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 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时间(s) | 0 | 1 | 2 | 3 | 4 | 5 |
n(NO)(mol) | 0.020 | 0.010 | 0.008 | 0.007 | 0.007 | 0.007 |
(1)上述反应______________(“是”或“不是”)可逆反应。
(2)如图所示表示NO2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O2)=__________________。
(3)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v(NO2)=2v(O2) b.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c.v逆(NO)=2v正(O2) d.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3、化学反应中不仅有物质变化而且伴随着能量变化。
(1)以下实验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下图中,表示放热反应能量变化的是_______(填字母)。
(3)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图中①和②分别为_______、_______(填“吸收”或“释放”)。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时,释放________kJ能量。
(4)当前,很多地区倡导用天然气替代煤作为家用燃料,根据下表从尽可能多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
燃料 | 燃烧释放的能量(每1千克) |
天然气 | 55812kJ |
煤 | 20908kJ |
4、能源是现代文明的原动力,通过化学方法可以使能量按人们所期望的形式转化,从而开辟新能源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气在O2中燃烧的反应是_____(填“放”或“吸”)热反应,这是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从化学反应的本质角度来看,氢气的燃烧是由于断裂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形成产物的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已知破坏1 mol H—H键、1 mol O=O键、1 mol H—O键时分别需要吸收a kJ、b kJ、c kJ的能量。则2 mol H2(g)和1 mol O2(g)转化为2 mol H2O(g)时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
5、表中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⑨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IA |
| 0 | ||||||
1 | ①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
2 |
|
|
| ② | ③ | ④ |
|
|
3 | ⑤ | ⑥ |
| ⑦ |
| ⑧ | ⑨ |
|
(1)元素⑥位于第__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__族,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
(2)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回答)。
(3)②、③、⑦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顺序是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回答)
(4)⑨元素所形成单质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5)⑥的单质与①、⑨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②元素与④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
6、如图为“一些物质与水”的分类图,利用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推测物质的性质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已知:
(1)从化合价的角度可以预测Na2O2的性质。
①Na2O2的性质_______(填序号)。
a.只有氧化性 b.只有还原性 c.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②Na2O2 以氧化性为主,Na2O2 加入含有的溶液中反应结束后,硫元素存在形式合理的是 ________ (填序号)。
a.S2- b.S c. d.
(2)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可以推测物质的性质。化工生产中常常用到“三酸两碱”、“三酸”指硝酸、硫酸和盐酸,“两碱”指烧碱和纯碱。
①从物质分类角度看,不恰当的一种物质是 ______ (填化学式)。
②“三酸”中一种酸的浓溶液能与氯酸钾反应得到黄绿色气体,该反应的离于方程式为______。
7、微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已知某种甲醇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电解质溶液呈酸性,示意图如图:
(1)该电池中外电路电子的流动方向为_____(填“从A到B”或“从B到A”)。
(2)B电极附近氧气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
8、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M、N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反应达到最大限度的时间是____min,该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____。
(3)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填序号)
A.该条件下,正、逆反应速率都为零
B.该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C.该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D.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消耗2mol N的同时,生成1mol M
(4)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是(_______)(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容器容积不变,充入惰性气体Ar
C.容器压强不变,充入惰性气体Ar D.使用催化剂
9、以原油为原科生产聚烯烃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流程中②表示的加工方法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分馏 B.分液 C.裂解 D.干馏
(2)C4~C10的混合物中含戊烷,请写出戊烷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3)聚乙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4)丙烯与乙烯化学性质相似。丙烯可以与水反应生成丙醇,该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丙醇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
(5)写出加热条件下,用丙醇(CH3CH2CH2OH)、乙酸和浓硫酸制取乙酸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0、近日IPCC发布了由来自个国家的
位科学家编写的《全球升温
特别报告》,温室效应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物种灭绝,洪灾、旱灾、粮食欠收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率不断增加,
的减排和综合利用是解决温室及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
(1)可转化成有机物实现碳循环,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和
,一定条件下反应:
,测得
和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则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平衡时的转化率为
C.平衡时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是
D.该条件下,第时
大于第
时
。
(2)工业中,和
在催化剂
作用下可发生两个平行反应,分别生成
和
。
反应A:
反应B:
控制和
初始投料比为
时,温度对
平衡转化率及甲醇和CO产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温度升高CO的产率上升,其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
②由图可知获取最适宜的温度是_______,下列措施有利于提高
转化为
的平衡转化率的有_______(填字母);
A.使用催化剂
B.增大体系压强
C.增大和
的初始投料比
D.投料比不变和容器体积不变,增加反应物的浓度
(3)下
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画出
下
时刻
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示意图_______。
11、已知H-H 键、N-H 键、N≡N 键的键能分别为 436kJ/mol、391kJ/mol、946 kJ/mol,关于工业合成氨的反应,请根据键能的数据判断下列问题:
若有 1 mol NH3生成 ,可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__kJ;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可用图__________表示。(填“甲“或“乙”)
12、该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同时证明氯气的某些性质,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支撑用的铁架台省略).已知:Cl2易溶于CCl4而HCl不溶于CCl4
按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装置A制取Cl2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装置B中的试剂是__,现象是________。
(3)装置D和E中出现的不同现象说明的问题是____。
(4)装置F的作用是____。
(5)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有缺陷,不能确保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F和D之间再连接一个洗气瓶装置,则装置中应放入_____(填写试剂或用品名称),改正后证明有HCl挥发出来的现象是_______。
13、肼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与N2O4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已知:
①N2(g)+2O2(g)=N2O4(l) ΔH1=-19.5 kJ·mol-1
②N2H4(l)+O2(g)=N2(g)+2H2O(g) ΔH2=-534 kJ·mol-1
(1)写出肼(l)和N2O4(l)完全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时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已知断裂1 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N≡N为942、O=O为500、N—N为154,O—H为462,则断裂1 mol N—H键所需的能量是________ kJ。
14、(1)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
A.锌粒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C.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D.氢氧化钾和硫酸中和
E.Ba(OH)2·8H2O与NH4Cl反应 F.冰熔化成水
G.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 H.钢铁制品生锈的反应
(2)写出下列各烷烃的分子式。
①烷烃A在同温同压下蒸气的密度是H2的43倍____。
②烷烃B的分子中含有200个氢原子____。
③1L烷烃C的蒸气完全燃烧时,生成同温同压下15L的水蒸气___。
15、乙烯(C2H4)工业是石油化工的核心,能合成很多的有机物。利用CO2合成乙烯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反应原理为:。
(1)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3molH2进行反应,能判断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填序号)。
A 3υ(H2)= υ(C2H4) B 该体系温度不变
C CO2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变 D 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E H2O的质量不变 F 气体密度不变
(2)在两个体积均为1L的密闭容器中以投料比分别为2∶1和3∶1进行投料,保证初始压强相同,进行上述反应,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ΔH______0(填“>”“<”或“=”)。
②曲线X对应的投料比为______。
(3)已知R点的投料与P相同,则R、P两点对应的正反应速率:υ正(R)______υ正(P)(填“>”“<”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