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请根据化学反应与热能的有关知识,填写下列空白:
(1)在Ba(OH)2· 8H2O和NH4Cl晶体反应的实验中:反应物混合后需用玻璃棒迅速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体现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的现象是烧杯变凉和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过程中不一定释放能量的是______(请填编号)。
A.形成化学键 B.燃料燃烧 C.化合反应
D.葡萄糖在体内的氧化反应 E.酸碱中和 F.炸药爆炸
(3)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完全燃烧,放出热量较多的是______ (填编号) 。
A.固体硫 B.硫蒸气
(4)已知:通常条件下,酸碱稀溶液中和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稀溶液中1molH2SO4和NaOH恰好反应时放出Q kJ热量,则其中和热为______kJ/mol。
(5)已知H2和O2反应放热,且断开1mol H-H、1mol O=O、 1mol O-H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Q1、Q2、Q3 kJ,由此可以推知下列关正确的是_____(填编号)。
A. Q1+Q2>Q3 B. Q1+Q2> 2Q3 C.2Q1+Q2 <4Q3 D.2Q1+Q2 <2Q3
3、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100 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气体体积已折合成标准状况),实验记录如表(累计值):
时间/min | 1 | 2 | 3 | 4 | 5 | 6 |
氢气体积 /mL | 50 | 120 | 224 | 392 | 472 | 502 |
(1)哪一时间段反应速率最大________(填“0~1 min”“1~2 min”“2~3 min”“3~4 min”“4~5 min”或“5~6 min”,下同)。
(2)第3~4 min时间段以盐酸的浓度表示的该反应速率(设溶液体积不变)是__________。
4、H、
C、
Mg、
Mg和
Cu中共有___________种元素,___________种核素。其中,
Mg和___________是同位素,考古时用___________测定文物的年代。
5、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视角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可以深化对物质间转化关系的认识,也可以实现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和谐统一。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如图氮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变化情况叙述错误的是
A.常用作保护气
B.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C.工业废气中含有NO、等有毒气体,排放到大气中之前必须回收处理
D.常温下可用铁或铝制容器盛装浓,因为浓
与铁或铝都不反应
(2)下列物质可用作红色外墙涂料的是
A.Fe
B.FeO
C.
D.
(3)下列物品或设施使用了硅酸盐材料的是
A.混凝土桥墩
B.水晶镜片
C.光导纤维
D.计算机芯片
(4)要想证明某溶液中是否含有,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滴加稀硫酸
B.滴加KSCN溶液
C.通入氯气
D.加入铁片
(5)下列关于铁的叙述错误的是
A.铁具有延展性
B.铁具有导热性
C.铁能被磁体吸引
D.铁合金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
(6)将大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叫做氮的固定。下列反应能够实现氮的固定的是
A.
B.
C.
D.
6、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从开始至2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3)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到达2min时该反应已停止
B.在2min之前X的消耗速率大于它的生成速率
C.在2min时Y的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D.在2min达到平衡是因为此时反应物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总物质的量相等
(4)平衡后再充入1molHe,若体积不变,则反应速率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7、在下列事实中,各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速率?
