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西宁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化学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1题,共 5分)
  • 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A

    B

    C

    D

    a

    Na

    Al

    Fe

    Cu

    b

    NaOH

    Al2O3

    FeCl3

    CuO

    c

    NaCl

    Al(OH)3

    FeCl2

    CuCl2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Ⅰ.AC是四种烃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

    (1)与A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填序号)。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是_____(填序号)。

    Ⅱ.某些有机物的转化如图所示。已知A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D是食醋的有效成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3)A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

    (4)B的结构简式为_____

    (5)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 3、某同学用稀硝酸和铜反应制NO,发现化学反应速率较慢,因此改用浓硝酸按下图所示装置制取NO

    (1)浓硝酸一般盛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原因是______

    (2)Cu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其中硝酸体现酸性和______性。

    (3)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等液体燃料实现 “人工碳循环”,不仅能缓解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中国团队研究出的铂(Pt)—硫化钼原子级分散催化剂,能有效拉近催化剂表面Pt原子之间的距离,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实验表明,近邻Pt原子在CO2加氢转化为甲醇的过程中表现出比孤立Pt原子更高的催化活性。理论研究揭示了催化CO2加氢过程中相邻Pt原子间的协同作用。

    针对这种“两个近邻Pt原子的催化活性高于两个孤立Pt原子的催化活性之和”的现象,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单中心近邻原子协同催化”的新概念,突破了人们对单原子之间互不干扰的传统认识,为操纵催化性能创造新的途径。

    请依据以上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1)CO2转化为甲醇属于化学变化。_______

    (2)新型催化剂的研发,能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_______

    (3)在催化CO2加氢转化为甲醇的过程中,两个近邻Pt原子的催化活性低于两个孤立Pt原子的催化活性之和。_______

    (4)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对研发高效催化剂至关重要。_______

  • 5、ABC三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A.   B.   C.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B中作正极的金属是____________,该电极上看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3)C中作负极的金属是____________,该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现有未知金属A,将AFe用导线相连后放入稀硫酸溶液中,观察到A上有气泡,在A上发______反应。(氧化还原”)AFe的金属活动性大小顺序为A_____Fe(“>”“<”“=”)

  • 6、某同学取三份锌粒,放入三只烧杯中,然后在甲、乙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2mol/L的盐酸、稀硫酸各45mL,丙烧杯中加入刚刚用5mL18mol/L的浓硫酸稀释而成的45mL稀硫酸溶液,若反应终止时,生成的气体一样多,且锌粒没有剩余。

    1)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甲____________________丙(填“>”“<”“=”,下同)。

    2)反应速率,甲__________乙,原因是___________

    3)反应完毕 所需时间:乙____________丙,原因是__________

  • 7、在一定温度下,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2molN23.2 molH2N2H2之间发生反应:N2(g)+3H2(g)2NH3(g),如图所示。

    (1)曲线_________(“X”“Y”“Z”)表示NH3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2)0~4min 内,以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

    (3)下列措施能使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是__________(用序号回答)

    ①通入H2  ②减小容 器体积   ③升高温度    ④通入Ar使压强增大

    (4)下列叙述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A.相同时间内消耗n molN2的同时生成3n molH2

    B.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C.容器内混合气体原子总数不变

    D.2v(N2)=v(NH3)

    E.H2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 8、一定温度下在某定容容器中发生反应:2A(g)3B(g)=2C(g),开始时,A的浓度为2mol·L-1B的浓度为4mol·L-12min后,A的浓度减少0.8mol·L-1,则:

    1v(B)=___v(C)=___

    2)在2min末,C的浓度是___B的浓度是___

  • 9、根据下列有机分子的模型回答问题

    1)写出ABCD的结构简式:

    A_____ B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 

    2EF中官能团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   _________

    3)用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填空:

    AB的关系是互为:__________ AD的关系是互为:_________

    4A的一氯代物有_____种,B的二氯代物有_____种。

  • 10、X为某短周期元素,含X的化合物能发生如下的反应:XO3n+2X2+6H+=3X↓+3H2O。请分析以上反应,并回答下列问题:

    1n=__________

    2XO3n中元素X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3)如果X是短周期元素,请写出X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

  • 1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的质量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____

