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原子序数大于4的主族元素A和B的离子分别为Am+和Bn﹣, 已知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据此推断:
①A和B所属周期数之差为(填具体数字)________,
②A和B的核电荷数之差为(用含m或n的式子表示)________,
③B和A的族序数之差为________.
3、以原油为原料生产聚烯烃的几个步骤如图:
(1)步骤①使用的方法是分馏,分馏是利用原油中各组分的___________不同进行分离的过程。
(2)聚丙烯可表示为,其重复结构单元即它的链节是___________。
(3)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可制备乙酸乙酯,其转化关系如下图。
已知:H2C=CHOH不稳定
I.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II.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III.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在5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和4molH2,加入催化剂发生反应,测得CO及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图中前4分钟内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第__min(填数字)反应达到平衡,达到平衡时氢气的浓度为__。
5、已知在1×105Pa、298K时断裂1molH—H键吸收的能量为436kJ,断裂1molN—H键吸收的能量为391kJ,断裂1molN≡N键吸收的能量是945kJ。
(1)根据以上数据判断工业合成氨的反应N2(g)+3H2(g)⇌2NH3(g)是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在298K时,取1molN2和3molH2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加入催化剂进行反应。理论上完全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1,则Q1为_____kJ。
(3)实际生产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2,Q1与Q2的大小系为_____
A.Q1<Q2B.Q1>Q2C.Q1=Q2
6、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针对表中的①~⑨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
主族 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族 |
2 |
|
|
| ① | ② | ③ |
|
|
3 | ④ |
| ⑤ |
|
| ⑥ | ⑦ | ⑧ |
4 | ⑨ |
|
|
|
|
|
|
|
(1)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填元素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 。
(2)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元素④与⑥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该化合物属于_____(填 “共价”或“离子”)化合物。
(4)表示①与H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__(填“极性”“非极性”)键形成的。
7、(1)元素周期表体现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①下表中的实线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边界。请在表中用实线补全周期表的边界_____________。
②元素甲是第三周期第VIA族元索,请在右边方框中按上图中氢元素的样式写出元素甲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和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________________。
③元素乙的M层电子数比K层电子数多1,则乙原子半径与甲原子半径比较: 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甲、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为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④请写出55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工业合成氨的反应N2(g)+ 3H2(g)2NH3(g)是一个可逆反应、反应条件是高温、 高压,并且需要合适的催化剂。已知形成1mol H一H键、1mol N一H键、Imol
键放出的能量分别为436kJ、391kJ、946kJ。
①若1mol N2完全反应生成NH3可_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___ kJ。
②如果将1mol N2和3mol H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测得的热量数值总小于上述数值,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室模拟工业合成氨时,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经过10min后,生成10molNH3则用N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_____。
8、分别按如图甲、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两个烧杯里的溶液为同浓度的稀硫酸,乙中A为电流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甲中锌片是负极,乙中铜片是正极
B.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有气泡产生
C.两烧杯中溶液pH 均增大
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中比乙中慢
E.乙的外电路中电流方向Zn→Cu
F.乙溶液中SO42-向铜片方向移动
(2)在乙实验中,某同学发现不仅在铜片上有气泡产生,而且在锌片上也产生了气体,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
(3)在乙实验中,如果把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请写出铜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及总反应离子方程式:铜电极:______,总反应:______。 当电路中转移 0.25mol 电子时,消耗负极材料的质量为______g(Z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
9、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科学家采用“铝铍测年法”测量“北京人”年龄。10Be 和9Be______________
a.是同一种核素 b.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c.互为同素异形体 d.互为同位素
(2)元素①和②可形成多种化合物。下列模型表示的分子中,不可能由①和②形成的是_______(填序号)。
(3)元素①~⑥中,金属性最强的是___(填元素符号)。②的单质和⑤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碘(53I) 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①碘(53I)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
②CI-、Br-、I-的还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③资料显示: Ag+和I-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两种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某同学用图实验验证上述反应,观察到两溶液混合后立即出现黄色浑浊,再加入淀粉溶液,不变蓝。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
10、写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1) NaCl _______
(2) CaCl2 ________
(3) CaO _______
(4) Na2S ________
(5) Na2O_________
11、CH4和Cl2按照一定比例充入大试管中。将此试管倒立在盛有AgNO3溶液的水槽中,放在光亮处,片刻后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且壁上有油状液滴出现。
(1)CH4的电子式为__。
(2)CH4和Cl2反应生成一氯甲烷的化学方程式___。反应类型是___。
(3)此反应生成___种产物,产物中物质的量最多的是___。
(4)说明水槽中溶液的变化现象及原因___。
12、实验室用下列仪器和药品制取干燥纯净的氯气。
(1)按气流从左到右,装置正确的连接: a →______________(填各接口字母)。
(2)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 _______ 。
(3)实验开始时,某学生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气密性检查,方法是________。
(4)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在烧杯中加入下列溶液中的一种来吸收残余氯气,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
A.NaOH溶液 B.饱和食盐水 C.浓硫酸
13、(1)完全燃烧0.1 mol某烃,燃烧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浓碱液,实验结束后,称得浓硫酸增重9 g,浓碱液增重17.6 g。该烃的化学式为_____。
(2)某烃2.2 g,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6.6 g CO2和3.6 g H2O,在标准状况下其密度为1.964 3 g·L-1,其化学式为______。
(3)某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8,该烷烃的化学式为______。
(4)在120 ℃和101 kPa的条件下,某气态烃和一定质量的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完全反应后再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时,气体体积缩小,则该烃分子内的氢原子个数______。
A.小于4 B.大于4 C.等于4 D.无法判断
14、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SO2、NO、NO2,可用如图工艺进行脱硫脱硝及产物回收。
(1)空气预处理过程中,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洗气过程中,尿素作还原剂,转化成两种无污染的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
(3)充分曝气氧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含镁化合物是_________。
(4)完成沉镁过程中生成碱式碳酸镁的离子方程式___Mg2++____= MgCO3∙Mg(OH)2↓+__CO2↑+____H2O
(5)(NH4)2SO4粗品中含有的主要杂质为_________(填名称)。
(6)碱式碳酸镁经过简单加工可循环利用,加工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5、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多功能新型水处理剂。
(1)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价,Na2FeO4能给水消毒利用的是________性。
(2)用Na2FeO4代替氯气作净水消毒剂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水处理过程中,形成Fe(OH)3胶体,使水中悬浮物聚沉,Fe(OH)3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可用FeCl3、NaOH、NaClO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Na2FeO4,配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Fe3++______OH﹣+_____ClO﹣=__FeO42﹣+ _______+____Cl﹣,若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5mol电子,则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