电子数目______
11、一定温度下,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含有NO2、N2O4两种气体,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状态过程中,两种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所示。
(1)表示NO2浓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的过程中,用N2O4表示的反应速率v(N2O4)=_____,a、b两点对应状态中,曲线X代表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对大小为v(a)_____v(b)。
12、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1)先关闭活塞a,将6.4g铜片和10mL18mol/L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至反应完成,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再打开活塞a,将气球中的氧气缓缓挤入圆底烧瓶,最后铜片完全消失。
①写出上述过程中圆底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打开活塞a之前______________;打开活塞a之后______________;
②B是用来收集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但集气瓶内的导管未画全,请直接在图上把导管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
(2)实际上,在打开活塞a之前硫酸仍有剩余.为定量测定余酸的物质的量,甲、乙两学生进行了如下设计:
①甲学生设计的方案是:先测定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SO2的量,再通过计算确定余酸的物质的量.他测定SO2的方法是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装置D,从而测出装置A产生气体的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你认为甲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中D装置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乙学生设计的方案是:将反应后的溶液冷却后全部移入到烧杯中稀释,并按正确操作配制100mL溶液,再取20mL于锥形瓶中,用______________作指示剂,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已知:Cu(OH)2开始沉淀的pH约为5],选择该指示剂的理由为______________;再求出余酸的物质的量,若耗去amol/L氢氧化钠溶液bmL,则原余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mol(用含a、b的表达式来表示)。
13、在200mL2mol•L-1NaOH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6.72L二氧化碳气体,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
(1)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为______。
(2)在所得溶液中加入0.5mol•L-1的盐酸,至少加入______mL后才会有CO2气体放出。(不考虑CO2溶解于水)
14、硫酸的工业制备是一个重要的化工生产过程,但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SO2等污染物。以硫酸工业的尾气、氨水、石灰石、焦炭及氯化钾为原料可以合成有重要用途的硫化钙、硫酸钾、氯化铵、亚硫酸铵等物质。请根据下图中的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1)生产中,常向反应II的溶液中加入强还原性的对苯二酚等物质,目的是__________。
(2)操作a中,必须的操作步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等。
(3)反应Ⅲ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b所得滤液中阳离子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5)该生产过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6)(NH4)2SO3可用于电厂等烟道气中脱氮,将氮氧化物转化为N2,试写出二氧化氮与亚硫酸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某电厂每月用煤300t(煤中含硫的质量分数为2.5%),若燃烧时煤中的硫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硫,现用反应Ⅰ的原理将尾气中的SO2转化为石膏[M(CaSO4·2H2O)=172],且反应过程中96%的二氧化硫转化为石膏,则可生产石膏______ t。
15、填空。
(1)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
①铝片和盐酸反应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晶体与
混合搅拌 ④碳酸钙分解
⑤在
中燃烧 ⑥灼热的碳与
的反应
(2)已知汽缸中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的能量变化值如图所示,则由该反应生成1molNO时,应_______(填“释放”或“吸收”)_______kJ能量。
(3)某学习小组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设计成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①从能量转化角度分析,上述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
②负极的电极材料为_______;(填化学式)
③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_______;
④若银电极增重5.4g,外电路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_______mol。
(4)为了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如图)。有关反应一段时间后的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图I中温度计的示数高于图II的示数
B.图I和图II中温度计的示数相等,且均高于室温
C.图I和图II的气泡均产生于锌棒表面
D.图II中产生气体的速率比I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