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2)从开始至2min,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
(3)下列叙述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标号)__。
A.A、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3
B.相同时间内消耗3molA,同时生成3molC
C.相同时间内消耗3nmolA,同时消耗nmol的B
D.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E.B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4)在某一时刻采取下列措施能使该反应速率减小的是___。
A.加催化剂
B.降低温度
C.体积不变,充入A
D.体积不变,从容器中分离出A
(5)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5分钟后又建立了新平衡,发现C占平衡混合气的体积分数为,则反应物A的分解率为___。
3、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用化学符号回答):
族 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2 |
|
|
|
| ① | ② | ③ |
|
3 | ④ | ⑤ | ⑥ | ⑦ |
|
| ⑧ | ⑨ |
4 | ⑩ |
|
|
|
|
|
|
|
(1)在①~⑩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__,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____。
(2)在①~⑩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呈两性的是____________。写出在水溶液中三者之间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中提到:在相对封闭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新冠病毒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可起到防护作用,含有病毒的飞沫会被口罩中间层熔喷无纺布(主要材质是聚丙烯)吸附。消毒也是控制病毒传播的有效措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预防性消毒指引》建议:表面消毒可选择含氯消毒剂、__%酒精,食饮具需要煮沸消毒15分钟以上。
(1)气溶胶中粒子的大小为_______.
a.< lnm b.> 100nm c.1nm~100nm
(2)丙烯在催化剂条件下制备聚丙烯,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 75%酒精的有效成分是乙醇,乙醇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4)食饮具可通过煮沸消毒,病毒蛋白质在加热条件下发生了______。
(5)环氧乙烷是一种低温灭菌剂, 经典的生产方法是氯代乙醇法,包括两步反应:
i.CH2=CH2+Cl2+H2O →ClCH2CH2OH+HCl
ii.ClCH2CH2OH+ HCl+Ca(OH)2 → + CaCl2 +2H2O
现代石油化工采用低温催化法: 2CH2=CH2+O2
与氯代乙醇法相比,低温催化法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 ( 答两点)
5、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常用消毒剂的成分及使用主要注意事项如表:
消毒剂类型 | 成分 | 使用主要注意事项 |
含氯消毒剂 | (1)84消毒液,有效成分NaClO (2)漂白粉,有效成分Ca(ClO)2 | 对织物有漂白作用,不能与洁厕灵混用 |
醇类消毒剂 | 乙醇含量为70%-80% | 易燃,远离火源 |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 (1)过氧化氢消毒剂 (2)过氧乙酸消毒剂 | 有腐蚀性,对眼睛、粘膜和皮肤有刺激性,有灼伤危险,受热易分解 |
据信息回答问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填标号)。
A.明矾可用作自来水的消毒剂
B.浓度为95%的酒精消毒效果比75%的医用酒精好
C.漂白粉既可以漂白棉、麻、纸张,又可作游泳池及环境的消毒剂
D.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物类消毒剂的消毒原理均是利用了它们的强氧化性
E.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对眼睛、粘膜和皮肤有刺激性,配制和使用时建议佩戴口罩、防护镜和手套
(2)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混用,若混用会产生氯气而使人中毒,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3)双氧水消除采矿业废液中所含氰化物(KCN)的化学方程式为:KCN+H2O2+H2O=A+NH3↑,生成物A的化学式为____。若标准状况下有44.8L氨气生成,则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
6、以下是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图,该反应方程式为A2+B2==2AB,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中,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_kJ/mol,生成物成键释放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_kJ/mol属于_______________(填“放热”“吸热”)反应,该反应的该反应的△H=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写出表达式)
(2)已知反应有下列反应
①Fe+2HCl=FeCl2+H2↑ ②H2SO4+2NaOH=Na2SO4+2H2O
③CO+CuO=Cu+CO2↑ ④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与图片所示化学反应热效应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中和反应是吸热反应
B.铝热反应需要在高温条件下进行,铝热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C.放热反应发生时有可能需要加热
D.凡是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均可用来造福人类
7、苯是一种有毒的液体,也是良好的有机溶剂,请回答下列关于苯的问题:
(1)上述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__,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__。
(2)请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下列化合物中,能发生类似于反应④的是__________
A 乙烷 B 乙烯 C 乙醇
8、500℃时,在2L密闭容器内发生2SO2(g)+O2(g)⇌2SO3(g)的反应,其中n(SO2)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 | 0 | 1 | 2 | 3 | 4 | 5 |
n(SO2)/mol | 0.020 | 0.010 | 0.008 | 0.007 | 0.007 | 0.007 |
(1)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O2)=_________。
(2)在第5s时,S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
(3)如图所示,表示SO3变化曲线的是_________。
(4)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
a.v(SO2)=2v(O2)
b. 混合气体中SO2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c.v逆(SO2)=2v正(O2)
d. 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5)若上述条件下该反应的,若要得到380kJ热量,则加入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可能是_____。
a. 4molSO2和2molO2 b. 6molSO2和6molO2
c. 4molSO2和4molO2 d. 6molSO2和4molO2
9、如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固体试剂A,再在试管中用滴管滴入5mL液体试剂B.可见到烧杯中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回答下列问题:
试推测试剂A和B各是什么?(不一定填满,最少2组)
| 固体试剂A | 液体试剂B |
① | _________ | ________ |
② | ________ | ________ |
