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10ml0.3mol/l H2SO4加入20ml的Ba(OH)2溶液中和后溶液呈中性,则Ba(OH)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
3、(1)下列物质:①N2 ②CO2 ③NH3 ④Na2O ⑤Na2O2 ⑥NaOH ⑦CaBr2 ⑧H2O2 ⑨NH4Cl ⑩HBr。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只含极性键的是_______;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________ 。
(2)用电子式表示H2O和MgBr2的形成过程:H2O_______;MgBr2_______。
4、甲醇是结构最为简单的饱和一元醇,又称“木醇”或“木精”。甲醇是一碳化学基础的原料和优质的燃料,主要应用于精细化工、塑料、能源等领域。已知甲醇制备的有关化学反应如下:
反应①:
反应②:
反应③:
(1)若500℃时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依次为K1、K2、K3,已知500℃时K1、K2的值分别为2.5、1.0,并测得该温度下反应③在某时刻,H2(g)、CO2(g)、CH3OH(g)、H2O(g)的浓度(mol/L)分别为0.8、0.1、0.3、0.15,则此时__________
(填“>”、“=”或“<”)
(2)在3L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②,c(CO)随反应时间t变化如图中曲线Ⅰ所示。若在t0时刻分别改变一个条件,曲线Ⅰ变为曲线Ⅱ和曲线III。当曲线Ⅰ变为曲线Ⅱ时,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当通过改变压强使曲线Ⅰ变为曲线III时,曲线III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___________。
(3)在另一温度下按反应③合成甲醇的反应,如图关闭K,向A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4molH2,向B容器中充入1.2molCO2和4.8molH2,两容器分别发生上述反应。已知起始时容器A和B的体积均为aL,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B的体积为0.9aL,维持其他条件不变,若打开K一段时间后重新达到平衡,容器B的体积为__________L(不考虑温度的变化,P为可自由滑动活塞,不考虑活塞的摩擦力)。
5、(1)研究表明,某品牌打火机中的液体燃料为液态的烃甲,其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2:5,此有机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该有机物同系物的通式为_____________,甲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氢个数比为1:2的烃乙可通过与加成得到甲,则乙为__________烃,写出乙可能的所有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奥运火炬中使用的燃料为混合物,其主要成分为丙烷,请写出丙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现将等质量的天然气和丙烷分别与足量氧气反应,则前者与后者消耗氧气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小苏打的化学式:_______。
(2)写出乙醛的结构简式:_______。
(3)甲硅烷(SiH4)是一种无色气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已知室温下1g甲硅烷自燃生成SiO2固体和液态水放出热量44.6kJ,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7、现有反应mA(g)+nB(g) pC(g),达到平衡后,当升高温度时,B的转化率变大;当减小压强时,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减小,则:
(1)m+n___________p(填“>”、“<”或“=”)。
(2)减压时,A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3)若加入B(容器体积不变),则A的转化率___________,B的转化率___________。
(4)若升高温度,则平衡时,B、C的浓度之比将___________。
(5)若加入催化剂,平衡时气体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___________。
(6)若B是有色物质,A、C均为无色物质,则加入C(体积不变)时混合物的颜色___________(填“变浅”、“变深”或“不变”,下同),而维持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充入氖气时,混合物的颜色___________。
8、氮氧化物进入大气后,不仅会形成硝酸型酸雨,还可能形成光化学烟雾,因此必须对含有氮氧化物的废气进行处理。
(1)用NaOH溶液可以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NO2+NO+2NaOH=2NaNO2+H2O ①
2NO2+2NaOH=NaNO2+NaNO3+H2O ②
在反应①中,被氧化物质是__。在反应②中,氧化剂是__,每生成1molNaNO3转移电子物质的量是__。
(2)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消除这两种物质对大气污染的方法是安装催化转化器,使它们发生反应生成无污染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3)氨气也可用来处理氮氧化物,氨气与二氧化氮发生反应:6NO2+8NH3=7N2+12H2O,若某工厂排出的废气中二氧化氮含量为0.672%(体积分数),处理1×103m3(标准状况)这种废气,需要多少千克氨气?___(写出计算过程)
9、向20 mL某物质的量浓度的AlCl3溶液中滴入2 mol·L-1NaOH溶液时,得到的Al(OH)3沉淀质量与所滴加的NaOH溶液的体积(mL)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B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两步反应用总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所得Al(OH)3沉淀0.39 g,则此时用去NaOH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
