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在下列各组物质中,找出合适的序号填在对应的空格内:
①乙烯和丙烯 ②35Cl和37Cl ③C60和石墨 ④异戊烷和新戊烷
⑤
和
(1)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
(2)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
(3)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_。
(4)为同一种物质的是_________。
(5)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____。
3、①与
;②O2与O3;③正丁烷(CH3CH2 CH2 CH3)与异丁烷
;④甲烷(CH4)与丙烷(C3H8)。
(1)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
(2)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
(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
(4)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
4、现有8种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数据如下表所列: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原子半径(10-10m) | 0.74 | 1.60 | 1.52 | 1.10 | 0.99 | 1.86 | 0.75 | 0.82 |
最高或最低化合价 |
| +2 | +1 | +5 | +7 | +1 | +5 | +3 |
-2 |
|
| -3 | -1 |
| -3 |
|
回答下列问题:
(1)③的元素符号是_____,⑧的元素名称是_____。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 (周期、族)。
(2)在这8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其分子式是_____;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电子式是_____;属_____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
(3)比较④和⑦的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_ (用化学式表示)。
(4)写出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跟它的氢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写出②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跟⑤的氢化物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5、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KNO3、K2SO4、KCl、CuCl2和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依次进行如下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1)混合物加水得到无色溶液;
(2)向上述溶液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将该沉淀滤出,此沉淀可完全溶于稀HNO3;
(3)向(2)的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不溶于稀HNO3.据此,可判断出混合物中肯定会有________,肯定没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写出步骤(2)中涉及的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 A气体和3mol B气体,发生下列反应:2A(g)+B(g)C(g)+xD(g),5s达到平衡。达到平衡时,生成了1mol C,测定D的浓度为1mol/L。
(1)求x =____。
(2)求这段时间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 mol·L-1·s-1。
(3)平衡时B的浓度为______ mol·L-1。
(4)A的转化率为_________。
(5)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
A.单位时间内每消耗2mol A,同时生成1mol C
B.单位时间内每生成1mol B,同时生成1mol C
C.D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E.B、C的浓度之比为1∶1
7、(1)2016年9月G20峰会在杭州举行。
①峰会部分场馆使用了新型环保墙面材料硅藻泥。硅藻泥的主要成分SiO2属于______(填字母,下同)。
a 有机高分子材料 b 无机非金属材料 c 金属材料
②峰会场馆空调使用CO2和水作制冷剂。不用氟利昂作制冷剂的目的是______。
a 防治酸雨 b 降低温室效应 c 保护臭氧层
③央行发行了G20峰会金银合金纪念币。关于该纪念币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可以溶于盐酸 b 相比纯金币,熔点高 c 相比纯金币,硬度大
(2)紫薯营养丰富,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下表是100 g紫薯粉的营养成分含量表:
营养成分 | 含量(每100 g) | 营养成分 | 含量(每100 g) |
水分 | 9.9 g | 钙元素 | 23.00 mg |
脂肪 | 0.2 g | 铁元素 | 1.10 mg |
蛋白质 | 4.8 g | 硒元素 | 0.02 mg |
淀粉 | 82.5 g | 花青素 | 0.10 g |
纤维素 | 2.7 g | 其他 | …… |
①紫薯粉中的脂肪在人体内会水解成高级脂肪酸和_______。
②紫薯中的花青素能消耗活性氧,具有_______性(选填“氧化”或“还原”),可用于抗衰老。
(3)防治环境污染,呵护生态环境是当今社会的主题之一。
①汽车尾气(含有烃类、CO、NOx、SO2等)是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治理方法之一是在汽车排气管上加装“催化转化器”使CO、NOx转化为无害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CO和NO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CO+2NOx2xCO2+N2
b 上述方法增加了空气中CO2的含量,加重了酸雨污染
c 在日光照射下,汽车尾气还会产生光化学烟雾
②通过水质检测确定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后,可采取不同的方法对污水进行处理。例如向废水中通入臭氧,运用_____(填字母)除去其中含有的油类、氰化物。
A 中和法 b 沉淀法 c 氧化法
③用过的聚乙烯塑料食品袋要回收处理。聚乙烯是由乙烯通过聚合反应得来的,那么乙烯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④锂电池为动力的新能源汽车可实现汽车低碳排放,锂电池属于_______电池(选填“一次”或“二次”)。
8、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元素周期表(律)在学习、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族 |
| 0 | ||||||
1 | ① |
| ||||||
2 |
|
|
| ② | ③ |
|
|
|
3 | ④ |
| ⑤ | ⑥ |
| ⑦ | ⑧ |
|
4 |
|
|
|
|
|
|
|
|
(1)元素①~⑧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中国青年化学家姜雪峰被国际组织推选为“元素⑦代言人”,元素⑦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其氢化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
(3)元素①和②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下图模型表示的分子中,不可能由①和②形成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b.
c.
d.
