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从煤和石油中可以提炼出化工原料A和B,A是一种果实催熟剂,它的产量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B是一种比水轻的油状液体,B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回答下列问题:
(1) A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B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 。
(2) A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
(3)在碘水中加入B振荡静置后的现象_____________ 。
(4) B与浓硫酸和浓硝酸在50~60°C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 。
(5)A的同系物分子式为C3H6的烃是制作N95口罩熔喷布的材料,写出它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回答下列问题:
(1)在2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内,某一反应中A、B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一所示,从反应开始至4min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已知拆开1mol氢气和1mol氧气中的化学键分别需要消耗436kJ和496kJ的能量,形成水分子中的1molH—O键释放出463kJ的能量。H2和O2反应生成H2O的能量变化如图二所示。
请回答:
①E1=____kJ。
②H2和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
③已知:H2O(l)=H2O(g) ∆H=+44kJ∙mol-1,则18gH2在一定条件下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的∆H=____kJ∙mol-1。
(3)钢铁在潮湿空气中很快被腐蚀,是由于钢铁表面的水膜里溶解了氧气,形成了无数微小的原电池,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____。
4、在1.01×105Pa时,16g S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放出148.5KJ的热量,则S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A.甲烷 B.乙烯 C.乙酸 D.油脂 E.葡萄糖 F.蛋白质等六种有机物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标号填在横线上。
(1)可用于制造肥皂的是_______;
(2)属于高分子的是_______;
(3)人体血液里的血糖含有_______;
(4)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是_______;
(5)我国“西气东输”的气体主要成分是_______;
(6)世界上将_______的产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6、根据下图回答:
(1)反应物是__________;.
(2)2min内A的平均速率是________;
(3)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7、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相关的问题。
族 周期 | IA | IIA | IIIA | IVA | VA | VIA | VIIA | 0 |
二 |
|
|
|
| ① |
| ② |
|
三 | ③ | ④ | ⑤ | ⑥ |
| ⑦ | ⑧ | ⑨ |
(1)写出④的元素符号__。
(2)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
(3)在这些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填相应化学式,下同),碱性最强的是__。
(4)这些元素中(除⑨外),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填元素符号,下同),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
(5)②的单质与③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溶液反应,其产物之一是OX2,(O、X分别表示氧和②的元素符号,即OX2代表该化学式),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方程式中用具体元素符号表示)__。
(6)⑦的低价氧化物通入足量Ba(NO3)2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__。
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二次电池,常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车中。它主要依靠Li+在正极材料(LixCOO2)和负极材料(石墨)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来工作。低温时,由于电解液粘度增大,电池中锂离子的迁移能力下降。低温充电时石墨嵌锂速度降低,Li+来不及嵌入石墨中形成LixC,便得到电子被还原,容易在负极表面析出金属锂,降低电池容量,影响电池安全。上海复旦大学开发了一款新型锂离子电池,其放电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该电池不仅在-40℃下放电比容量没有衰降,甚至在-70℃下该电池的容量保持率也能够达到常温的70%左右,极大地拓展了电池的应用范围。复旦大学团队采用凝固点低、可在极端低温条件下导电的乙酸乙酯基电解液,并采用不需要将锂离子嵌入到电极中即可完成充、放电的有机物电极,避免了低温条件下嵌入过程变慢。请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_________(填“对”或“错”)。
①新型锂离子电池有望在地球极寒地区使用。
②在传统锂离子电池中,金属锂是负极材料。
③若新型锂离子电池在常温下的放电比容量为99mAh·g-1,则其在-40℃下的放电比容量为99mAh·g-1。
(2)新型锂离子电池放电时,正极是_________(填“A”或“B”)。
(3)下列关于该新型锂离子电池可耐低温原因的推测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采用与传统不同的有机物电极
b.乙酸乙酯基电解液的凝固点低
c.锂离子不需要在正负极间移动
9、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有关问题。
族 周期 | IA | ⅡA | ⅢA | ⅣA | VA | VIA | VIIA | 0 |
一 |
|
|
|
|
|
|
|
|
二 |
|
|
|
| ① | ② |
|
|
三 | ③ | ④ | ⑤ | ⑥ |
| ⑦ | ⑧ |
|
(1)写出元素符号:①_______,⑥_______。
