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某温度时,在2 L密闭容器中,三种气态物质X、Y、Z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可得: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反应开始至2 min, X的转化率为____。
(3)在密闭容器里,通入a mol A(g)和b mol B(g),发生反应A(g)+ B(g)= 2C(g),当改变下列条件时,会加快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降低温度 ②保持容器的体积不变,充入氦气
③加入催化剂 ④保持容器的体积不变,增加A(g)的物质的量
3、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混合液中,以控制蒸馏的温度.(___)
4、利用分类和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能实现物质的转化。
(1)请从下列试剂中选择合适的完成指定转化(试剂可以重复选择)。
试剂:浓硫酸、I2、NaOH、NaCl、HCl
①HBr→Br2的化学方程式:___;
②V2O5(酸性氧化物)→VO的离子方程式:___。
(2)利用含碘酸性废水(其中碘主要以IO形式存在)为原料生产CuI,其流程如图:
①写出“反应Ⅰ”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②写出“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___。
5、利用原电池原理可以探究金属的活动性。
(1)将锌片和银片浸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两电极间连接一个电流计。锌片做___极(填“正”或“负”),锌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_;银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
(2)若该电池中两电极的总质量为60g,工作一段时间后,取出锌片和银片洗净干燥后称重,总质量为47g。此时产生标准状况下氢气的体积为___L,通过导线的电子的物质的___量为mol。
(3)为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一些方案。其中能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方案是___。(填序号)
方案 | 现象或产物 |
①将铁片置于CuSO4溶液中 | 铁片上有亮红色物质析出 |
②将铁丝和铜丝分别在氯气燃烧 | 产物分别为FeCl3和CuCl2 |
③将铁片和铜片分别置于稀硫酸溶液中 | 铁片上有气泡产生,铜片上无气泡产生 |
④将铁片和铜片置于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并用导线连接 | 铁片溶解,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
6、当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时,该反应为______________反应;当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时,该反应为___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能量越高的物质越______________(填“稳定或不稳定”)。
7、Ⅰ.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A(g)+2B(g)3C(g)+xD(g),开始时A为4mol,B为6mol;5min末时测得C的物质的量为3mol,用D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D)为0.2mol/(L·min)。计算
(1)5min末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mol/L。
(2)前5min内用B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B)为_________mol/(L·min)。
(3)化学方程式中x值为__________ 。
(4)此反应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5mol/(L·min);②v(B)=6mol/(L·min);③v(C)=4.5mol/(L·min);④v(D)=8mol/(L·min)。
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__________(填编号)。
II.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如图所示方式插入100mL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一段时间,回答下列问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字母代号)。
A.甲、乙均为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B.乙中铜片上没有明显变化
C.甲中铜片质量减少、乙中锌片质量减少 D.两烧杯中溶液的酸性均减弱
(6)在相同时间内,两烧杯中产生气泡的速度:甲________乙(填“>”、“<”或“=”)。原因是________。
8、某烃的分子式为C11H20,1 mol 该烃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吸收2 mol H2;用热的KMnO4酸性溶液氧化,得到下列三种有机物:
HOOC—CH2CH2—COOH。
已知:+R3-COOH(R1-、R2-、R3-代表烃基)
由此推断写出该烃可能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
9、科学家们发现氢元素有三种同位素原子。
(1)分别写出它们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用做制造氢弹原料的同位素原_____________。
(2)已知氯有2种常见同位素原子35Cl、37Cl,氯气与氢气形成的氯化氢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有________种。
(3)质量相同的HO和D
O所含质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中子数之比为________,电解产生的氢气在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为________。
10、蛋白质的性质在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请在下列横线选用“盐析”、“变性”或“颜色反应”等蛋白质的性质填空。
(1)紫外线消毒____________;
(2)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_____________;
(3)误食了重金属离子,可以立即喝大量的牛奶来缓解毒性__________;
(4)鸡蛋清溶液中加入少量饱和的硫酸铵溶液出现沉淀________;
(5)常用酒精清洗伤口__________;
(6) 蒸煮鸡蛋食用_______。
11、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是中学化学原理中很重要部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I、用纯净的锌粒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气体,请回答:
(1)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分析判断__________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快。
