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眉山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化学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1题,共 5分)
  • 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A

    B

    C

    D

    a

    Na

    Al

    Fe

    Cu

    b

    NaOH

    Al2O3

    FeCl3

    CuO

    c

    NaCl

    Al(OH)3

    FeCl2

    CuCl2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ZX表示原子:

    1)中性原子的中子数N=  

    2AXn+共有x个电子,则该阳离子的中子数N=  

    3AXn-共有x个电子,则该阴离子的中子数N=  

    412C16O2分子中的中子数N=

     

  • 3、叠氮化钠(NaN3)可用于汽车安全气囊的产气药。一种由氨基化钠(NaNH2)制备NaN3的工艺流程如下:

    (1)生产NaNH2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2NH3()= 2NaNH2+ H2

    ①钠元素位于周期表第___________周期___________族。

    NaNH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 NaOH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流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 NaN3晶体属于_____________(离子分子原子”)晶体,NaN3在撞击时能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两种单质。计算理论上65gNaN3完全分解,释放出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 4、已知:2NO2(g)N2O4(g)。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将一定量NO2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25min时,增加了__(填化学式)

    2abcd四个点所表示的反应体系中,气体颜色由深到浅的顺序是___

  • 5、请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联合国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以纪念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元素周期律把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为系统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提供了科学方法,为发现和探索新元素、新物质提供了有效思路。

    1. 为纪念门捷列夫,科学家将1955年人工合成的一种新元素用符号“Md”表示,中文命名为。核素Md的中子数为______

    A. 101   B. 359   C. 258   D. 157

    2. OS都属于元素周期表ⅥA元素,它们原子结构中相同的是______

    A. 质子数   B. 电子层数   C. 电子数   D. 最外层电子数

    3. 锂是第2周期ⅠA族元素,下列有关锂元素性质推测正确的是______

    A. 金属性比钠弱

    B. 最高化合价为+2

    C. 单质与水的反应比钠更剧烈

    D. 原子半径比钠的大

  • 6、近几年来关于氮污染的治理倍受关注。

    (1)三效催化剂是最为常见的汽车尾气催化剂,其催化剂表面物质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在转化过程中,氮元素均被还原

    b.依据图示判断催化剂不参与储存和还原过程

    c.还原过程中生成,转移电子数为

    d.三效催化剂能有效实现汽车尾气中三种成分的净化

    (2)利用氧化氮氧化物反应过程如下:。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3)加入过量次氯酸钠可使废水中完全转化为,而本身被还原为

    ①检验废水中是否存在的方法是______

    ②若处理废水产生了(标准状况),则需消耗浓度为的次氯酸钠的体积为_______L

  • 7、从能量的变化和反应的快慢等角度研究反应:2H2+O2=2H2O

    1)为了加快正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 使用催化剂   B 提高氧气的浓度

    C 提高反应的温度   D 降低反应的温度

    2)已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是____

    3)从断键和成键的角度分析上述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已知:化学键的键能:

    化学键:

    H—H

    OO

    H—O

    键能KJ·mol-1

    436

    496

    463

     

    由此计算2molH2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____

    4)已知1克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Q kJ的热量,则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

    5)氢氧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其中,氢气在_____(填)极发生___反应(填氧化还原)。电路中每转移0.2mol电子,标准状况下消耗H2的体积是_____L

  • 8、KMnO4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试剂。回答下列问题:

    (1)K+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

    (2)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加过量的草酸(H2C2O4,弱酸)溶液,振荡,溶液紫色变无色。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 8H2O,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3)在10 mL0.1 mol·L-1 KMnO4溶液(含稀硫酸)中加入15 mL0.5 mol·L-1草酸溶液,收集到的CO2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AB段反应速率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 反应物浓度增大

    c  K2SO4起催化作用                       d MnSO4起催化作用

    (4)为了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如下方案:

