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以下是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图,该反应方程式为A2+B2==2AB,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中,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_kJ/mol,生成物成键释放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_kJ/mol属于_______________(填“放热”“吸热”)反应,该反应的该反应的△H=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写出表达式)
(2)已知反应有下列反应
①Fe+2HCl=FeCl2+H2↑ ②H2SO4+2NaOH=Na2SO4+2H2O
③CO+CuO=Cu+CO2↑ ④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与图片所示化学反应热效应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中和反应是吸热反应
B.铝热反应需要在高温条件下进行,铝热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C.放热反应发生时有可能需要加热
D.凡是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均可用来造福人类
3、(1)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H2O(l)=H2(g)+O2(g) ΔH=+285.8 kJ/mol
②H2(g)+O2(g)=H2O(g) ΔH=-241.8 kJ/mol
③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
④C(s)+O2(g)=CO(g) ΔH=-110.5 kJ/mol
⑤C(s)+O2(g)=CO2(g) ΔH=-393.5 kJ/mol
回答下列问题: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H____0(填“>”或“<”),上述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C(s)的燃烧热为______。
(2)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①用NH3催化还原NOx还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
4NH3(g)+3O2(g)=2N2(g)+6H2O(g) ΔH1=-a kJ·mol-1 ①
N2(g)+O2(g)=2NO(g) ΔH2=-b kJ·mol-1 ②
若1molNH3还原NO至N2,则该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热ΔH3=______kJ·mol-1(用含a、b的式子表示)。
②捕碳技术(主要指捕获CO2)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NH3和(NH4)2CO3已经被用作工业捕碳剂,它们与CO2可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反应Ⅰ:2NH3(l)+H2O(l)+CO2(g)(NH4)2CO3(aq) ΔH1
反应Ⅱ:NH3(l)+H2O(l)+CO2(g)NH4HCO3(aq) ΔH2
反应Ⅲ:(NH4)2CO3(aq)+H2O(l)+CO2(g)2NH4HCO3(aq) Δ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ΔH3与ΔH1、ΔH2之间的关系是ΔH3=________。
4、下列物质中:①HCl②NaOH③Cl2④H2O⑤NH4Cl⑥MgCl2⑦NH3•H2O⑧Na2O2⑨HClO⑩CaO
(1)只存在离子键的是:_____(请用序号回答)
(2)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_____(请用序号回答)
(3)试写出⑨的电子式:_____。
5、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后,将溶液分置于两支试管中。向一份中通入NH3气体,出现白色沉淀A;另一份通入少量Cl2,产生白色沉淀B。已知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试回答下列问题:
(1)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可能是“不反应”,也可能是“反应但无现象”。此处应为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2)沉淀A的化学式为________,该沉淀能否溶于稀盐酸?________。
(3)写出通入少量Cl2,生成沉淀B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成2.33 g沉淀B,理论上需要消耗标准状况下的Cl2________mL。
(5)常温下,若将SO2通入BaCl2溶液至饱和,再通入下列某些气体也有沉淀生成,则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
A.CO2 B.H2S C.NO与O2混合气体 D.SO3
(6)若将BaCl2溶液换成Ba(OH)2溶液
①少量SO2通入到Ba(OH)2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过量的SO2通入到Ba(OH)2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少量Cl2通入到Ba(OH)2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某原电池的总反应为:2Fe3++Cu═2Fe2++Cu2+。则:
(1)该原电池的正极材料可以选用(填材料名称):________,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
(2)若负极质量减少1.28克,那么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
7、(1)元素周期表体现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①下表中的实线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边界。请在表中用实线补全周期表的边界_____________。
②元素甲是第三周期第VIA族元索,请在右边方框中按上图中氢元素的样式写出元素甲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和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________________。
③元素乙的M层电子数比K层电子数多1,则乙原子半径与甲原子半径比较: 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甲、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为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④请写出55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工业合成氨的反应N2(g)+ 3H2(g)2NH3(g)是一个可逆反应、反应条件是高温、 高压,并且需要合适的催化剂。已知形成1mol H一H键、1mol N一H键、Imol