③ | ________ | _________ |
④ | ________ | ________ |
10、为减轻大气污染,必须要加强对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的治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___。
(2)酸雨是指pH___________(填“>”“<”或“=”)5.6的降水,煤的燃烧是导致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而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原因是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煤的气化是高效、清洁利用煤的重要途径,可将煤炼成焦炭,再将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
(4)在汽车尾气排放口加装“三效催化净化器”,在不消耗其他物质的情况下,可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转化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气体和无毒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在新能源汽车未普及时,如图所示为一种“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以下对乙醇汽油作汽车燃料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乙醇可以用粮食作物发酵或有机物合成而来,原料来源丰富
B.乙醇是可再生能源
C.完全燃烧产生的尾气没有污染物
11、从明矾[KAl(SO4)2·12H2O]制备Al、K2SO4和H2SO4的流程如下:
已知:明矾焙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KAl(SO4)2·12H2O] + 3S=2K2SO4+ 2Al2O3 + 9SO2↑+ 48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焙烧明矾的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步骤②中,为提高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
A.粉碎固体混合物 | B.降低温度 | C.不断搅拌 | D.缩短浸泡时间 |
(3)明矾焙烧完全后,从步骤②的滤液中得到K2SO4晶体的方法是 。
(4)步骤③电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电解池的电极是用碳素材料做成,电解过程中,阳极材料需要定期更换,原因是: 。
(5)以Al和NiO(OH)为电极,NaOH溶液为电解液组成一种新型电池,放电时NiO(OH)
转化为Ni(OH)2,则该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是 。
(6)焙烧a吨明矾(摩尔质量为b g/mol),若SO2的转化率为96%,可生产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质量为 吨(列出计算表达式)。
12、乙酸乙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根据如图转化回答有关问题:
(1)依据所学内容写出A与C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写出A到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实验室利用如图的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与教材采用的实验装置不同,此装置中采用了球形干燥管,其作用是______。
(4)已知下表数据: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密度/(g/cm3) |
乙醇 | -144 | 78 | 0.789 |
乙酸 | 16.6 | 117.9 | 1.05 |
乙酸乙酯 | -83.6 | 77.5 | 0.90 |
浓硫酸 | —— | 338 | 1.84 |
①按装置图装好仪器,需要试剂为3mL乙醇,2mL乙酸,适量浓硫酸,请选择合适加入顺序______
A.先加浓硫酸,再加乙醇,最后加乙酸
B.先加浓硫酸,再加乙酸,最后加乙醇
C.先加乙酸,再加浓硫酸,最后加乙醇
D.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最后加乙酸
②根据上表数据分析,为什么乙醇需要过量一些,其原因是______。
(5)停止加热,取下试管B,嗅闻管内液体气味,闻到更多的是刺激性气味。为进一步验证产物中某些杂质存在,在保持试管B相对稳定情况下,沿试管内壁滴入紫色石蕊试液,静置片刻会在试管内油层下方明显看到液体呈现三种颜色,由上而下分别为红色、紫色、蓝色,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故产品需进行提纯。
(6)现拟分离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如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请在图中圆括号内填入适当的试剂,在方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分离方法。
分离方法②是______,试剂b是______(填试剂名称);
(7)为了证明浓硫酸的作用,某同学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试管B再测有机物的厚度,实验记录如表:
编号 | 试管A中试剂 | 试管B中试剂 | 有机层厚度/cm |
A | 3mL乙醇、2mL乙酸、1mL18mol/L浓硫酸 | 饱和Na2CO3溶液 | 5.0 |
B | 3mL乙醇、2mL乙酸 | 饱和Na2CO3溶液 | 0.1 |
C | 3mL乙醇、2mL乙酸、3mL2mol/L硫酸 | 饱和Na2CO3溶液 | 1.2 |
D | 3mL乙醇、2mL乙酸、一定体积浓度的盐酸 | 饱和Na2CO3溶液 | 1.2 |
实验D的目的是与实验C对照,证明H+对该反应的催化作用。实验D中加入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______mL和______mol/L。
(8)用30g乙酸与60g乙醇反应,如果实验产率是理论产率的55%,则可得到的乙酸乙酯的质量是______g(精确到0.1)
13、完成下列两个小题
(1)将2.56gCu放入10.0mL浓HNO3中正好完全反应。随着Cu的不断减少,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浅,最终共生成气体1.12L(标准状况)。则该浓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mol/L;若将生成的气体溶于水被全部吸收,还需要消耗标准状况下O2_____mL。
(2)标准状况下,某气态烷烃和乙烯的混合气体11.2L,质量为10.4g。则混合气体中烷烃的分子式为_______;若将该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溴水,溴水的质量将增加_______g。
14、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FeSO4和CuSO4,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厂拟定用以下流程从该废水中回收FeSO4和金属Cu。请根据如图所示流程图,回答相关问题:
(1)操作Ⅰ和操作Ⅱ分离固体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
(2)为了将CuSO4完全转化,步骤①加入的铁粉应____(填“过量”或“少量”),其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固体A的成分是铁和____(填名称)。
(4)步骤②加入试剂B的稀溶液,B的化学式为____,该物质在该反应中作____剂(填“氧化”或“还原”)。
(5)取1~2mLFeSO4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NaOH溶液后现象是____。
(6)另取1~2mLFeSO4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氯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再滴加几滴____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
15、有下列八种物质:①氯化钙、②金刚石、③硫、④氢氧化钠、⑤二氧化硅、⑥干冰,回答有关这六种物质的问题。(用编号回答)
(1)将这八种物质按不同晶体类型分成四组,并填写下表:
晶体类型 | 离子晶体 | 原子晶体 | 分子晶体 |
各组中物质的编号 | _______ | _____ | ______ |
(2)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__________;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_______;
(3)其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_______;熔点最低的物质是 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