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广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化学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1题,共 5分)
  • 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A

    B

    C

    D

    a

    Na

    Al

    Fe

    Cu

    b

    NaOH

    Al2O3

    FeCl3

    CuO

    c

    NaCl

    Al(OH)3

    FeCl2

    CuCl2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部分含硫物质如图所示,其中H2S和X是大气污染物。这些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为工业生产和处理环境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

    (1)已知Na2SO3可发生下列过程:XNa2SO3→Z,其中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___。若欲将X转化成“安全物质”Z,使其对环境的影响最小,需加入__(填字母)。

    a.氧化剂       b.还原剂     c.酸性物质    d.碱性物质

    检验Z中阴离子的实验操作方法是:___

    (2)为了减少向大气排放X,不同企业采取不同的措施。

    方法一:向含硫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通入空气,在高温条件下可将X转化为含钙的“安全物质”,减少其排放所造成的污染,请把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___

    2CaCO3+O2+2SO2  

    方法二:如图是用废氨水回收含有低浓度X工业尾气的流程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M的化学式是___;此法处理尾气的优点是___

  • 3、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A

     

     

     

     

     

     

    0

     

     

     

     

     

    1)写出①、⑥两种元素的名称:______________

    2)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填化学式,下同);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

  • 4、阅读有关硫代硫酸钠(Na2S2O3)的相关资料:

    硫代硫酸钠是一种白色的晶体,可用作冲洗照相底片的定影剂、棉织物漂白后的脱氯剂及定量分析中的还原剂。它在碱性环境中能稳定存在,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SO2S。制备Na2S2O3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Ⅰ.将纯碱溶解后,与二氧化硫作用生成亚硫酸钠,再加入硫磺沸腾反应,经过滤、浓缩、结晶,制得五水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Ⅱ.硫化碱法:利用碳酸钠、硫化钠和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经吸硫、蒸发、结晶,制得硫代硫酸钠。Ⅲ.氧化、亚硫酸钠和重结晶法:由含硫化钠、亚硫酸钠和烧碱的液体经加硫氧化……

    回答下列问题:

    1Na2S2O3H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2)方法中所包含的反应___(写方程式)。

    3)方法中做氧化剂的物质是___(化学式),做还原剂的是__(化学式)。

  • 5、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科学家采用“铝铍测年法”测量“北京人”年龄。10Be 9Be______________

    a.是同一种核素   b.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c.互为同素异形体   d.互为同位素

    (2)元素①和②可形成多种化合物。下列模型表示的分子中,不可能由①和②形成的是_______(填序号)

    (3)元素①~⑥中,金属性最强的是___(填元素符号)。②的单质和⑤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53I) 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①碘(53I)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

    CI-Br-I-的还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③资料显示: Ag+I-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两种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某同学用图实验验证上述反应,观察到两溶液混合后立即出现黄色浑浊,再加入淀粉溶液,不变蓝。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

  • 6、甲烷燃料电池一种新型环保的发电装置,用氢氧化钾做电解质溶液。

    (1)甲烷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_

    (2)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 7、原电池原理的发现是储能和供能技术的巨大进步,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将锌片和铜片插入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甲、乙均为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b.甲中锌片是负极,乙中铜片是正极

    c.甲、乙溶液中的pH均增大

    d.若将稀硫酸换为硫酸铜溶液,则甲、乙中铜片的质量均增加

    (2)甲、乙中构成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原电池工作过程中,电流由_________(铜片锌片”)经导线流向___________(铜片锌片”);溶液中的________(正极负极”)移动。

    (3)当甲中溶液质量增重时,电极上转移电子数目为_________,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

    (4)对甲、乙装置做如下变化后,可形成原电池的是__________

    a.甲中铜片换成锌片

    b.乙中锌片和铜片相互倾斜至上端接触

    c.甲中稀硫酸用乙醇代替

  • 8、图是铜-锌原电池原理图:

    (1)X极是__(填正或负)发生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2)Y极的电极反应:___;原电池的总反应:___;电流的流动方向:___

  • 9、现代工业常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纯碱,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反应I为:NaCl+CO2+NH3+H2ONaHCO3↓+NH4Cl

    (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NaCl,以及少量的Ca2+、Mg2+、SO等离子。为得到纯净的饱和NaCl溶液,进行了如下操作。请补全操作步骤:

    a.向浓缩后的海水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过滤;

    b.向滤液中___________,过滤;

    c.向滤液中___________,过滤;

    d.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e.加热煮沸一段时间,得到饱和NaCl溶液。

    (2)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制得的纯碱中含有少量NaCl。取5.5g纯碱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得到标准状况下1120mLCO2.则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保留1位小数)。

  • 10、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Na2O2___KOH___NH3___CO2___