    实验

    0.1mol/L KMnO4/mL

    0.5mol/L H2C2O4/mL

    0.1mol/L H2SO4/mL

    水浴温度/℃

    蒸馏水/mL

    褪色时间/min

    5.0

    15.0

    5.0

    35

    0

    t1

    5.0

    10.0

    5.0

    35

    5.0

    t2

    5.0

    15.0

    3.0

    35

    V

    t3

    5.0

    15.0

    3.0

    45

    0

    t4

    ①V=_____

    ②该实验方案能探究对反应速率有影响的因素是_____

    A 浓度               B 酸度                  C 温度                  D 催化剂

    ③若测得结果:t2>t1,则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 9、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均填序号

    A组:①H2OH2O2;②金刚石与水晶;③CH3CH2OHCH3OCH3 16O18O;⑤红磷与白磷;

    1)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

    B组:①钨;②固态SO3;③晶体硅;④钠;⑤SiO2;⑥BaCl2;⑦硫;⑧NaCl

    2)属于离子晶体______,属于分子晶体______,原子晶体______

  • 10、以淀粉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具有果香味的物质C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1)下列关于淀粉和纤维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它们都属于糖类,且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都可用(C6H10O5)n表示,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二者最终的水解产物相同

    (2)乙醇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可完成上述反应IV,制得C。

    ①在试管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③该装置图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____

  • 11、已知2mol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572kJ热量,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H2g)+O2g)=2H2O(l)  △H=-572kJ·mol-1

    l)该反应生成物的能量总和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物的能量总和。

    2)若2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则放出的热量__(填“>”“<”或“=”)572kJ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12、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实验过程(ab为弹簧夹,加热及固定装置已略去)。

    1)验证碳、硅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已知酸性:亚硫酸>碳酸)。

    ①连接仪器、________、加药品后,打开a、关闭b,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②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装置A中试剂是_______

    ③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2)验证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①在(1)①操作后打开b,关闭a

    H2S溶液中有浅黄色浑浊出现,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B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将其分成两份,分别滴加氯水和氨水均产生沉淀。则沉淀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共1题,共 5分)
  • 13、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反应物AB,发生如下反应:A+2B=3C。反应经2min后,A的浓度从开始时的1.0mol/L降至0.8 mol/L。已知反应开始时B的浓度是1.2 mol/L。求:

    1)用A来表示2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______

    22minC的浓度_______

    32minB的转化率_______

五、解答题 (共2题,共 10分)
  • 14、如图是常见原电池装置,电流表A发生偏转。

    (1)若两个电极分别是铁、铜,电解质溶液是浓硝酸,Cu极发生反应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2)若两个电极分别是镁、铝,电解质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Al电极是_____极(填“正”或“负”),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原电池的总反应是2FeCl3Cu=2FeCl2CuCl2,则可以作负极材料的是_______,正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研究氮氧化物的反应机理,NOx之间的转化对于消除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1)已知:N2O4(g)2NO2(g) ΔH0,将一定量N2O4气体充入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控制反应温度为T1

    达到平衡后,再充入1 mol NO2,则NO2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增大减小或者不变”)

    t1时刻反应达到平衡,混合气体平衡总压强为pN2O4气体的平衡转化率为75%,则反应N2O4(g)2NO2(g)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如p(B)p·x(B)p为平衡总压强,x(B)为平衡系统中B的物质的量分数)

    (2)升高温度,绝大多数的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但是2NO(g)O2(g)2NO2(g)(ΔH0)的速率却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某化学小组为研究特殊现象的实质原因,查阅资料知,NO氧化反应:2NO(g)O2(g)2NO2(g)的反应历程分两步:

    .2NO(g)N2O2(g) ()          v1k1c2(NO)      v1k1c(N2O2) ΔH10

    .N2O2(g)O2(g)2NO2(g) ()     v2k2c(N2O2)c(O2) v2k2c2(NO2) ΔH20

    ①一定温度下,反应2NO(g)O2(g)2NO2(g)达到平衡状态,写出此反应的ΔH____(ΔH1ΔH2来表示);写出用k1k1k2k2表示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

    ②决定NO氧化反应速率的步骤是________(”)

    ③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O2气体,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控制反应温度分别为T3T4(T4T3),测得c(NO)t(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转化相同量的NO,在温度________(“T3“T4”)下消耗的时间较长,试结合反应历程分析其原因______

    ④由实验数据得到v2c(O2)的关系可用如图表示。当x点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变为相应的点为______(填字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计算题
五、解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