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如图所示装置:
(1)若烧杯中溶液为稀硫酸,则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两极反应式为:正极________;负极________。该装置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原电池中的H+向______(Mg、Al)极移动。
(2)若烧杯中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则负极为________,带_______(正、负)电;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3、将1.60gCuSO4固体置于下图所示的装置(固定及夹持类仪器未画出)中加热到1100℃,使其分解,分解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石英管中固体由白色变为黑色,最终变为红色;BaCl2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品红溶液褪色,集气瓶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1)石英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高温分解CuSO4固体使用石英管而不使用普通玻璃管的原因是_____。
(2)石英管中剩余红色固体质量为0.72 g,经检测为不含硫元素的纯净物。则该固体的化学式为__。
(3)将BaCl2溶液中生成的白色沉淀过滤并洗涤,向洗涤后的沉淀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①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
②检验沉淀是否洗净的方法是___。
(4)若NaOH溶液足量,则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5)集气瓶中收集的无色气体是____(填化学式),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
4、处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常作催化剂(___)
5、对于反应:2SO2+O22SO3,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只改变一个反应条件,将生成SO3的反应速率的变化填入空格里(填写“增大”“减小”“不变”)
编号 | 改变的条件 | 化学反应速率 |
① | 降低温度 | __________ |
② | 增大O2的浓度 | __________ |
③ | 使用V2O5作催化剂 | __________ |
④ | 压缩体积 | __________ |
6、(1)浓硫酸具有如下的性质:A.酸性B.强氧化性C.吸水性D.脱水性,下列事实主要表现浓硫酸的什么性质(填字母序号)。
①浓硫酸做干燥剂(________)
②棉布上滴上浓硫酸,出现破洞(________)
③浓硫酸不能干燥氨气(________)
④热的浓硫酸中投入铜溶解(________)
(2)浓硝酸具有如下的性质:A.酸性B.强氧化性C.不稳定性,下列事实主要表现浓硝酸的什么性质(填字母序号)。
①常温下可用铝或者铁制容器运输浓硝酸(________)
②浓硝酸需保存在棕色瓶中(________)
7、判断下列试题正误
(1)碘和四氯化碳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______________
(2)氢气是最轻的气体。______________
(3)可以用丁达尔效应来鉴别溶液和胶体。______________
(4)烧杯可以用来直接加热。______________
(5)可以手持试管给物质进行加热______________
(6)过滤时可以用玻璃棒进行搅拌______________
(7)在实验室中可以尝化学药品的味道______________
(8)实验室中用容量瓶配置溶液时不需要进行检漏______________
(9)O2既可用浓硫酸干燥,又可用固体NaOH干燥______________
(10)蒸馏操作过程中冷凝水的流向是上进下出______________
8、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将三种金属按照下表的装置进行实验。回答问题:
序号 | 甲 | 乙 | 丙 |
装置 | |||
现象 | 溶液变为浅绿色,Cu极产生大量气泡 | Cu极的质量增加 | M极的质量减少 |
(1)装置甲中铁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溶液中H+向_____极移动(填“正”或“负”)。
(2)装置乙中铜极发生_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3)装置丙中M极为______(填“正极”或“负极”),一段时间后溶液的酸性______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4)Fe、Cu、M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
9、Ⅰ.(1)①Ne②HCl③P4④N2H4⑤Mg3N2⑥Ca(OH)2⑦Na2O2⑧NH4I⑨AlCl3,请用上述物质的序号填空,只存在极性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__,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非极性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___。
(2)在下列变化中,①碘的升华②烧碱熔化③MgCl2溶于水④HCl溶于水⑤Na2O2溶于水,未发生化学键破坏的是_____________,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_____________仅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_________,既发生离子键破坏又发生化学键破坏的是_______。(填写序号)
Ⅱ.下面列出了几组物质,请用序号填空。
①金刚石与“足球烯”C60;②D与T;③氧气与臭氧;④CH4和CH3CH2CH3;⑤和CH3CH2CH2CH2CH3;⑥
和和CH3CH2CH2CH3
属于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____,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__。
10、甲烷、乙烯、乙醇都是重要的有机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烷与氯气的第一步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把乙烯通入到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充分振荡、静置,观察到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写出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3)下列几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互为同位素的是_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__。
A.甲烷与新戊烷 B.氧气和臭氧 C. 和
D.35Cl和37Cl E.CH3CH2OH和CH3OCH3
11、(1)元素周期表有______个横行、________________个周期,每一周期中元素原子的_________相同,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______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元素失电子能力逐渐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元素的非金属性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阴离子的还原性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2)元素周期表有____纵列、_______________个族,第ⅥA族处在第_______列,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依次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元素失电子的能力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阳离子的氧化性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12、为验证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原理: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1)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填选项),实验现象为___,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
A.Na2S溶液 B.Na2SO3溶液 C.Na2SO4溶液
(2)装置C中盛放烧碱稀溶液,目的是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能证明氯元素比硫元素非金属性强的依据为_____。(填序号)
①氯原子比硫原子更容易获得电子形成离子
②S2-比Cl-还原性强
③次氯酸的氧化性比稀硫酸强
④HCl比H2S酸性强
(4)若B瓶中盛放KI溶液和CCl4试剂,实验后,振荡、静置,会出现分层,下层呈紫红色的实验现象,若B瓶中通入标准状况下44.8L氯气全部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数目是___。
13、有一稀硫酸和硝酸铁的混合溶液,向其中加入铁粉,溶液中的Fe2+浓度如图所示(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
(1)溶液中H2SO4与Fe(NO3)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
(2)请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_________。
14、硝酸钙晶体[Ca(NO3)2·4H2O]常用于电子、仪表及冶金工业。一种利用CaO制备Ca(NO3)2·4H2O的流程如下:
(1)“制浆”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2)“气体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生成气体X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Ca(NO3)2·4H2O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酸化”后制取Ca(NO3)2·4H2O的操作主要包括加热浓缩、___、 过滤、洗涤、干燥。实验室过滤操作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____ 。
15、海洋是人类巨大的资源宝库,如图为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简易流程图。
(1)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______。
(2)实验室中进行操作1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3)生石灰转化为石灰乳的过程是__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
(4)上述流程中未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反应。
(5)写出由氯化镁制取金属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