键放出的能量分别为436kJ、391kJ、946kJ。
①若1mol N2完全反应生成NH3可_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___ kJ。
②如果将1mol N2和3mol H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测得的热量数值总小于上述数值,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室模拟工业合成氨时,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经过10min后,生成10molNH3则用N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_____。
8、一定温度下在某定容容器中发生反应:2A(g)+3B(g)=2C(g),开始时,A的浓度为2mol·L-1,B的浓度为4mol·L-1,2min后,A的浓度减少0.8mol·L-1,则:
(1)v(B)=___,v(C)=___。
(2)在2min末,C的浓度是___,B的浓度是___。
9、已知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具有果香味的乙酸乙酯D,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为___________,B、C分子中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E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
(3)一定条件下,用1molB和1molC充分反应,生成的D____1mol(填>、<或=)。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
10、元素的种类决定于________________,核素的种类决定于________________,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________________,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决定于__________。
11、将质量相等的锌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浸入500 mL硫酸铜溶液中构成如图的装置。
(1)此装置为___________,该装置中发生反应总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铜片周围溶液会出现___________的现象。
(2)Cu电极是_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写出其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
(3)若2 min后测得锌片质量减少13 g,则导线中流过的电子为___________mo1。
12、用三个集气瓶收集满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气体,然后将其倒置在水槽中。分别缓慢通入适量O2或Cl2,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D、E装置的集气瓶中充满溶液,F装置的集气瓶中还有气体剩余。(假设瓶内液体不扩散)
(1)写出装置E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该实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aL·mol-1。则装置D的集气瓶中所得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入氧气前在F装置的水槽里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通入氧气后,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过量的铁粉与稀硝酸反应的方程式为:3Fe +8HNO3 =3Fe(NO3)2+ 2NO↑+4H2O
(1)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
(2)在标准状况下,当生成22.4LNO气体时,有_______gFe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14、卤块的主要成分是MgCl2,此外还含Fe3+、Fe2+和Mn2+等离子。若以它为原料按下图所示工艺流程进行生产,可制得轻质氧化镁。
已知:I.氢氧化亚铁呈絮状。
II.右表是25℃时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对应的pH。
离子 | 开始沉淀的pH | 完全沉淀的pH |
Fe2+ | 7.6 | 9.6 |
Fe3+ | 2.7 | 3.7 |
Mn2+ | 8.3 | 9.8 |
Mg2+ | 9.6 | 11.1 |
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时要先将卤块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_。
(2)加入双氧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不能用酸性KMnO4溶液代替双氧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除杂”时,溶液pH至少应调至___________;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4)“沉镁”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煮沸”时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操作a”包括过滤、洗涤沉淀等操作。若要检测“洗涤沉淀”是否完成,其方法是(包括操作、现象、结论)___________。
(6)若该工艺中用285t卤块(含MgCl290%)为原料,制得102.6t轻质氧化镁,则MgO的产率为___________。
15、研究氮的循环和转化对生产、生活有重要价值。
I.氮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工厂用氨制硝酸和铵盐的流程如图所示:
设备1、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备2中通入的物质A是__________。
II.氨氮废水的处理是当前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氨氮废水中氮元素多以NH4+和NH3·H2O的形式存在。某工厂处理氨氮废水的流程如下:
(1)过程①的目的是将NH4+转化成NH3,并通过鼓入大量热空气将氨气吹出,写出NH4+转化成NH3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②中加入NaClO溶液可将氨氮化合物转化为无毒物质,反应后含氮元素、氯元素的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含余氯废水中含有NaClO,则X可选用__________(填序号)的溶液达到去除余氯的目的。
a.KOH b.Na2SO3 c.KMnO4 d.NaCl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