(2)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
(3)在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物质与碱性最强的物质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碱性最强的物质与呈两性的物质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在②、④、⑤这些元素形成的最简单离子中,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填离子符号)。
(5)由元素②、③,⑧形成的一种常见的杀菌消毒剂中存在的化学键有_______。
(6)由元素⑦和⑧形成的某种化合物可表示为X2Y2 (其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写出X2Y2的电子式:_______。
10、有下列几组物质:
①② D 和 T ③ 甲烷(CH4)与丙烷(C3H8) ④ O2 与 O3⑤ H2O 和 H2O2⑥CH3CH2CH2CH3和
(1)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
(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
(4)属于同系物的是_____。
(5)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_____。
11、下面列出了几组物质,请将物质的合适组号填写在横线上。
A O2与O3; B 正丁烷与异丁烷; C 氕与氚; D CH4与C(CH3)4; E 液溴与溴水; F
(1)同位素___________。
(2)同素异形体___________。
(3)同系物___________。
(4)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
(5)同一物质___________。
1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研究影响锌和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下表是其实验设计的有关数据:
实验序号 | 锌的质量/g | 锌的状态 | c(H2SO4)/mo1·L-1 | V(H2SO4)/mL | 反应前溶液的温度/℃ |
1 | 0.65 | 粒状 | 0.5 | 50 | 20 |
2 | 0.65 | 粉末 | 0.5 | 50 | 20 |
3 | 0.65 | 粉末 | 0.8 | 50 | 20 |
4 | 0.65 | 粉末 | 0.8 | 50 | 35 |
(1)在此4组实验中,判断锌和稀硫酸反应速率大小,最简单的方法可通过定量测定_____进行判断,其速率最快的实验是_____(填实验序号)。
(2)对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1和2表明,_____对反应速率有影响;实验2和3表明,_____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3)进行实验2时,小组同学根据实验过程绘制的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V与时间t的图像如图所示。
①在OA、AB、BC三段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_____,原因是_____。
②2~4分钟内以硫酸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假设溶液的体积不变)v(H2SO4)=_____。
13、将铜片放入 115mL 某浓度的浓硫酸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待铜片全部溶解后,将其溶液稀释到500mL,再加入足量锌粉,使之充分反应,收集到 2.24L(标准状况下)氢气。过滤残留固体,干燥后称量,质量减轻了 7.5g。求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_。
14、如图所示的过程是目前直接利用太阳能的研究热点,人们把通过人工光化学手段合成燃料的过程叫做人工光合作用。
(1)在如图构想的物质和能量循环中,太阳能最终转化为_______能。
(2)人工光合作用的途径之一就是在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将CO2和H2O转化为甲醇(CH3O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g)+4H2O(g)2CH3OH(g)+3O2(g)。一定条件下,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测得n(CH3OH)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n(CH3OH)/mol | 0 | 0.040 | 0.070 | 0.080 | 0.085 | 0.085 |
用O2表示0~3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mol/(L·min)。
(3)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并发生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用人工光合作用得到的甲醇、氧气和KOH溶液制作燃料电池,其电极反应分别为:CH3OH+8OH--6e-=CO+6H2O;O2+2H2O+4e-=4OH-。则甲醇应通入该燃料电池的_______极(填“正”或“负”),通入氧气的一极发生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当通入6.72 L O2(在标准状况下)完全反应后,消耗甲醇的质量为_______。
15、某温度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均为气体)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由图中所给数据进行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反应从开始至2分钟,用X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X)=___。
(3)2min反应达到平衡,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比起始时___(填“增大”、“减小”或“无变化”,下同);混合气体的密度比起始时___
(4)下列措施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___。
A.升高温度
B.恒容时充入He
C.恒容时充入X
D.及时分离出Z
E.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化学反应的限度是不可能改变的
B.化学反应的限度与时间长短无关
C.升高温度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
D.增大Y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E.已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右移动,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