  • 11、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到现在形成的周期表经过了众多化学家的艰辛努力,历经142年,元素周期表体现了元素位构性的关系,揭示了元素间的内在联系。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元素周期律,推断:

    ①H3AsO4H2SeO4的酸性强弱:H3AsO4___H2SeO4(“>”“<”“=”)

    氢化物的还原性:H2O___H2S(“>”“<”“=”)

    (2)可在图中分界线(虚线部分)附近寻找___(填序号)

    A.优良的催化剂B.半导体材料C.合金材料D.农药

    (3)①Se2Cl2常用作分析试剂,其电子式为___

    (Se)化铟(In)是一种可应用于未来超算设备的新型半导体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填字母)

    A.原子半径:In>Se B.In的金属性比Se

    C.In的金属性比Al D.硒化铟的化学式为InSe2

    (4)请设计实验比较CSi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可供选择的药品有:CaCO3固体、稀硫酸、盐酸、饱和NaHCO3溶液、饱和Na2CO3溶液、硅酸钠溶液,化学仪器根据需要选择)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与结论

    在试管中加入___,再加入___,将生成气体通过___洗气后,通入___

    现象:___;结论:非金属性CSi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12、氯化铵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

    (1)实验室通常用NH4Cl固体与其它碱性物质混合加热制取氨气。

    ①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方程式___

    ②将酚酞溶液滴加到氨水中溶液呈红色,其原因是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浓氨水可以用来检验有毒气体(如:氯气)的泄漏,反应式为3Cl2+8NH3=N2+6NH4Cl,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填化学式),检测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当有1mol氮气生成时,转移的电子数是___mol。

    (2)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其原因是___(填字母)。

    ①幕布的着火点升高

    ②幕布的质量增加

    ③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

    ④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实验室还用NH4Cl溶液与饱和的NaNO2溶液反应制取纯净的氮气,反应式为:NaNO2+NH4Cl=NaCl+N2↑+2H2O。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试回答:

    ①装置中A部分的分液漏斗与蒸馏烧瓶之间连接的导管所起的作用是___填写编号

    a防止饱和溶液蒸发 b保证实验装置不漏气 c使饱和NaNO2溶液容易滴下

    ②B部分的作用是___填写编号

    a冷凝 b冷却氮气 c缓冲氮气流

    ③加热前必须进行的一个操作步骤是___

    ④收集N2最适宜的方法是___填写编号

    a用排气法收集在集气瓶中

    b用排水法收集在集气瓶中

    c直接收集在球胆或塑料袋中

四、计算题 (共1题,共 5分)
  • 13、某反应在体积为5L的恒容密闭的绝热容器中进行,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已知ABC均为气体)。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

    (3)由图求得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_______

    (4)为了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的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容器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实验混合溶液

    A

    B

    C

    D

    E

    F

    4mol/L H2SO4(mL)

    30

    V1

    V2

    V3

    V4

    V5

    饱和CuSO4溶液(mL)

    0

    0.5

    2.5

    5

    V6

    20

    H2O(mL)

    V7

    V8

    V9

    V10

    10

    0

     

     

    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_______V6=_______

五、解答题 (共2题,共 10分)
  • 14、一种用铝土矿和硫铁矿烧渣(配料中含Al2O3Fe2O3FeOSiO2等)为原料制备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碱式氯化铝铁的流程如下:

    (1)配料中属于两性氧化物的是______,步骤Ⅱ酸溶时,Fe2O3被溶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 (填化学式),为检验“过滤1”后的溶液中是否含有Fe3,可选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_

    (3)步骤Ⅳ加入H2O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4)步骤Ⅴ调节pH3发生反应生成聚合碱式氯化铝铁,若溶液pH过大,可能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步骤Ⅵ包含的操作有过滤、________、干燥得到产品。

    (5)测定聚合碱式氯化铝铁{可表示为[FeaAlb(OH)xClyn}中n(Fe)/n(Al)的比值的步骤如下:

    步骤1:准确称取产品5.710g溶于水,加入足量的稀氨水,过滤,将滤渣灼烧至质量不再变化,得到3.350g固体。

    步骤2:另准确称取相同质量样品,溶于足量NaOH溶液,过滤,充分洗涤,将滤渣灼烧至质量不再变化,得到固体0.8000g

    计算产品中n(Fe)/n(Al)的比值。(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

  • 15、电能是现代社会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之一

    1)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

    ①其中,Zn电极为原电池的____ 极,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

    Cu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填氧化还原)反应,当铜表面析出4.48 L氢气(标准状况)时,导线中通过了___ mol电子。

    ③电子从 ___极流出(填Zn或者Cu,下同),阳离子移向___极。

    2)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Cus)=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电极X的材料是______ 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

    ②当导线中通过了0.1mol电子时,银棒增重____ g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计算题
五、解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