(4)比较元素⑦、⑧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说明你判断的理由:________。
(5)主族元素砷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
33
砷
i.砷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
ii.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砷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
b.推测砷有多种氧化物
c.③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砷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6)某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比较族元素的非金属性:
。
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生成氯气。
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烧瓶中产生黄绿色气体,蘸有溶液的棉球变为橙红色,湿润的淀粉
试纸变蓝,据此现象能否说明非金属性:
,并说明理由________。
9、如图为氢氧燃料电池示意图,按此图的提示,回答下列问题:
(1)a电极是_________,b电极是_________。
(2)不管燃料电池的电解液是酸性的还是碱性的,放电后电解质溶液的pH____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当电解质溶液为碱性时,b电极发生的电极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C(s)+O2(g)===CO2(g) ΔH= - 393.5 kJ·mol-1
②H2(g)+O2(g)===H2O(l) ΔH= - 285.8 kJ·mol-1
③CH3COOH(l)+2O2(g)===2CO2(g)+2H2O(l) ΔH= - 870.3 kJ·mol-1
可以计算出2C(s)+2H2(g)+O2(g)===CH3COOH(l)的反应热为_____________
(2)已知在101 kPa时,CO的燃烧热为283 kJ·mol-1。相同条件下,若2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为1 mol CO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6.30倍,CH4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在25 ℃、101 kPa时,1.00 g C6H6(l)燃烧生成CO2(g)和H2O(l),放出41.8 kJ的热量,C6H6的燃烧热ΔH=________kJ·mol,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11、(1)下列装置属于原电池的是___________;
(2)在选出的原电池中,______ 是负极,发生______(氧化、还原) 反应 ,______ 是正极 ,该极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该原电池的内电路中,硫酸根离子移向_________(正、负)极。
(4)此原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掌握仪器的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图为两套实验装置。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2)若利用装置I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有__________,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的实验操作的名称为;_________。冷凝管中的水流从______进______出(填字母代号)。
(3)现需配制250 mL 0.2 mol/L NaCl溶液,装置II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某学习小组为探究一包铝热剂(铝与铁的氧化物)的组成,先取一部分铝热剂在高温下使之充分反应,将得到的固体经某种试剂只溶去其中的氧化物,再经过洗涤、干燥得到试样X(金属单质的损失忽略不计),试样X是铁和铝的混合物,然后将一定量的试样X分别投入浓度相同、体积均为100mL的稀盐酸中。
| ① | ② | ③ |
V(盐酸)/mL | 100 | 100 | 100 |
m(X)/g | 2.22 | 4.44 | 6.66 |
V(H2)/L(标准状况) | 1.344 | 2.24 | 2.24 |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铝热剂所发生的反应称为铝热反应,铝热反应体现出铝的化学性质是______。指出铝热反应在工业生产中的一个用途:_____。
(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mol·L-1。
(3)根据表中第___组数据可以计算出试样X中Al、Fe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
14、用废易拉罐(主要成分为Al,少量Fe等)制取明矾的实验流程如下:
(1)铝位于周期表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
(2)检验明矾中K+的方案是: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明矾少许,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_______,说明含有K+。
(3)配制100mL 3mol·L-1H2SO4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______和_____。
(4)写出“碱溶”时铝转化为偏铝酸钠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
15、氯气既是实验室中的一种重要试剂,又是工业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原料。
Ⅰ.氯气的制备及性质检验
(1)盛装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装置A中制备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2)实验开始后,装置C中有色布条褪色的是_______(填“a”或“b”)。
(3)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D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
(4)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
Ⅱ.甲烷和氯气反应
(5)与
发生反应的条件是_______。
(6)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填字母)。
A.试管内壁出现油状液滴
B.饱和食盐水中有少量固体析出
C.试管内液面上升,最终充满试管
D.试管内气体颜色逐渐变深
(7)实验中生成的有机产物有_______种,请写出生成其中一种有机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8)用饱和食盐水而不用水的原因是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