10、在水溶液中,YO3-与S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YO3-+3S2-+6H+=Y-+3S↓+3H2O。请回答:
(1)此反应中,_______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剂是_______。
(2)YO3-中Y的化合价是_______。
(3)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它可能处于第_______族。
11、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者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a.过滤、b.蒸发、c.蒸馏、d.萃取、e.加热分解等。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采用什么方法?(填编号)
(1)提取碘水中的碘,用___________方法;
(2)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水,可采用_____________方法;
(3)淡化海水,可采用__________方法;
(4)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可用____________方法。
12、我校化学兴趣小组选择“铝丝和盐酸反应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开展探究。
Ⅰ.甲同学分别用相同质量和大小的铝丝和足量稀盐酸反应的三组实验数据:
实验编号 | 盐酸的质量分数/% | 反应温度/℃ | 铝丝消失的时间 |
① | 3 | 20 | 500 |
② | 6 | 20 | 300 |
③ | 6 | 30 | 80 |
(1)能表明盐酸浓度对反应快慢有影响的实验编号是:______。
(2)如果把实验②中温度提高至25℃,请你推出铝丝消失时间(用表示)的取值范围______:
(3)该实验除了用铝丝消失的时间来衡量反应的快慢外,你还能提出________方法来衡量该反应的快慢。
Ⅱ.乙同学在200mL稀盐酸中加入适量的铝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
时间(min) | 1 | 2 | 3 | 4 | 5 |
氢气体积(mL)(标准状况) | 50 | 120 | 232 | 290 | 310 |
(1)求2~3分钟时间段以盐酸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该反应速率为___mol·L-1·min-1。
(2)哪一时间段(指0~1、1~2、2~3、3~4、4~5min)反应速率最小_,原因是__。
(3)哪一时间段的反应速率最大__,原因是_______。
Ⅲ.丙同学将稀盐酸换成稀硫酸进行实验,发现铝丝与稀硫酸反应现象不明显。
他提出假设:的存在减慢了Al与H+的反应速率。
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他的假设______。
13、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内通入和
,经2s后达到平衡状态,平衡时
为
。
(1)达到平衡时氨气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2)用的浓度变化表示2s内的平均速率
________。
(3)达到平衡时氮气的转化率是________。
(4)平衡时混合气体中氨的体积分数(和物质的量分数相同)是________。
(5)平衡时氮气、氢气、氨气的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
14、硝酸钙晶体[Ca(NO3)2·4H2O]常用于电子、仪表及冶金工业。一种利用CaO制备Ca(NO3)2·4H2O的流程如下:
(1)“制浆”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2)“气体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生成气体X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Ca(NO3)2·4H2O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酸化”后制取Ca(NO3)2·4H2O的操作主要包括加热浓缩、___、 过滤、洗涤、干燥。实验室过滤操作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____ 。
15、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溴的过程如图:
(1)除去粗盐中杂质(Mg2+ 、SO、Ca2+ ),加入的药品顺序正确的是____。
A.NaOH 溶液→Na2CO3 溶液→BaCl2 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B.BaCl2 溶液→NaOH 溶液→Na2CO3 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C.NaOH 溶液→BaCl2 溶液→Na2CO3 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D.Na2CO3 溶液→NaOH 溶液→BaCl2 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2)步骤I中已获得Br2,步骤II中又将Br2 还原为Br— ,其目的是____。写出步骤II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某化学小组的同学为了了解从工业溴中提纯溴的方法,查阅了有关资料:Br2 的沸点为59 ℃,微溶于水,有毒性和强腐蚀性。他们参观生产过程后,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图中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冷却水的出口为_______(填“甲”或“乙”)。
(4)已知某溶液中Cl- 、Br- 、I-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4,现欲使溶液中的Cl- 、Br- 、I- 的物质的量之比变成4∶3∶2,那么要通入Cl2的物质的量是原溶液中I-的物质的量的_______(填选项)。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