(1)集气瓶中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在瓶外点燃镁条时,混合气体爆炸。________________
(2)熔化的KClO3放出气泡速率很慢,撒入少量MnO2很快产生气体。___________
(3)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放入同样大小的镁条和铝条,产生气体有快有慢。___________________
(4)夏天食品易变质,而冬天不易发生该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
(5)同样大小的石灰石分别在1mol•L-1盐酸和0.1mol•L-1盐酸中反应快慢不同。________________
8、在银锌原电池中,以硫酸铜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1)锌为___极,电极上发生的是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电极上的现象是___,电极反应式为___;
(2)银为___极,电极上发生的是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银片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电极反应式为___。
9、分别按如图甲、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两个烧杯里的溶液为同浓度的稀硫酸,乙中A为电流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填字母)(双项选择)。
A.甲中锌片是负极,乙中铜片是正极
B.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有气泡产生
C.两烧杯中溶液pH均增大
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中比乙中慢
E.乙的外电路中电流方向Zn→Cu
F.乙溶液中向铜片方向移动
(2)变化过程中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甲为_______ ;乙为______ 。
(3)在乙实验中,某同学发现不仅在铜片上有气泡产生,而且在锌片上也产生了气体,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
(4)在乙实验中,如果把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请写出铜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及总反应离子方程式:铜电极:________,总反应:_________。当电路中转移0.2mol电子时,消耗负极材料的质量为______g(Z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
10、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请回答:
(1)T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
(2)元素的非金属性:Q_________W(填“强于”或“弱于”)
(3)R有多种氧化物,其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为_____________
(4)原子序数比R多1的元素的一种氢化物能分解为它的另一种氢化物,此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5)T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和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W的单质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11、在装有MnO2的试管中加入H2O2可以快速制取O2,回答下列问题:
(1)H2O2中O的化合价是_____,写出H2O2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____(填字母序号)。
A.极性共价键 B.非极性共价键 C.离子键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3)MnO2的作用是______。
(4)下列措施可以加快该化学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
A.滴加FeCl3溶液 B.加热 C.降低压强 D.增大H2O2的浓度
12、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锌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中,甲同学认为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硫,而乙同学认为除二氧化硫气体外,还可能产生氢气。为了验证哪位同学的判断正确,丙同学设计了图中的实验装置(锌与浓硫酸共热时产生的气体为X,且该反应装置略去)。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还可能产生氢气的理由是__________。
(3)A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B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E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
(4)可以证明气体X中含有氢气的实验现象:C中__________,D中__________。
13、(1)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等物质的量的A、B发生可逆反应3A(g)+B(g)M(g)+N(g)。达到平衡后,如果保持温度不变,压缩容器的体积,则平衡_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再达到平衡时,B的百分含量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CaCO3(s)CaO(s)+CO2(g) ΔH>0达到平衡。如果保持温度和容器容积不变,再通入少量CO2,则平衡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再达平衡时,容器的压强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室温下,把SiO2细粉放入蒸馏水中,搅拌至平衡,生成H4SiO4溶液(SiO2+2H2OH4SiO4),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该反应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若K值变大,在平衡移动时逆反应速率如何变化_______。
(4)已知CO2(g)+2CH3OH(g)CH3OCOOCH3(g)+H2O(g)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充入1molCO2、2molCH3OH(g),CO2的转化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在t时加压,若t1时容器容积为1000mL,则t2时容器容积为______mL。
(5)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2(g)2CO(g),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体积分数。925℃时,已知总压为p总,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p=____。
14、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中数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反应开始至2min,X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
(3)不改变反应条件,3min至4min时Z的生成速率与5min至6min时Z的生成速率相比较,前者______后者(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上述反应过程中,如果降低温度,则其反应速率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下列各项中不可以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填字母)。
a.X、Y、Z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2∶1
b.Y物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c.X的浓度保持不变
d.同一物质的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e.消耗2mol X同时生成1mol Z
15、如图所示的过程是目前直接利用太阳能的研究热点,人们把通过人工光化学手段合成燃料的过程叫做人工光合作用。
(1)在如图构想的物质和能量循环中,太阳能最终转化为_______能。
(2)人工光合作用的途径之一就是在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将CO2和H2O转化为甲醇(CH3O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g)+4H2O(g)2CH3OH(g)+3O2(g)。一定条件下,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测得n(CH3OH)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n(CH3OH)/mol | 0 | 0.040 | 0.070 | 0.080 | 0.085 | 0.085 |
用O2表示0~3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mol/(L·min)。
(3)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并发生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用人工光合作用得到的甲醇、氧气和KOH溶液制作燃料电池,其电极反应分别为:CH3OH+8OH--6e-=CO+6H2O;O2+2H2O+4e-=4OH-。则甲醇应通入该燃料电池的_______极(填“正”或“负”),通入氧气的一极发生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当通入6.72 L O2(在标准状况下)完全反应后,消耗甲醇的质量为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