    2)氦气的摩尔质量(单位)在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

    3水的摩尔质量是水的摩尔质量的2____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12、1-溴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实验室制备1-溴丙烷(CH3CH2CH2Br)的主要反应如下∶

    I.NaBr+H2SO4NaHSO4+HBr          CH3CH2CH2OH+HBrCH3CH2CH2Br+H2O

    II.2CH3CH2CH2OH(CH3CH2CH2)2O(正丙醚)+H2O

    可能用到的相关数据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mL-1

    沸点/℃

    水中溶解性

    正丙醇

    60

    0.896

    97.1

    正丙醚

    102

    0.74

    90

    几乎不溶

    1-溴丙烷

    123

    1.36

    71

    不溶

    实验室制备少量1-溴丙烷的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1∶在仪器A中加入搅拌磁子、12.00g正丙醇及20.0mL水,冰水冷却下缓慢加入28.0mL浓硫酸;冷却至室温,搅拌下加入24.00gNaBr。

    步骤2∶如图所示搭建实验装置,缓慢加热,直到无油状物馏出为止。

    步骤3∶将馏出液转入分液漏斗,分出有机相。

    步骤4∶将分出的有机相转入分液漏斗,依次用12.0mLH2O、12.0mL5%Na2CO3溶液和12.0mLH2O洗涤,分液。

    步骤5∶将有机相再蒸馏,收集馏出液,得到纯净的1-溴丙烷14.76g。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加热A前,需先从_______(填"a"或"b")口向A中通入水。加入搅拌磁子的目的是搅拌和_______

    (2)步骤1中将浓硫酸与20.0mL水相混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

    (3)步骤2中需向接收瓶内加入少量冰水并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_______

    (4)步骤2中需缓慢加热使反应和蒸馏平稳进行,目的是_______

    (5)步骤4加入12.0mL,5%Na2CO3溶液洗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振摇后静置,粗产物应从分液漏斗的____(填"上"或"下")口分离出。

    (6)步骤5再蒸馏需控制的合适温度为_______℃左右,收集馏出液本实验所得到的1-溴丙烷产率是_______

四、计算题 (共1题,共 5分)
  • 13、HDT三种原子,各自可形成双原子分子H2D2T2,请填写下列各题。

    ①标准状况下,它们的密度之比为_____

    ②相同物质的量的三种单质中,质子数之比为_____

    ③各1g三种单质中,它们的质子数之比为_____

    ④同温同压下,1LD2T2气体中所含中子数之比_____

五、解答题 (共2题,共 10分)
  • 14、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消毒时本身被还原成氯离子,也常用来漂白织物等,其一种生产工艺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NaClO2中Cl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2)写出“反应”步骤中生成ClO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该过程体现了SO2______________( 选填:a 氧化性、b还原性、c漂白性、d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3)“电解”所用食盐水由粗盐水精制而成,精制时,为除去SO和Mg2+要加入的试剂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电解”过程的氧化产物是Cl2,则还原产物是_______

    (4)“尾气吸收”是吸收“电解”过程排出的少量ClO2,此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实验室进行结晶操作使用的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玻璃棒、坩埚钳和__________

    (5)消毒能力可用单位质量消毒剂得电子多少来衡量。NaClO2与Cl2消毒能力比为___________。(不必化简)。

  • 15、甲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I.工业上以CH4和H2O为原料,通过下列反应来制备甲醇:

    ①CH4(g)+H2O(g)=CO(g)+3H2(g) △H=+206.0kJ•mol-1

    ②CO(g)+2H2(g)=CH3OH(g) △H=-129.0kJ•mol-1

    (1)CH4(g)与H2O(g)反应生成CH3OH(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1932年,美国理论化学家亨利·艾琳等人在统计力学和量子力学的基础上建立了过渡态理论,认为催化剂主要是通过改变过渡态物质而降低了活化能。对于反应②,在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和能量的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使用了催化剂的曲线是___________(填“a”或“b”);断裂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___________(填“>”、“<”或“=”)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

    II.甲烷还可以制作燃料电池。如图2是甲烷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总反应为CH4+2O2+2NaOH=Na2CO3+3H2O

    (3)该装置的能量转换形式是___________

    (4)电池的负极是___________(填“a”或“b”),该极的电极反应是 ___________

    (5)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碱性____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6)标准状况下,消耗3.36L甲烷,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计算题
五、解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