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吉安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化学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1题,共 5分)
  • 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A

    B

    C

    D

    a

    Na

    Al

    Fe

    Cu

    b

    NaOH

    Al2O3

    FeCl3

    CuO

    c

    NaCl

    Al(OH)3

    FeCl2

    CuCl2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某探究小组用HNO3与大理石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小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所用HNO3浓度为1.00mol·L-1、2.00mol·L-1,大理石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实验温度为298K、308K。每次实验HNO3的用量为25.0mL、大理石用量为10.00g。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

    实验编号

    T/K

    大理石规格

    HNO3浓度/mol·L-1

    实验目的

    298

    粗颗粒

    2.00

    (Ⅰ)实验①和②探究HNO3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Ⅱ)实验①和___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Ⅲ)实验①和___探究大理石规格(粗、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___

    ___

    ___

    308

    ___

    ___

    ___

    ___

    ___

    (2)实验①中过程如图所示,___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快。(填写选项中的字母,下同)

    A.0-E      B.E-F    C.F-G

    (3)为了减缓上述反应的速率,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你认为可行的是___

    A.蒸馏水     B.氯化钠固体     C.氯化钠溶液    D.浓盐酸

  • 3、下列七种有机物中:

    A.CH4 B.CH2=CH2 C.

    D.CH3COOH   E.淀粉 F.葡萄糖 G.蛋白质

    (1)酸性比碳酸强的是______(填字母编号,下同).

    (2)易发生银镜反应的是______.(3)具有正四面体结构的是______

    (4)通常用于检验碘单质的是______.(5)可用于合成聚乙烯塑料的是______

  •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CuSO4+ZnZnSO4+Cu,可设计如下原电池装置:

    ⑴该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

    ⑵电极A可选用:____,该电极的反应现象是:_____

    ⑶电极B只能用:____,该电极的反应现象是:_____

  • 5、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所示,其中Z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

    X

    Y

     

     

    Z

    W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Z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周期,_______族;

    2)这些元素的氢化物中,水溶液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XW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 6、以下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部分元素,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A

     

     

     

     

     

     

     

     

     

     

     

     

     

     

     

     

     

     

    B

     

     

     

     

     

     

     

     

     

     

     

    G

     

     

    L

    M

    C

     

     

     

     

     

     

     

     

     

     

     

    F

    H

    I

    J

    K

     

     

    D

     

     

     

     

     

    E

     

     

     

     

     

     

     

     

     

     

    (1)J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E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___________族。

    (2)D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_,含5个中子的B原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_

    (3)写出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K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元素A~M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无正化合价的是___________

    (5)用“>”“<”或“=”回答下列问题:

    ①酸性:H2S___________HCl;

    ②稳定性:HF___________HCl。

  • 7、在下列各元素组中,除一种元素外,其余都可以按照某种共性归属为一类,请选出各组的例外元素,并将该组其他元素的可能归属按所给六种类型的编号填入表中。

    其他元素可能归属类型:①主族元素;②过渡元素;③同周期元素;④同主族元素;⑤金属元素;⑥非金属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物质。

    (1)SO2有毒,且能形成酸雨,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石灰-石膏法和碱法是常用的烟气脱硫法。石灰-石膏法的吸收原理:

    ①SO2+Ca(OH)2=CaSO3↓+H2O②2CaSO3+O2+4H2O=2(CaSO4·2H2O)碱法的吸收原理:将含SO2的尾气通入足量的烧碱溶液中,请写出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已知:

    试剂

    Ca(OH)2

    NaOH

    价格(元/kg)

    0.36

    2.9

    和石灰-石膏法相比,碱法的优点是吸收快、效率高,缺点是__________;

    (2)石灰-石膏法和碱法的基础上,设计了双碱法,能实现物料循环利用。

    上述方法中,实现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在Na2SO3溶液中加入CaO后的反应原理__________

    (3)一定条件下氨气亦可用来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写出氨气和二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4)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NO2+NO+2NaOH=2NaNO2+H2O

    2NO2+2NaOH=NaNO2+NaNO3+H2O

    现有VL某NaOH溶液能完全吸收n mol NO2和m mol NO组成的大气污染物。

    ①所用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________mol·L1

    ②若所得溶液中c(NO3-)∶c(NO2-)=1∶9,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n∶m=________

