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赣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化学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1题,共 5分)
  • 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A

    B

    C

    D

    a

    Na

    Al

    Fe

    Cu

    b

    NaOH

    Al2O3

    FeCl3

    CuO

    c

    NaCl

    Al(OH)3

    FeCl2

    CuCl2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现有下列物质:He;N2;H2O2;CaO;NaHCO3;NH4Cl;Na2O2;SiO2;MgCl2;KOH。请用序号填空:

    1)只含离子键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2)只含共价键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3)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4)只含极性键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5)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键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6)不存在化学键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7)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

    8)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

  • 3、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醇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

    2)某气态有机物相对于氢气的密度为14,则其结构简式为_____

    3)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则其一氯代物共有_____种。

    4)新戊烷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应为_____

    5)分别将等物质的量的C3H8C4H8完全燃烧,消耗氧气质量多的是_____(填分子式)。

    6)下列最简式中,只能代表一种有机物的有_____(选填对应的序号)。

    CH3   CH2 CH2O CH4O

  • 4、如图所示装置:

    (1)若烧杯中溶液为稀硫酸,则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两极反应式为:正极________;负极________。该装置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原电池中的H+______(MgAl)极移动。

    (2)若烧杯中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则负极为________,带_______(正、负)电;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 5、碱金属元素包括锂、钠、钾、铷、铯、钫等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ⅠA族。

    (1)画出下列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锂____________②钠__________③钾__________④铷__________

    (2)比较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

    ①它们在结构上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它们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下面列出了几组物质,请将物质的合适组号填写在横线上。

    A O2O3        B 正丁烷与异丁烷;      C 氕与氚; D CH4C(CH3)4  E 液溴与溴水;    F

    (1)同位素___________

    (2)同素异形体___________

    (3)同系物___________

    (4)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

    (5)同一物质___________

  • 7、盐酸、硫酸和硝酸是中学阶段常见的三大酸。现据三大酸与金属铜反应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稀盐酸不与Cu反应,若在稀盐酸中加入H2O2(常见氧化剂,作氧化剂时还原产物为水)后,则可使铜顺利溶解,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2)在一定体积的18mol·L-1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铜片,加热使之反应,被还原的硫酸为0.9mol,则浓硫酸的实际体积__(大于”“等于小于”)100mL。若使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向其中加入硝酸盐溶液(KNO3溶液),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3)根据如图操作及现象推断酸X__(填序号)

    A.浓盐酸   B.浓硫酸   C.浓硝酸

  • 8、为纪念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IUPAC等向世界介绍118位优秀青年化学家,并形成一张“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中国学者雷晓光、姜雪峰、刘庄分别成为“NS”元素的代言人。回答下列问题:

    (1)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汞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__周期。

    (2)分别为氮、氧、硫3种元素对应的氢化物,其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___

    (3)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_______

    a.酸性:     

    b.非金属性:

    c.碱性:     

    d.热稳定性:

    (4)硒()与硫位于同一主族,均是生命必需元素。下列推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硒元素的最低负化合价为

    b.二氧化硒()具有还原性

    c.硒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属于强酸

    (5)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R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Y核外电子数的一半。

    Y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

    X的氢化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

  • 9、(1)用正确的序号填空12C13C14C  ②红磷和白磷; H2OD2O;④CH3CH2OHCH3OCH3  CH4CH3CH3 ;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 

    (2)根据所含官能团,可以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和性质预测。

    ①下列与苯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②下列化合物中,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_____(填字母)

    a.葡萄糖   b.乙醇   c.乙酸

    ③下列试剂中,可用于鉴别乙烷和乙烯的是____(填字母)

    a. b. c.酸性KMnO4溶液

  • 10、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N(g)bM(g),M、N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1)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已知计量系数比为最简整数比,则b=______

    (2)若t2-t1=10 min,则从t1到t2时刻,以M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计算出来的结果为_______mol/(L·min)。

    (3)t1、t2、t3三个时刻中,______时刻达到反应的最大限度。

  • 11、在下列变化中:①I2升华;②烧碱熔化;③NaCl溶于水;④HCl溶于水;⑤O2溶于水;⑥Na2O2溶于水,未发生化学键破坏的是________,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__________,仅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__________,既发生离子键破坏,又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__________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12、某同学为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为___,干燥管D的作用是___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淡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3)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固体,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___,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___溶液吸收尾气。

    4)课外活动小组在A中加盐酸、B中加CaCO3固体,C中加Na2SiO3溶液,观察到C中产生白色沉淀(H2SiO3),请你利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___;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可进入C中干扰实验,应在两装置间添加盛有___的洗气瓶。

四、计算题 (共1题,共 5分)
  • 13、向铜片中加入115mL某浓度的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待铜片全部溶解后,将其溶液稀释到500mL,再加入足量锌粉,使之充分反应,收集到2.24L(标准状况)气体.过滤得残留固体,干燥后,质量减轻了7.5g.求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

五、解答题 (共2题,共 10分)
  • 14、生活中的四种有机物:①甲烷、②乙烯、③乙酸、④乙醇。其中,属于食醋主要成分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可作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是______,常作清洁能源的是______,可用于配制医用消毒剂的是______

  • 15、工业上已实现反应生成甲醇的转化。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和3mol,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

    (1)达到平衡的时刻是_______(填“3”或“10”)min。0~10min内,用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_______

    (2)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填字母)。

    a.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不变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

    (3)为了提高反应速率,可采取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温度的措施。

    (4)达到平衡时,消耗量与初始量的百分比为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计算题
五、解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