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硫酸盐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作用。重晶石是_____(写化学式),可作白色颜料、医疗上“钡餐”;胆矾是_______(写化学式),加热胆矾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明矾是______(写化学式),其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常用作净水剂。
3、(1)①写出漂白粉的有效成分的化学式_____;
②用系统命名法给有机物CH3CH(CH3)2命名________。
(2)①写出碳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写出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
(3)H2O2和Fe3+都具有氧化性,氧化性强弱关系为H2O2____Fe3+(填“>”“<”或“=”),用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证明以上结论____。
4、1mol烃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相等,并消耗标准状况下168L氧气。通过计算确定该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______。
5、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结构不同的单质(同素异形体)。在100kPa时,1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kJ的热能。据此,试回答:
(1)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金刚石转化为2mol石墨,要_____(填“吸收”或“放出”)______kJ的能量。
(3)12g石墨的能量___(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12g金刚石的能量,________(填“石墨”或“金刚石”)更稳定。
(4)1mol石墨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______(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1mol金刚石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
6、H2S有剧毒,在空气中可以燃烧。以硫化氢、氧气为原料,可以设计一种燃料电池。
回答下列问题:
(1)H2S在空气中充分燃烧,能量变化过程如图所示:
①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填“>”“<”或“=”)生成物的总能量。
②H2S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以 H2S、O2 为原料的碱性燃料电池装置的示意图如图,该装置工作时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H2S+3O2+4OH- = 2SO32- +4H2O。
①该装置将___________ 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
②已知正极反应式 O2+2H2O+4e- =4OH- ,则负极反应式为 _____ ,右室电解质溶液的pH ___________ (填“变大”“减小”或“不变”)。
7、Li、
Li、
Na、
Mg、
C、
N中,
(1)___和___互为同位素;
(2)___和___的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
(3)___和___的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等,所以不是同一种元素。
8、(1)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铅蓄电池相比,该电池能较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高铁电池放电时,负极材料是________,正极发生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已知正极反应式为,则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
②每生成,需要消耗Zn的质量为______g。
(2)氯-铝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燃料电池。电池工作时,电子从_____(填“Al”或“Cl”)极流向_____(填“正”或“负”)极;每消耗8.1g Al,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_____NA。
9、(1)①写出胆矾的化学式:___;②写出二氧化碳的电子式:___。
(2)写出次氯酸钙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10、绿色化学是“预防污染”的根本手段,它的目标是研究和寻找能充分利用的无毒害原材料,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在化工生产各个环节中都实现净化和无污染。
(1)下列各项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________。
A.处理废弃物 B.治理污染点 C.减少有毒物 D.杜绝污染源
(2)硝酸工业的尾气中主要含有NO、NO2气体,工厂里常用NaOH溶液吸收NO、NO2,使其转化为化工产品NaNO2。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两种制取Cu(NO3)2的方法,你认为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方法____。
方法A:2Cu+O22CuO;CuO+2HNO3(稀)=Cu(NO3)2+H2O
方法B: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11、电化学原理在防止金属腐蚀、能量转换等方面应用广泛。
(1)①钢铁在海水中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正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
②图中,为减缓钢闸门的腐蚀,材料B可以选择__________(填“Zn”或“Cu”)。
(2)如图为钢铁防护模拟实验装置,则铁做__________极,检测钢铁保护效果的方法是:取少量铁电极附近的溶液于试管中,_________,则说明保护效果好。
(3)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化学电源,其构造如图所示:
a、b为多孔石墨电极,通入的气体由孔隙中逸出,并在电极表面放电。
①a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
②若电池共产生3.6g水,则电路中通过了_______mol的电子。
12、为了探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的有关问题,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为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已知I2+2S2O==S4O
+2I- ,其中Na2S2O3溶液均足量,且S2O
与S4O
均为无色)
实验序号 | 体积V/mL | 蓝色褪去时间/s | |||
Na2S2O3溶液 | 淀粉溶液 | 碘水 | 水 | ||
① | 10.0 | 2.0 | 4.0 | 0.0 | t1 |
② | 8.0 | 2.0 | 4.0 | 2.0 | t2 |
③ | 6.0 | 2.0 | 4.0 | Vx | t3 |
(1)表中Vx=_________mL,t1、t2、t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取5 mL 0.1 mol·L-1的KI溶液于试管中,滴加0.1 mol·L-1 FeCl3溶液2 mL,发生如下反应:2Fe3++2I-=2Fe2+ +I2,为证明该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反应液,滴加AgNO3溶液,发现有少量黄色沉淀(AgI)。
②再取少量反应液,滴加少量CCl4 ,振荡,发现CCl4层显浅紫色。
根据①②的现象,他们得出结论:该反应具有一定的可逆性,在一定条件下会达到反应限度。
(2)指导老师指出上述实验①不合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 你的改进方案是________(简要写出操作、试剂和现象)。
(3)实验②适合检验生成I2较多的情况,还有一种简便的方法可以灵敏地检验是否生成了I2,这种方法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燃烧11.2L(标准状况)甲烷,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______
14、海水中溴元素以Br-形式存在,工业上用空气吹出法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工艺流程如图:
(1)步骤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从理论上考虑,下列也能吸收Br2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A.FeCl2 B.Na2SO3 C.H2O
(3)步骤①中已获得Br2,步骤③中又将Br2还原为Br-,步骤④又生成Br2,这样做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海水中Br-含量为64mg/L,依据上述流程,若将10m3海水中的溴元素转化为工业溴,至少需要标准状况下Cl2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L(忽略Cl2的溶解)。
15、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高效氧化、杀菌及漂白剂,其生产工艺如下:
(1)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从氧化还原角度推测NaClO2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
(2)过程I常伴有少量Cl2生成。
① Cl2的存在会造成产品中含有NaCl,请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
② 结合下面信息,请设计实验方案除去ClO2中的Cl2 ________。
| ClO2 | Cl2 |
在水中的溶解性 | 易溶 | 溶 |
在CCl4中的溶解性 | 难溶 | 溶 |
(3)过程II中H2O2的作用是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4)理论上每生成1 mol NaClO2,消耗SO2的体积是________L(标准状况下)。
(5)已知:
i. 压强越大,物质的沸点越高。
ii. 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NaClO2∙3H2O
38~60℃时析出NaClO2晶体
高于60℃时分解成NaClO3和NaCl
① 过程III采用“减压蒸发”操作的原因是_____。
② 请将过程III的操作补充完整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