  • 9、某有机物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此有机物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______(判断对错)

  • 10、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2019年,我国青年化学家雷晓光被遴选为“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氮元素的代言人。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N2的电子式是________,化合物Si3N4N的化合价是_______价。

    (2)2020623日,长征系列运敦大箭将北斗三号“收官之星”成功送入太空。火箭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N2H4+N2O4=3N2+4H20。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将封装有NO2NO混合气体的圆底烧瓶浸入热水中,气体混合物颜色变_______(填“深”或“浅”)。

    (3)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铷(Rb)原子钟,每3000万年误差仅1秒。Rb是第5周期IA族元素。Rb元素原子的失电子能力______填(“强”或“弱”)于K,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其原因:______

  • 11、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从开始至2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3)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到达2min时该反应已停止

    B.在2min之前X的消耗速率大于它的生成速率

    C.在2min时Y的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D.在2min达到平衡是因为此时反应物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总物质的量相等

    (4)平衡后再充入1molHe,若体积不变,则反应速率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12、某小组用如图装置制取漂白液(气密性已检验,试剂已添加),并研究其相关性质。

    操作和现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缓缓滴加一定量浓盐酸,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熄灭酒精灯。

    (1)烧瓶中所进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2)图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

    (3)图中盛NaOH溶液的瓶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4)若用如图装置收集多余的氯气,请在虚线框内画出该装置简图_____

    (5)修改方案后,该小组同学制得了较高浓度的NaClO溶液。他们把漂白液和滴有酚酞的红色Na2SO3溶液混合后,得到无色溶液。(已知:Na2SO3溶液显碱性,Na2SO4溶液显中性)

    提出猜想:

    .NaClONa2SO3氧化成Na2SO4

    .NaClO把酚酞氧化了

    .NaClONa2SO3和酚酞都氧化了

    ①下列实验方案中,要证明NaClO氧化了Na2SO3的最佳实验方案是_____

    a.向混合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

    b.向混合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

    c.向混合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硝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

    d.向混合后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过滤后,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盐酸

    ②为证明NaClO氧化了酚酞,可进行的实验是_____

四、计算题 (共1题,共 5分)
  • 13、28.8g铜与150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请回答:

    1NO的体积为___LNO2的体积为___L

    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向溶液中加入200mL5mol·L-1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___mol·L-1

五、解答题 (共2题,共 10分)
  • 14、有下列八种物质:①氯化钙、②金刚石、③硫、④氢氧化钠、⑤二氧化硅、⑥干冰,回答有关这六种物质的问题。(用编号回答)

    (1)将这八种物质按不同晶体类型分成四组,并填写下表:

    晶体类型

    离子晶体

    原子晶体

    分子晶体

    各组中物质的编号

    _______

    _____

    ______

     

    (2)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__________;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_______

    (3)其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_______;熔点最低的物质是 ___________

  • 15、研究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和速率变化是研究化学反应的重要角度。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旧的化学键断裂会_____能量;新的化学键形成会_____能量。(填“放出”或“吸收”)

    (2)用铝热法可冶炼铁,其反应为:Fe2O3+2Al2Fe+Al2O3,属于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填“>”、“=”或“<”)生成物的总能量。在该反应中,若消耗了1molAl,则理论上可炼制Fe的物质的量为_____mol。

    (3)为探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某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装置Ⅰ

    装置Ⅱ

    ①装置Ⅰ中,Fe与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②装置Ⅱ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③关于装置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H+在Cu表面被还原,产生气泡

    b.电流从Zn片经导线流向Cu片

    c.电子从Zn片经导线流向Cu片

    d.Zn和Cu的都是电极材料,也都参与电极反应

    (4)某兴趣小组将除去氧化膜的镁条投入到少量稀盐酸中进行实验,实验测得氢气的产生速率变化情况如图曲线所示,对该曲线的解释中正确的是_____

    A.从t1→t2的原因是镁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体系温度升高

    B.从t1→t2的原因水蒸发,致使酸的浓度升高

    C.从t2→t3的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镁条的质量下降

    D.从t2→t3的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H+的浓度逐渐下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计算题
五、解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