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的①~⑩是相应元素的代码,请用数字所对应元素的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 I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二 |
|
|
| ① | ② | ③ | ④ |
|
三 | ⑤ | ⑥ | ⑦ |
|
| ⑧ | ⑨ | ⑩ |
(1)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填元素符号,下同),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 。
(2)第三周期元素中除⑩以外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填元素符号);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物质是___(填化学式,下同),具有两性的物质是____。
(3)⑧⑨两种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顺序为__>__(填元素符号),得出该判断的实验依据是___(写出一种即可)。
(4)用电子式表示④与⑥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
3、在、
、
、
、
、
等物质中:
(1)只含有离子键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含有共价键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
(5)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
4、①CH3CH=CHCH3、② 、③
、④CH3CH2CH(C2H5)2、⑤35Cl、⑥O2、⑦-CH3、⑧CH2=CH-CH=CH2、⑨37Cl、⑩O3
(1)互为同系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
(2)互为同位素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
(3)③的系统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的系统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⑧与Br2 按照1:1发生加成反应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等物质的量的⑦和⑩的电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_。
5、(1)某温度下,向2m g 16%的CuSO4溶液中加入m g CuSO4•5H2O,溶液恰好达到饱和,该饱和溶液中CuSO4的质量分数为_____。
(2)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可溶解V体积HCl气体,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cm3,则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为_____,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表示为_____。
(3)若以ω1和ω2分别表示浓度为a mol•L﹣1和b mol•L﹣1硫酸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且知 2a=b,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硫酸溶液的密度比纯水的大)_____(填序号)
A. 2ω1=ω2 B. ω2<2ω1 C. ω2>2ω1 D. ω1<ω2<2ω1
(4)若以ω1和ω2分别表示浓度为a mol•L﹣1和b mol•L﹣1氨水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且知2ω1=ω2,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氨水的密度比纯水的小)_____(填序号)
A. 2a=b B. 2a<b C. 2a>b D. a<b<2a.
6、在一定条件下,将2 mol SO2(g)和1 mol O2(g)置于1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 O2(g)2SO3 (g) ,经5min反应达到平衡,此时密闭容器中SO2还有1 mol,则:
(1)平衡时v(正)_______v(逆)(填“<”、“=”或“>”);
(2)5min 内,用SO2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_mol· L—1·min—1。
(3)若减少SO2(g),则该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_______(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7、恒温恒容下,将2mol气体A和2mol气体B通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xC(g)+2D(s),2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剩余1.2molB,并测得C的浓度为1.2mol/L。
(1)从开始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生成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
(2)x=__。
(3)下列各项可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填字母)。
A.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B.压强不再变化
C.A的消耗速率与B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1
D.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8、某课外活动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K接N,试回答:
(1)石墨极为______极(填“正”、“负”、“阳” 或“阴”),铁极上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电池总反应为:________。Cu2+向____(填“石墨”或“铁”)电极移动。
(2)若反应过程中有0.1mol的电子发生转移,则铁电极上产生物质的质量为____g,石墨极上产生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9、某温度时,在一个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填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反应开始至,以气体X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Y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反应开始时与
末时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
10、(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①硝酸铵固体溶于水:②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醋酸;③食物因氧化而腐败;④氯化铵晶体与氢氧化钡晶休泥合搅拌;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以上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填犏号)。
(2)原电池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某化学小组的同学以30%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设计氢氧燃料电池结构如图所示
电子从___极流出;溶液中,K+向___极移动,若反应过程中有0.5mo1电子发生转移,则消耗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L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
11、锂空气电池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1)Li发生______反应(“氧化”或“还原”),
(2)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
(3)有机电解液能否换成水性电解液(填“能”或“否”)______,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4)锂空气电池比锂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原因是_________。
A.氧气从环境中获取而不用保存在电池里 B.空气极以多孔碳为主,很轻
C.正极容易积蓄固体 D.使用了金或铂金作为催化剂
12、利用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副产品生产盐酸的设想在工业上已成为现实。某化学兴趣小组拟在实验室中模拟该实验。
Ⅰ.甲烷的制取
兴趣小组同学拟制取,文献查得实验室制取甲烷常用的方法为无水醋酸钠(
)固体与碱石灰共热法,其反应原理为
,产物中有少量的副产物丙酮(结构简式为
,易挥发,易溶于水)。拟选用的装置如下:
(1)制取干燥纯净的时,选用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是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不需用收集装置)。
(2)D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
Ⅱ.甲烷与氯气反应
装置如下:
(3)A中制取Cl2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4)B装置有三种功能:①干燥混合气体;②均匀混合气体;③_______
(5)C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光照射,发现硬质玻璃管内壁有黑色小颗粒产生,写出生成黑色小颗粒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6)D装置中的石棉上吸附着潮湿的KI粉末,其作用是_______。
(7)E装置中除盐酸外,还含有机物,从E中分离出盐酸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该装置还有缺陷,没有进行尾气处理,其尾气中主要的含氯有机物为_______。
13、印刷电路板是由高分子材料和铜箔复合而成,刻制印刷电路时,要用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生成CuCl2和FeCl2。现有一包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粉末17.6g,使其完全溶解恰好需要200mL3.0mol/L的FeCl3溶液。假设溶液反应前后体积不变,试计算:(注意:无计算过程不给分)
(1)混合粉末中铜的质量___________;
(2)反应后溶液中FeCl2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
14、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物质。
(1)形成酸雨的原理之一可简单表示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①酸雨的pH___5.6(填“>”、“<”或“=”)。
②D物质的化学式为___。
③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在一定条件下氨气亦可用来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写出氨气和二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反应中氧化剂是___。
(3)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O2+NO+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2+NaNO3+H2O现有VL某NaOH溶液能完全吸收nmo1NO2和mmo1NO组成的大气污染物。
①所用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___mo1•L-1。
②若所得溶液中c(NO):c(NO
)=1:9,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n:m=___。
15、应用电化学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三个装置中,负极反应物在化学性质上的共同特点是_____。
(2)电池装置中,盐桥中盛装浸有高浓度电解质溶液的琼脂,要求该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扩散速率相近,即电迁移率(u∞)尽可能相接近。已知K+、Cl-、NO的电迁移率(u∞×108/m2•s-1•V-1)分别为7.62、7.91、7.40,但是本实验盐桥中的电解质选择KCl而不选KNO3的可能原因是_____。甲中电流计指针偏移时,盐桥中离子移动的方向是______。
(3)乙中正极反应式为______,当消耗氢气的体积为22.4L(标准状况下)时,理论上导线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若将H2换成CH4,则负极反应式为______。
(4)丙中铅蓄电池放电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值会_____(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进行充电时,要将外接电源的负极与铅蓄电池的______极相连接(填“正”或“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