(2)将锌粒投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刚开始时产生H2的速率逐渐加快,其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
(3)为了减缓上述反应的速率,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少许,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______
A.蒸馏水B.硫酸铜溶液C.浓盐酸
II、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反应开始至2min末,X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mol·L-1·min-1)。
12、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利用下图装置(部分装置略去)测定某铁硫化物(FexSy)的组成,并探究反应结束后装置D所得溶液中含硫化合物的组成。
实验步骤:
步骤一:如图依次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试剂;
步骤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与旋塞,并点燃酒精喷灯:
步骤三:足够长时间后,装置D中产生气泡速率变快时,停止加热,继续向装置A中的烧瓶滴水一段时间;
步骤四:实验结束后,将装置D中所得溶液加水配制成100mL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盛水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C中使用酒精喷灯而不使用酒精灯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装置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检验反应后 D装置溶液中含硫阴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____。
(5)取25. 00 mL步骤四中所配溶液,加入足量的H2O2,再加入足量经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23.3g,则FexSy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3、在120℃、1.01x105Pa时,将1L丙烷与若干升O2混合点燃充分燃烧后,恢复至原温度、压强,测得气体体积为aL,通过碱石灰后气体体积变为bL。
(1)若a-b=7, 则bL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
(2)若a-b=5,则混合前O2体积是______,点燃前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_____。
14、I.(1)用CaSO4代替O2与燃料CO反应,既可提高燃烧效率,又能得到高纯CO2,是一种高效、清洁、经济的新型燃烧技术。反应①为主反应,反应②和③为副反应。
①CaSO4(s)+CO(g)=
CaS(s)+CO2(g) ΔH1=-47.3 kJ·mol-1
②CaSO4(s)+CO(g)=CaO(s)+CO2(g)+SO2(g) ΔH2=+210.5 kJ·mol-1
③CO(g)=C(s)+
CO2(g) ΔH3=-86.2 kJ·mol-1
反应2CaSO4(s)+7CO(g)=CaS(s)+CaO(s)+6CO2(g)+C(s)+SO2(g)的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ΔH1、ΔH2和ΔH3表示)。
(2)已知:25 ℃、101 kPa时,Mn(s)+O2(g)=MnO2(s) ΔH=-520 kJ·mol-1
S(s)+O2(g)=SO2(g) ΔH=-297 kJ·mol-1
Mn(s)+S(s)+2O2(g)=MnSO4(s) ΔH=-1 065 kJ·mol-1
SO2与MnO2反应生成无水MnSO4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捕碳技术(主要指捕获CO2)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NH3和(NH4)2CO3已经被用作工业捕碳剂,它们与CO2可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①2NH3(l)+H2O(l)+CO2(g)=(NH4)2CO3(aq) ΔH1
②NH3(l)+H2O(l)+CO2(g)=NH4HCO3(aq) ΔH2
③(NH4)2CO3(aq)+H2O(l)+CO2(g)=2NH4HCO3(aq) ΔH3
ΔH3和ΔH1、ΔH2之间的关系是Δ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 ①WO2(s)+2H2(g)=W(s)+2H2O(g) ΔH=+66.0 kJ·mol-1
②WO2(g)+2H2(g)=W(s)+2H2O(g) ΔH=-137.9 kJ·mol-1
则WO2(s)=WO2(g)的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L-1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温度;
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并用同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
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定混合液最高温度。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生成1 mol H2O(l)时的反应热为-57.3 kJ/mo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______(填字母)。
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 B.揭开泡沫塑料板用玻璃棒搅拌
C.轻轻地振荡烧杯 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上下轻轻地搅动
(3)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1·℃-1。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 起始温度t1/℃ | 终止温度t2/℃ | |
盐酸 | 氢氧化钠溶液 | 混合溶液 | |
1 | 20.0 | 20.1 | 23.2 |
2 | 20.2 | 20.4 | 23.4 |
3 | 20.5 | 20.6 | 23.6 |
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5、i.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其中盐桥为琼脂
饱和
盐桥。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X的材料是____;电解质溶液Y是________。
(2)银电极为电池的____极,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
(3)盐桥中向溶液中迁移的离子是___________。
A、 B、
C、
D、
ii.混合动力车目前一般使用镍氢电池,该电池中镍的化合物为正极,储氢金属以M表示
为负极,碱液
主要为
为电解质溶液放电时,
在甲电极放电,电极反应式为
。镍氢电池充放电原理示意如图,其总反应式为
。
根据所给信息判断,混合动力车上坡或加速时,判断:
(4)乙电极周围溶液的pH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